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152节

  项枢满脸羡慕道:“汉王仁义天下皆知,我等本以为兄长能有侯爵,却没有想到能成为一方诸侯。”

  其他从汉国过来的项氏族人也是一脸羡慕,这可是诸侯王,汉王生生把天下武将的格位再次提升一级,万户侯再也不是武将最高的荣誉了,而是成为诸侯王,称霸一国。

  当然他们也只是羡慕,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即便是在大汉也没有办法像陈晓一样。

  而后项它,项庄,龙且,钟离等人也一脸期待的看向项羽,您不是一直想要学习汉王,分封是不是也学习一下汉王。

  手下将领的目光让项羽有的难以承受了,汉王拥有整个天下,他却只有齐地三郡,还有胶东郡没有拿下,如何分封?

  范增马上说道:“胶东郡尚未拿下,等我们全取齐国之后,再分封功臣。”

  范增觉得徐凡就是开历史的倒车,郡县制度是能让万世太平的制度,汉帝居然还捡起分封制度,简直不知所谓。

  但等他发现徐凡把功臣都分封到大汉之外的国土,又觉得徐凡这是要专门霍乱中原其他诸侯的势力。

  徐凡这样一分封,诸侯的手下必定心动,但他们要是分封没有外来的地盘,分封自己的领地又会削弱自己的力量。这样汉国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让处于中原的各路诸侯因为分封的原因变得越来越虚落,占据几郡的诸侯对大汉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但只占据几县的诸侯,对大汉来说就构不成威胁了。

  但不分封的话,下面的将领都会不满,要是他们这些诸侯和徐凡交战,手下的将领必定会没有战意,他们的军队面对大汉的军队必定是一触即溃。

  范增越深入想,越觉得徐凡这是在用阳谋来削弱天下诸侯的力量,汉帝分封四大诸侯,就是要拿英布这些人作为例子,来离间其他诸侯人心。

  项它,项庄,龙且,钟离倒也觉得有理,分封总是要解决敌人再说,而且他们消灭田横之后功劳更大。

  当项它等将领走之后,项羽有的无奈道:“众将要分封,但齐地有限,如之奈何?”

  范增道:“消灭田横之后,虚封众将或者是给予封地。”

  而后范增苦笑道:“齐地没有汉国分封诸侯的条件。”

  范增继续解释道:“汉王大方可以汉国之外的蛮荒之地分封给自己的手下,但齐国却没有这样的条件,齐国西面是汉国,东面是大海,海上倒是有一下小岛,但分封岛屿给将领,只怕也没有人来接受。”

  说起小岛项伯马上说道:“还有一事我却是差点忘了,此次还有一位汉王的使者跟随某来,此人是农家子弟,说是要跟我齐国交易一种鸟粪石,说可以按照三石鸟粪石交换一石粮食。”

  “鸟粪石?”项羽和范增一脸疑惑?

  项伯道:“某也不清楚,但农家子弟认识此物,说是在沿海的岛屿众多,只要挖掘即可,说挖掘的多,一年能给我齐国带来几十万石粮食。”

  范增惊讶道:“鸟粪石有何用处?”

  这可是几十万石粮食,他不相信汉帝付出如此代价,就是为了挖一些石头。

  项伯道:“农家子弟说这种石头能增产丰收。”

  范增:“~~”

  这是他知识的盲区了。

  会稽郡太守第一批鸟粪石已经送到陈郡,农业实验田当中了,许丰发现这种肥料撒在田地当中能成倍提升作物的生长,虽然第一批试验田的粮食还没有收割,但长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许丰把这个消息上报给徐凡,徐凡当然知道鸟粪石的作用,想要天下大部分农田亩产都超过6石只能依靠鸟粪石,想挖掘鸟粪石,只能在沿海的小岛上,而齐国就是岛屿最多的,所以才有了这笔交易。

  项羽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道:“叔父您安排就是了。”

  范增却皱着眉头道:“齐国太缺乏人才。”

  即便他们知道鸟粪石能增产丰收,但没有农家的人帮忙,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弄。

  从这里就能看出汉帝的目光长远了,他只刚刚占据一个郡,就开始收集百家的人才,现在这些百家人才正在回报徐凡,让他的实力变得越来越强大。

  几年前范增还有争霸天下的想法,但他现在只想让项羽占据齐地,不被汉帝削藩就可。

  大汉三年二月二十二日,胶东郡,即墨。

  田解也带回徐凡在关中称帝和三年停战协议的事情。

  田横大怒道:“汉帝不公,居然让项氏占据我临淄。”

  要知道项羽占据了齐国的临淄郡,济北郡,琅琊郡都是齐国富裕之地,而田横占据的胶东郡在齐国却是比较贫困的郡县,要是双方都花费三年时间休养生息。项羽的实力必定成倍暴涨,那田横不要说复兴齐国了,连胶东郡都未必保得住。

  “齐国本就是我们田氏的,汉帝既然不承认齐国是我田氏的,那我们田氏也不承认汉帝是天下共主,什么三年停战协议我们不听!”田广怒道。

  田氏武将也纷纷赞同田广的话,齐国就是他们最大的利益,丢失了齐国他们就是一无所有了。既然汉帝阻止他们得到齐国,那汉帝就是他们的敌人。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田解慌张阻止。

  其他人不知道汉军的强大,他可是亲眼所见的,大秦百万雄师都在汉帝进攻下烟消云散,其获攻破函谷关之顺利,都不得不让人相信汉帝是真有天命。反正田解是信汉帝是天命所归之人,他是万万不敢对这样的人动手的。

  “项氏一族我军已经难以抵挡了,要是再得罪汉帝,我等必定是无葬身之地啊。”

  田广气愤道:“现在不是我们要得罪汉帝,而是汉帝要夺走我们的齐国,三年休养生息下去,只怕我们连胶东郡都守不住,还不如趁着现在项羽缺少粮草,我们主动进攻。”

  田解道:“我等还是有机会的,即便是汉帝,也不愿意齐国统一在项羽手中,现在齐国分裂成两国只怕也是汉帝愿意看到的。

  等三年之期过了,我等再求汉帝庇佑,要是项羽敢进攻我们,汉帝必定会讨伐项羽,到时候我们就借汉帝之手,解决项羽这个大敌了。”

  田横冷哼道:“汉帝不想看到齐国统一,但某却想要统一齐国,汉帝也是我田氏的大敌,我们不需要依靠汉帝的保护,某现在就去辽东找陈馀,我们两人联合起来未必不能打的过项羽。”

  田解苦笑道:“即便我们能打得过项羽,但汉帝怎么办?我们违反了汉帝的三年停战协议,汉帝必定会来打我们。”

  田横道:“当初我们三兄弟只有寥寥几百家丁,但依旧起事,抗击暴秦的百万雄狮,现在某手中有几万精锐和整个齐国百姓的支持,即便是汉帝某也不怕。”

  说完田横就乘船渡海,去辽东郡找自己的盟友陈馀去了。

  大汉三年三月十日,陈郡,郊区大营。

  在陈郡春耕结束之后,韩信都是五万讨逆军组建完成。

  大汉三年三月十一日。讨逆中郎将韩信带领5万汉军誓师东征,杀向泗水郡,整个中原震动,东楚国震动。

  泗水郡,彭城。

  汉军东征消息传来,整个东楚贵族豪强都处于惶恐当中。

  而对于东楚王熊心来说更是噩梦一场,这个楚王他就根本就不想当,在楚地最强大的汉王不支持,项氏一族也不支持,他这个楚王怎么可能当的下去。是那些楚国的贵族硬逼着他当的,现在他小命都要玩完了。

  熊心想要活命,他还想要反抗一下,于是找到东楚令尹宋义,商议如何对付汉国的东征。

  “汉军来势汹汹,想要灭了我楚国,令尹我等该如之奈何?”熊心忧心忡忡。

  宋义苦笑道:“泗水郡和东海郡的贵族豪强是想要大王和臣当牌坊阻挡汉军的进攻,他们就根本不在意大王和臣的死活。”

  宋义原为楚国令尹,历史上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六国复辟,宋义投到楚将项梁麾下。

  他也算是一个比较有远见的人,历史上,项梁在东阿击败了章邯的军队,就领兵西进,等到达定陶时,再度打垮秦军。项羽、刘邦又在雍丘与秦军交战,大败秦军,斩杀了三川郡守李由。

  面对如此大胜利,项梁轻视秦军,显露出骄傲的神色。

  宋义便规劝道:“打了胜仗后,如若将领骄傲、士兵怠惰,必定会失败。现在士兵已有些怠惰了,而秦兵却在一天天地增多,我替您担心啊!“

  但项梁不听从劝告,竟派宋义出使齐国。

  宋义在途中遇到齐国的使者高陵君显,问他道:“您将要去会见武信君吗?“

  显回答说:“是啊。“

  宋义道:“我论定武信君必会失败。您慢点去当可免遭一死,快步赶去就将遭受祸殃。“

  这时秦二世调动全部军队增援章邯攻打楚军,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

  从此可见,宋义作为一个参谋是合格的且有远见的,只是项梁不听。

  而在徐凡乱入的历史,他做出的选择也差不多,但他只是想要在项梁麾下混口饭吃而已,并不想出头。

  项梁战死,泗水郡东海郡贵族豪强想要把他推出来,他就拒绝了,当时他就看出来,汉王徐凡即便不能灭了秦国,也会成为天下霸主,而楚国是汉王的囊中之物,上一个立下楚王的秦嘉已经坟头草长到三尺高了,他不想成为下一个。

  只可惜他虽然把熊心推出来了,楚地的贵族还是把他推出来做挡箭牌。

  而汉王比他想的还要猛,先是在中原全歼蒙恬30万大军,而后成为合纵长,一举攻破关中,灭了暴秦,在关中称帝。

  这次汉军来势汹汹,他明白楚国依靠两郡之地不可能是汉军的对手的。

  宋义道:“汉帝仁慈,即便是始皇帝的子嗣,汉王也没有赶尽杀绝,更不要说大王还是楚国王室,大王不曾对不起汉帝,汉帝必定不会杀了大王的。”

  熊心听到这话松口气,能保住小命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好的好消息。

  而后宋义小声道:“大王何不暗中联通汉国,汉王是仁厚之人,您要是立下功劳,不但可以保住性命,汉国也会给大王一点优待,不说分封诸侯,即便是有一块封地,大王可以享受食邑,楚国的先祖也能享受祭祀。”

  宋义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他完全看不到东楚国有任何的胜算,为了不为其他东楚国贵族出卖,他决定先出卖所有人,用东楚国的的贵族豪强保住自己的小命。

  熊心有的心动,东楚国就是贵族豪不满汉国均田制度弄出来的国家,东楚国现在实行的楚国传统的敖制,莫敖手中都有兵力,掌握着权利,泗水郡,东海郡两地每个县都是一个莫敖的封地,楚国原始的分封制度在这两个郡得到了完美的复活。

第242章 ,群魔乱舞的东楚国

  东楚国内部莫敖大权独揽,贵族共治郡县,熊心比他的先祖惨的多了,他先祖还有属于王室的封地,历代楚王就是最强大的封建领主。

  但熊心却一个县的领地都没有,他就是强推出来的傀儡,他一直没有多少权利,他自然也不会在意东楚国的死活了。

  熊心的能力还是有的,也能看清局势,历史上项梁战死,熊心想办法稳住楚国政权不说,还能挣脱傀儡的处境掌握权利。

  只是他没有想到项羽会那么猛,赵高又会做内应,强大的秦国一夕之间分崩离析,没有军事实力,他政治水平再高也无从发挥,最后被英布杀于郴县。

  熊心问道:“此事必须要派遣一谨慎之人。”

  宋义道:“臣子宋襄行事谨慎,可为大王使者。”

  熊心点头道:“如此甚好。”

  话分两头,熊心和宋义在商议出卖东楚贵族的时候,东楚贵族也相聚一起,商议如何面对汉军。

  “汉帝有什么资格来打我们,我们又没有承认他天下共主的身份,他汉国的土地一大半都是我们楚国的,我们都没向他讨要土地,他们居然还有脸来打我们。”徐县莫敖丁公气愤道。

  董缏脸色难看道:“因为汉帝不让我们加入合纵联军,汉军才能肆无忌惮的进攻我们,我早就说了,不能踢开项氏,不能踢开项氏,项氏一族在汉国内位高权重,踢开了项氏就得罪陈晓,得罪陈晓就是得罪汉王,现在我们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董缏也算是头脑灵活之辈,当初他投靠秦嘉,秦嘉战败之后,他又果断投靠项梁,项梁虽然收缴了他的兵权,但却给了他土地和官职,他由一个小豪强进阶成为了小官僚贵族,他的日子反而更好了。

  项梁战死之后,整个泗水郡,东海郡人人心惶惶,他想要投靠汉王徐凡,但被泗水郡其他贵族豪强拒绝了。徐凡均田是泗水郡贵族豪强不能容忍的事情,他们本就是因为均田的事情逃到泗水,自然不允许泗水再投靠汉王了。

  但泗水,东海的贵族豪强没有一家独大的,想要选出一个大家都信服的领头人却非常难。

  而就在他们陷入僵持的时候,徐凡弄出的贤者会进入了他们的目光。这些泗水贵族深入了解这套制度之后,惊喜的发现,这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制度。大家都想要拥有权利,但却又做不到独霸一方,大家联合起来不就行了。

  于是泗水,东海两郡的贵族豪强商议之后,决定把宋义和熊心推出了作为牌坊,他们内部则自己管自己。但贤者制度毕竟是徐凡弄出来的,他们不想用徐凡制度的名字,于是他们翻了翻楚国的历史,把莫敖制度弄出了。

  占据一县最强大贵族豪强被称之为莫敖,有这一县的统治权,泗水郡25个县,东海27个县,一共选出势力强大的52个莫敖,东楚国两郡大事,由他们这52个莫敖共同商议决定,他们还无师自通的弄出一票否决权,莫敖大会上商议的事情,只要有一个莫敖反对,都不能通过,防止多数莫敖联合起来,欺压他们这些少数莫敖。

  在这种贵族共治制度下,泗水郡和东海郡豪强的权利得到最大释放,整个国家都成为了他们的了,能通过的议案,都是对他们有利的事情,不利的就一票否决。

  但在这种制度下,楚王熊心真成为了一个摆设了,他不要说行使楚王的权利,就是想过得好一点,招几个宫女都通不过莫敖大会。

  花自己的钱,给楚王办事情,这怎么可能通的过。你一个牌坊就做好你牌坊的样子,对你多花一分钱,都是对我们的压迫。

  所以楚王熊心和令尹宋义一点都不在意自己的位置,实在是楚国的贵族太不做人,这样的傀儡生活他们受够了。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大家想个办法让汉帝接纳我们,要不,我们也投降汉帝,承认他是天下共主。只要汉帝不改变泗水郡,东海郡的制度就好,反正楚王熊心也没有什么用处,换上汉帝还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符离莫敖朱武说道。

  朱武的思想转变倒是非常快,经历一年多的莫敖制度,他已经深刻的意识到,楚王不过是一个牌子,一个摆设,只要不伤害自己的利益,把楚王换成汉帝也未尝不可。

  “这个提议好,只要不侵害我们的土地和权利,阿猫,阿狗,当楚王也无所谓。”顿时一大批莫敖同意了朱武的设想。

  董缏无奈说道:“现在不是我们不愿意投降,而是汉王不愿意接纳我们。当初项羽已经把泗水郡,东海郡。会稽郡三郡卖给汉帝了,现在汉帝已经把这三郡看成了是自己的地盘了,我们即便是想要加入合纵联军也被汉帝拒绝了。”

  他们不是派遣了一波使者,而是派遣了六波使者到陈郡,只希望能为反秦大业尽一份力,但统统被当时汉国的丞相周章拒绝了。周章已经成为了整个东楚国被骂最多的人。

  能成为莫敖好的都是人精,他们岂能不知道,当初汉帝不接受他们成为合纵联军之一,就是汉帝看上了自己的土地,只是他们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而已。

  朱武怒道:“不经过我们的莫敖大会,他项羽有什么资格卖掉我们的地盘?”

  莫敖景驷也跟着说道:“我们没有投降路可选择,汉军只要来到了楚国,他一定会分了我们的土地,夺走我们的百姓,用我们的土地来蛊惑属于我们的奴仆,如此邪恶的人,我们怎么能投靠他。”

  景驷的话音刚刚落下,议事厅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喝彩声。

  好几个莫敖就大声赞同道:“对,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土地,汉军既然敢来,我们就向他们开战。”

首节上一节152/26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