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203节

  广阳郡,镇海军治所。

  彭越看着陈婴迟疑道:“吕国公要某清洗河北和齐国有联系的贵族豪强?”

  陈婴道:“中原各地的叛乱想必将军也看到,不打扫干净后方,将军敢出兵攻齐?”

  彭越道:“广阳等郡县并没有太多豪强贵族联络齐国。”

  广阳郡等地距离齐国太远了,所以项羽也没有联络广阳郡的贵族豪强,当然这里被就是燕地,在中原人看来,此地就是蛮荒之地,几百年来一直都是小透明,中原的贵族豪强一直把他们当野人看。所以很少带他们玩。

  陈婴道:“这种事情秘密进行,将军岂能知道。”

  “但也不能无故抓人吧。”

  陈婴道:“有时候立场是非常重要的,某是小吏出身,将军您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水匪出身,吕国公等人也是刑徒出身,我等都是依附大汉才有现在的身份的。”

  大汉的高层身份都不高贵,大部分都是刑徒出身,即便撇开刑徒不说。徐凡只是夫子,英布等人也只是游侠,农夫,只有周章和陈晓身份好一些,但大部分都是布衣出身。

  这还是高层,中层像曹性,樊哙,贾布,陈小刀之流,不是农夫就是小吏。而大汉的基层反而好一点,小部分都是小地主出身,大部分都是农夫出身。

  但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和原本七国贵族豪强基本上没有联系,用后世的话来讲他们就是一群暴发户。

  而也就是这个身份让原本六国贵族极其失落,他们本是上层,但现在大汉却不重用他们,反而重用一群他们泥腿子。而大汉的科举考试他们又看不上,他们祖上都阔过,诸侯封君都不知道出了多少代,哪里看得起成为亭长,游缴,蔷夫等不到百石小吏。

  打仗不敢打,科举看不上,种田更加不会,这就导致他们想要进入大汉官场几乎没有门路,徐凡的大汉可没有一步登天的道路,于是他们只能自爱自怜,同时结成一个小联盟,共同鄙视这些没有文化的泥腿子,怪罪当今天子,不给他们这些君子上进之路。

  “而项羽却是齐国的贵族,现在在中原造反的也大部分都是六国贵族豪强,他们和项羽的身份是一样。”

  而后陈婴鄙视道:“现在已经是大汉的天下了,但他们却看不懂时局,还跟着项羽造反,在这些六国余孽看来,他们才是真正的贵族,我等不过是一些匪徒霸主了天下,即便到现在他们都没有臣服于我大汉的统治,既然这些人如此不死去那就让他们看看我大汉的剑利不利。只有把他们清洗干净了,我大汉的天下才没有隐忧。”

  彭越反驳道:“只怕是你们想要人口,现在却想要某成为你们的刀。”

  陈婴这些人虽然说的大义凛然,但彭越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小心思,这些诸侯国都建立在蛮荒之地,在大汉境内的百姓,只要活得下去的,都不想要去那种地方。只有少数的亡命之徒,和大汉的刑徒才会被发配到那里。

  掀起如此大规模的清洗,引发的反噬,却不是他一个小小的镇海将军能抵挡的住的。

  陈婴也不反对道:“这是我们几十个诸侯王共同的想法,但也是整个大汉上下共同想法,整个天下已经属于我们,只是已经不需要这些跟不上时代旧时代残渣了。”

  但整个大汉的统治阶层也对他们不满,这个天下是他们打下来的,但土地却是他们占据的最多,利益也是他们占据的最多,他们还要在蛮荒之地,披荆斩棘建立自己的诸侯国,而这些六国余孽却在中原过好日子。

  就这他们还不满足,还想陛下把权利重新交给他们,让他们再次来统治天下,这也引起了汉吏的不满。天下是他们打下来的,自然就应该让他们占据绝大多数的利益。大汉的武将是极其认可徐凡说要在马上打天下,也要在马上治天下。

  只是秦末大战,让六国贵族还有一张虎皮,他们让大汉军方乃至汉吏都觉得他们力量强大。

  即便徐凡屡次对他们说这是天下百姓的力量,但这些人还是不相信,他们情愿相信这是六国贵族的力量,这次项羽造反,这些六国贵族豪强轻易被大汉的亭长镇压,连虎皮都保不住了。

  连徐凡都没有察觉,这次由项羽引发的大战,却成为了大汉的新贵,和六国旧的贵族豪强之间的大战。

  最开始只是六国旧贵族不甘心受到大汉的压迫进行反抗,大汉上下都极其紧张,生怕这些六国旧贵族和项羽联系,造成天下大乱,大汉覆灭的场景。

  但现实却超乎所有的人的预料之外,看上去强大无比的六国旧的贵族豪强,居然不堪一击,他们的造反行动大部分都被乡里的民兵镇压,能让县尉镇压的都算是比较成功的。

  大汉强大的基层组织力量,揭开了这些六国旧的贵族豪强虚假的强大,原来这些所谓的三千年世家居然如此虚弱,不要说和大汉的正规军打了,就是几个亭长带着民兵都能把他们镇压。

  揭开了这些人纸老虎的面目,大汉高层的想法就变了,像吕臣这些诸侯王,他们需要优秀的人才来帮助自己开拓国家,而偏偏他们的诸侯国又是寒苦之地,不要说什么优秀的人才了,就是普通百姓也不愿意去他们的诸侯国。

  而大汉流放几万人才,去了这些人的诸侯国之后,情况就得到改变了,平时在他们的诸侯国懂种地的都是优秀人才,现在大汉最顶级的人才随便他们挑选,上到通经典的读书人,下到铁匠,木匠,石匠统统齐全,这哪里发配,简直是人才大礼包。大汉的诸侯王,在有意无意的推动,大汉清洗六国贵族豪强的扩大化。

  而汉吏也想要夺取这些贵族豪强的财产,来实行他们的政治目标,不管是出于妒忌还是实际的利益,他们都想把自己领地上的贵族豪强清洗干净(不要说做不到,也不要太高看这些人的影响力,看看大汉的酷吏传,这些贵族豪强在当时真就是肥猪,只是后世帝王已经慢慢失去了这种能力)。

  于是在整个大汉的中高层都开始有意无意的扩张清洗范围,为自己争取利益。

  彭越这些沉默了,他可以不怕陈婴,但绝对不会得罪整个大汉几十位诸侯王。

  大汉四年九月十二日,济北郡。

  当初齐国士兵的行礼,让战场平静了三日,但汉帝带领的亲卫奔向齐国战场,他们不能击溃眼前的镇东军,杀入中原,齐国就根本不会有胜算。

  而且当初范增认为可以扰乱大汉腹地,强大的中原河北之地豪强贵族,却被汉吏带领一些民兵轻易镇压,知道这点的项羽和范增都有的傻眼了,贵族豪强的力量怎么会如此衰落,居然会被几个汉吏带领民兵战胜。

  而当初他们预计会暗中支援他们的各地诸侯,却一个个被大汉强大的兵威吓到了,一个个都不敢和齐国联系,生怕被天子抓到把柄,派领大军把他们的诸侯国给剿灭。

  这个时候项羽和范增才发现,他们想象当中的盟友就没有一个可靠的,他们只能依靠齐国自己的力量独自对抗大汉。但以一偶对抗整个天下,失败的命运已经是注定了。

  项羽还不甘心,他还想要抗争一方,于是他庆祝带领大军猛攻镇东军,想要消灭大汉在中原的主力,把战火燃烧到中原大地。

  但只可惜镇东军的战斗力也远远超出了项羽的想象,虽然他靠着勇猛可以屡次击破镇东军军阵。

  但镇东军和项羽遇到的其他军队完全不同,镇东军基层军官素质太高了,即便军阵被击破,镇东军的屯长,队率,乃至什长伍长都会快速组织起士兵,继续以小队形式抵抗齐军。

  汉军败而不溃,齐军就难以给镇东军带来巨大的伤亡,双方的战损比极其接近,因为武器装备,还有医疗优势,汉军死伤的士兵反而更加少。

  齐军营地

  范增劝说道:“羽儿,不能继续打下去了,这几天我真的伤亡已经过万了,我军的精锐只剩下这点,再打下去,我们连组建大军的军官都凑不齐。

  在齐国,项羽能快速征召几十万大军,但他的军官只有自己手中的2万常备军可以信任,而且汉帝已经到了洛阳城了,我们现在不扩张军队,后面的仗就不好打了。”

  项羽恶狠狠道:“动员整个齐国,寡人要带着30万大军继续和汉军征战。”

  这几天的战斗属实让项羽有点破防了,大汉军方名不见经传的宋留都抵挡住他的大军,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他连汉帝的一个手下都不能击溃。

  而龙且他们面带忧愁了,他们连宋留都打不过,大汉天子来了,这仗该怎么打?

第297章 ,减少食利阶层和无用的六国贵族

  话分两头,项羽他们忧愁汉军的实力强大,而对徐凡来说就是意外惊喜了,他没想到宋留能抵挡项羽的冲击。

  以至于他感叹道:“宋留也有名将之资,朕以前怎么就没有看出来,历史把他耽误了。”

  这可是项羽,他带着几万军队,就冲垮了大秦最精锐的北疆军,一脚把大秦踢进了历史的尘埃当中楚霸王,楚汉争霸的四年当中,天下没有任何一个将领,能正面抵挡住项羽的冲击,彭越不行,英布不行,甚至连韩信都不敢。刘邦以天下敌一域才战胜了楚霸王。

  徐凡万万没想到,历史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宋留,居然可以做到这点,他汉军内部还真卧虎藏龙。

  倒是陈平和张良不感到意外,汉军不管是军事装备,训练强度,后勤支援,军官的培训都在齐军之上,加上齐军一直不算是强军,能抵挡住项羽,这不是应该的事情,天子是不是太重视这个项羽了?

  只能说徐凡受到历史上的影响太深了,毕竟战项羽的战绩太强悍了,以少胜多的战争,项羽打了两次,动不动几万人击溃几十万敌人,你不说这是史书,人家都当这是玄幻小说来看。

  但徐凡却没有想过,他手中的汉军已经远超封建时代的军队了。

  他一直调侃自己的军队,有后世那支军队三分神韵,足够横扫天下,但后世那支军队能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一是公平,二是尊重,三是均田,四则是几十年的战争积累。

  而徐凡的汉军除了没有做到第四点,其他三点都做的不错,汉军不要说三分神韵了,就是五分都有,有五分神韵的近代军,即便是项羽这种神将也冲不动大汉的军阵。

  所以宋留能做到这点根本不夸张,甚至要是韩信在薛郡,只怕能吊打项羽了。只能说徐凡的见知障太深了。

  既然宋留已经抵挡住项羽了,徐凡就不着急去薛郡了。

  张良看着中原各地郡守发过来战报,皱着眉头道:“陛下,现在中原随意一个县,都能缴获几亿钱财,十几万亩土地,这相当于中原每县都有十几家豪强通齐,这根本不可能,项羽要真有这样的能力,现在的中原早被他攻占了。”

  陈平皱着眉头道:“现在中原各地郡守和县令已经控制不了局面了,一个通齐的名义就可以随意株连豪强,他们再这样继续下去,那些不想造反的豪强贵族,只怕也会造反。”

  只要看到这个钱财的数量,他已经能想到底下已经乱成什么样子了,虽然他也有想要清洗一下六国贵族豪强的想法,但他可不想如此扩大化,毕竟齐国和大汉还在大战,内部不稳对大汉来说也是极其不利。

  徐凡看了看各地郡守的战报道:“中原才是这场大战的前线,齐国战场反而是次要战场了。”

  对于现在中原和河北出现的情况,徐凡是乐意见到的,当初统一天下的步伐太快了,大汉几乎是在歼灭了北疆军就一统天下,这种事情有好有坏,乱世结束的快,死人少,整个天下大部分人口都活下来了。但坏处就是旧有的贵族豪强扫的不够干净。

  六国的贵族余孽仍然趴在大汉的身上吸食大汉的血肉,这是徐凡不愿意看到的,他想要一个大好扫的干干净净的天下,一张白纸好作画。

  要不然有人想要开工厂,却忽然冒出一个财主,说这土地是他们家的,这河道也是他们家的,这道路是他们家的,人家开工厂的,七成利被这个财主得到了,而后这个财主用这笔钱买更多的地。

  那他期待的工业化什么时候开花结果?难道提前2000年出现一个萌芽期?

  张良愕然,感情天子没把项羽看成对手,而是想引蛇出洞,把中原,河北的贵族豪强吸引出来清洗他们。

  张良马上劝说道:“陛下,六国贵族虽然有很多人投靠项羽,但这终究只是少部分,您不能因为少部分人的造反就把他们全部清洗,即便是诛九族都没有这样的,这不符合您仁义的执政理念。”

  张良有时候都看不懂他这个陛下了,说他仁慈吧,他的确仁慈,删减了汉律当中大量的肉刑,诛杀的刑罚,株连的刑罚,汉律比秦律仁慈十倍都不止,他本人更是因为没有迁怒,而杀过任何一个人,这在天下君主当中就当今天子一人,脾气好到和普通百姓一样,只此一点当今天子就可以得一个仁的尊号。

  但要说他残暴,却也比始皇帝相差无几,十几万人说株连就株连,而且还是知道有大量无辜之人,冷酷的他都不敢相信。张良一直觉得天子是个极其矛盾的人,他完全猜不透天子是如何想的。

  徐凡道:“朕知道这其中必定有大量无辜之人,但把六国贵族看成一个阶层,他们却不能算无辜之人。

  因为这个阶级他不创造财富,而是趴在百姓身上吸收百姓的财富,所以他们天然就带有原罪,从这点而言他们每个人都是罪有应得,清理他们越多,对百姓就越仁慈。”

  二十岁的徐凡可能会追求所谓的绝对正义,必定会阻止这样的事情发展。但在互联网上多待了十年之后,徐凡却已经明白了,天下事情没那么多100分,大部分的时候是都是不及格,能做到60分已经是很难得了。

  那些人苦了几年,就哔哔哔的不断说,自己有多苦,自己有多惨,天下百姓苦了几千年就不说了,你苦的那几年都是人家的生活。欺负人家没有话语权,现在的徐凡明白很多事情就是一个立场问题。

  张良劝说道:“大量制造冤假错案,对陛下的声望是有害。”

  徐凡淡然道:“朕是不看个人,整体上他们不无辜就足够了。朕已经给他们机会了,只是他们不愿意加入这个新时代而已,既然跟不上时代那就不要怪时代淘汰他们,这既是对天下的百姓负责,也是对大汉国的负责。”

  陈平想了想道:“陛下还是要注意不要伤到自己人,要是有家族子弟在我大汉参军,保护天下的百姓,但他们的家族却遭受清洗,这不寒了天下忠良之心。”

  徐凡想了想道:“陈相发布命令,一是让地方郡守,县令不能杀人,违者严肃处,二是要注意甄别,只要说有投靠我大汉的家族,一律不能乱动,毕竟放过他们还可以重新抓回来,但抓错人就寒了忠良之心了。”

  大汉的这场大清洗也不是乱来的,愿意加入大汉朝廷成为小吏开始拼搏,或者是和大汉联姻,再或者投军为大汉天下拼杀的军官家族,自然不能清洗他们,真正遭到清洗的,是那些还没有融入大汉朝廷的六国贵族。

  毕竟这是一场财富和权力的交接仪式,徐凡也只能利用大多数打击一小撮,打击天下最腐朽贪婪的部分。减少整个天下的食利者,伤到自己的根基,对大汉而言就是有害无益啦。

  张良继续劝说道:“这毕竟是十几万人。”

  张良是一个智者,在知道天子的想法之后,本不应该如此劝说。但他也是六国贵族之一,这些人的下场,让他也有种兔死狐悲之感。

  徐凡淡然道:“为政者当为天下看得失,而不是看一小撮人。这个阶级对天下有益,朕可以保留他们,要是他们的存在,对天下有百害而无一利,即便是个人无罪,但他们整体是对大汉有害的,朕就要毫不留情的清理他们。”

  陈平好奇问道:“陛下您是如何看出,他们对天下有益,还是有害的?”

  陈平无所谓,他不是什么六国贵族,他家以前就是一个草民,穷的连书都快读不起。他天然鄙视这些六国贵族,更加不会对这些人有所谓的同情之心。当年他的苦难,大部分都是这些人弄出来的,他在底层见多了这些贵族好强贪婪无耻的嘴脸。

  徐凡道:“六国的贵族豪强已经是上上个时代的遗留,他们要是有能力的话六国就不会被暴秦消灭,这就是他们无能的表现。”

  “六国贵族每个都是家产庞大,良田万顷,他们庞大的家产,总不是靠他们自己辛劳赚的出来的吧,还不是靠着压制普通百姓。

  但即便他们已经赚这么多了,还是想要偷税漏税,中原这么多贵族豪强小造反,不就是因为我大汉田税有三成,他们不愿意接受,这些贵族豪强对我大汉来说是无用且又有害的,消灭这些人就是对整个天下几千万百姓除害。”

  “商鞅虽然祸害遗千年,但他有些话说的还是有道理的,一个国家的上层统治者必须要受到限制,他们占据的利益多了,国家占据的就少了,在战国乱世,国家掌握的利益少,国家虚弱就会被其他强国吞并,所以商君书对一个国家的官,士,商,工,农的比例划分是1:1:1:3:95。”

  “虽然他制定的这个标准简单粗暴,且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比如工和农同样是生产者,粮食是财富,各种工具也是财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就像是有曲辕犁,水车,高炉制造大量的低价农具等,因为有这些工具在我大汉的粮亩产每年都在增加,天下的财富也在快速增加。还有各种布匹,各种农具,工具等,天下一切让人生活的更好的物品都是财富。

  我大汉就是因为手工业强,朝廷得到的财富比大秦多,所以我大汉可以减少一半的税赋,可以免征徭役。

  手工业的强大,就是我大汉比暴秦强大的原因,因为我大汉找到了新的财富增长点,可以极大减低天下百姓的负担。

  但商君对前两者的比例却是有道理的,前二者不是生产者,他们不能创造财富,用一个词来形容前二者,他们就是食利者。

  这些人多了,后面三者的压迫就会重,让一个国家变得虚弱起来,国家内部的矛盾就会激烈,国家就会被比自己更弱小的民族,击败乃至于征服。

  张良和陈平点点头,虽然这又是天子创造的新词汇,但他们很快就理解其中的意思了,用食利者来形容官,士二者还真是贴切。

  “一个国家想要健康发展,就要定期清理那些不能产生利益的阶级,这些人过度膨胀的话,就会吸取天量的财富,最后导致天下大乱。现在你们两人看看这些六国余孽,是哪个阶级,他们对我大汉,对天下的百姓又有什么益处。”

  张良只能苦笑了,贵族豪强最大的作用,就是维持之天下的稳定,补充官府的不足之处。

  但大汉有完备到基层的汉吏体系,还有属于自己的贵族体系,这个体系也极其完备,上到诸侯王,下到低级子男勋贵,这些人遍布整个大汉。从这点上来说六国的贵族豪强,大汉还真不需要他们。

  徐凡严厉道:“他们甚至都比不上楚地的豪强,这些人因为大汉的压迫下,已经开始加大了对土地的投入,以前只能生产一石粮食的土地,但楚地的豪强贵族,他们购买水车,购买曲辕犁,镰刀,铁锹,甚至雇佣百姓修建水渠,现在楚地亩产三石的田地已经增加两成多,上田达到五成。

  因为楚国贵族豪强的投入,陈郡等六郡之地,粮食增加了几千万石,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增加了天下的财富。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土地的贵族,豪强多拿多占一点,朕也可以接受。”

  “而河北,中原的贵族豪强是怎么做的,因为土地佃出去了,他们和佃户商议好分成,根本不管土地,佃户受益差,他们不能吃亏,佃户丰收,他们要增加田租,他们什么都不用干,就能白白得到佃户三四成左右的收益,又或者是用印子钱坑害百姓,把百姓弄成他们的农奴,趴在无数百姓身上吸血。

  他们既没有为这个天下创造财富,又在想办法抢朝廷的钱。连最基本的缴税责任都不愿意承担,这些人的存在对我大汗是有害无益的,既然如此正把他们清理是朝廷正确的抉择。”

  张良和陈平两人听到徐凡这番话震惊无比,按照天子的阶级划分方法,六国贵族对大汉还真没有什么益处,甚至于他们连最后的武力都没有了,大汉的亭长,县尉就能镇压他们。按照这层逻辑来说,天子做的就是正确的事情。

  张良和陈平私下交流的时候认为,正是因为天子有这样的思考方式,才能屡屡为大汉找到最优的道路,所以大汉从开国到灭秦,这一路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只是张良有些无奈道:“只是这样的大道太不近人情了。”

首节上一节203/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