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第54节

  “哈哈,文若之言与吾不谋而合。”曹操大笑不已。

  看到这,天下之人无不感叹。

  “又是曹操麾下的,郭嘉,荀攸,贾诩,加上这荀,他麾下也有四个天下前十的谋士了。”

  “曹操和江东孙氏,各有四大超级谋士,不过曹操除了这四大谋士,还有董昭,刘晔,程昱,在谋士的数量上可比江东孙氏要多。”

  “曹操麾下人才济济,难怪能独霸一方,压得江东孙氏和蜀地刘备喘不过气来。”

  “话说,天下前十的谋士中,蜀地刘备一个人都没有?这也太悲剧了吧?”

  “还真是,真不知道刘备是怎么和曹操,还有江东孙氏分庭抗礼的,简直难以想象。”

  陈留郡,曹操兴奋地猛拍大腿:“好,哈哈,天下第三的谋士,竟是吾麾下,何愁大业不成,何愁兖州士族?”

  东武阳,陈宫眉头都快拧成一团了。

  “董昭,刘晔,程昱,郭嘉,荀攸,贾诩,荀,七大谋士,若是齐聚陈留,兖州危矣。”

  陈宫的眼中,闪烁着浓浓的忌惮和杀意。

  其他人还好,关键是荀攸和荀,这两人都出身于荀氏,在士族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一旦投靠曹操,对他驱逐曹操的计划将会非常不利。

  安喜县,刘备双眼无神,连唉声叹气都发不出来了。

  曹操,江东,各有四个天下前十的谋士,唯独他一个人也没有,这还怎么玩?

  即便已经在那些谋士的人生演化中看到了未来,知道自己会创建蜀国,和曹魏,孙吴分庭抗礼,可此刻他依旧没有任何的信心。

  这简直太欺负人了,自己麾下哪怕只有一个天下前十的谋士,他也不会如此迷茫。

  关羽和张飞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担忧。

  倒不是担忧自己的未来,而是担忧大哥承受不了这个打击而灰心丧气。

  渤海,袁绍脸色漆黑,眼中闪烁着愤怒。

  “都没有为我效力过,就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我成不了大事?那我偏偏要让你看看,没有你,我一样可以击败曹操。”

  他虽然极力地克制自己,不想在许攸等人的面前太过失态,可心里早已经在疯狂怒吼了。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次响起:“初平三年,曹操掌控兖州,荀被任命为司马,跟随曹操镇压青州黄巾。

  兴平元年,曹操攻打陶谦,张邈和陈宫迎吕布入兖州,并给镇守鄄城的荀和程昱写了封信。”

  画面中,只见荀打开信,信中写道:“吕将军受曹使君之邀,前来协助曹使君征讨徐州,特率军前来支援,希望诸位能给他们提供军粮物资。”

  看到信后,众人皆很疑惑,也没听说过主公邀请吕布来助阵啊。

  荀将信收好,淡淡地说道:“吕布乃豺狼也,张邈和陈宫早就心生异心,此定是他们背叛曹公,想要夺取兖州之计。尔等速速加强戒备,不可让敌人有可趁之机。另外,速速前往东郡通知夏侯前来。”

  “诺!”有传令兵领命急速离去。

  夏侯得到消息后,立即率领精锐轻装疾行,赶到鄄城,连夜诛杀数十名想要和吕布联合的叛徒,方才稳定了鄄城的军心。

  而兖州其他城池,却纷纷响应张邈,投入了吕布的阵营,唯有鄄城,范县和东阿三城依旧忠于曹操。

  荀对程昱说道:“如今兖州各郡县相继背叛曹公,唯有这三城保全下来,若我们不能齐心协力,三城之地也必将被敌人逐一击破。

  仲德在东阿有极高的威望,又有奇谋妙计,只有您返回东阿,方可保东阿无虞。”

  “文若放心,吾会竭尽全力,为主公保住东阿。”程昱转身离去。

  看到这,众人也是心生感慨,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程昱的人生演化。

  “曹操是不幸的,父亲被杀,去讨伐徐州,老巢还差点被吕布给端了。同时曹操又是幸运的,有荀,程昱两大谋士镇守后方,硬生生帮曹操守住了最后的防线。”

  陈留郡,曹操也感叹道:“幸有程昱和荀,否则我将无家可归也。”

  这时,楚风的声音继续响了起来:“在程昱离开不久后,豫州刺史郭贡,受吕布蛊惑,领军数万兵临鄄城。而鄄城不过区区千余人,军中将士皆心生畏惧。荀欲独自前往劝退郭贡,受到夏侯等人的劝阻。”

  画面中,只见夏侯说道:“先生乃我等守住最后防线的依仗,也是主公最看重的谋士,此行危险万份,若有闪失,吾等纵使守住鄄城,又有何脸面去面对主公?”

  荀笑了笑,说道:“放心,我此去并无危险。那郭贡和张邈吕布等人平素并无来往,更无交情,不会为了张邈和吕布而拼命。

  况且,他们来得如此快,如此急切,肯定还没有商定出一个破城之计。趁此机会去见郭贡,就算不能说服他帮助我们抵抗吕布,至少也可以让他们保持重力。

  如果再迟疑,他们就要定下破城之计,那时候一切都晚了。”

  “既如此,我可充当护卫,与先生同去。”夏侯见说服不了荀,便改变了计划。

  荀摇头说道:“不,我一人去即可。去的人多了,反而会让郭贡怀疑。我一人前去,他必不敢对我动手。”

  随后,他孤身出城,往郭贡的营地走去,见到郭贡后说道:“郭使君此时领军而来,莫非是来协助我主讨伐叛贼的?”

  郭贡坐在营帐主位,看着笑意盈然,毫无惧意的荀,心生佩服,笑着说道:“非也,吾受吕布之邀,来攻打鄄城的。”

  荀神色不变,依旧淡然问道:“哦?是吗?那吕布可是许诺与使君平分兖州?”

  “不曾许诺。”郭贡摇头。

  荀又问:“那吕布可是许诺给与使君粮食,兵器,战马等作为感谢?”

  “不曾许诺。”郭贡再次摇头。

  荀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又问道:“那不知使君以为,要多长时间能攻破鄄城?又要耗费多少粮食,损伤多少兵力?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我有大军数万,攻破鄄城旦夕之间也。”郭贡说道。

  荀摇摇头,说道:“郭使君说笑也,如今兖州仅有三座城池在我主手中,我主留守的所有精锐皆在这三城之中。而且,为了守住这最后三城,我军将士必将奋不顾身地杀敌。

求鲜花

  鄄城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加上将士拼命,不付出十倍,甚至十几倍的兵力,耗时十天半月,是不可能攻破鄄城的。

  使君和张邈吕布等人并无深交,又不曾许诺使君任何好处,使君却要为他们拼上数千上万将士的性命,值得吗?”

  郭贡沉默了。

  荀继续说道:“即便使君打下了鄄城,占据了鄄城。您的基业在豫州,而鄄城却在兖州腹地,使君孤立无援,吕布翻手间便可从使君手中夺取鄄城。

  到那时,使君不仅没有任何好处,反而白白牺牲了数千上万的将士,消耗了十天半月的军粮。甚至,连使君自己都会有性命之忧,这样的仗还有何打下去的意义?

  使君一死,豫州也将落入吕布之手,此乃吕布一石二鸟之计也,使君以为然否?”

  郭贡沉默许久,大笑道:“好一个荀文若,曹操有你,何其幸运。你说的没错,这种没有好处的仗,不打也罢。”

  荀作揖道:“使君深明大义,令人佩服,待我主归来,扫平乱贼,定会亲自送上谢意。”

  郭贡最终率领大军返回豫州,鄄城之危解除。不久后曹操率军返回兖州,并在濮阳大败吕布,稳住了局势。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惊叹不已。

  “以前只听说书人说过三寸不烂之舌的故事,今日总算是亲眼见到了。”

  “古有烛之武说退秦师,今有荀文若说退郭贡,能亲眼所见,何其之幸也。”

...... ..... .......

  “不愧是天下第三的谋士,三言两语便将来犯之敌说退,当真是厉害。”

  “孤身入敌营,这是何等的胆魄。身在敌营,还能条例如此清晰,这又是何等的能力。”

  “要换做是我,即便事先背下这些话,去到敌营,也会吓得腿软,肯定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即将抵达陈留边境的荀攸,看到这一幕笑道:“叔父之能,岂是旁人能够想象,这对叔父来说,不算什么。”

  渤海,袁绍咬牙切齿:“曹操啊曹操,你到底有何魅力,能让这么多谋士主动来投?”

  郭嘉,荀曾经都在他的麾下,结果都跑去投奔曹操,然后打得自己找不着北,想想都气。

  安喜县,刘备叹息一声,说道:“郭贡说的没错,曹操何其幸运也。”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一次响彻天下。

  “兴平元年,徐州牧陶谦病逝,曹操得到消息后,欲先攻徐州,再灭吕布,遭到荀反对。”

  画面中,只见荀作揖道:“曹公,昔年高祖守关东,武帝据河内,皆是先巩固自己的基业,发展自己的实力。如此进可攻,退可守,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最终成就一番霸业。

  曹公凭兖州举兵,平定青州黄巾,是百姓归心。兖州横跨河水,济水,乃军事要地。虽有残破,但尚能收复。

  兖州之于曹公,就如当年的关中之于高祖,河内之于武帝。必须先定兖州,再图谋其他。

  如今,曹公已经击溃李封和薛兰,若分兵向东袭击陈宫,必定可以震慑他,让他不敢西进。

  我们便可以趁机收割粮食,储备军粮,定能一举攻破吕布。再与扬州的刘繇结盟,一起讨伐袁术,便可控制淮水地区。

  若舍弃吕布而去攻打徐州,携带的兵力太少,则攻不破徐州;携带的兵力太多,则无法守住兖州,如此曹公将何处安身?

  更何况,陶谦虽死,徐州的实力依旧强大,加上之前被曹公击败,必定会汲取教训,加强防备,更难以攻破。

  上次曹公讨伐徐州,对徐州施行的暴力惩罚,必然已经让徐州百姓恨之入骨,此去必然会遭到他们的拼死抵抗。

  曹公久攻不下,不出十日,十万大军皆兵马疲乏,徐州大军反击,曹公必败。即便曹公打下了徐州,也无法收服徐州民心。

  舍吕布而攻徐州之事,还请曹公三思。”

  曹操听完荀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感叹道:“若非文若,吾险些犯下不可饶恕之错也。”

  于是,曹操听从荀的劝说,放弃东征陶谦,并依照荀的计划行事,最终大败吕布,平定兖州叛乱。

  此战的胜利,为曹操日后一统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切,荀功不可没。

  看到这,众人也忍不住发出了赞叹之声。

  从之前陈登等人的人生演化中,他们已经看到过徐州之战的结局,曹操的确是用了很长时间才攻破了徐州。

  若执意攻打徐州,曹操还真可能被徐州军和吕布前后夹击,那时候天下局势恐怕就会完全改变了吧勺.

第82章 他非忠曹操,而忠于汉室也

  这时,楚风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建安元年七月,天子刘协回都洛阳,有谋士向曹操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但遭到了大部分文武的反对。

  他们认为目前徐州还没有平定,而将天子迎回洛阳的杨奉等人,与河内张扬连接,实力强大,不易控制。曹操询问荀的意见。”

  画面中,只见荀作揖道:“曹公,昔年晋文公奉迎周襄王,而天下诸侯莫敢不服;含高祖讨伐项羽时,为义帝发丧而天下所向。

  自天下大乱,董卓乱政以来,曹公是最先邀请天下诸侯举义兵讨伐董卓,营救陛下。董卓携陛下迁都长安后,曹公因青州,兖州地区战乱不断,无法奔赴长安,却依旧冒险与朝廷联系。

  曹公虽然身在朝廷之外,心却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汉室安危,此乃曹公一直以来都为之努力的志向。

  而此时陛下回归洛阳,正是曹公重新回归朝廷的良机。奉主上而行大义,那杨奉等人又岂敢害曹公?

  若不能及时地匡扶汉室,稳住天下,时间一长,天下必将分崩离析,那时再行此事恐怕为时晚矣。”

  “文若所言有理。”

  曹操听了荀的话,觉得非常符合自己的心意,遂率军前往洛阳,将天子接到许县。完成了奉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势,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基础。

  此后,荀随军而行的次数少了,更多的是为曹操坐镇后方,让曹操每次都能安心出征,不必担忧后方不稳。同时先后为曹操举荐了戏志才,荀攸,郭嘉等大才。

  看到这,天下之人无不感叹。

  “这荀自己去投奔曹操就算了,就连郭嘉和荀攸竟然都是他举荐的。”

  “得荀一人,便可得三大超级谋士,太“六七三”划算了。”

  “话说,郭嘉和荀攸都是天下前十的超级谋士,那戏志才也能得到荀的举荐,恐怕才能也不会太差,怎么没有上榜?”

  在新茅草屋喝着小酒的郭嘉,看到这一幕也微微皱了下眉头:“志才兄谋略不下于我,我能上榜,为何他不能?按照仙人所说,谋士榜是根据战绩来排,莫非志才在曹操麾下并未有太多战绩?以志才之能,不可能没有战绩啊,莫非还没怎么出谋划策就死了?又或者进入前二了?”

  作为戏忠戏志才的至交好友,郭嘉对戏忠的能力很清楚,按照常理来说不可能上不了榜,要么在前二,要么早夭。

首节上一节54/2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