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220节

  而且这还是鱼肉,怎么也可以抵得上2-3倍的粮食。难怪天子这一路上都在说要发展远洋渔业了,这大汉要是有几万艘渔业,天下人光吃鱼肉都可以吃饱了。

  叶腾道:“没有张丞相想的那样多,毕竟有时候天气恶劣,不会出船,还有时候收获不会有如此丰厚,减少一半就是我们去年每艘海船捕捞量了。”

  葛婴吃惊道:“那也不得了了,一艘船一年就可以捕捞价值三四千万钱的海鱼,难怪你说半年就能赚回成倍了,你们会稽郡光捕鱼每年就能赚十几万金了。”

  叶腾摇头道:“没有那么简单,下官来会稽郡已经四年了,会稽郡渔船的数量也不过是千料10艘,3000料两艘。”

  陈胜奇怪道:“怎么会如此少,您不是说一个造船厂就可以制作3艘千料渔船?”

  叶腾道:“是三艘千料海船,不是渔船,会稽郡还有横波中郎将的海军分部,他们拿走了造船厂的10海船作为战舰使用。”

  陈胜道:“你会稽郡的造船厂一年能造几十艘,也不应该只有这点?”

  徐凡也好奇,叶腾来到会稽郡的时候,徐凡就嘱咐过叶腾要建设海船,发展捕捞业,但这几年会稽郡虽然发展的很快,但渔船数量却非常少,比起其他快速膨胀的产业来说,渔业算是发展的比较慢的。

  叶腾苦笑道:“建海船不是你砍下木头就能建的,会稽郡四周是不缺造海船的木头,但砍下来的木头却要阴干三五年时间,就现在这点木料,已经是下官收集整个江南的木料了。”

  “三五年?这么长时间,难道不能直接用刚刚砍下来的木料?”陈胜震惊道。

  叶腾摇头道:“不能,没有阴干的木料容易变形、翘曲,开裂和腐朽,用来造船,海船很快会漏水,这批减少的海船是下官三年前来到会稽郡砍伐下来的。用完这些木料,造船厂也只能停工了。”

  徐凡听完叶腾的话眉头紧皱,阴干木料好像真有这种事情,但已经习惯了快速扩张产业的徐凡,很难接受这种被原材料卡住的事情。

  徐凡仔细回忆后世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还真被他找到了办法。

  “阴干木料主要是去除木料当中的水分,你可以建设几个大型的窑厂,把木料放进去,而后在窑厂当中保持一个比平常高的温迪和干燥的环境,这样应该可以快速驱除木料当中的水分,这是朕以前看到的一个方法,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多试验几次。”

  叶腾听到这话喜道:“陛下又给我会稽郡解决大问题了。”

  比起徐凡自己,叶腾对徐凡更加有信心,会稽郡能发展成现在的样子,都是因为天子为会稽郡做好了发展规划,他只要按部就班做事情,就得了一个管仲乐毅之臣的名声。

  而他会稽郡要是解决了造船业的原材料问题,他们会稽郡的渔业和捕鲸业必定会快速取代制糖和食盐业的地位,成为会稽郡收入的顶梁柱。

  接下来徐凡本想要登上捕鱼船,看看会稽郡渔夫是如何捕鱼的,评估一下渔业的潜能,结果张良和叶腾说什么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拼死都不让徐凡登上海船。

  徐凡无奈只能放弃这种想法了。

  但徐凡却召集了会稽郡所有的渔夫和他们当面交流。

  徐凡来到现场就对这些渔夫拱手行礼道:“去年,你们为朝廷捕捞了30万石的海鱼,相当于你们帮助天下每个人弄到1斤鱼肉吃,你们每个人都是大汉的功臣,朕代表天下的百姓感谢你们的辛劳。”

  “这些小人应该做的事情。”渔夫们看到徐凡的动作慌慌张张的还礼,他们没有想到天子对自己会如此客气,而这番话也让他们内心暖洋洋,连天子也重视我等。

  而后徐凡问他们道:“你们每个月的俸禄是多少?”

  船长余季道:“小人为船长,每月俸禄5000钱,余下的水手每个月800钱。同时朝廷也允许我们拿一些小鱼回家,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要是一次捕鱼多了,朝廷还会给我们一笔奖金,大概每个月大概上百钱。还有朝廷也帮助我们修建了居住的房屋,省下了不少的开支。”

  船长自然是高收入人群了,但不能作为比较,但普通的水手每个月能得到800钱,按照会稽郡的粮价,相当于他们每个月差不多可以赚到22石的粮食,一年接近两百四十多石,要是再加上捕鱼队的福利,比会稽郡的农夫高一点收入,以如此收入,养活一家五口不成问题。

  叶腾虽然说会稽郡富裕的百姓每年能收获300石粮食,但这只是高收入的农户,不能作为普通的样本,整个会稽郡有近3000万亩田地,真正的高产农田不足十分之一,会稽郡大部分农户的收入是在100石粮食到200石粮食之间。一个水手的俸禄差不多是会稽郡普通农户的两倍。

  果然简单副本和地狱副本往前是两回事,会稽郡工匠,水手他们的俸禄是和农户收益成正比的,要是做工匠收入还比不上农户,余季这些人会直接撂挑子不干,回家去种地。均田给了这个时代工匠的底气,他们不用被作坊主压榨到最极限。

  徐凡继续问道:“你们捕鱼风险大吗?”

  余季道:“风险自然是有的,我捕鱼队成立以来至今已经有十余人葬身大海了,但朝廷都给了抚恤,兄弟们都没有后顾之忧帮助朝廷做事。

  而且现在天气不好,我等都不会出海,最后我等捕鱼的地方都是近海,即便出现问题,我等也会快速回来。”

  徐凡这才想起来,会稽郡好像就处于后世很有名的舟山渔场附近,这个时代的海洋基本上属于纯天然的,渔业资源极其丰富,根本不需要像后世那样去深海捕鱼。

  而后徐凡又对他们说了自己后世了解的一些捕鱼知识,像什么声音诱导法(拿根竹竿拍水面),火光诱导法。

  船长余季迟疑道:“陛下您说的这方法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我等怎么没有听说过?”

  陈胜道:“陛下无所不能,这是在教你们陛下的独门秘技,你们听着就好。”

  徐凡瞪了陈胜一眼说道:“没有人可以无所不能,不要说这种无知的话。”

  而后徐凡等余季等水手说道:“这是朕从一本古书上看到的,你们也验证一番,错了也没什么,毕竟朕说的话不是真理,实践成功才是真理,还是要靠你们自己来摸索的。”

  余季道:“我等明白。”

  徐凡继续道:“朕还听说过一种拖网捕鱼法,就是拿一张无比巨大的渔网,拖在两艘渔船后面,一网就可以捞出几千石鱼,这种方法捕鱼效率更高。”

  余季结合自己捕鱼的经验道:“陛下这个想法有道理,但天下只怕没有能一次性捕捞几千石鱼的大网,而且如此大的网要如何收?”

  徐凡道:“把渔船开的靠岸,而后用人力拉上岸。”

  倒是叶腾有的心动了,这要是成功了,以后捕鱼的效率可以提升十几倍。

  于是他说道:“陛下何不在我会稽郡验证一番,这要是成了,天下将会多出上百万石的鱼肉可以食用。”

  徐凡道:“这种拖网耗费的麻线可不会少。”

  叶腾自信道:“我会稽郡每年纺织的麻布有500万匹,陛下不用担心麻线的问题。“

  会稽郡因为有大量的渔船,制造渔网的织工业不少,徐凡把她们召集起来,让她们织出一张长100丈,宽10丈,能承受万斤之力的拖网。

  为了能做出徐凡口子的渔网25个织工辛苦十天,耗费了大量的麻绳,渔网才把徐凡要求的拖网弄了出来。

  大汉五年三月三日,海盐县码头。

  两艘千料渔船出海,他们在发现鱼群之后,渔网放下,缓慢沉入大海当中,而后两艘渔船开始把鱼群往码头赶。

  日上三竿,等在码头的人看到渔船惊喜道:“他们回来了。”

  当船越来越靠近的时候,所有人都看到渔网当中,无数的鱼群在跳跃,而在海下面的鱼群更是让海水变得漆黑。

  站在海船上的余季看着不断跳跃的海鱼喜道:“这一网说不定真有几千石的海鱼。”

  当船靠近海滩,船上的绳索被丢下来,徐凡带领上百个青壮冲入海水当中,他们从两头拉起拖网。

  “一二,一二”徐凡不断呼喊道,身边的青壮也跟着徐凡说一样的话。

  就这样他们一点点把渔网拖上海岸,很快所有人都上岸了。而水底下的拖网也缓慢呈现身影。

  而这一幕场景让所有人都血脉喷张,一条条几十上百斤重的鱼都在渔网当中,被他们一点点拉上岸来,

  此时海鱼好像也察觉到自己的威胁,为了不做人类的盘中之摊,它们奋起反抗,一条条海鱼在浅水中跳跃,掀起了无数水花。

  但他们的挣扎注定徒劳无功,在上百人的奋力下,拖网不断被拉上岸,一条条鱼被拉出海水当中不断在地面上跳跃,而后被渔夫一棒子敲晕丢进鱼筐当中。

  而这其中徐凡效率尤其高,他力气大,几乎一锤一个准,很快就收容一筐鱼,而后方的青壮不断把鱼筐送到咸鱼干作坊当中。很快,一条效率极高的流水线形成了一部分青壮抓鱼,一部分青壮运鱼,妇孺则快速盐鱼。

  张良和叶腾两人则在徐凡后方运输鱼。

  张良对叶腾道:“恭喜叶太守了,今年会稽郡的渔业要大丰收了。”

  叶腾笑道:“同喜同喜,有七成还是属于朝廷的。”

  不过叶腾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渔业提升十几倍,天子自然是首功了,但他这个太守排在第二不过分吧,这些鱼不但是钱粮,更是他的政绩。

第316章 ,军改和不敢想象的盛世却是徐凡的

  生活

  大汉五年二月十三日,鄞县,军港码头。

  洁白的海鸥在天空飞翔,港口停留着5艘战舰,这些战舰随着潮水上下摇动,极其有规律。

  汉军南海海军就驻扎于此。而此时也是大汉直辖领土的最南端,文明和蛮荒的边界。

  横波中郎将栾布,带着天子参观了南海的海军基地和他们的战船。

  栾布对徐凡解释道:“我南海海军现在有十艘千料主力舰,二十艘五百料小舰,因为会稽郡造船厂产能有限难以扩张。”

  彭越栾布他们以前虽然也有战船,而且数量还不少,但他们的战船都是适合大江大河的平底船,这样的船只根本不适合横渡大海,会被海浪给掀翻。

  所以现在大汉在广阳郡和会稽郡都有造船厂,用来建设适合在海上横行的各类船只。彭越以前的战船都留在大汉内部,被改造成为渡船和渔船。

  徐凡道:“现在大汉造船厂产能有限,你们多以建设港口,探索四周海域情况为主,对这片海域的岛屿四周的部落势力,你们要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那些无主的空地,你们可以南海海军可以占据,而后建立港口。”

  “诺!”

  栾布想了想道:“鄞县条件恶劣,士兵们来到此地都好像被朝廷遗忘了,他们内心都颇有怨言,尤其是今年朝廷接连大战,在临淄诸侯大汉受封爵者有上百位,南海海军军官对自己不能加入这两次大战感到极其失落,朝廷想办法平复军官士兵的不满,不然我南海水师发展堪忧。”

  会稽郡虽然发展的很快,但同样也发展的极其不平衡,靠近长江一线的发展的快,靠近闽中郡一线的发展的慢,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改变,有的像后世花都地区,富的地方是真富,穷的地方也是真穷。

  而鄞县军港码头,也就是海军军营有的文明的痕迹,出了军营十里就是一片蛮荒,鄞县基础设施不完善,四周都是野人,士兵们都有一种自己在戍守边疆被遗弃的感觉。

  张良道:“朝廷会让会稽郡加大对鄞县投入。”

  士兵的情绪也要照顾,但边疆要有人守守,戍守边疆一直都是历代封建王朝的难题。但却又是不得不做的事事情。张良唯一想到的方法就是让会稽郡加大对鄞县投入。

  徐凡反而问道:“士兵当中,从军最久的有多久?”

  栾布想了想道:“最早应该是大汉元年,跟着彭越大哥反秦的那批士兵吧,应该有5年之久了。”

  徐凡继续问道:“这些老兵全部都是军官吗?”

  栾布道:“虽然有一部分是军官,但大部分还是普通的士兵。”

  彭越的部下在灭秦大战当中,一直做的都是后勤事务,帮助汉军运输粮草运输人员。基本上就没有太危险的情况,人员的变动当然不大了,死的人也不多。

  这样好的一方面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活过了乱世。坏的一方面就是这些人也失去了乱世晋升的机会。

  徐凡想了想道:“我看要改善兵役制度,不能让一部分的士兵永久的留在边境。”

  “以后不会有太过激烈的大战,常备军要以义务兵役制结合起来,即便是常备军也有进出制度。当兵三年要选出一部分优秀的士兵作为伍长,什长,而普通士兵则给他们一笔退役费让他们退役。

  伍长,什长则是我大汉的常备军,朝廷给他们高额的俸禄,他们的任期以三年一期,要是两个任期,这些什长没有成为队率等级的军官,朝廷安排他们退役。”

  想了想徐凡对张良道:“朝廷组建设建设兵营,专门开发边疆,边疆不稳朝廷也难以安稳发展。”

  “我大汉还要建立长效的进退制度,不要让一部分人永久的戍守边疆,而一部分人却连边疆的危险都不知道,这对士兵,对朝廷都不是好事。”

  徐凡知道后世历史当中有很多强盛的封建王朝,都城的人和边疆脱节了,他们享受的军人给他们带来的安逸生活和平的生活,却完全不能理解边疆的苦难,反而排斥边疆军人,斥责他们是蛮子野人。把他们排斥到整个朝廷的主体之外,最后这些封建时代最强大的军队,给了国家最致命的一击。

  董卓摧毁了东汉,安禄山摧毁了盛唐,那可不是他们一个人残暴,就能做出摧毁一个强盛的帝国的事情,而是在背后有千千万万被歧视,充满怨恨的军人推着他们做这些事情。

  后是网上流传很广的积香寺之战,双方的死亡比例都高达了七八成,大唐帝国最精锐的士兵相互厮杀,一天内盛唐十万精锐灰飞烟灭,大唐从此一蹶不振。

  这种惨烈的伤亡比例,连现代军队都没有几支能够做到,可见当时的士兵对朝廷积怨有多深,那可不是安禄山说几句夺取天下,给你们封爵就能做到的事情。那真的有一大批士兵,抱着和朝廷同归于尽的想法在打这一仗。

  任何一个国家发展都会遇到矛盾,关键是要有解决这个矛盾的坚持,总是期待后人的智慧,这是给后人埋下一颗定时的炸弹,后人总是会被这个定时炸弹炸的灰飞烟灭。

  葛婴却迟疑道:“我大汉军队的战斗力下降该怎么办?”

  徐凡淡然道:“盛世来临,战斗力下降是必然的事情。但保卫国家的重任不能让一小部分人承担,而是要让整个国家的百姓承担这个责任,这既是他们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利,能保卫大汉的人多了,对大汉而言总体实力是上升的。”

  军事权利才是一切权利的核心,任何一个强盛的帝国,都是为这个帝国付出的人获得权利,只要你给钱,给权利,给爵位给的爽快,中原的军人就可以豁出命,给你打出一个盛世王朝。

  反之,你要对着军人画饼,只想让军人付出,却不给他们应得的权利,大宋王朝在看着你。

  要是讨薪都被屠杀,那就不要怪人家望风而降是上勇了,并且转起手来杀你杀的更狠,所以朱元璋的三十几万子孙死的一点都不冤枉。

  即便是大汉的军队战斗力可以冠绝天下,也是靠着徐凡均田,内部的平等尊重,加上高出其他军队的待遇才有的。

  从古到今有傻的个人,没有傻的阶级,不拿出值得豁命的东西,人家为什么给你拼命?

  翌日

  徐凡召集南海海军的全体成员公开讲话,“将士们,你们南海舰队的任务虽然不危险,但却非常艰巨,因为南海的环境恶劣,朝廷给你们的任务却又非常枯燥,你们受苦了。

  但朕希望南海海军的士兵,能为国奋斗的精神,严肃认真完成任务。

  朕对你们的期望就是花费五到十年时间,把这片地区的海域探索出来,知道这片海域有多少岛屿,有什么国家,你们南海海军就是朝廷望向南方的一只眼睛。当你们把这片区域全部探查出来的时候,朕定当不吝惜诸侯之位。”

  这个时代对大汉太友好了,各国主要文明还处于萌芽阶段,大汉这一圈国家连战舰都制造不出来,大汉的海军可以说是一个敌人,都没有完全可以肆无忌惮的跑马圈地。就南海海军四周的琉球岛。

  徐凡记得这上面有金银矿,有煤炭和铁矿,岛上还有大量的梅花鹿什么的,这些都是值钱的货物,而岛上只有一些野人部落,在这个时代都不知道这些野人部落突破了十万人没有。

首节上一节220/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