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37节

  刘邦冷哼道:“封赏上千亩土地,你在说什么胡话,这话以前还行,现在泗水郡还有空闲的土地,你是想分我老丈人的上万亩土地,是想分曹家,萧家乃至县令郡守他们家的土地。泗水郡空余的土地都被这些秦吏豪强霸占了,哪里有你的份,岭南倒是有很多荒地,你要不要。”

  刘邦虽然不像后世人,可以总结出秦朝土地政策的变化,但他却可以感觉到秦国的军功授田制度的崩溃,现在朝廷不分田地,出征的人也是有去无回,这些事情他都是实实在在的经历者。他可以感觉到朝廷在变坏,因为他们就是最直接的承受者。

  秦朝的土地政策其实是国有,因为土地是国有的,所以秦朝才能回收和分封土地,这才是军功授田的基础。

  但关东六国土地私有化的过程,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这些土地被贵族豪强士绅霸占,即便是始皇帝他也只能打掉这套贵族体系最上面的皇室大贵族,对于豪强的土地,他也只能默认,但这样的默认却是实实在在的摧毁了秦国军功授田制度的基层。

  按照秦朝的土地政策,丁口成年之后必须分家,划分足够这些丁口成家立业的土地,让他们种两年地,有了足够的家产,才能让秦朝剥削,这个时期相当于养韭菜地了,你也可以说是有恒产者有恒心,不得不说商君对人心的把握到了极高的程度。

  但天下一统之后,各地秦吏都开始默契的不分土地了,把大片的土地就这样分给那些泥腿子,比杀了这些官员的父母都要让他们难受,留在自己手中不是更好。

  这些秦吏靠着秦国政策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却不分出去,这也是徐凡攻克陈郡却能拿出几百万亩土地的原因,秦吏的这番作为却摧毁了秦国的根基,让普通百姓不再相信秦国,他们每多制造一个流民都在给庞大的帝国添加一把干柴。

  卢绾也跟着劝说道:“秦吏说的话狗都不信,你不要被他们骗了,还是待在沛县安全些,你可不要忘记,你还要给自己老娘养老。”

  樊哙不甘心道:“我就不能有点大丈夫之志,我也老大不小了,也想娶个好婆娘,但我这家业,我看得上人家,人家也看不上我。”

  刘邦奇异道:“你看中了哪家的小姐居然如此没有自信?”

  “嫂子的妹妹!”

  “吕!”刘邦怒道:“樊哙,兔子还不吃窝边草。”

  连周勃也愕然道:“你还真敢想啊,樊哙,吕家的门槛可不是一般高啊。”

  樊哙生气道:“兄长,你都娶了吕家大小姐,小弟我想想二小姐都不行,你们还不是看不起我祖上没有一个贵族,我现在就拼一个贵族之身给你们瞧瞧。”

  “大哥不是这个意思!”刘邦这个时候也尴尬了。

  而后他让三人靠近,四人围成一圈,刘邦才小心的说道:“和你们说,跟着秦国混是没有前途的,上面那些人都认为暴秦的局势是维持不下去的,现在义军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大家都在观望,要是义军的势力控制不住,大家都会杀了秦吏为自己博一个出身。”

  刘邦的出身比樊哙,周勃这些人高一点,虽然双方的家产差不多,但他家却是魏国贵族之后,即便落魄了,现在也可以算是寒门。

  只看看历史上的刘太公,可以让自己的儿子刘邦去上私塾,就知道他们的家底比一般百姓厚实,刘邦年轻的时候还当了一时间的游侠,可以跑到魏国给张耳当小弟,那个时候出去一趟,可不比现在,没有殷实家底根本做不到。后面看他小儿子不成器,还能想办法把他运作成为泗水亭亭长,即便在后世能运作出一个所长的位置,这是等闲人家能办到的事情。而樊哙周勃这些人连豪强都算不上,所以刘邦能知道的事情他们不知道。

  继续求读者支持,月票,举荐票和跟读都可以,为了回报读者,今日三更。

第101章 ,混得开的刘邦

  刘邦郑重对他们说道:“知道这些事情的人很少,你们不要乱说,不要真做了秦吏的敢死队了,谁知道义军能不能扩大。”

  几人一起点头,秦国虽然强大,但沛县却是这几大家族做主,他们都不想支持秦国,樊哙这些人当然不会找死。

  接下来的聊天就轻松多了,侃大山自然要聊热点了,而现在天下徐凡就是最大的热点。

  “乃公最佩服的人就是徐凡,始皇帝还没有死,他就敢当着始皇帝的面造反,而且义军势头还越来越好,现在已经波及中原四五个郡了,敢如此反抗始皇帝的,天下英雄豪杰当中独一份,其他豪强最多也只是敢刺杀始皇帝,徐凡却想要掀翻始皇帝的天下。”

  当年始皇帝经过沛县的时候,刘邦就看到了始皇帝出巡的样子,场景十分壮观,一眼望不到头的军队,鼓乐喧天,锦旗飘扬,彩旗飘飘,气势磅礴,始皇帝坐在宝座上,目光扫视着四周,展现出一位君主的威严和权势。

  他当时就感叹:“大丈夫当是如此。”

  但就是看过始皇帝的威严,秦军精锐,他更加不敢造反,而徐凡却敢在始皇帝威望最高的时候造反,而且还越闹越大,半个中原都被徐凡弄的大乱,这让刘邦钦佩不已。

  周勃接着说道:“徐凡还是读书人出身,据说阳县的秦吏因为要焚书,把徐凡所有的书烧光了,徐帆一怒之下就造反了,这读书人要是狠起来,还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只是读书人打仗都这样厉害?六国多少名将,但有几个能战胜秦军,徐凡却可以带一群刑徒和流民战胜秦军,这可是连名将都做不到的事情。”

  樊哙却不以为然道:“人家徐凡哪里是夫子,他身高八尺腰围四尺,每战必冲锋在前,杀的秦军片甲不留,这明明是一等一的猛将,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读书人。”

  刘邦也跟着说道:“当年乃公也是上过私塾的,那些读书人,迂腐不堪,顽固不化,故步自封根本没有什么本事,徐凡能打的秦军溃败,怎么可能是读书人,我估计徐凡是楚国的将门之后,所以他才能轻易指挥几万义军和秦军大战。”

  刘邦对周勃这些人调侃道:“你们这些人是没有看过兵书,不知道指挥大军的难度,当年乃公千里跑到魏国,想要投靠信陵君,结果信陵君病逝了,乃公为信陵君守墓三年,才见到信陵君的兵法。”

  樊哙有点不敢相信道:“大哥,你还懂兵法?”

  刘邦瞪了樊哙一眼道:“乃公这是没有机会,要是给几千人马,定不让徐凡专美于前。”

  周勃不相信道:“信陵君都死了,谁教兵法?”

  刘邦气愤道:“信陵君虽然病逝,但他的门客却没有死,当时陵君门客外黄令为大哥,就是他教乃公信陵君兵法的。”

  而后他叹口气道:“只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他今年45岁却还是一个亭长,没有得到一次验证自己所学的机会。

  刘邦的话让周勃等人也一阵沉默,他们没有像底层的农民那样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困苦,但想要更进一步的路却被官吏贵族堵死了,这样不上不下的境地有点像后世的中产阶级,让他们看不到前进的方向,他们何尝不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就在这个时候坐在地面的周勃忽然感觉地面好像有点震动。

  他忽然站起来道:“不妙,有大股人群靠近我们。”

  刘邦听到大感不妙,紧张的四处观望,却发现不远处出现了烟尘。

  刘邦紧张大喊道:“敌袭,敌人攻过来了,快围成圈防御。”

  樊哙拿去长矛把刘邦他保护在身后,卢绾拔出长剑站在刘邦身旁,而周勃则指挥民夫快速把辎重车围成一个圆形防御。

  但很快刘邦他们就绝望了,敌人太多了,最起码有好几千人,而他们只有几十个人有武器,根本打不过。所有人都惶恐不安的看着不远处的敌人。

  樊哙却马上说道:“周勃,你带着大哥先离开,我在这里挡住敌人。”

  刘邦虽然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但还是道:“说什么胡话,要走一起走。”

  但他很快灵光一闪想到什么道:“也许我们都不用死了,找一个白布挂上,接下来听我的命令。”

  刘邦站在队伍最前面挥舞双手大叫道:“义军兄弟们,不要射箭,自己人,自己人!”

  秦嘉带着5000士兵把刘邦他们的队伍团团包围之后,他才出现在刘邦面前道:“你也是我们义军的?”

  秦嘉显然是不相信刘邦的,因为刘邦他们打着的是秦军的旗帜,刘邦穿戴的也是秦军的装备。

  刘邦马上说道:“是自己人,是自己人,在下年少的时候仰慕信陵君,去了魏国想要成为信陵君的门客,只是当时信陵君已经病逝了,但却认识了张耳大哥,被张耳大哥教导了三年。”

  义军现在是整个秦国最大的热点,秦国当然把义军的主要头目都给通缉了,而这其其中张耳却是排在前十的义军首领,在秦国的通缉名单当中。

  当刘邦在沛县看到自己大哥通缉头像的时候,刘邦谁也不敢告诉,只把这事情埋在心中。今天碰到义军了,他马上想起这层关系了。

  “张耳!”要这个秦吏说的是真的,他还真要给张耳这个面子。

  义军当中张耳也是不甘人下之辈,秦嘉即便是在泗水郡也清楚,武臣他们去了砀郡立马就找了魏咎为魏王,想要和徐凡切割,当初是陈郡这就是张耳献的策略,这要不是张耳的鼓动武臣,秦嘉是不相信的。

  但张耳这样的行为对秦嘉也是有好处的,要是和徐凡切割的义军多了,他也做切割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多人的指着,从某种程度来看,他和张耳算是盟友。

  秦嘉对这些民夫也不想赶尽杀绝道:“你们带着辎重车,跟着我们走!”

  “诺!”刘邦他们这才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道,在义军的看押下前进。

  第三章,有月票举荐票的求月票举荐票,没有的,求跟读,希望在大家的帮助下上三江。

第102章 ,高人刘邦

  刘邦他们被义军押送的走了一路,但他却没有自己是俘虏的自觉性,经常找义军的士兵聊天,很快他们就混的很熟了,和这些士兵交流当中,刘邦淘出了不少信息。

  “这些义军的装备不差,全部都有铠甲,即便是竹甲,藤甲也很了不得,乃公还以为他们拿着农具打仗。”刘邦小声对樊哙等人说道。

  樊哙道:“藤甲,竹甲算什么铠甲,这玩意能挡住剑戟的砍杀!”

  刘邦道:“蠢货,藤甲和竹甲再差,那也比你那肉身挡剑戟强,我问了,这些都是陈郡带过来的,陈郡有几千人为义军制造装备,光泗水义军就送了上万长矛,几千套这样的藤甲竹甲,这个徐凡想的还真长远。你们知道徐凡攻克陈郡之后又做了什么?”

  几人摇头。

  “练兵分田,巩固自己的根基,把其他大股义军送到陈郡之外,现在这股义军就是当初徐凡送出来的。”刘邦感叹道:“义军要出头,最有希望的可能就是徐凡了,因为陈郡义军有几分国家的样子。”

  而后他继续压低声音道:“他们反而是盗拓之流,难成气候。”

  刘邦被抓住了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想着加入义军能不能出头,所以他才会积极了解义军的情况。

  卢绾道:“义军能不能成气候小弟不知道,但小弟知道沛县很快就要遭受战火了。”

  这个时候刘邦他们才发现,这一路景色都非常熟悉。

  刘邦惊讶道:“这是去沛县的路,他们想要攻打沛县?”

  周勃苦笑道:“泗水郡的粮草武器大部分都在沛县,义军想要攻克沛县不很正常。”

  刘邦几人的脸色都很难看,他们可不想自己家乡遭受战火,只可惜他们现在是俘虏,对这事情也无能为力。

  义军行军到傍晚,找了一个隐蔽的山谷驻扎起来。

  刘邦他们被义军驱赶到营地的一个角落,还有一队士兵过来收缴刘邦他们的武器装备。

  当士兵准备收缴刘邦武器装备的时候,刘邦马上道:“家兄张耳,自己人!”

  几个士兵一脸疑惑。

  刘邦继续说道:“就是打开陈郡大门放义军入城的张耳呀,他可是你们义军首领之一,和们将军都是认识的,我就是张耳的兄弟,大家都是自己人。”

  这个时候义军的屯长道:“不用收缴他的长剑铠甲。”

  这个屯长刚想离开,刘邦却拉着他的手道:“兄弟,先不要走,小弟有重要情报要说给你们将军听,还请通报一下。”

  屯长迟疑的看向刘邦道:“你知道秦军的情报?”

  刘邦却拍着自己的胸脯道:“我就是从沛县来的,现在义军行军的路线不就是去往沛县,义军当中没有人比我们更加了解沛县情况。”

  屯长道:“我和将军汇报,你在这里等着!”

  屯长走之后,樊哙他们拉着刘邦到一个角落道:“大哥你疯了,居然想要投靠义军,这是要杀头的。”

  刘邦却苦笑道:“现在我们还有选择吗?不展现自己的价值,只怕我们还没有当秦军的敢死队,就先当了义军的敢死队,而且还是死在自己父老的手中。”

  樊哙气愤道:“当初你们就应该先跑。”

  几人无言以对,谁知道押运粮草也会让他们陷入这样的绝境。

  “你们等我想办法,会有转机的。”

  没隔多久,一个士兵带走了刘邦。

  秦嘉看向刘邦直截了当问道:“沛县有多少兵马?”

  刘邦道:“3000精锐,同时沛县有十余万百姓,可以征召几万青壮守城。”

  这话让秦嘉眉头紧皱,其实在进攻沛县之前,他更想要进攻彭城,这样造成的影响更大。但彭城城高池还驻扎了3000秦军,秦嘉了解到这个情况,知道义军根本不可能攻克彭城,只能绕道想办法进攻沛县了,却没有想到沛县的守备力量并不比彭城差多少。

  刘邦继续说道:“将军,自从陈郡被义军攻克之后,整个泗水郡都开始招兵买马,训练士兵,泗水郡守半年呢内训练了2万士兵不说,当你们义军进攻泗水郡的时候,他还命令县令征召民夫守城,现在泗水郡每个县都有上千青壮守城。”

  秦嘉脸色更加难看了,要这是真的,以义军实力几乎不能攻克泗水郡任何一个城池了。

  刘邦看到秦嘉的脸色难看,心中暗喜道:“将军,义军也不是没有办法破局。”

  秦嘉看向刘邦,顿时觉得刘邦是一位世外高人了,他恭敬行礼道:“还请先生教导!要是义军能攻克泗水郡,秦嘉必定厚待先生。”

  刘邦露出一丝笑脸道:“秦军看上去在泗水郡势力强大,但其实内部却不和,将军是不知道,几个月前义军攻克陈郡,本地的豪强就暗中想要杀了秦吏起义。”

  秦嘉奇怪道:“那为什么还没有见到泗水豪强的起义?”

  刘邦鄙视道:“这些豪强外强中干,商议一阵却害怕始皇帝的威严,根本不敢起义,说是看看中原局势再做打算。”

  刘邦到现在也忘记不了几个月前的聚会,当时徐凡占据整个陈郡,义军四处出击,连齐地都开始造反了,泗水郡的豪强也想要推翻压在他们头顶的秦吏。

  只可惜这些人说到始皇帝的时候各个就胆破了,一个个说是要观望局势,根本不敢出头,甚至连刘邦一直很钦佩的萧何都是这个说法。

  从那天起,刘邦就明白这些家大业大的人成不了事,看到这些大人物丑陋的面孔,刘邦在心态上开始鄙视这些沛县大人物了。

  秦嘉问道:“先生能联络本地豪强为我所用?”

  刘邦摇头道:“始皇帝不死,这些豪强是不可能加入将军的义军的。”

  秦嘉脸色变得难看了。

  刘邦马上说道:“但我却可以帮助将军联盟泗水豪强,他们不能明着帮助将军,但却可以暗中支持将军,向义军提供粮草,休息的营地,乃至透露秦军的情报,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秦嘉顿时激动拉着刘邦手道:“秦嘉得先生,真如鱼得水,以后先生就是义军的一份子了。”

首节上一节37/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