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157节

  英布看着自己的亲卫笑道:“大家继续杀,一定要把这群祸害百姓的畜生全面剿灭干净。”

  “诺!”四周亲卫大声叫道。

  新生的英~国,此时的国土上,那是野兽比人多,不是老虎叼走人,就是蛟龙叼走了,有时候连野狼这样的畜生也来叼走小孩,这是野兽对英布的百姓造成极大的危害。

  来到这里之后,英布也算是大开眼界了,山上老虎成群结队,这玩意不应该是单独存在的嘛。三个月来,英布光老虎就杀了十余头,剿灭狼群十余个。

  野猪,野鹿的数量更是多的夸张,经常出现几十头的野猪部落,或者是上百野鹿族群,又或者是树林当中的飞鸟,它们来到英布刚刚开垦的土地上,把上面的种子吃的干干净净。

  地面上野兽多,水里也不安全,英布在九江郡就看到过不少鳄蛟,但他家乡的鳄蛟普遍小,难伤人,而这里的鳄蛟却不一样,普遍一丈多长,而且数量也极多,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鳄蛟趴在岸边晒太阳,画面极其吓人。普通的百姓根本不敢去河边打水,稍有不慎就会被鳄蛟拖入水中。

  即便是英布的士兵都会被这些鳄蛟拖入水中咬死,这三个月时间,跟着英布的士兵已经有五人被鳄蛟咬死,吓的百姓都不敢靠近河流。

  所以在这片蛮荒之地上,不但食肉动物是英布的敌人,食草动物是英布的敌人,连水里的动物也是英布的敌人。普通人想要安心种地更比是不可能的事情。

  面对如此多的敌人,普通的百姓生活的战战兢兢,根本不可能安心种地。

  英布决定带领自己的士兵,发动一场对蛮荒的战争。

  英布把自己的亲卫分成百人一队,每天在自己国家方圆百余里,不断猎杀各种猛禽野兽,这些野兽肉用来吃,吃不完的熏成腊肉,各种猛兽的皮子,鸟类的羽毛被卖给了商贾,水中的鄂蛟也没有放过,捕获鳄蛟之后,肉用来吃,鳄蛟的皮制作成为皮甲。

  经过了英布和他的部下三个多月的奋战了,这片大地上的野兽终于知道了谁才是正在的霸主,纷纷逃离了这片土地。普通的百姓终于不用担心,出去就会被野兽叼走了。

  而英~国方圆百里的部落,也在英布对野兽发动战争的时候纷纷投靠了他。

  英布在森林里遇到百越人的部落,先邀请这些部落的人吃一顿,然后邀请他们去打猎,这些野人部落看到英勇无敌的身姿之后,立刻被英布的王霸之气征服,跟着英布离开了山林,成为了他治下的百姓。

  百越之人之所以投靠英布,一就是英布勇猛无敌,帮助他们驱赶野兽,建立安全的定居点。

  二就是英布的关系通天,百越和中原也是有联系的,中原的铁器,布匹甚至粮食他们都想要,但这些货物来到这里之后,价格极其高昂,百越之民却只能弄一些皮毛,草药等货物给商贾,却卖不出多少价格,所以他们根本买不起多少中原的货物。

  但从英布建城之后,中原货物可以一路从长江,赣江来到此地,英~国境内的铁器价格下降了十几倍,布匹的价格也下降了五倍,而他们皮毛,草药等货物的价格,因为有英布大王主持公道,价格也翻了十几倍。

  这些百越之人最喜欢听的一句话就是:“你们这些奸商可不要以为某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格。”

  每次英布大王只要一发怒,他们的货物就可以高卖好几成的价格,所以很多百越部众都把英布大王看成神灵,甚至还专门给英布刻了雕像朝拜,只是模样太抽象了,以至于这么久,英布都不知道这件事情。

  在英布等人的披荆斩棘之下,此时整个英~国差不多有5万多人,其中3万多是英布用这样方式弄来的野人部落。而后英布把这些野人部落安置在自己的国度附近,建立村落,教导他们开垦土地,种植粮食。

  英布用这样的方式控制了20多个野人部落,开垦出10万亩的土地(刀耕火种),控制了英~国方圆200里范围的国土面积,一个垦殖国度缓缓的形成。

  当马车上装满猎物之后,英布就带领自己的队伍回国。所有士兵都是喜气洋洋的。

  “大王,我猎杀了一头豹子,能不能奖励我一把匕首。”一个百越的士兵指着马车上一头金钱豹道。

  这个百越士兵叫箭头,是一个神箭手,50步内可以射中猎物的眼睛,英布拿一把汉弓给他,马上就能做到百步穿杨,所以英布非常喜爱他,经常带在身边,他才敢对英布讨要奖品。

  英布看着这一脸淳朴的箭头叹口气道:“你们也就是打猎厉害。”

  箭头以为英布的夸奖自己,他自豪举着自己手中的弓箭道:“这在我们部落,只有最勇猛的勇士可以做到,那头老虎要不是被大王您先遇到,我也可以射杀它。”

  英布丢出自己的匕首给这个百越士兵,而后叹口气道:“但你们好歹也要学一些其他能力吧,光做一个莽夫是不行的。”

  看着兴奋的箭头,英布此时终于有的了解汉王看到自己的感觉了。

  有一个这样的猛士英布会高兴,有几十个这样的猛士,会兴奋的想要找敌人,但要是部下当中有几万人都只会打猎野人,英布就十分头疼了。

  这些野人打猎的时候是猛士,但做其他事情就非常淳朴了,淳朴到几乎没有任何技术,种田,只会刀耕火种,划定一片地区放火烧山,然后用木棍戳一个洞,就等着粮食收割,也不管野兽是不是会糟蹋粮食。

  木匠手艺不会,建设的房屋都是稻草加树枝,主打就是一个狂野,精细的家具更加不会做,烧个陶器都能让人感受到南疆的狂野。

  英布一直想要在自己的都城修建城墙,但这点很难做到,因为这些百越之人即便是在汉民的指挥下,烧出来的砖头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到现在他的国家连一个铁匠铺都建立不起来。

  英布现在最想要的就是墨家子弟,公输家子弟,医家子弟,要是都没有,来点大汉的普通百姓也可以,好歹他们会种地。

  面对人才的困境,英布只能写书信给徐凡,求徐凡弄一些大汉的囚犯发配到他这里来,英布他们开荒的过程也是极其危险的,不过三个月时间,这里已经因为各种意外和疾病,有上千汉民死去,要是加上百越部众,数量就更多了,没有足够的汉民补充,英布担心自己的国家终会变形野人国度。

  英布带领自己的部下来到自己的都城。

  英布的都城没有城墙,只有一座座木材和稻草搭建的房屋,好在这些稻草房屋横平竖直,有几分城市的样子,这些都是跟随英布而来,大汉百姓建立的,这样的木匠技术也只有大汉的百姓才拥有,英布都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搭建房屋都是一项技术活。

  而在这些稻草建筑最核心就是英布的宫殿了,宫殿的面积不大,和中原地主的宅院差不多大小,用红土垫高一丈,再铺设了青砖,宫殿的主体是用木料搭建的,最上面再铺上青瓦,这座宫殿可谓是英~国土木工程的巅峰了。

  英布刚刚进入宫殿,他的丞相何随激动道:“大王大喜事!”

  “什么喜事?”

  “陛下送汉民过来了,整整有5000人,都是读书识字,有一技之长的汉民。”

  英布奇怪道:“读书识字?这种人也会想要来我们这种蛮荒之地?”

  何随道:“他们是东楚国的贵族豪强,不久前,陛下灭了东楚国,把东楚国的贵族豪强全部清理了送到我们这里来了。”

  英布听完大喜道:“陛下说的好,这些贵族百姓在大汉境内是祸害,但来到我们英~国就是人才了”

  英布拉着何随道:“丞相,走我们去欢迎他们。”

第247章 ,艰难的垦殖

  英布对发配过来的人迫不及待,但发配过来的董缏,朱武等人心情就不怎么好了,刚刚开始徐凡没有杀了他们,只是让他们发配边疆,董缏等人还感到庆幸,徐凡果然是妇人之仁。

  但当他们渡过长江的时候,董缏等人脸色就开始变化了,淮河以南已经是贫瘠之地,长江以南对于生活在泗水郡的董缏那就是蛮荒之地了。

  而当这些人走过衡山郡,看到驰道两边丛林遍布,虎啸猿鸣,只有少数的城邑,村镇,点缀在这片蛮荒的大地上,董缏一个个脸色苍白,这已经不是文明之地了。

  当他们走到庐江郡的时候,几乎就看不到城池了,也看不到村落,他们只能看到无边无际的树木和忽然串出来的野兽,董缏各个面如死灰,这些人对南疆终于有深刻的体会了,从到庐江郡开始,几乎每天都有人死于水土不服或者是各种野兽之口。

  汉帝这哪里是妇人之仁,简直是对他们最歹毒的处罚。

  等他们走到英布都城的时候,董缏等人已经一个个已经和蛮荒的野人差不了多少了。

  但董缏和朱武等人看到英布简陋的都城甚至有一种热泪盈眶之感,终于有文明的痕迹了。

  他们上次见到城池,还是一个月前的庐陵。要不是还能看到驰道,董缏和朱武等人都怀疑徐凡想要杀他们,但为了自己的名声,于是把他们带到蛮荒之地坑杀。

  虽然他们也知道徐凡几乎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但这一路上蛮荒的景象太恐怕了,他们甚至都不相信自己前面还会有一座城池。

  英布带着自己的丞相随何,大将军王载来迎接这些人。

  王进疲惫道:“英国公,这批流放之人,共5340人,在路上因为疾病和野兽袭击死亡的102人,实到5238人。”

  英布抓住王军手道:“辛苦将军了。”

  “丞相。”英布大叫道。

  “大王请吩咐。”

  “带我们汉军兄弟去吃饭,而后给他们准备好休息的场所。”

  “诺!”

  而后在随何的带领下,王进和500汉军士兵去休整。

  而英布看向这些流放的人大声说道:“你们在中原犯的事情,本国公不管,你们所有的恩恩怨怨都留在中原了,这里你们个本国公是同族人,大家劲往一处使。”

  英布指着远处的平原和丘陵道:“在这里你们想开垦多少土地,就可以开垦多少土地,不会有均田的事情,前五年本国公不会收你们一石粮食的税,你们要是能弄出一座城池坞堡,本国公甚至可以封你们为县令,今天刑徒的身份算不了什么,本国公以前的身份也是刑徒,但现在不一样也成为了一方诸侯了。总之在南疆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只要你们敢拼敢干,必定会大有作为的。”

  董缏和朱武等人听到英布这番话内心松口气了,英布这样说,以后的日子会好过一些了。

  “大将军,带他们下去洗漱休息,安排房间给他们休息,问清楚他们的技能,把铁匠,石匠,木匠等工匠全部单独找出来。”

  王载拱手行礼道:“诺!”

  王载带领这些人来到了一片新建立的居住区,里面都是树枝稻草搭建的茅草屋,比中原的牛棚都不如。

  王载道:“每户可以领一栋房子。想要过得舒适就自己动手搭建房子,到了这里不会有人在看押们,即便是想逃跑也可以,只要你们逃得回中原。”

  说完王载就带领士兵离开这里。

  朱武来到董缏问道:“英布他们真不担心我们逃走?”

  董缏苦笑道:“我们往哪里逃,光这一路上我等就走了三个月时间,我等只怕刚出荒野就会成为野兽的美味。”

  董缏继续说道:“先到这里安定下来再说吧,在中原我们是罪人,但在这块蛮荒之地却是汉人,英布有一点说是没有错,这里这里天地广大,可以大有作为。我等努力拼搏几十年,未必不能重新复兴家业。”

  第二日,英~国丞相随何带领几个文吏过来道:“是诸子百家子弟的过来。”

  “有识文认字的过来。”

  “有铁匠技术的过来!”

  “懂木匠活的过来!”

  董缏来到随何身边道:“某识文认字。”

  随何丢了一部《论语》过去道:“读上面的内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随何点头道:“既然你识字,就有两个选择,一是留在都城成为文吏,俸禄百石,待在都城安全,但没有什么发展前景。

  二就是成为我英~国下百越人村的里正,英国公给你上百亩田地作为你的俸田,你去管理几百人的百越人村镇,这虽然危险,但只要你招揽的百越野人越多,官职就越高,有上千野人,你就是乡蔷夫,有五千百姓就是县长”

  董缏道:“某愿意成为里正。”

  董缏虽然被贬到这里,但他却还想复兴家业,和百石小吏相比,显然在英~国里正的前途更好,最起码是实实在在看的到的。

  随何盖拿出一个木头印章道:“这里梅岭村,里正印章,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梅岭村的里正。”

  而后又丢出三本书籍,就是《致富经》这老三件。

  “这三本书籍,一本是教你如何种田,一本是让百越之人认识文字,还有一本是把百越之人组织起来的兵书,以后你就带领这些村民开垦土地,种植茶树,你有多高的成就,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董缏问道:“梅岭村在什么地方?”

  随何指向群山环抱的一个小山坳道:“这个方向就是梅岭村,距离都城有20余里路程。”

  本来很多人看到董缏轻松成为里正,还想要学习他的选择,但当他们看到郁郁葱葱的丘陵,哪里像是有人烟的地方?

  顿时很多人打消了这个念头。

  后面敢成为里正的只有十余人,都是那种胆子大,想要搏一把的人。

  余下几十人都想要留在都城成为小吏,随何也不勉强,都城这里也需要很多人手。

  英布治下的百姓已经突破了5万人,想要养活如此多的百姓,靠着徐凡给的10万石粮食根本不够,英布身后的大汉才是他最大的底气。

  他可以以极低的价格从大汉购买到布匹,铁器,食盐等货物,再加上几倍的价格交易给方圆几百里的百越部落,而这些百越部落的毛皮,草药,茶叶等货物全部在英布的都城出售,英布的商队可以顺着赣江一路北上能抵挡南郡,衡山郡销售。

  英布手中几十艘运输船规模的商队,这才是英~国最大的经济来源,也是英布教化百越的底气。

  把这些人才分门别类筛选出来,铁匠就去炼铁厂,木匠就去木匠里,石匠就去窑厂,矿厂。

  除了贸易之外,英~国的第二支柱产业就是手工业,英布虽然看不上那些铁器,陶瓷碗,木头家具,但这对方圆几百里的百越人部落来说,英~国出产的这些实用的手工用品是上等的好货色,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即便是上百里远的部落,也要跑到这里来交易。

  而后随何带着登记好的数据交给英布。

  英布看随何手中的数据喜道:“没想到这里铁匠的数量会有上百,寡人一直想要高炉终于有希望了,等在在陈郡钢铁厂学学徒回来,寡人的钢铁厂就可以建立起来了。”

  英布一直不满意他手中的铁匠,只会用炼铁炉,一次也只能炼制几十斤铁,想来炼制一把百炼宝剑都做不到,只能打造农具,对看过高炉炼铁的英布来说,这效率太低了。

  但他却没办法改变这一现状,因为他不会炼铁,他手下也没多少铁匠,他只知道有高炉这种东西,却不知道如何用高炉来炼铁。

  随何却说道:“高炉的技术难度太大了,公国还是应该更加重视甘蔗田,这片甘蔗成熟之后,制成白糖,我英~国日子就会好过很多了。”

  钢铁厂自然是一个国家的军国利器,但他们英~国可以从大汉低价购买农具和武器,自然不用花费巨大精力建造钢铁厂。

  反而是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制造成白糖可以获得几十倍的利润,对此时需要大量资金物资建设的英~国来说太重要了。

  王载却说道:“有更多的钢铁我英~国才能砍伐更多的树木,开垦更多的土地,建设更多的城池,全部要靠汉国太被动了。”

  随何无奈道:“现在整个英~国哪处不需要钱粮,没有足够的白糖,我们哪里来的钱粮来建造炼铁厂。”

首节上一节157/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