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212节

  最开始的时候徐凡只是把季布这些人看出是自己的小弟,对于项羽,魏咎,田横这些人还是看出其他国家的君主来对待,但显然这样的方式不合时宜,中原内大的诸侯不能留,要想办法削弱,边疆的诸侯还要想办法加强。

  正好这次在临淄开诸侯大会来一个杀鸡儆猴,震慑这些外番诸侯。

  张良行礼道:“诺。”

  制定好战略之后,徐凡带领20万大军一路由济北郡杀向临淄郡。

  而在济北郡到临淄郡,这一路的贵族豪强哀嚎不已,只要是行军路上方圆100里范围内的贵族豪强,都在汉军清洗范围当中。

  汉军直接以正规军包围他们,用石炮来轰击他们的坞堡,齐国境内的坞堡就没有一个能抵挡石炮进攻的,而只要坞堡被攻克,他们全家老小全部被抓起来,而后分四个方向押送到辽东等边塞之地。

  汉军如此骇人的行动吓的齐地的贵族豪强一个个惊恐无比,他们纷纷逃向胶东郡,而后想办法乘船逃到辽东,或者箕子之国等地。

  齐国,临淄城。

  张耳带领1万大军突袭临淄城,只可惜他的突袭被镇守临淄的项伯提前发现。

  项伯关闭城门之后,张耳只能带领1万士兵驻扎在临淄城下,等待大汉其他方面的大军支援过来了。

  而当梁父山之战的结果传到张耳军营当中,张耳大喜,当即命令自己的士兵大声对临淄城内喊:“齐王项羽已经被天子斩杀,济北郡15万齐军已经被汉军全歼,现在大汉天子带领20万精锐杀向临淄城。”

  这个消息让整个临淄城上下都惶恐不安。项伯在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是不敢相信的,他侄子项羽勇猛无敌,哪里是那么容易被击败的。

  但想到他的敌人是汉帝,他又惶恐不安,只能安慰自己,自己侄子即便战败也能逃出来。

  但没过多久,又传来钟离的大军被韩信全歼诸县,韩信手中的20万大军已经向临淄城杀过来了。同时他派遣出去的探马也带来一个对项伯他们晴天霹雳的消息,项羽真被天子杀了,天子的大军已经快到临淄城下,局势变得越来越危机了。

  项伯找来项枢,项岩等人商议他们的未来。

  项岩问道:“堂兄真战死沙场了?”

  项伯悲伤道:“消息已经传遍整个齐国了,天子的大军已在来临淄的路上了。”

  项枢绝望道:“堂兄终究把整个齐国带入绝境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没有说话,大厅内陷入悲伤的气氛当中。

  半天后项伯收起绝望的情绪道:“这临淄城肯定是守不住的了,我等现在该如何行事。”

  项岩苦着脸道:“天下之大,哪里还有我们容身之地,准备投降吧,汉王仁义,好歹不会要了我等的性命。”

  项岩极其痛恨自己三年前的决定了,要是他还留在大汉军方,说不定现在已经成为了都尉或者校尉,运气好还能成为一郡太守。现在全完了,他不但荣华富贵没有了,家族还会受到牵连,现在他们能不能去陈国都是未知之数了,总之项氏算是打落云端了。

  想到此处他内心极其愤恨已经战死的项羽,自己这位堂兄为了一己之私,把整个项氏一族带进绝境了。

  项伯道:“我等准备向张耳投降。”

  项枢道:“万万不可,即便要投降也是向天子投降。”

  而后项枢道:“伯父,镇东将军葛婴您可招待好?”

  项伯道:“这是自然,除了没有人身自由,镇东将军某一直招待非常周到。”

  项枢松口气道:“这就好,其他汉军俘虏的士兵也要招待好,我等能不能活命说不定就要靠他们了。”

  济北郡,平原县下。

  二十万汉军把平原城团团包围。

  刘邦来到城下道:“龙且出来答话。”

  龙且一脸悲伤,整个人都有些恍惚看着刘邦道:“你想说什么?”

  此时项羽战死的消息已经传到平原城了,全城士兵惶恐不安,不知道未来在什么地方,尤其是传出汉军大肆杀戮,想要清洗齐人,这让平原的士兵更加惊恐了,都不知道该不该投降了。

  刘邦大叫道:“蠢货,项羽都战死沙场了,你还不投降,打算拉着自己的部下和项羽陪葬吗,你想死不要紧,你有没有想过你这几万部下以后该怎么办?的部下也有父母妻儿,他们死了一个家的顶梁柱就没了。”

  “你已经不能带领士兵们打胜仗了,难道还想拉着他们和你一起陪葬吗!”

  龙且恍惚对自己的部将道:“开城投降。”

  城门大开之后,刘邦对彭越笑道:“为兄的口才不差吧,这也算是首功一件。”

  彭越笑道:“成为诸侯王之后,兄长的才能是越来越多了。”

  而这个时候他们发现来投降的人居然不是龙且。

  刘邦道:“龙且怎么没有出来?”

  “主帅自刎了。”

  刘邦摇头道:“这何其愚忠,居然为项羽这种人陪葬。”

  大汉四年十一月十一日,临淄城下。

  徐凡带领20万大军兵临城下。项伯全身素服,手捧齐王印和符节,伏在临淄城向徐凡投降,而葛婴和一众被齐军俘虏的汉军士兵也跪向徐凡。

  徐凡看到葛婴他们之后,下马扶起葛婴。

  葛婴羞愧道:“我大汉的军队一直没有败过,臣让您失望了。”

  徐凡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吸取这次经验教训就是。”

  徐凡是现代人,并不认为当时葛婴他们被俘虏能怪他们,也不认为葛婴他们被俘虏之后,就要自杀以证明自己的忠心。

  而后徐凡对葛婴身边的士兵道:“你们也起来。朕连镇东将军都不怪,更加不会怪你们,你们努力奋战杀敌,就算是完成了对大汉的责任,完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投降并非你们错误。”

  葛婴带领这些士兵道:“多谢陛下仁慈。”

  葛婴明白,今天没有天子这番话,他们回到大汉之后处境都会非常艰难。

  汉军自起兵以来,百战百胜,从来没有敌人可以战胜他们,这是汉军引以为傲的荣誉,而现在他们却是汉军的污点,而天子现在却在想办法清洗他们的污点,这如何不让他们感到激动。

  而后徐凡扶起项伯道:“说起来我等也是老朋友,当年朕起义反秦的时候,陈晓带着十几项氏子弟加入我义军当中,可以说是出力甚多,当年灭秦,你项氏出力是除朕之外最大的,却没想到你我两家会走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项伯苦着脸道:“是小侄不知天高地厚,我项氏有此一祸,是咎由自取。”

  徐凡道:“看在你照顾好葛婴他们的份上,诸侯大会之后就跟着陈晓去南中,你项氏把南中开垦好,就算是偿还了今天的罪过了。”

  项伯道:“诺。”

  而后徐凡正式接管整个临淄城,汉军迅速收复齐国各郡县,同时徐凡派遣使者,要求各地诸侯王来到临淄城开诸侯大会。

  大汉四年十一月十九日,代国都城。

  代王歇接到天子的命令之后,找到赵羽道:“这次诸侯大会你跟着为父去面见天子,尽量给天子留下一个好印象,为以后接为父的位置做准备。”

  从推恩令开始在整个天下流传之后,代王歇的后宫就彻底乱套了,赵歇7个儿子是分别和5个妻妾生的,其中代王后给赵歇生了三个嫡子。

  本来赵歇的那些妾室也不敢想什么诸侯王之位,但现在天子弄推恩,儿子有机会了,这说什么她们也帮助自己的儿子争取一个荣华富贵。所以这段时间她们一直在赵歇身边吹枕边风,让赵歇的后宫不得安宁。

  而本来赵王后是应该站在自己的长子赵羽身边的,但她也心疼自己另外两个儿子,自己长子成为诸侯王,另外两个儿子得到一块小封地是应该的,做大哥的应该照顾弟弟。

  这样一来长子赵羽居然被孤立了。

  而赵歇也明白推恩令是一个阳谋,这样推下去,要不了三代,他赵氏就沦为普通富豪家族了。

  赵歇是一个胆小怕事之人,也清楚自己的斤两,造反这样的事他是不敢干。齐王倒是敢这样做,但强大的齐国三个月就被天子推平了。齐国有三十万大军连做抵抗的能力都没有,他代国有几万士兵?真惹恼了天子,只怕天子一个月就可以推平代国了。

  他带赵羽去面见汉帝,想争取到汉帝的好感,这样推恩的时候,他也获得更多的封地,尽量延缓几代人也是好的。

第307章 ,消耗巨大的汉军,比韩非差了一个

  李斯

  大汉四年十一月二十日,长安城,丞相官署。

  周章得到前线传来胜利的捷报,松口气道:“这场大战终于结束了。”

  大汉国这个丞相不好当,天子要讲仁义,开销就少不了。

  周章第一次发现讲仁义的代价居然是如此之大,每年要多开销几千万石的粮食,难怪战国诸雄没有一个讲仁义,实在是他们讲不起仁义。

  今年的两场大战把大汉的家底都给打空了,去年好不容易他在敖仓增加了2000万石的粮食,结果两场大战下来,敖仓的粮食再次滑落不说,还跌到前所未有的4000万石,现在敖仓上大部分的粮库都是空的。

  就这还是建立在,大汉今年粮食税赋增加2000万石,税金增加近20万金的程度。

  上计令张苍用算盘霹雳哗啦计算一顿道:“对匈奴的大战,我大汉出动近20万大军,近40万民夫,其中民夫押运粮草平均100天,每日10斤粮食的俸禄,我大汉对民夫俸禄的支出4亿斤粮食,约等于330万石粮食。”

  “大军赏赐,其中步兵没有深入草原出战,赏赐5000钱,骑兵主动和胡人交战赏赐万钱,步兵出动16万,骑兵4万。”

  张苍快速拨动算盘道:“其中16万步兵要赏赐价值8万金货物钱财,4万骑兵要赏赐价值4万金货物钱财。”

  当然这只是大概的数字,大汉的赏赐,一般按照战争的危险程度,战争的频率,战争的功劳三方面均衡计算士兵的赏赐,但大致上人均万钱。

  周章听到这个数字直摇头道:“打仗消耗大,赏赐的消耗更大,去年和今年结余就这样消耗光了。”

  他记得去年结余就有12万金,当时他还在认为,凭借大汉健康的财政结余,要不了5年时间,大汉就会步入盛世。

  却没有想到今年大汉打了两仗,直接把大汉的府库打的飞灰湮灭了。

  而后他苦着脸道:“现在还有60万大军要赏赐,还有几十万民夫要赏赐,这一仗大汉元气大伤了,最起码要用5~10年来偿还这个债务啦。”

  现在周章已经有点后悔当初没有劝阻徐凡大肆征兵了,当时周章想的是用60万士兵震慑天下野心家,同时周章想来,大汉的财政收入比暴秦要健康多了,暴秦都可以征召60万大军,他大汉自然也可以。

  但这个时候周章才想起来,大汉对普通士兵的赏赐比暴秦要重多了。按照大汉一个士兵一场战斗要赏赐万钱左右,民夫每日10斤粮食,这上百万人的赏赐接近80万金,按照去年结余12万金,可不就是要6-7年才能还清这笔债务。

  丞相长史萧何道:“丞相不要忘记,中原河北之地清洗了大量的贵族豪强,更加要说还有齐地的贵族豪强,这笔钱足够赏赐士兵,说不定还有结余。”

  周章愕然,而后大喜道:“本相忘记,这次是在中原大战。”

  在中原大战和在边疆大战完全不同,富裕的中原只要占据了地盘就是赚的,但边疆不但需要的粮草物资更多,贫瘠的大漠也没有东西可以抢。

  周章道:“让各郡太守留下三成钱财用于地方发展,余下的七成上缴朝廷。”

  张苍道:“丞相,我大汉如此行事不是长久之计,此次有中原河北上百年的积蓄,但现在我大汉境内的六国贵族豪强清洗一空,大汉再也找不到这样的财源了,再发生如此大战,我大汉危矣。”

  周章道:“灭齐之后,天下已经没有我大汉的强敌了。”

  张苍却苦口婆心劝说道:“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现在天下没有我大汉的强敌,不代表以后不会出现这样的强敌。朝廷要恢复正常,应当改变重赏轻罚的策略。”

  “我大汉每个士兵的军事消耗和赏赐,比当年六国诸侯多10倍余,对比暴秦也有4-5倍之多,士兵消耗赏赐如此大,以至于朝廷难以承受,现在我等不改革这一点。后是之人就更难改。”

  在张苍看来,大汉就是全面继承暴秦军功受爵的优势,甚至还得到了加强,武器装备上暴秦和六国没有代差,但大汉却碾压天下其他诸侯,不管是全面普及的铁器化,铁甲化,还有各种威力巨大,花费巨大的兵种,像什么铁甲骑兵,铁甲重骑兵,石炮营等等。

  甚至连最普通的长箭,大汉都和天下其他诸侯完全不同,即便是当年的暴秦,一场大战消耗的长箭不过几十万支,而此战大汉消耗了上千万支长箭,消耗多了几十倍,汉军士兵射的哪里是箭,而是一斗斗钱粮。

  大汉在中原,河北,江淮三地武库的长箭,在这一场大战消耗一空,这是直接把辅助的弩弓手打成了主攻手了,如此奢侈的战斗,整个天下也只有大汉一家能打。

  当然花了这么多钱,效果还是极其显著的,这场几十万人的大战,大汉的伤亡不过6000余,战死的士兵也不过上千,比起暴秦动不动几万人的伤亡,大汉全面占优。

  论战斗力汉军还在秦军之上,但与之对应的则是财政开支急剧暴涨,暴秦可以十年灭六国,而大汉却只打一场60万大军的战争,却差不多消耗了大汉十年的财政结余。

  要知道当初王翦那60万大军可是和楚军对峙2年,而大汉和齐国大军从战争开始,到战争结束也不过三个月时间。王翦大军的粮道甚至比不上汉军。拥有黄河粮道,大汉的粮草一路顺流而下,消耗比王翦的大军低多了。

  两支大军对比,大汉军队对朝廷财力的消耗大了十倍都不止。

  但萧何却反对道:“正是因为有如此重赏,我大汉的军队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至于消耗大,下官反而认为是好事情,暴秦就是因为战争国度频繁,六国都灭了,始皇帝还不满足,还要南征百越,北击匈奴。”

  “而我大汉军事消耗如此大,这能让后世君王明白战争是国之大事,谨慎发动战争,要是每十年才能发动一次战争,这对我大汉的百姓而言是天大的好事。少战,谨战才是一个国家长久之泰。”

  “现在战国乱世已经结束了,我大汉不能以战国的情况制定战略,要不然我大汉也会陷入暴秦状态,没有敌人就寻找敌人,版图越打越大,国力越打越弱,百姓越打越困苦。暴秦就是没有顺势而为,结束天下战争的状态,辜负了天下百姓对和平的期待,才会二世而亡。”

  周章想了想道:“本相也认为,让底层士兵有钱,也好过朝廷用这些钱财频繁发动战争,要是能以此减缓大汉的战争,这些钱财是花的值得的。”

  周章是黄老派,本就厌恶战争,他也认为萧何说的话非常有道理。

  讨论完这个话题之后,萧何拿出一份数据给周章道:“丞相,这是长安城到高陵县轨道马车的数据,轨道马车虽然价格高,但不得不承认,它速度快,载重大,这条轨道马上运行半年时间,已经赚回一半的投入了,明年这条轨道就有收益了,秦少府想要把木轨扩张到函谷关。”

  周章道:“高陵距离函谷关有400余里,这样的木轨计划太激进了,朝廷没有这个财力,最多只能扩张到栎阳,等过两年朝廷财政恢复,再加速建设木轨。”

  木轨算是比较打周章脸的事情,当初周章已经拒绝了秦泊的计划,但秦泊不甘心他们墨家最顶级的奇观工程就这样消失。

首节上一节212/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