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195节

  张苍敏锐的发现粮票可以从经济上控制胡人,这些胡人只要和大汉作对,他们不想手中的粮票成为废纸就要多想一想了,这样胡人的顾忌就会很多了。

  徐凡道:“这可不容易办到,粮票不但在大漠有,我大汉境内也有,稍有不慎就变成杀敌一千自胜八百。”

  张苍坚定道:“再难办也要办到,这是我大汉控制大漠的另外一条锁链。”

  徐凡想了想,觉得在大漠要弄出一个牧业钱庄来专门做草原上的生意,打通商业渠道,这些部落首领就会成为大户,不得吸引他们来大汉存款消费。。

  出了纺织厂,徐凡对叔孙通道:“要招待好那些胡人的部落首领,要让他们为我大汉所用,他们是大漠的地头蛇,有他们做鹰犬,我们对付匈奴人才能事半功倍。”

  徐凡好像记得有写汉武的小说介绍过,说大汉对匈奴人的战斗取得了优势之后,就大量招收胡人和匈奴人为敌,霍去病的军队当中也有大量的胡人,所以他深入大漠几千里却从来不会迷路,就是因为有这些本土的地头蛇。

  虽然徐帆不知道这是真假,但道理上是说得通的,二狗子嘛,哪个民族都有。虽然徐凡不喜欢,但胡人的二狗子对他大汉有利而已。

  叔孙通道:“臣明白,已经有乌恒部落,鲜卑部落愿意加入我们大汉军队,讨伐匈奴人。”

  “鲜卑部落?”这个时候就有鲜卑人了?

  叔孙通马上解释道:“在辽东地区有一座鲜卑山,居住在鲜卑山的部落就叫鲜卑人,两年前冒顿击溃了东胡人,有一支东胡人逃到了鲜卑山,收复了当地的部落,而后他们就改成为鲜卑部落。而乌恒部落也是东胡人逃到我大汉边境一座叫乌恒山的地方改名的,其实他们都是东胡人。”

  徐凡想了想道:“教化胡人的任务也非常,你要想办法让他们明白,不管是匈奴人,东胡人,还是汉人,大家都是自己人。

  朕记得有本上古书籍说过,匈奴人原本是夏国贵族,当年商汤灭夏,他们逃到草原就成为了现在的匈奴人,而夏王朝是大禹的后代,是我华夏的三皇五帝之一,这样算起来大家都是血脉相连的亲人是自己人,这一点你一定要想办法让所有匈奴人都知道。”

  叔孙通迟疑道:“有这样的古籍?”

  徐凡道:“莫须有。”

  叔孙通点头道:“那就是真有了。”

  徐凡继续道:“同时你多和鲜卑首领乌恒首领拉拢好关系,看看他们是三皇五帝当中的哪一支,翻翻我大汉的古籍,应该可以找得到,其他部落首领也想办法找一找,说不定他们也是我大汉流落在外面的血脉。”

  叔孙通苦笑道:“陛下,要是三皇五帝的血脉都流落在外?我大汉的脸面会不会很难看。”

  这弄下去中原的正统都去了草原了。

  徐凡却满不在意道:“用这些先祖的名声为我大汉服务,即便是三皇五帝知道这事情,他们也不会怪罪我们的,我大汉本就是以文化认同组建的国家,这事情做好了,可以给大汉节省上百亿钱的军费,少死几十万人。”

  “朕会找宣传队来配合,让宣传队宣传草原和中原是一家的理念,你找戏曲令,想办法弄一些这方面的戏曲,宣传到位了,对我们战胜匈奴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叔孙通道:“诺。”

  回到平城之后,徐凡召集了大汉所有人平城的高层议事。

  吴盛开始汇报大汉在草原这几个月的战况。

  “镇北将军季心仍然没有抓住冒顿,冒顿带着匈奴人的主力在草原上和我军打游击,已经袭击了五次我大汉的辎重队。”

  季心按照徐凡的命令,带领大军直杀匈奴人的王庭,但却杀了一个寂寞,冒顿知道打不赢季心的大军,直接带领王庭的部众逃走了。

  季心只得一把火把匈奴人的王庭烧的干干净净,想以此吸引匈奴人的仇恨,让他们主动送上门来。

  但季心显然是小看冒顿了,即便自己的王庭被烧,冒顿的主力依旧没有出现在季心面前,而匈奴人的部众大部分撤退到漠北,这个距离让季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只能在漠南追着冒顿的主力。

  徐凡道:“让季心不去管冒顿的主力,想办法抓捕匈奴人在漠南的部众,我们每多抓一个人匈奴人就少一份力量。想要解决匈奴人的游击战,只能在草原上建设坞堡,一步步压缩匈奴人活动的范围。”

  徐凡当然明白打游击战的难度,当年全球霸主的金身就是因为游击战打破的。

  而徐凡也明白应对游击战正确的方法,徐凡已经在匈奴人水草丰茂的草场上建设了二十几个坞堡,每个坞堡驻扎着500汉军。

  面对没有攻坚能力的匈奴人,这样的坞堡可以抵抗上万匈奴人一个月时间,而有这么长时间,大汉的援军就可以杀来了。现在匈奴人在漠南的地盘,已经被大汉控制了三分之一。

  吴盛继续道:“在中路,景涛将军和镇北将军的情况差不多,而且中路大军继续往北进攻,遇到是隔壁沙漠,我大汉的骑兵部队难以驰骋北上,属下认为中路军可以退回来,以节省粮草的消耗。”

  徐凡点头道:“可以执行这个战略。”

  既然抓不住匈奴人的主力,那就减少消耗,这是一场长期战不急一时。

  而后吴盛指着东胡人地盘笑道:“辽东都督吕臣带领辽东诸侯联军杀入东胡人地盘,东胡部落闻风而起,东路大军也是这次大战战果最高的一路,歼灭3000匈奴人主力,抓捕到5万东胡人,匈奴人在东胡的根基基本崩溃。”

  徐凡笑道:“问问吕臣他们有谁愿意把诸侯国移封东胡人的地盘。”

  “诺!”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传令兵闯进了道“陛下,镇东将军急报。”

  徐凡打开书信,看完脸色立刻难看起来了,齐国终究还是出现问题了,项羽一战歼灭田横的大军,他不奇怪,秦末乱世,齐国虽然实力强大,但却是一个最大的龙套。秦,汉,楚都在他身上打出了极其夸张的胜利。田氏三兄弟,一人送一方经验大礼包。

  现在的关键是项羽即便灭了田横,却还在扩建,齐国的大军已经超过了10万,现在齐国只和大汉接壤,项羽增兵想要对付谁,这是不言自喻的事情,他想要挑战自己这个天下共主了。

  而后徐凡把属下传递给吴盛,让大汉的高层全部都看一遍,看完之后所有人的脸色都极其难看。

  吴盛道:“项羽刚刚灭了胶东国,肯定要有一段时间稳定胶东国,我大汉完全可以趁着这段时间消灭匈奴人,挥军东进消灭项羽的齐国。”

  吴盛认为项羽忌惮大汉的实力,必定会蛰伏一段时间。

  但徐凡却明白,项羽根本不会怕大汉,只怕他现在已经开始准备对大汉动手了。

  张苍激动道:“项羽在消灭田横之后还在扩军,反意已显,而镇东将军只有3万大军,要是项羽突然发动大军进攻镇东将军的治所,我大汉中原腹地危矣。”

  叔孙通也激动道:“匈奴人不过是皮癣之患,齐国的项羽才是我大汉的心腹大患,陛下应当马上撤出大漠,和匈奴人讲和,再集中主力消灭齐国。”

  匈奴人已经被自己打掉了半条命,结果项羽这个动作让自己前功尽弃了,越想越气的徐凡,一巴掌拍在自己的案台上。

  “轰!”案台当即断成两截。

  “陛下!”吴盛这些人被吓到直接站起来了。

  “命令季心,景涛,吕臣领兵退出草原。”

  吴盛道:“诺。”

  张苍问道:“陛下,匈奴人那里要不要派遣使者讲和?”

  徐凡脸色难看道:“冒顿是一代雄主,他知道我大汉内部情况是不会同意讲和的,即便是讲和,也不过是虚与委蛇恢复他的实力,等待时机再咬我们大汉一口。”

  张苍看了看地图道:“双线作战,对我大汉剿灭齐国不利?”

  徐凡想了想道:“大漠最重要的就是河套地区,这些地方我郡已经修筑了坞堡,有这些坞堡作为支撑,我大汉主动进攻不足,但防御还是可以做到。”

  “吴盛。”

  “末将在。”

  “命令镇北将军移封九原郡,让季心领兵5万防备匈奴人。”

  “诺。”

  叔孙通担忧道:“镇北将军移封到九原郡,但代国和上谷国谁来镇压?

  这些外番诸侯的利益是一致的,臣担忧项羽会联络代王,上谷王,魏王,南越王这些外番诸侯,而我大汉的主力又在塞外,这些诸侯王联合起来,整个中原就不再是我大汉的领地了,稍有不慎,甚至会出现秦末乱世。”

  徐凡想了想道“命令辽东都督吕臣监视上谷王,代王的举动,发现他们有联合项羽的打算,辽东都督府可以不经过镇的命令镇压上谷王和代王。”

  吴盛道:“诺。”

  而后徐凡看向南方道:“任命廷尉吴广为使者出使魏国,让魏王出兵3万为我大汉讨伐叛乱,魏国敢不从者,让泗水郡太守韩信剿灭魏国。”

  “诺”

  虽然魏国和大汉的高层关系一直不错,但现在谁也不敢保证魏王咎会不会和项羽联合,大汉自然也提前准备了,拔除这些心腹大患也有利于大汉以后的发展。

  这次的事情让徐凡恶心坏了,他不想自己在打匈奴人的时候,又出现诸侯王造反的事情,让他半途而废,即便这次为国安分守己,徐凡也要把魏国拆分。推恩令必须推广了,徐凡记得魏豹好像已经成年了。

  想了想徐凡说道:“命令吴广想办法,让魏国以魏豹为主帅出兵。”

  这样他就有结果是直接分了魏国,而后等第二代再分封一次,他们子孙每个的一个县几个乡,这就不会是大汉的后患了。

  “诺。”

  徐凡继续道:“命令陆贾出使南越国,安抚赵佗,同时命令英布在南方集结大军,防备赵佗领兵冲出五岭。”

  虽然这概率极低,但天下已经完全不同了,谁知道这次赵佗会不会昏了头直接杀出来。

  “诺!“

第289章 ,匈奴人灭狗腿子与大汉做好统战

  安排好一切之后,徐凡叹口气道:“你们出去吧。”

  因为后世的历史的原因,徐凡对项羽是有好感的,本来他还打算移封项羽,让他去大漠或者西域发挥军事才能,但显然这次项羽做的事情,让徐凡失望了。

  (本人对秦末历史了解不多的时候还很喜欢项羽,鄙视刘邦。但真了解历史了,项羽才是真正的残暴之人,当时几乎所有的势力都站在刘邦这一边,他灭亡刘邦称帝才是人心所向)

  这也让他意识到,这个时代的贵族观念和后世是观念不同的,他们的家国天下非常小,或者说这就是他们的统治者思维,自己就是那个大局,这样一想的话,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同。

  吴盛这些人全部退出营帐。很快他们就听到乒乒乓乓的声音。

  吴盛苦笑道:“某还是第一次看到陛下如此生气。”

  张苍道:“这对大汉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齐国,魏国体量太大了,不解决他们我大汉想要向外开拓非常艰难,尤其是齐国,体量和我大汉太接近了,陛下在的时候还能镇压得住,要是不在了,齐国必定造反。”

  叔孙通摇头道:“齐王这样乱来,天下苍生又要遭受苦难了。”

  叔孙通在齐国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对齐国的感情也非常深,好像现在齐国又要遭受一次兵灾了。

  吴盛摇头道:“真不知道项羽是如何想的,他项氏一族一门有两大诸侯王,这比他们当年在楚国都要强盛。”

  大汉和齐国开战,最尴尬的只怕是陈晓了。

  话分两头,漠南大草原,匈奴人营地。

  冒顿在一块空旷的草地上和匈奴人的大部落首领议事。

  冒顿毫不讳言先道:“现在我们匈奴人已经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了,大汉是一个比大秦还要强大的敌人,我们面临着非常巨大的挑战。

  汉军在全力围剿我们匈奴人在大漠的部众,虽然我们奋起反抗,但汉强我弱的局面,还是非常明显的,接下来的战斗将异常残酷,甚至超过当年大秦的那一战,大秦不过是想要夺取他们在河套的土地,但汉人却是想要消灭我匈奴人。”

  其他大部落首领也是脸色凝重,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当年蒙恬北伐的亲身经历者,当年的暴秦虽然强大,但也只是夺取了他们的河套之地。

  而后在边境建立长城把他们隔绝起来之后,就没有再对付匈奴人了,当时的匈奴人退回漠北祖地,快速休养生息,恢复实力,秦人只是想要占据可以耕作的土地,却不想灭了匈奴。

  而现在大汉的军事行动却完全不同,他们不但军队更强,而且还有要消灭他们的想法,他们居然开始在草原上修筑坞堡,占据他们的草场。现在大汉连不能耕作的漠南草场都占了。

  这引起了匈奴人极大的惶恐,汉人开始霸占草原了他们以后该如何生活。

  为了拔除这些在草原上的钉子,冒顿联合了好几万部落,围攻其中的一个坞堡。

  但这一战彻底粉碎了匈奴人的希望,他们几万猛攻坞堡三日,坞堡内的汉军箭如雨下,对很多匈奴人来说,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长箭,匈奴人在坞堡下面撞的头破血流,却没有攻占坞堡,反而是汉人的援军已到。

  冒顿担心匈奴人主力被汉人围剿,主动放向了这次的进攻。

  最后这一战的结果就是匈奴人死伤3000余人,验证了汉人坞堡的强大防御力,有这些坞堡在他们匈奴人就夺不回这些草原。

  娄烦王苦着脸道:“因为汉人建立了坞堡,整个漠南都被汉人掌握住了,看情况这次汉人是不打算退回去了。我等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走,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冒顿冷着脸道:“打不过我们就劫掠汉人的粮草,汉人坞堡占据的地方是漠南,汉人种不了地,只能从后方押运粮草给这些坞堡,只要我匈奴骑兵不断截杀这些粮草,汉人迟早在草原上待不下去。”

  浑邪王无奈道:“但我等也要放牧生活,今年青壮全部和汉人大战,部落都移居去了漠北,牲口数量减少的太多了,这个今年要饿死很多人了。”

  这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比起汉人,匈奴人的经济实力更差,他们更加经不起消耗。

  休屠王想了想道:“而且东胡人反叛,他们大量投靠汉人,还有其他草原叛徒,追随汉人围剿我们匈奴人,此时漠南的情况对我匈奴来说极其危险,

  单于我等干脆先退到漠北,汉人的军队再强大,也不可能越过漠北的沙漠来进攻我们。等我匈奴部众恢复了实力再杀过来也不迟。”

  这段时间因为战争匈奴人消耗了太多青壮,加上被汉人俘虏的部落,东胡人的反叛,其他部落的劫掠,匈奴人已经损失了四成的部众了,可谓是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大汉这一战直接把匈奴人打回原形了。

  娄烦王道:“不能和汉人硬拼,跑到漠北汉人就打不到我们了。”

  匈奴人之所以能建立第一个草原帝国,是有着天时,地利,人和加持的。

  而这其中天时就是,当时全球处于温暖期,即便是漠北也可以养活很多部族,这也是武帝时期匈奴人,可以一直以漠北为基地跟大汉对抗的原因,要是在小冰河时期,匈奴人早就被武帝打的灭亡了。

首节上一节195/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