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29节

  一亩地三斗粮食,陈郡2300万亩田地可以征收630万石粮食,这几乎就是陈郡以前税赋的两倍,但普通百姓的负担却减轻了一半,义军也可以养活庞大的军队,这就是合理税收带来的效果。

  徐凡看向周章道:“均田的事情,还有宣传我义军新税赋的事情就交给文兄了,一定要让整个陈郡的百姓了解我义军的政策。”

  对于义军政策的宣传徐凡一直很重视,毕竟在后世新闻权力可是号称第四权,徐凡知道宣传的力量了。

  周章这个长史掌管整个陈郡的内政,同时宣传队也是他掌管。陈郡本有女闾,但被徐凡取代,而女闾的妓女被徐凡改造成为了义军的宣传队员,这让义军的戏曲队数量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这段时间义军5支戏曲队在整个陈郡到处巡回演出《楚昭女》的戏曲,引起了整个陈郡的轰动,陈郡的百姓纷纷对残暴的秦吏痛骂不已。看过《楚昭女》而投军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义军可以快速统治整个陈郡《楚昭女》功不可没。

  周章明白,徐凡这是想要把义军税赋制度做实了,他苦笑道:“诺!”

  而后徐凡又看向季心道:“你这段时间多探查陈郡郡县的动向,要是有人敢对士兵的土地下手,一律严惩。”

  季心严肃道:“诺。”

  周章即便知道这事情非常难走,但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自己找的主公,自己就要认。

  但他想了想道:“从招贤令颁布之后,已经有不少读书人投靠我们义军,其中儒生最多,这次均田正好检验他们的本事。”

  楚国贵族多,而贵族多喜欢黄老(不想要国家管自己),周章也是道家一脉的人,他是有点看不起儒家的,当然这样的鄙视链也不算周章一人,而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大部分人都看不起无用的儒学,但现在均田的确是要一些读书人协助。

  倒下徐凡奇怪道:“这里也不是鲁国,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儒生。”

  义军的招贤令才发布了一个多月而已,即便天下人知道招贤令之后,想要来陈郡也要花点时间,鲁国的儒生来的如此快?

  周章笑道:“大儒孔鲋居住在砀郡,他孔子的8世孙,现在砀郡处于战乱状态下,他可能是南下躲乱,而他的上百学生也跟着南下,所以才有这批儒生。”

  这些徐凡更加奇怪道:“孔子的后人不居住在鲁地,怎么居住在砀郡。”

  孔家太有名了,只是徐凡奇怪孔家不应该在齐鲁之地,怎么来到了魏地?

  周章摇头道:“这个属下就不知道了,当年始皇帝招他为博士,但他却推辞了,而是让他的弟子叔孙通仕秦,不过他出咸阳之后,就在砀郡安家落户了。”

  徐凡对于这从天而降的100多读书人倒是有点欢喜,义军文盲太多了,连写个队列条例都要大部分用图画方便士兵理解,扫码任务,任重道远呀。

  “孔家祖传教书育人的的行业,既然他投靠我们义军就给他一个博士之位,等分完田地之后,让他们为我们义军将士扫盲。”

  周章想了想:“主公想要招贤的事宜也可以交给孔鲋,他的名气大,交际广,认识的贤才多,属下现在事务繁忙,还要忙碌均田事宜,有点分身乏术了。”

  徐凡道:“招贤馆就交给这位老先生了。”

  徐凡继续问道:“有没有墨家和农家之人投靠我们义军。”

  和儒家相比,徐凡更加想要实干家的农家和墨家,农家可以帮助自己实现后世高效的种族技术,别的不说,光一年两种就可以提升陈郡一倍的粮食产能,墨家不但可以把自己脑海当中的发明快速弄出来,而且他们还是军事人才。

  周章却摇头道:“墨家从投靠秦国之后就很少有他们的消息了,农家很少出现在楚地,他们要得到我们义军的消息只怕还要等一段时间。”

  对此徐凡也是无可奈何,义军的底蕴太低了。

  高层会议结束之后,义军的士兵就得知他们每人可以分100亩的土地,所有士兵都欢呼雀跃了。

  参加义军的大部分都是无地无屋的流氓和佃户,只有少量害怕连诛制度的自耕农加入义军,所以义军大部分士兵都是想要拥有自己的土地的,这代表他们在这个世界立下根基。当义军开始分土地,义军士兵的士气顿时达到顶峰了。

  而相对而言,像景逸和项彪这样的土地众多的豪强家族就有点不喜听到这事了,但义军分的自己的土地,他们也暗中不满。

  陈郡,义军医疗营。

  陈秀看到徐凡惊喜道:“你怎么来了?”

  徐凡道:“我是来看望伤员的,他们治疗的如何?”

  陈秀有点失望,但还是说道:“恢复的很快,大部分已经好了。”

  从攻克陈郡之后,伤兵就转移到陈郡这里来治疗了。

  “将军,您又来看我们了!”伤兵们看到徐凡道。

  徐凡拍着一个伤兵的身体笑道:“吴军,身体恢复的如何?”

  对于伤兵营徐凡极其重视,几天就会来一次,所以他和这里的士兵都熟悉了。

  吴军举着自己缺了手的胳膊苦笑道:“命虽然救回来了,但人却残了。”

  轻伤的士兵已经归队了,只有他们这些重伤残疾的士兵还待在这里,他们现在伤势虽然好了,但因为担心以后的生活,这些士兵都是比较迷茫和恐惧的。这个时代健全的人活着都非常困难,就更加不要说他们这些残疾的人了。

  徐凡宽慰道:“你们是为义军伤残的,我们义军就有义务照顾好们,义军需要有一批信得过的人,掌握陈郡乡村,传达我们义军的政策,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成为里正,帮助义军管理好乡村。”

  吴军等人听到这话激动道:“将军只要不嫌弃我们是残废,我们都愿意干。”

  徐凡看着吴军等人,他们将会成为义军的根基。

  求收藏,月票,举荐票

第79章 ,商河里的变化

  陈郡,陈县,商河里。

  一支10人的义军小队,护着一个残疾的壮汉和一个读书人来到了这个小地方。

  里长带领所有村民来到村门口,迎接着郡里的大人物,虽然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村民们知道义军买卖公平对人和气,不像秦军那样杀戮成性,但战国几百年来的战乱,还让百姓对军队的恐惧无比。

  “小老儿屈禄见过将军”

  吴军笑道:“老人家,我叫吴军,只是义军一个小兵,来商河里当亭长的,可不是什么将军,在我们义军当中,只有一个将军,就是我们义军的徐将军。”

  屈禄马上改口道:“吴亭长好!”

  吴军身边的读书人忽然问道:“老人家姓屈,可是楚国宗亲之后?”

  在楚国屈、景、昭被称为“三闾”。由于这三大家族地位重要,楚国设立了专门人员负责日常事务。这些专门人员的负责人是“三闾大夫”,地位很高是楚国的宗亲。

  屈禄摆手道:“可不敢乱说,小老儿不过是屈家的家奴,只是后来机缘巧合之下脱离了屈家,成为了商河里里正。”

  而后屈禄看向读书人道:“这位先生是?”

  读书人道:“在下陈平,现为义军书吏,这次来商河里是为了划分官田的。”

  陈平这话引起了商河里百姓一阵骚动,商河里在陈郡的行政范围,这里有大量土地都是官田,这里的百姓几乎都要租种官田,但听到了陈平是来划分土地的,屈禄等人都担心义军会把田地拿走,他们就没有足够的田地生产了。

  陈平看出当地百姓的忧虑道:“你们放心,我们义军是为百姓反抗暴秦,是不会让你们活不下去的,以前你们如何租种田地,现在依旧如此。”

  田地毕竟是大事情,徐凡即便决定均田,也不敢贸然推广,只是先在统治核心的陈郡地区缓慢实行。

  听到这话屈禄等人才松口气。

  陈平继续说道:“同时我也是来告诉们义军新的政策的,以后你们所有的税赋都合并成为了田税,从今年开始你们只要交三成的田税,其他口算,杂税,还有徭役统统都没有了。”

  屈禄不敢相信道:“书吏可不是给小老儿开玩笑?”

  陈平道:“此等大事,在下怎敢胡言乱语。”

  吴军也跟着说道:“我家将军和我说了,要是有义军官员收税超过了3成,让我绑了交给他处置,以后乃公也是商河里的人,贪官污吏敢贪我们的粮食,我就要他们的命。”

  吴军继续说道:“我们义军还有一个政策,就是成为乡兵便可获得50亩土地,秦军打过来的时候,我就带领你们上战场,打跑秦军保家卫国。”

  这话再次引起商家里百姓的骚动,大家既想要这50亩土地,但又担心上战场和暴秦交战,要知道楚国这近百年时间,就是一部被秦国暴打的历史,秦军在楚地的名声真是小儿可止夜啼了。

  几人进行短暂交流之后,护送他们的士兵返回军营,屈禄带着吴军他们进入了商河里,本来屈禄是想要让出自己的房子给吴军和陈平居住。

  但吴军制止道:“我们义军有政策,不能拿百姓的一针一线,给我们找一间空置的房子就可以了。”

  陈平都有点惊讶的看着吴军,他想不到义军一个小兵都有这样的意识。

  吴军拿出100钱道:“在下手有残疾,还请里正找一些青壮打扫一下这个屋子,好方便我们居住。”

  屈禄哪里敢收这个钱,一个劲说:“可使不得!”

  吴军却把钱放到他手上道:“都说了我们义军不能拿百姓的一针一线了,你们辛苦也是要给钱的。”

  屈禄推脱不过,就找了几个青壮帮助吴军修缮这破旧的泥土屋,勉强可以让人陈平和吴军生活。

  当晚吴军又让屈禄购买了一些肉食,请村里的妇孺半他置办了一桌酒席,吴军请了商河里有威望的人物,对他们详细说了义军均田的政策。

  “只要参军,就可以得到50亩土地,军事技能强,达到义军正规军的标准,就可以成为义军的正卒,可以得到100亩土地,我们商河里只有3000亩的官田,这其中有100亩土地是属于我的,100土地是我这个亭长的职田,也就是说商河里只有2800亩土地可以分,最多可以分56户乡兵,28户正卒,分完这些土地,大家要不自己开荒,要不就是去其他有田地的里了。”

  “吴亭长,是不是加入乡兵就可以得到土地?”一个村民问道。

  这个时候陈平道:“只要登记成为乡兵,在下马上制定文书让土地过户。”

  那个村民道:“那我要登记成为乡兵。”

  屈禄拉着那个村民道:“昭云,你疯了!”

  村民道:“我家只有20亩土地,在官府佃了80亩官田才勉强养活家人,要是这土地被别人得到了,不要我们佃了,我全家老小吃什么。而且我年轻力壮,说不定可以成为义军的正卒,可以分到100亩土地,有这100亩土地,我家就翻身了。”

  昭云的话算是提醒了其他村民了,他们不加入乡兵,以后自己想要租种官田都极其艰难了。

  陈平笑道:“不着急,在下这几天都会待在商河里,直到官田全部被分完。大家回家和家人商议一下,明天来登记也是一样的。”

  当晚,陈平和吴军休息的时候,陈平惊讶的发现吴军从自己的包袱当中,拿出了几本陈郡出产的书籍。

  这到底谁是读书人?

  陈平逃难的时候走的匆忙,几乎是空手逃到陈郡的,现在想要找一卷书籍都不行。

  吴军看出陈平的惊讶笑道:“这是将军给我们伤兵的礼物,一本是通用字典,可以快速找到1000个常用字,这我们也可以看懂一点简单的文书,还有一本是《致富经》这是我们将军在陈家里总结的养殖和种田经验书籍,最后一本是《队列兵法》教导我们指挥乡兵的。”

  陈平听完吴军的话妒忌的灵魂都快要扭曲了,他当年为了求学,他哥哥把看不起他的嫂子都给休了,还在家乡闹出闲话,让他身败名裂,他付出那么多的代价,还不是为了求学,现在这个吴军不过一个普通的小兵,却轻而易举的得到了三部价值千金的书籍。

  但很快陈平看到吴军断了手,又平静下来,吴军有现在的机会也是用命拼出来了,他又有什么资格妒忌。

  求收藏,月票举荐票

第80章 ,吴军的奋斗

  翌日清晨。

  吴军和陈平两人一吃完早饭,想要加入义军成为乡兵的村民,就挤满了两人的院子。

  以昭云为首的商河里村民道:“我们要加入义军成为乡兵。”

  商河里几百人的小村落,根本守不住秘密,只一个晚上参军就可以分田的事情传遍整个商河里,商河里的村民不担心战死,反而担心自己分不到好的田地。

  “一个个来!”陈平说道。

  同时给这些人一一做好登记,把登记好的信息上交陈郡,而后才是他和吴军,屈禄商议给这些士兵划分土地,最后把新的鱼鳞册上交到陈军,所以从登记乡兵开始,陈平就异常忙碌,均田大部分任务都在他身上。

  吴军相对来说轻松一点,组织这些乡兵进行队列训练,同时用退役赏赐置办家业,陈平是要回陈郡的,但吴军他却是要留在商河里的,他自然要融入了山河里的生活当中。

  “我这里有个赚钱的活,现在义军需要大量的竹子,一根三丈长竹子可以换5斤粮食。商河正好沟通的陈郡,我们砍下毛竹做出木排顺流而下,就可以把毛竹运到陈郡去,砍下100根毛竹就能赚500斤粮食,正好马上要春耕了,多赚了粮食,吃饱了才有力气耕田。”吴军为了提升自己在商河里的威望,找到里正屈禄,想要为村民找一份可以赚粮食的事情。

  但屈禄苦笑道:“毛竹这东西不要看比树细,中间还是空,但可比树难砍多了,我们手中的柴刀即便砍钝了,也很难砍下一根毛竹,为了点粮食把柴刀弄钝,不划算。”

  毛竹不要看是足本科植物,但成熟的毛竹韧性和强度更是植物当中的一等一的,强度和钢铁差不多,韧性却是钢铁的七八倍,就是因为有这么好的强度和韧性现代才会出现竹筋混凝土了。

  这个时代虽然有铁器,但大部分都是生铁,用这个时代的生铁柴刀对成熟毛竹对砍,有不小的概率是柴刀断裂,所以一般情况下,村民很少会去砍毛竹作为生火乃至建造房屋的原材料。

  吴军笑道:“这是好办,我去找义军借几把锯子,用锯子锯毛竹,花不了多少力气就可以锯断,我们再卖了毛竹,赚钱之后,再付买锯子的钱就可以。”

  不用付金钱成本,只要出点劳动力,屈禄心动了,商河里的百姓缺钱,缺粮食,但就不缺少力气,要林子里的竹子可以换粮食,这对他们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

  吴军继续说道:“我们义军好东西可可不少,像可以运货物的独轮车,铁镰刀,用人力就可以拉的曲辕犁都是我们农户需要的。”

  “曲辕犁?就是那种不需要牛,也能开荒地的犁头?”

  曲辕犁虽然没有普及开,但在陈郡已经小范围开始流传了,大家都知道有一种很厉害的犁头,人力就拉着,开荒就跟耕田一样容易。

  “这是我家将军弄出来的好东西,本来是想让秦国朝廷推广的,只可惜这些贪官污吏就看不到我们农户的好,拿了好处,他们根本没有推广曲辕犁,不过我义军已经造了不少,等到春天准备用曲辕犁开荒种田。”

  “这贪官真该死!”屈禄也跟着骂道,有曲辕犁这种农耕神器却不让他们这种农户使用,即便是像屈禄这样的老实人都怒了。

首节上一节29/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