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22节

  而此时交战胜利的一方也发现了徐凡他们的军队。

  一个壮汉走上前大声叫道:“可是义军大当家徐凡将军。”

  徐凡策马出列道:“将军不敢当,我就是徐凡。”

  壮汉知道徐凡的身份后兴奋道:“九江人英布,见过徐凡大当家。”

  英布指着这遍地的尸体道:“这是汝阴县辎重队,他们本想支援寝县秦军,但被吾带领兄弟们杀了,吾想以此为礼,请大当家让我们加入义军。”

  徐凡知道来人是英布之后,直接呆住了,这个时候英布不是应该投靠项羽了,怎么现在来投靠自己了。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了,这样一个历史名将他当然要接纳了,于是他扶起英布笑道:“本将得英布兄来投,真是如鱼得水,以后你们就是义军的一份子了。”

  有了这话之后,双方的气氛也融合起来了,义军时候开始帮助英布他们打扫战场。

  而后徐凡就问英布为什么会出现在陈郡,又为什么想要加入义军。

  通过和英布的交流才知道,他也算是逼上梁山了,他们家以前也是一个贵族,还是皋陶后裔,当然很早就没落了,现在就是一个普通草民,秦朝吞并楚国之后,秦法开始在楚地普及,

  英布从小就人高马大,武艺高强,但在前两年和人打架斗殴,伤了人,这以前在楚地本算不得什么大事情,但在此时的楚地却是犯了秦法,英布被判处黥刑,罚为城旦三年。

  但即便成为刑徒之后,英布也非常乐观,说有个大巫说过,他受刑之后有称王的命格,他经历这次处罚之后,一定会否极泰来,四周的刑徒听到他这么说,都戏笑他,称他为黥布。

  英布也不以为意,反而帮了不少刑徒,英布武艺高强,又懂得团结人,很快就在刑徒当中建立了巨大的威望,大家都愿意听他的话。

  本来英布都要服刑满了,即将被释放,但这个时候始皇帝要修阿房宫,下命令给各郡太守召集刑徒去关中服刑,英布他们这批九江郡刑徒就被带去关中的路上了。

  但却没有想到英布他们刚刚出九江郡范围,就听说陈郡阳县有人不满要去关中服徭役,直接造反,而后更是屡破秦军,最近更是断了上万秦军的粮草,眼看着又是一场大胜了。

  押送英布他们的秦军军官吓的不敢继续前进了,他们这批人在汝阴县滞留了小半个月时间。

  英布在听说徐凡造反,并且还成功击败秦军,对他的战绩极其钦佩,他也不想去关中服徭役,楚地的百姓给贵族修建的陵墓太多了,太了解贵族的德性了,他们即便是死了,也想要人在地下给他们服侍,给他们修陵墓的民夫就根本没有几个能活下来的。

  现在他们给始皇帝修皇陵,这徭役也是人能干的!只怕皇陵修好的当日,就是他们这些刑徒陪葬的时候。

  但即便面临死亡的威胁,英布却恐惧于始皇帝的威望,根本不敢造反,他这一路上的想法就是,找一个机会逃命,而后找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占山为王,逍遥自在。

  但现在有陈郡徐凡这个榜样之后,他忽然发现,始皇帝远在天边,有什么好怕的,徐凡敢造反,他就不能做,他带领800九江刑徒杀了看押他们的秦军,而后就带领这些刑徒想要投靠徐凡。

  而在路上,英布他们发现了汝阴县辎重队,英布就和其他刑徒商议一阵,认为就这样投靠义军,不会受到重视,他们干脆消灭这支辎重队,以此为礼物投靠义军必定会受到重视,所以徐凡才会在这里看到英布。

  英布加入义军之后,徐凡任命英布为军司马,葛婴为司马监军。

  有了英布的加入徐凡指挥的大军突破到两千人。

  季布忽然说道:“徐兄,汝阴县兵已经被英布兄剿灭,我军何不乘胜攻破汝阴县。”

  英布更是马上出列道:“末将愿为先锋。”

  显然英布想要立下功劳,让他在义军团体当中确认自己的地位。

  肉已经到嘴边了,徐凡也就没有反对,让英布带领士兵为先锋进攻汝阴县。

  说一下守城的问题,我一支强调义军当中有军事经验的人不多,只有几十人,而秦军这上万人却最起码有上千经验丰富的老兵作为骨干,所以才设定2-3比1的伤亡比,要是野战当中,徐凡手中的几万乌合之众,根本不可能是秦军的对手,参考一下黄巾起义,经常是几千汉军追着几万黄巾军打,即便是封建时代组织力也是极其重要的,不是人多就有战斗力。

第59章 ,烽火遍地

  进攻汝阴的战事极其顺利,汝阴溃兵早就带回辎重队全军覆没的消息,叛军即将杀过来的消息,汝阴县令听到这个消息,当即逃命,其他小吏自然也不可能为秦国陪葬了,不是跟着县令逃走,就是躲起来,当英布进攻汝阴县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一座无人驻守的城池了。

  攻占汝阴之后,徐凡把汝阴县武库的武器装备上,他手中的2000士兵得到这批武器装备,披甲率终于达到7成,人人也有一根长矛作为武器,战斗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但汝阴县作为陈郡极其外围的县城,徐凡没有多做停留,只是带了一批粮草辎重就带领大军离开。

  但即便徐凡已经尽量收缴了,汝阴县还是有几万石粮食是没有办法带走的,于是徐凡安排了100人驻守在汝阴县,命令屯长周市驻守在汝阴县,让他看管这批粮食,招募军队,宣传义军的政策,同时告诫他,要是九江郡的秦军进攻过来,他可以放弃县城,带领义军士兵活着回来就是大功一件。

  没办法九江郡距离汝阴县太近了,只有200-300里的路程,还有颍水河道相连,九江郡兵,逆流而上,要不了5天时间就可以抵达汝阴,只凭100士兵是不可能守得住城池的。

  徐凡在陈郡攻城略地,连战连捷,陈郡郡守甘棣却是悲喜两重天了,最开始他接到白勐已经追上叛军,请求支援粮草的书信是无比欢喜的。

  在他看来叛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白勐手中有上万大军,现在被追上,他想不到叛军还能继续活下去的可能性。

  于是他高兴的派遣了一个500士兵押送3000石粮食去寝县,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高兴了不到3天,寝县就传来消息,押送粮草的秦军被叛军全歼了,3000石的粮草全部被叛军获得,又过了两天,汝阴县的辎重队也被叛军歼灭,甚至汝阴县也被叛军攻占了。

  而最让他想不到的是,白勐带领上万大军居然不能攻克叛军占据的寝县不说,还被打的损兵折将,现在上万大军只剩下5000人,已经失去了剿灭叛军的能力,反而要他去救援大军。

  这份求援的书信到甘棣手中的时候,他是不敢相信的,接连的坏消息冲垮了他的理智。

  “废物,蠢货,亏的你白勐还是将门之后,本官怎么没有看出来,你就是当代赵括,就算是乃公我带领上万大军去打叛军,也不可能打成你这样的。”

  甘棣把自己能想到骂人的话,全部咒骂到白勐身上,只可惜这个时代骂人的词汇终究有限,甘棣骂了白勐不到半炷香时间就找不到新词来骂了。

  他颓废的坐在案台前,却找不到任何救援白勐的办法了,陈郡不到一个月时间已经招募了5000士兵,还带着了2000刑徒和3000民夫,陈郡四周的青壮已经被他们收刮一空了。

  现在整个陈郡只剩下1500士兵驻守,叛军要是攻过来了,他都不知道如何防御了,哪里来的兵力去救援白勐。

  此时的甘棣已经明白死亡的阴影笼罩在他身上了,他活下来的希望已经越来越渺茫了。

  但一丝求生的本人让他继续挣扎,他内心三分惶恐,十二分认真的看着陈郡地图,想要找到自己的一丝生机。

  甘棣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就是命令陈郡27县,全部派遣县兵支援白勐的大军,陈郡有27县,其中5县被徐凡攻克,但余下的22个县,每县出300县兵,加起来也是6600县兵,这股力量和白勐汇合之后,足够壮大白勐的力量,说不定还可以反败为胜。

  即便他明白这所谓的胜利连万分之一的几率都没有,但却已经是他唯一的生路了。

  于是甘棣写了22份命令给陈郡下属的县令,让他们出兵支援白勐。

  但甘棣却没有想到,正是他的这个命令,让整个陈郡的秩序彻底崩溃了。

  甘棣的命令下达之后,得到命令的县令大部分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当中。

  陈郡出现了叛军,这已经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了,大家还知道这股叛军连战连捷,打的秦军节节败退,县城的兵本就不多,他们自己防御都不够,哪里还有能力派兵支援白勐。这些县令打算看一看其他人的反应再做决定。

  但还有一部分老实的县令,或者说是忠于职守的县令,他们知道白勐的情况,反而更加着急派遣县兵支援。

  而这些县令的击破给徐凡的可乘之机,他利用本地游侠带来的信息优势,来一个围点打援,卡着白勐营地外围,接连歼灭了新蔡县兵,平舆县兵,同时带领大军攻克了这些县城,顿时整个陈郡南部都成为了义军的势力范围。

  现在从地图上来看,反而是义军势力把白勐部包围了。

  面对这些这种情况,其他陈郡的县令都被吓怕了,还救援什么,这不是要他们命。

  但此时这些县令想要自保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义军的接连胜利,不但壮大了他们的实力,还减弱了秦军的实力和威望,陈郡对秦国不满的人,发现秦军的实力也就这样,他们会被义军击败,也会被义军杀死,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

  义军士兵不就是他们陈郡的人,义军可以做到的事情,自己也可以做到,义军的接连胜利勾起了许多人的野心和他们压抑的仇恨,陈郡范围内起义的势力越来越多了,这股仇恨终于压抑不住了。

  始皇帝35年11月22日。

  夏阳县吴广起义攻占了县城,翌日,固陵有秦嘉造反,安阳县有武成造反,可以说整个陈郡已经遍地烽火了,完全是一个秦末乱世的缩小版本。

  面对越来越多的坏消息,甚至造反的义军都快逼近陈郡了,陈郡郡守绝望了,他现在根本没有能力派遣军队救援白勐了,陈郡的局面也彻底失控了,甘棣现在已经找不到一个能自救的方法了。

  而另一边,白勐部一直没有等来援军,也没有等来辎重队,明白了继续等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在大营的粮草只剩下三日的分量之后,白勐绝望的带领军队突围,想要获得一线生机。

  求收藏,求月票,举荐票

第60章 ,画饼充饥

  秦军弹尽粮绝想要突围而出,但此时攻守之势异也,轮到义军不放过白勐部了。

  当察觉秦军在拔营之时,徐凡就命令外围的义军开始向寝县汇集,同时命令寝县的义军出城追击秦军,而他自己带领500骑兵骚扰白勐部,也不进攻,就是骚扰秦军,让白勐他们走不快,走不了。

  靠着这样的骚扰战术,秦军两天走了不到50里,白勐不是不想加速,但徐凡却时不时让骑兵对着秦军射一波冷箭,要了十几个秦军的小命,这种游击战术对秦军造成不了重创,但却恶心死白勐了。

  而整个陈郡各路义军听到命令开始汇合成为一股,兵力更是达到了1.5万人。

  但徐凡却没有马上发动进攻,而是距离秦军一日路程,就好像一个老练的猎人一样拖着秦军,等待着秦军彻底疲惫,再发动致命一击。

  寝县,郊外。

  义军1.5万人正在休息,而徐凡则巡视营地,为最后的大战做准备。

  “主公夜已经深了,你还是先休息吧,这里有我看着。”

  徐凡笑笑,“周兄你累了一夜,还是你去休息吧,我年纪比轻,还能扛得住。”

  周章却兴奋道:“我人老了,睡眠少,现在根本睡不着,你是义军主帅,可不能累垮了。尤其是主公你一直深入敌后作战,消耗本就大,还是赶快去休息吧。”

  周章之所以睡不着,不是人老了,而是内心极其兴奋,能一场歼灭上万秦军,这在战国时期都是少有的大捷,更不要说他们这次只要歼灭了白勐部,整个陈郡就再也没有力量,能阻挡义军对陈郡的攻占了。

  这对周章来说意义重大,楚国复国终于能看到曙光了,为了这一天,他等了十多年,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睡的着。

  徐凡却严肃道:“你们在寝县的战况才是最激烈的,秦军的伤亡都超过了4000人了,我们义军只怕会更多。”

  战场上守城一方占据优势,但义军的战斗力太差了,现在义军的正规军已经有1.5万人,但这里有军事经验的军官加起来都不到200人,这些人基本上都已经成为了义军屯以上的军官了,也就是说义军在伍,什,队这些基层军官都是打了几次仗的老兵在充当,这种军队的组织力和战斗力是可想而知的,要不是有城墙防御,徐凡根本不敢让义军在寝县停留、

  周章悲伤道:“寝县一战的确是义军伤亡最惨烈一战,不到10日的大战,义军伤亡超过了3000人,其中战死的人达到了1300人,重伤者超过了300人,陈秀统领已经说了,重伤者能有一半活下来已经是太一神庇佑了,寝县一战我们在阳县的老兵死了三成。”

  “这还是白勐不计伤亡能打出战损比,最开始的那几天,我们和秦军的伤亡比高达二比一,要是没有主公断绝秦军的粮道,即便是防御作战,我们义军仍然不是秦军的对手。”

  寝县攻防战,双方拼的太激烈了,义军打的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当之无愧,寝县城墙好几次都差点被秦军攻破,这些危险的时刻都是靠着阳县的老兵顶上去的,所以他们也成为了伤亡最重的一批人。

  徐凡听到如此重的伤亡也不禁一阵黯然,战事一起,伤亡是避免不了的事情,现代的伤口缝合术也不算复活技能,南顿县受伤的士兵能全部活下来,是因为他们受到的伤本就不重。而这次寝县攻防战太惨烈了,战死重伤的比例直线上升。

  周章看到徐凡难过的表情宽慰道:“主公不必难过,只要上了战场是免不了,足够只要歼灭白勐部,为大家报仇即可。”

  话分两头,白勐在自己的营地当中瞪大眼睛看着漆黑的夜色,好像敌人会从这片夜色冲出来杀了他。

  他问斥候道:“叛军主力距离我们多少路?”

  “不到20里。”

  白勐恶狠狠道:“追的这么紧,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要是在10天前,叛军敢出城野战,白勐必定是大喜过望,直接和叛军交战,但此时他的军队伤亡过半不说,士气全无,面对兵力是自己三倍的叛军,他反而不敢交战了。

  士兵对死亡的忍耐度已经抵挡极限了,现在把他们赶到战场上,士兵必定会崩溃,甚至有可能投降叛军,把自己宰了,所以白勐现在已经没有反手一击的想法了,而是想早日逃回陈郡。

  白勐道:“趁夜继续行军,我们要脱离叛军进攻的范围,只要我们逃到项县,得到粮草,一切就会好起来的。”

  秦军千夫长卫景马上劝说道:“乘夜行军万万不可,我军士气本就低落,现在后方还有叛军追杀,陈郡新兵本就有投降之意,要是夜色行军,只怕这些士兵活逃跑,大军会彻底溃散的,而要是士兵逃到叛军一方,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听到这话白勐恶狠狠道:“要是我手中有5000老秦卒,本将何至于如此狼狈。”

  但他却也听劝了,只能让士兵休息,等第二日再逃离此地。

  翌日,太阳缓慢升起,这在冬日算是一个极其好的天气。

  白勐让秦军丢弃所有的辎重,只留下口粮带走,5000士兵就急匆匆的向着项县逃命。

  路上白勐更是高声叫道:“去了项县,我们就有粮食,就可以得到郡守的支援,想要活命的就赶紧跑到项县,希望就在前方。”

  白勐此时已经是山穷水尽了,口粮只剩下一日分量,他现在只能对士兵画饼充饥了,这100里的路程,要是不能在一天内到达,他这支军队真的会崩溃,所以他干脆轻装上阵,彻底丢弃辎重,把粮食分个士兵,而后带领部下直冲项县,不成功就是死。

  话分两头,义军也在拔营,准备继续追杀秦军。

  但很快探马就来报,说秦军丢弃所有的辎重,急速行军赶往项县。

  徐凡大喜,明白秦军已经山穷水尽了。

  他当即对周章道:“周兄,你指挥大军就绪追击,我带领骑兵截住逃跑的秦军,破秦就在今日。”

  周章也兴奋道:“义军是不是也加上行军速度。”

  徐凡却笑道:“不用,按正常行军我好了,白勐他们逃不了。”

  说完徐凡带领500骑兵快速追杀上去。

第61章 ,穷途末路

首节上一节22/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