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23节

  秦军一路向项县奔跑了两个时辰,但很快最开始的兴奋感已经结束了,身体的疲劳传来,他们不得不减慢了速度。

  “将军,快看后方!”探马叫道。

  白勐看向队伍的后方,发现一条土龙快速向他们方向前进。

  白勐咬牙切齿道:“叛逆的骑兵!”

  对于义军的骑兵白勐并不怕,他自信自己的步兵方阵是叛军骑兵根本不能攻破的,但叛军用骑兵拖住他们这就非常恶心了。

  明明一段不到200里的路程,硬生生被叛军的骑兵拖了两天,还没有走一半。

  他想用自己的步兵方阵彻底消灭叛军骑兵,但却也知道这是不可能,叛逆头目徐凡太狡诈了,叛军的骑兵就没有冲阵过,而是隔着自己的方阵射冷箭,就是拖着自己的大军,偏偏他还无可奈何。

  “大军集结,长矛对外!”白勐恶狠狠道。

  完全不理会是不可能的,那是在放任叛军骑兵摧毁自己的军队,他只能命令军队集结成阵。

  秦军听到这个命令,本来如同一条长龙一般的秦军,却以千人为单位,结成5个巨型长矛方阵。

  这种阵型虽然不担心,骑兵冲撞了,但想要快速行军是不要想了,秦军新军的速度直接下降了10倍都不止,还要担心后方敌人的骑兵。

  而徐凡带领500骑兵看到秦军集结方阵也不在意,而是带领骑兵从左后越过秦军,冲到秦军前方,而是用手中的弓箭对着秦军方阵一顿乱射,而后快速离开。

  “噗嗤,噗嗤,噗嗤”500支长箭像雨点一样射入秦军前锋,箭簇入体的声音沉闷而刺耳。

  方阵当中几十个倒霉蛋被长箭射中,其中十几个最倒霉的被射中要害,直接倒地不起。

  白勐怒道:“弓弩手反击!”

  “咻,咻,咻!”被长矛兵保护在核心的弓弩手也对着义军骑兵反击,射出了几百支长箭,只可惜义军的骑兵奔跑的速度太快了,义军骑兵逃出了秦军弓弩射击的范围了。

  接下来就是白勐最恶心的骚扰战术了,义军骑兵分成多股,一直游荡在秦军弓弩的射程范围之外,找准后方和侧翼马上就来一波冷箭,这种情况下,白勐只能命令大军组成一个圆形。这样的阵型可以有效减少骑兵的骚扰,但想要前进却是奢望了。

  双方这样的拉扯一直到晌午,徐凡带领骑兵吃午饭休整,而秦军在这样的疲惫对峙当中也消耗了他们本就不多的精力。

  白勐虽然也知道自己的士兵疲惫,但此时也只能驱赶疲惫的士兵继续行军。

  但这次秦军行军了不到一个时辰。

  响彻天地的战鼓声音从后方传来,而且声音越来越大。

  秦军往后方看去,发现后方的烟尘像一条土龙,绵延十几里。

  千夫长卫景看到这股烟尘绝望道:“叛军最起码集结了2万左右的军队。”

  这个数字虽然不高,但对此时的秦军来说,这已经是不可战胜的敌人了。

  白勐大吼道:“加快行军的速度。”

  但就在这个时候,嘹亮的牛角号声突然在大军前方出现,万马奔腾的声音快速响起。

  秦军士兵看着义军骑兵从前方杀过来,阻断了他们前进的道路。

  “我们被包围了!”秦军士兵绝望呐喊道。

  白勐大吼道:“结阵,以圆形阵对敌!”

  秦兵士兵在白勐的指挥下组成了一个圆阵,盾牌防御,长矛全部向外,好像一个无比庞大的刺猬一般。

  徐凡指挥的骑兵并没有马上冲杀上来,而后等到着后方的义军步兵缓慢靠近,5里,1里,最终一步步把秦军彻底包围。

  这个时候徐凡出列对着秦军喊道:“陈郡的兄弟们,你们已经弹尽粮绝了,投降吧,现在投降,我们义军保证不杀你们。”

  白勐带着一丝惶恐喊道:“不要听敌人的胡言乱语,这些义军都是杀人狂魔,他们最喜欢吊死人。”

  徐凡听到这话哈哈大笑道:“我们义军虽然吊死很多人,但这些人都是罪有应得的贪官污吏和追杀我们义军的军官,我敢对太一神发誓,我们义军没有吊死过一个无辜之人,更加不要说是普通的士兵了,在我们这里吊死人最低的标准都是要百将以上,普通的小兵可享受不了这个待遇。”

  徐凡这话让很多秦军士兵内心得到一丝安全感。

  徐凡继续说道:“你们大部分都是陈郡人,我们都是同乡,们当初丢在寝县下的上千伤兵都是我们义军救治的,我们义军连伤兵都救治,又怎么可能杀你们,陈郡人不打陈郡人,你们只要放下武器,我可以保证放你们回家。”

  听到回家大部分陈郡籍士兵都动摇了,他们已经不想打了。

  白勐此时已经不能容忍徐凡继续说下去了,再说下去整支大军都要崩溃了。

  他大喊道:“放箭!”

  但弓弩手此时根本不听他的命令了,弹尽粮绝了,大家是真不想打了,尤其是陈郡籍士兵。

  白勐自己抢过弓弩对着徐凡射了一箭。

  但徐凡站的远,又早有准备,这箭根本没有射中他。

  徐凡骑马归阵,同时大喊道:“丢下武器者不杀!”

  而后他对着自己的义军指挥道:“全军进攻!”

  “杀!”义军骑兵,1.5万义军步兵全部向着残存的秦军围杀上去。

  “叮,叮,叮!”一大批陈郡籍士兵丢下长矛大喊道:“不要杀我,我是陈郡人,自己人不打自己人!”

  有了这批投降的士兵,秦军的圆阵彻底瓦解,而且越来越多的陈郡籍士兵投降。

  白勐只能绝望的集结了一批关中籍士兵杀出重围。

  但徐凡带领义军骑兵直追杀白勐,徐凡本人一马当先,冲杀在最前面,手中长枪直接刺穿了白勐的身体,而后尸体丢到逃命的士兵面前叫道:“投降不杀!”

  这些士兵还有点迟疑,他们是关中人,担心被义军屠杀。

  但跟着徐凡后方的骑兵也围杀上来,一连砍杀了上百不想投降的秦军,杀的秦军胆气尽丧,最后一些抵抗的秦军也丢下了他们的武器。

  至此,义军以不到百人的伤亡全歼5000秦军,陈郡彻底失去了机动的兵力。

  求收藏,求月票,举荐票

第62章 ,重塑道德

  始皇帝35年11月25日。

  义军一战歼灭上万秦军的消息轰动整个陈郡,而后向着大秦帝国四周扩散。

  在陈郡的甘棣得知白勐战死沙场,上万郡兵全军覆没,吓的当场呆住了,他明白自己完了,自己的家族也完了。

  此时的他完全找不到自救的办法了,他现在什么都不想做了,听天由命,等义军攻城,他自刎以谢大秦。

  而徐凡的胜利,在陈郡其他县城引起的轰动尤为激烈。各地对秦国不满的义士豪杰内心当中都有“大丈夫当是如此”的感叹。

  而后一个个以徐凡为榜样,杀了本县的秦吏,招揽流民刑徒组建义军,以至于陈郡每县都有起义势力,这些势力在掌握本县的地盘之后,就带领义军向在徐凡部靠拢。

  而徐凡在歼灭陈郡郡国兵主力之后,把关中俘虏押送寝县,陈郡士兵则给他们做了一顿饭。

  陈郡俘虏饭堂。

  每个俘虏的饭盆都堆满了米饭,士兵们都狼吞虎咽的吃着这白米饭,秦军断粮之后,他们的口粮份额一直在减少,最后的大战更是让他们一天都没有吃饭了,这些俘虏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徐凡带着义军高层来到这里,他对这些陈郡俘虏说道:“按照当初说好的,吃完这顿,义军放你们回家,但有一件事情要先说好,回去的路上,你们要是敢做为非作歹的事情,再被我们义军捉到了,必定严惩不贷。”

  一个看上去比较苍老的老兵道:“徐大当家放心,陈郡也是我们的家乡,我们是不会乱来的。”

  徐凡点点头道:“你们走之前,领10斤大米,这算是们路上的口粮了。”

  说完徐凡就离开了这里。

  路上周章不解道:“主公,为什么不留下这些降兵,他们都是陈郡人,只要陈郡被义军攻占,他们就是我们的子弟士兵,这些士兵好歹接受过秦军的正规训练,可以极大提升我们义军的实力。”

  徐凡道:“人无信而不立,我们当初都说了要放他们,当然要说到做到,这关乎我们义军的信誉,我义军只有说到做到,下次我们再招降士兵的时候,他们才会相信。”

  季布赞同道:“吾之所以有如此多兄弟,就是因为言而有信,兄弟们都相信我说的话,要是言而无信,我季布也不过是一个匹夫而已。”

  季心却反对道:“兄长,小弟也不反对言而有信,但这只是个人道德,对一个国家和势力来说,言而有信只是阻碍,秦国出尔反尔,不讲信用,当年楚怀王被秦国骗的有多惨,天下人都讨伐秦王无信无义,但这并没有损害秦国的实力,反而让秦襄王成为天下霸主,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基础。”

  义军歼灭上万秦军之后,徐凡算是彻底让季布心服口服了,他在这一战之后,就投靠了徐凡,而他的二弟季心也同样投靠了徐凡。

  徐凡任命季布为军司马,掌管义军一部上千士兵,任命季心为参军,主管义军情报工作,两兄弟算是一步踏入义军高层了,所以现在季心也想要义军发展的更好,他们才会有更好的前途。

  听到季布的话周章也说道:“战国以来讲信用的国家已经被灭光了,诸国只有不讲信用才能活下来,这秦国最不讲信用,甚至欺诈成为了秦国获得土地的常用手段,我们义军要是讲信用,只怕不会是秦军的对手。”

  战国乱世都是比拼道德底线低,每个不讲信用的国家都可以获得利益,于是天下各国有样学样都不讲信用,道德的底线也越来越低。

  就像现在天下嘲讽的妇人之仁的宋襄公,但他执行的不过是春秋时期战斗规则而已,而这样的规则可以减少战争的规模和伤害,最重要的事还保护了贵族的利益,可以说春秋的战争规则是符合天下人的利益的,而这个规则一旦被打破了,损坏的不但是天下百姓的利益,还有天下贵族的利益。

  孙武看上去百战百胜,只不过是孙武打破了当时不掠夺百姓的底线,打破了天下人对战争规则的认知,天下人第一次知道仗还能这么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孙武是推动了战果战争进一步残酷化,让天下的百姓都卷入战争当中。

  而秦国欺骗楚怀王,让流传了800年的诸侯会盟成为历史,这次事件之后,各国的君主再也不敢轻易离开自己的地盘,到了后世连皇宫都不敢离开,可以说这都是历代君王不讲信用的恶果。

  陈晓,陈林,邓宗他们都认为应该收编这些士兵,并且给出理由,即便他们离开了,也会被秦吏抓住,现在收编他们反而对他们来说是好事情。

  显然这个时代的土著并不觉得,不讲信用算什么大事情。

  但徐凡却严肃的看着他们说道:“我们反秦,就是因为秦国残暴不仁,不讲信用,现在我们开始学习秦国,那么和他们又有什么区别,按照大家的说法,秦国不讲信用,我们就要比秦国不讲信用,秦国残暴,我们就要比秦国还要残暴,那么跟着我们的士兵为什么要起义,天下的百姓为什么要支持我们,难道只是为了得到一个更加残暴的世道。”

  徐凡和这些秦末的土著不同,他经历的那个时代,那支军队就是以讲信用,讲道德,讲纪律,对自己的约束接近圣人的标准。

  但就是这样一支高标准的军队才把汉族拉出了那个地狱一般的深渊,那支军队可以说是把华夏文明的道德拉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让天下人都了解了一支讲道德,讲信仰的军队战斗力是多么的强大,这种军队甚至重塑了整个国家。

  徐凡是从那个时代来的人,当然也想要建立一支那样的军队,不需要百分百复刻,只要达到岳家军的水平,就足够他横扫天下了。秦军和后世那支军队哪个更加强大,这不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他当然要组建一支自己更加熟悉,更加强大的军队。

  众将被徐凡说的哑口无言,只能同意徐凡的意见了。

  求收藏,求月票,举荐票。

第63章 ,徐凡的迷弟

  陈郡降兵听到徐凡的话也是面面相窥,他们也没有想到徐凡说放他们,就真把他们放了,他们当时只是想要找一个投降的台阶,根本没有想到这居然是真的,义军还贴心的给他们一些路上的口粮。

  说句实在话,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战国乱世,秦末统一这样空前残暴的大战,对军队的期望已经降到了底点了,游侠土匪都比军队要讲道理。

  有句老话不是这样说,土匪过就好像梳子剃头,还能留下头发,士兵过就好像剃刀刮过一样,所到之处干干净净。

  如此讲道理,守诚信的军队,他们不要说看过了,连听都没有听过,只隐隐约约记得在家乡的老人故事当中,有这样的王者之师。

  “终于可以回家了!”很多年轻的士兵开始哭泣了,楚地在南征百越之后,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发生战争了,这些年轻人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参军,却没有想到会经历这样一场残酷的战争,而现在他们的噩梦终于要结束了。

  但刚刚那个老兵却开口说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太天真了,真以为离开这里就可以回家?”

  刚刚哭泣的士兵听到这话迟疑问道:“义军首领在欺骗我们?”

  老兵淡然道:“我们现在已经是案板上的鱼肉了,根本没有欺骗的价值,义军大当家说的应该是真的。”

  “但现在陈郡的到处都是起义的军队,我们离开这里,不是被其他小股义军抓住当兵,就是被秦吏抓住当刑徒,可以说都没有好下场。”

  他们当初在秦军的时候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军营这样密封的环境到处都是士兵,根本守不了秘密,此时陈郡狼烟四起的局面他们也是了解的。

  这些降兵想了想,在这种局势下,想要安稳回家根本不可能,被重新抓来当壮丁,才是最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他们现在最优的选择居然是投靠徐凡这个最大的义军。

  半天后老兵道:“想通了,大家就一起留在义军,这样才是保命的正途。”

  “但秦国有百万大军,当年的楚国都打不赢秦国,现在的义军能行吗?”还是有人迟疑道,他们根本不想和义军扯上关系。

  老兵自嘲道:“这和我们大头兵又有多大关系,秦军再来,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但我们现在离开,只怕连一个月都活不下去。”

  而后老兵又说道:“如何选择就看自己的,不要后悔就行。”

  半天后,徐凡愕然的得知这群降兵当中有三千人愿意加入义军,周章大喜接纳了这些降兵,但还有800多士兵想要回家,徐凡也没有阻止,一个人发了10斤大米,让他们回家。

  在吸纳这些降兵之后,义军的规模再次扩大,徐凡和义军高层商议之后,大家都决定要乘胜追击,彻底攻占陈郡,于是徐凡他们再从自己当初转移的路线返回杀向陈郡治所。

  始皇帝35年11月30日。

  在徐凡带领义军行军路上,不断有人投靠义军,当义军来到陈郡的时候,他手中的大军已经突破两万人了,而且军队数量还在快速增加,因为其他县的义军来投靠徐凡,这让他军队的规模不断扩大。

首节上一节23/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