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260节

  然而在马车靠近吕枢的时候,车门被打开了。

  一个穿着华丽锦袍年轻出现,一身贵气让吕枢忍不住想要行礼。

  但这个时候他就听到一个声音道:“这不是吕蔷夫吗!”

  吕枢仔细看去,发现锦袍年轻青年居然是赵夫子家不靠谱的小弟胡亥。

  胡亥笑盈盈道:“吕蔷夫,别来无恙!”

  吕枢目瞪口呆,半天才反应过来道:“胡亥,你真去了香料岛发财了?”

  吕枢知道胡亥是一个流氓,据说拐了赵里十几个青壮,南下会稽郡去香料岛捡香料。这件事情轰动整个戚乡,这事情被很多人当八卦乐子传了大半年时间。

  虽然大家都知道香料很倒很赚钱,但大家却不认为胡亥可以带着那些人去发大财。

  但现在显然所有人都想错了。

  胡亥淡然道:“某是去南方做生意,还算不错,小赚一笔。”

  “今日我等还要归家,和亲人团聚,明日某在赵里摆下流水席,吕蔷夫一定要来呀。”

  说完胡亥就登上马车,缓缓启动。而在胡亥马车身后,还有一排马车,这些马车虽然不如胡亥马车华丽,但也是价值上万以上的好马车。

  戚乡四周的村民也发现了这支车队,尤其是驾车的柱子等人,他们更是异常熟悉。以前是他们的玩伴,现在他们身上却穿着上万钱一件的大衣,看上去贵气无比,很多人一时间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幕。

  一个村民叫道:“柱子,你们真找到了香料岛发财?”

  柱子笑道:“香料倒没找到,发财了倒是真的。明天我家开流水席一定要来呀。”

  “南方真如此赚钱?”

  柱子道:“赚钱是很赚钱,但你得有本事赚到这些钱。不说了我要回家了。”

  没多久车队缓缓的驶离了戚乡。四周的村民羡慕的说道:“柱子他们算是富贵还乡了。”

  “大丈夫当如是啊,要是我等在那马车上那该有多好啊!”

  “这胡亥名声虽然不好,但却没有想到还是一样英雄豪杰,柱子他们是跟对人了!”柱子的发小想到这这大半年时间,他们都在嘲笑柱子,瞬间他们感觉小丑竟是自己。

  “我等戚乡怎么就没有一个英雄豪杰带领我们发财。”一个村民叹气道。

  但很快又一个村民道:“胡亥不就是我戚乡的英雄豪杰,明日我们去赵里吃流水席,顺便问问他能不能带我们也去发财。”

  “兄长说的有道理,明日大家同去。”

  一时间戚乡不少人,都下定决心要去赵里投奔胡亥。

  而驾驶出戚乡之后,胡亥忽然哈哈一笑。

  今天这事情是胡亥故意为之。

  一来他是想显摆,毕竟富贵不还乡,如同锦衣夜行。而且有了这趟也可以彻底改善他的名声。

  二就是他生意越来越大了,胡亥需要一大批子弟兵帮助他看住生意。

  这大半年时间,胡亥把造船厂交给蒋明照看,而他则用船厂赚的钱,化身为天使投资人,投了2个纺织作坊,三个新建立的造船厂。

  但这年头放贷可不光有钱就可以的,还要有足够的威慑力,让这些人还钱,胡亥就遇到一个想要吞没他钱财的作坊主。

  他认为胡亥是外乡人没有根基,欺负了也就欺负了,即便赚了钱也不还。

  这个时候朱沛的作用就出来了,只要报上他老子的名,对面就要忌惮三分,再说和丞相张良的关系,对面马上就还钱了。

  意识到朱沛的重要性之后,胡亥把朱沛的股份从一成提升到两成,算是他飞亥投资钱庄的第二大股东。

  但随着他事业越来越大,他手中能信任的人手却是越来越少,而且他事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窥视的人也越来越多,面对这种情况,胡亥明白自己要招募一批信得过的子弟兵来帮忙。

  这个时代讲什么职业经纪人,只会被人吞的连渣子都不剩,但同乡之人知根知底,可以信任,因为封建时代,个人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太差,大家必须抱团取暖。要是坑了同乡人,坏了名声,这样的人是很难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的。

  所以这个时代即便是奸臣,但也要维护好自己在家乡的名声。

  反而是到了后世,生产力极度发达,一个人也可以生活在社会上,不需要抱团取暖不说,反而出现很多坑同乡人,他们根本不害怕自己的坏名声,大不了就不回乡算了。他们不需要乡人的照顾,那么坑起自己人也是无所顾忌的。

  胡亥为了招募子弟兵,于是就有了这次富贵还乡的举动,他要让戚乡所有人都知道,他胡亥发财了,还带着柱子他们也发财了。他胡亥不再是一个不靠谱的人,反而是一个可以带来他们发财的英雄豪杰。

  “此番归乡,希望可以招来更多子弟兵。”胡亥道。

  马车继续前进,没多久就进入赵里。

  而赵里村口早就站满了村民。

  胡亥他们发大财归乡的消息,传的比胡亥他们的马车都要快,他们还没有归乡,这个消息反而先传回来了。

  在村口,胡亥和柱子等人下了马车,村民们都有点震住了。

  这还是他们家的那个傻小子。

  这变化也太大了。

  反而是柱子他们激动的从马车上拿下自己带回来的货物道:“父亲,娘亲,孩儿回来了。”

  “你还知道回来!”柱子父母既激动又气愤,还有人当即脱下鞋子,想要教训他们儿子一顿。

  一时间村口热闹非凡。

  胡亥只拿出一堆礼物看到人就发。

  同时架着马车来到他扶苏的房子前道:“大哥!”

  扶苏带着家人走出房门看着胡亥笑道:“看你这样子,在外面过的不差。”

  赵喻激动问道:“小叔叔,有没有喻儿的礼物。”

  胡亥大笑道:“自然是有的。”

  而后胡亥从马车上提下大包小包的东西,有给扶苏他们的裘衣,还有各种糖果等奢侈品。

  翌日,赵里晾晒场上。

  一桌又一桌的丰盛酒食,,鸡鸭鱼肉,一应俱全,昂贵的香料撒了,摆了几十桌,赵里村中父老和邻近几个村的父老面前,都被请过来。

  胡亥和柱子等人轮流走到各个父老面前,敬酒,痛饮,同时和他们说着南下的故事。

  “这香料岛真有如此赚钱?”一位乡老问道。

  场面顿时安静下来了,这也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

  现在戚乡到处乱传,说胡亥他们找到香料岛,还有人说胡亥他们是在海外找到了宝藏地,还有人说胡亥是在会稽郡做买卖发大财了,总之各种传言都有,是真是假谁也不清楚,现在当事人就在这里,他们当面问就好了。

  但就现在看到的流水规模来看,胡亥他们是真发大财啦。

  胡亥道:“去香料岛是很赚钱,去一趟可以赚十倍的利润,但一来想去香料岛还轮不到我们平民,都被权贵们占据了。”

  “嗨!”所有的村民都叹口气,对于这样的事情他们并不怀疑,几千年来贵族都是这个的样子,有好处就占尽,哪里会轮到他们普通的百姓,即便大汉天子圣明,但大汉的贵族还是一样。

  胡亥却继续说道:“但去香料岛的风险也很大,6-9月这段时间,几乎每个月都有翻船的事件,今年就翻了10艘船,所以去香料岛虽然赚钱,但那也是拿命在搏,博赢了可以赚十倍率,可以大富大贵,搏输了不但把命搭上不说,还会欠下一屁股债。”

  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掌握东南亚地区的季风习性,无知加上对于财富的渴望,让大汉第一批海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进入夏季开始,南海进入夏季季风时期,各种风暴剧增,但南下南下的海商们却并不清楚这种情况,于是大海给他们一个惨重的教训,几乎每个月都有几艘船会沉没。

  这些海难的爆发也让大汉的那些权贵们明白,大海不但是财富之地,也是极其危险之地,高利润必然带来高风险。他们已经富贵天下了,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于是大汉的权贵们开始放松了对海贸的限制,有普通商贾可以弄到海船,还有普通的水手不怕死的继续想要去香料岛。对这些人来说,只要有高利润,死亡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乡蔷夫吕枢好奇问道:“既然你没有去香料岛,那是如何发财的?”

  胡亥笑道:“因为香料岛的出现,会稽郡的海船不够用了,某在会稽郡建了一个造船厂,差不多每个月可以建造一艘海船,而在会稽郡每艘海船可以可以赚一倍的利润,某这一年大概赚了上千万钱吧。”

  听到这个数字,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即便是最富裕的赵里,一户一年能赚上万钱已经是非常多了,胡亥赚这数字已经有点超出了村民们的想象了。

  所有人只能是羡慕无比了,难怪柱子等手下都赚了如此多的钱财。

  而这也是胡亥需要的结果,平时他肯定不会说出自己赚了多少钱,毕竟他在上郡吃过亏,财不可外露,他是明白的。

  但现在他要吸引人来追随自己,那就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本事,明白自己是值得追随的。

  这个时候一个老者拉着两个青壮的手来到胡亥面前道:“胡亥你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老夫早就看出来了。

  “这是老夫家的大郎,二郎,你也带他们南下去见见世面,一直窝在乡村是不可能有出息的。”

  而后他又说道:“大郎,二郎。以后胡亥就是们的兄长,在外面你们要听胡亥的话。”

  两个憨厚的年轻对着胡亥拜道:“拜见大兄!”

  胡亥打量他们一番,发现他们孔武有力的,看的出来这段时间赵里吃的好。

  胡亥问道:“你们读书识字吗?”

  两人道:“认识两百大字,能写自己的名字。”

  “还是要读书识字,增长见识的,目不识丁只能成为一个莽夫。”胡亥有点失望了,这只能做打手。

  老者马上说道:“还不感谢兄长的教导。”

  两人马上跪下道:“多谢兄长教导。”

  “我家孩儿读书识字,一定可以成为胡亥你的左膀右臂的。”

  其他村民也不甘示弱,发财的机会就在眼前,谁也不想退一步。

  胡亥马上道:“各位父老乡亲放心,会稽郡到处都是发财的机会,某也需要各位父老的帮助,这段时间某都会在赵里,只要想跟某闯天下的,都可以过来,某不敢保证你们每个人都能大富大贵,但一年赚给5-6万钱还是有保障的。”

  胡亥给柱子等十五人一成的股份,他们十五人每个人分了8万多钱,所以胡亥才敢有这个担保。

  胡亥在会稽郡发财富贵的消息和传闻,很快就轰动了附近的十里八乡。

  尤其是胡亥还当众说了愿意带他们去发财,引起的轰动就更大。

  戚乡四周的村民都羡慕的看着赵里,他们本就富裕,现在还出给能人,怎么天下的好事都被赵里给占完了。

  还有人就直接去找胡亥,想要碰碰运气。

  想要追随胡亥的人,都快踏破了扶苏家门槛。

  胡亥对这些人考核,选出了50个身强体壮,同时还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同乡。这些人将会成为他事业最值得信人,有了这些人手,他的事业才能安稳的壮大。

  大汉的权贵放开了对海贸的限制,胡亥也想要闯进去分一杯羹。

  开春之后,胡亥带来新的子弟兵踏上去会稽郡的道路。

第359章 ,漠南新城与教化

  大汉八年二月二十九日,平虏堡。

  此地是深入漠南的军事堡垒,漠南都督府治所,同时也是漠南最大的经济中心。

  城池建设在荒野泽带来的肥沃土地,此地水草极其丰茂,是方圆几百里最优质的草场,汉军占据此地之后,开始教导本地牧民使用青储饲料,让本地养殖牲口的数量快速增加,三年时间增加了10倍。

  尤其是大汉打通了漠南和中原的商道,中原低价的粮食可以在此地贩卖,草原上的牛马羊毛可以高价卖给大汉。

  商道打通了,本就地广人稀,人均资源占有量多的漠南快速富裕,加上中原的粮食价格一跌再跌,大汉的商队低价运粮到漠南,高价贩卖,再从漠南低级购买牛马羊毛等货物。这种双线的贸易比单线贸易利润高了一倍以上。

  大量的粮食到来,牧民家的存粮越来越多,大汉用三年时间就解决了漠南饿死人的情况。

  现在徐凡这个天子在草原上的名声,比冒顿这个单于都要高,冒顿军事才能再强大,也只是强盛了匈奴民族,但他却不可能解决底层牧民面临饥饿的问题。

  而徐凡这个天子解决了这个问题,于是草原上的牧民开始用脚投票,选择自己想要的君主。

  平虏堡虽然以畜牧业为主,但为了示范效应,也是为了给漠南都督府增加一点财政收入,漠南都督韩信向朝廷请求在平虏堡建设一个大型纺织厂。

  大汉朝廷同意了韩信的请求。运输了50架纺纱车,300架纺织机来到平虏堡,并且派遣唐诚纺织厂的厂长。

  唐诚当然纺织厂厂长之后,马上就开始培训当地的牧民女工,在设备到来之后,第一年纺织厂就生产出5000匹羊毛布,而后每年以一倍的速度增长。

首节上一节260/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