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开局打造谋士排行榜 第113节

  但不久后孙坚便在追击黄祖的过程中被乱箭射杀,随后刘表反击,截断粮道,袁术在南阳郡得不到粮食补给,不得已只能放弃南阳郡,引军返回豫州。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感叹不已。

  “这个时间段,除了董卓之外,天下最大的两个诸侯就是袁术和袁绍兄弟了。”

  “这段时间,基本上属于兄弟二人争天下。”

  “可惜了,若是袁术和袁绍能联手,真有可能铲除其他诸侯,让袁家夺取天下。”

  “不愧是大汉第一世家,兄弟二人加起来几乎霸占了大半个大汉江山啊。奈何兄弟相残,被他人捡了便宜。”.

第147章 袁术:有传国玉玺,我可称帝也

  豫州汝南,袁术眼中精光闪烁:“是否要和那个庶子联手?不,一个庶子,有何资格与我联手?只配依附于我。不过,曹操,刘备和孙权麾下那么多上榜武将,若不和那庶子联手,以后怕是很难和这三人对抗。”

  他从心底里,是完全看不起袁绍这个庶长子的,高傲的袁术,一直认为自己是要比袁绍更加高贵的存在。可如果不联手,等待他的便是被曹刘孙三家吞噬,一时间竟有些难以定夺。

  渤海郡,袁绍眉头微皱:“按照神榜的演化,未来我和袁术几乎占据了大半个大汉天下,若联手,天下谁人能当?”

  不过,他也很清楚,袁术不太可能会和自己联手。仔细想了想,他终究还是派人给袁术送了封信去。不管怎样,可以试一试。只有二人联手,才能抵抗从曹刘孙三大诸侯。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不久后,曹操自领兖州牧占据兖州,与袁绍尚还是盟友。李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无法前往兖州赴任,只能前来依附于袁术。”

  画面中,只见袁术对麾下文武说道:“吾想攻兖州已久,一直找不到出兵的理由,如今兖州刺史金尚来依附于吾,让吾有了出兵兖州的借口。

  只要攻下兖州,就能与幽州公孙瓒对袁绍那庶子进行南北夹击,必能一举灭之。灭掉袁绍,这天下便是吾之囊中之物。”

  谋士阎象说道:“主公若攻袁术,袁绍必然会出兵支援,当有人为主公分散曹操的兵力。”

  袁术问道:~“计将安出?”

  阎象道:“黑山军旧部,以及南匈奴于夫罗,与曹操结怨极深,可派人联系他们,出兵攻打兖州;再请徐州陶谦攻兖州东部的泰山郡和任成国,主公率军-攻打陈留郡封丘。

  只要占据封丘,进可攻,退可守,更能确保粮草运送无虞。再给公孙瓒写信,让其牵制袁绍的兵力。如此,方可进攻兖-州。”

  袁术听后点点头:“此计甚妙,便依此计行事。”

  随后,袁术派人去联络黑山军旧部,于夫罗,陶谦,以及公孙瓒。联系妥当之后,袁术才打着护送金尚前往兖州上任的旗号,领军北上攻打陈留郡。

  大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占了封丘。随后,他派大将刘祥领军攻打匡亭,待攻破匡亭后,谋士阎象又劝道:“主公,当速速进军,直捣曹操老巢。”

  袁术却并未听从阎象的建议,而是说道:“此时攻打曹操老巢,袁绍必然会出兵救援,我军将面临曹操袁绍两路大局的围攻。

  吾等应在匡亭等曹操前来,将战场留在匡亭,远离冀州,袁绍救兵不可至。而吾却可以出兵,联合陶谦,和黑山军旧部等人,和刘祥大军,一同围歼曹操,必能一举覆灭曹操。

  曹操在鄄城,从鄄城到匡亭的距离,远比从封丘到匡亭的距离远。我军自然能够提前抵达匡亭,以逸待劳,一举击溃远来疲惫的曹军。”

  阎象沉思许久,觉得袁术所言甚为有理,便没有再坚持自己的建议。袁术便依照计划,让刘祥在匡亭加强戒备,准备迎战曹操。

  正如袁术所料,曹操的确是带着大军赶赴匡亭作战。得到曹操出兵的消息后,袁术立即率领大军向匡亭出发。

  然而,从封丘抵达匡亭,需要渡过陆续穿过睢水、卞水、南济水和北济河。路程虽然短,但渡河花的时间却一点也不少。而从鄄城抵达匡亭,只需要渡过濮水,其余时间都可以在陆路上疾行。

  故而,曹操的大军提前抵达了匡亭,并发动了突袭。还未等袁术率领大军赶到,曹操大军便已经先一步包围了匡亭,并采用围点打援的计策,对袁术大军设下了重重埋伏。

  袁术对此却丝毫没有预料,依旧率领大军极速而行。在抵达北济河边时,谋士阎象说道:“主公,可先派一支先锋渡河,看看对岸是否有埋伏。”

  袁术大笑道:“曹操现在估计还没走完一半的路程,怎会在此处设下埋伏,你多虑了。传我命令,继续渡河。”

求鲜花

  在袁术的命令,主力陆续渡河。等到大军刚刚抵达对岸,忽然一支伏兵杀了出来,向袁军发动了突袭。

  “有埋伏,速速迎战。”

  袁术大吃一惊,连忙歇斯底里的大吼起来。然而,他麾下兵力虽然众多,但真正的精锐并不算多。尤其是黑山军旧部和南匈奴于夫罗派来的大军,本意只是要跟着袁术,对仇人曹操落井下石罢了,根本没想过要和曹操大军硬碰硬的交锋。

  面对曹军的突袭,黑山军旧部和南匈奴大军顷刻间便乱作一团,他们一乱,直接就影响了袁术嫡系军队的军心,导致全军都变得无比的混乱。

....... ........ ...

  一支混乱的军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毫无战斗力可言,被曹操的伏兵杀得溃不成军,袁术无奈之下,只能率领大军撤回了封丘。

  “速派人向陶谦和公孙瓒求援。”

  退回封丘后,袁术立即派人突围求援。然而,没多久,曹操又带着大军追至封丘,并对封丘展开了全面进攻。

  袁术难以抵挡,不得不舍弃封丘,继续南逃进驻襄异,可没待多久,又被曹操率领大军击溃,继续南逃到宁陵。然而,曹操依旧没有罢手,没过几天便带着大军攻打宁陵,袁术无奈之下,只能继续南逃,最终逃到了扬州九江郡,曹操方才罢手。

  到了九江郡寿春,袁术改变了策略,他用武力强行赶走了袁绍任命的扬州刺史袁遗,任命亲信陈为扬州刺史,并决定讨伐江东,将整个扬州掌控在自己手中。

  时逢孙坚之子孙策前来借兵,并承诺帮助袁术攻打江东。袁术本不想将麾下兵力借给孙策,但听闻孙策愿意用传国玉玺换,袁术当即就同意了。给了孙策三千兵力,收下传国玉玺,并命孙坚领兵讨伐江东。

  袁术观摩着手中的传国玉玺,大笑道:“有此玉玺,吾迈出那一步便名正言顺了。”勺.

第148章 一朝称帝,众叛亲离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议论纷纷。

  “这袁术还是有些头脑的,并非一无是处。战略布置得头头是道,而且基本上都是正确的,他败就败在执行这些战略的能力上。”

  “袁术算准了从封丘抵达匡亭的距离,却没想过,走水路可比陆路慢多了,缺乏领军作战的经验啊。”

  “这袁术属于是嘴上说的厉害,实际领兵作战的能力太差了。”

  “之前我还觉得袁术和袁绍联手能得天下,现在我收回这句话。就袁术这领兵作战的能力,就算给他整个大汉的地盘也守不了几天。”

  “听袁术的语气,似乎想要称帝啊。”

  “刚打了败仗,逃去寿春,此时称帝,如何能服众?”

  陈留郡,曹操眉头紧皱:“吾未来还和袁术有这么多攻坚战?若袁术和袁绍联合,南北夹击吾,吾还能“七八三”在兖州立足吗?若再加一个陈宫,可真叫人头疼啊。”

  左下首的荀攸闻言,开口说道:“袁术和袁绍本就不对付,即便还没有如同神榜中演化的未来那般矛盾激化,但也不可能和好如初。即便能联手,也不能持久,不足为惧。

  曹公目前当务之急,并非袁术和袁绍,而是东武阳的陈宫,和兖州刺史刘岱,以及本郡太守张邈。先想办法从这三人手中夺取兖州再考虑其他的问题吧。”

  “公达所言有理。”曹操点了点头。

  豫州汝南,袁术脸色铁青:“曹操兵力不过数万,吾有十数万大军,竟如此不堪一击?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神榜中并未演化曹操是如何带着大军提前抵达匡亭的,故而袁术到现在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兴平元年,袁术经过休整,元气有所恢复,派兵攻打徐州。此时徐州已归刘备,双方在盱眙和淮阴之地僵持,各有胜负。

  后来,吕布趁机夺取徐州,袁术趁机进军,攻破刘备大军,占据徐州广陵郡等地盘,任命吴景为广陵太守。

  兴平二年冬,保护天子和百官东归的杨奉,被李和郭汜领军击败,天子孤身逃亡河水以北。汉室威严再一次被践踏,袁术认为时机到了,想要登基称帝,召集麾下文武商议。”

  画面中,只见袁术扫视众文武,朗声说道:“今汉室衰落,刘氏天下威信无存,吾袁家四世三公,百姓归心。吾欲秉持天意,顺应民意称帝,诸位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文臣武将皆震惊,一时间全场寂静,无人说话。过了半响,主簿兼谋士阎象率先开口道:“主公,昔年姬氏一族从后稷到文王,德行天下,功绩斐然,声望,实力都直追殷商王室,可他们依旧小心翼翼地尽着臣子的本分,不敢越雷池一步。

  主公所在的袁氏一族虽是四世三公,可论声望和实力,恐怕还远远比不上姬氏一族。如今汉室虽然衰落,威严不存,当今天子更不像殷纣王那般残暴不仁,荒淫无道。主公若冒天下之大不韪,迈出那一步,必将众叛亲离啊。”

  袁术闻言,没有说话,心里充满了愤怒,盯着阎象看了许久,终究还是没有不顾一切,暂且将称帝之事放下。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议论纷纷。

  “袁术是从来都不隐藏自己的野心啊,这么快就想称帝了。”

  “我严重怀疑,袁绍想要立刘虞为帝之时,袁术之所以不同意相助,恐怕就是想要自己称帝吧。”

  “阎象说的没错,袁术家世比不上姬氏一族,如今天子也并非殷纣王那般残暴不仁,袁术如何敢称帝?”

  汝南,袁术眼睛微眯,在考虑阎象所言是否有理。若是往常,他估计都不会多想。可通过之前神榜的演化,就是因为没有听从阎象的建议,先派先锋渡河查探,才会被曹操的伏兵打了个措手不及,全盘皆输。如今听到阎象的话,自然要好好考虑一番。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建安二年,河内人张为袁术占卜,说他有天命。袁术以此为由,重提称帝之事,主簿阎象依旧反对,袁术勃然大怒。”

  画面中,只见袁术怒喝道:“吾袁氏出自于陈氏,陈乃大舜之后,吾又有传国玉玺加身,此时不称帝,有违天意。吾意已决,再敢阻拦者,杀无赦。”

  顿时间,众人再不敢多言,阎象嘴唇动了动,终究没有说话。随后袁术便在寿春称帝建国。国号成,年号仲家。修建宫殿,分封百官,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

  待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继续说道:“称帝之后,袁术骄奢荒淫,纳妾数百人,生活奢靡。但其麾下将士,却经常处于饥寒交迫之中,江淮地区民不聊生,饥荒严重之时,甚至出现人吃人的场景.. .....

  袁术称帝,天下震惊,众诸侯纷纷声讨袁术。袁术也感受到了危机,派遣使者韩胤去向吕布重提联姻之时,但吕布却不想和称帝的袁术为伍,将使者抓起来送去了许都,被曹操斩杀。袁术大怒,率领七路大军攻打吕布。

  麾下杨奉和韩暹被陈登策反,反戈相击,袁术麾下各路大军相继大败。而袁术亲率一路大军,攻打吕布,却被吕布击败,仓皇而逃。半路上又被关羽率军截杀,狼狈逃回淮南。

  吃了败仗的袁术,心有不甘,派人前往江东,让孙策出兵再攻吕布,却被孙策拒绝。孙策更是借机宣布脱离袁术,并赶走了袁术麾下的丹阳郡守袁胤。

  又给广陵太守吴景,和大成国将军孙贲写信,让二人脱离袁术。一时间,袁术接连失去江东地区,广陵郡等诸多地盘,势力大减。

  不久后,曹操亲自率军南下征讨袁术,袁术麾下大将桥蕤被夏侯斩杀,李封,陈纪,乐就,梁刚等人皆被曹军生擒,并当众斩首。袁术狼狈而逃,前往山投奔以前背叛自己的部将陈兰和雷簿,却被拒绝。

  建安四年,走投无路的袁术给袁绍写信,将自己的帝号交给袁绍,言语间尽显卑微,只希望袁绍能接纳自己。

  得到袁绍的同意之后,袁术便准备北上投奔袁绍,半路上被刘备和4.7朱灵拦截,不得已又逃回寿春。六月,袁术带着大军退到江亭,军中粮食只有三十石。六月天气炎热,某日袁术口渴,想要和蜜浆解渴。”

  画面中,袁术坐在简易的皇位上,看着简易朝堂上零零碎碎的大臣,转头对身边伺候的人道:“朕有些渴了,给朕准备点蜜浆。”

  那人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没有蜜了。”

  袁术起身将龙案掀翻,怒吼道:“没有就去买啊,愣着干什么?”

  那人犹豫了一下道:“陛下,国库空了。”

  迟疑了一下,他又道:“就算有钱,也没人肯卖了。”

  零零散散的朝臣皆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气氛有些压抑。

  袁术的身体也瞬间僵住,半响过后,仰天悲愤大叫:“吾袁术怎会落得如此境地?”

  大叫完,吐血而亡.

第149章 诸侯榜第四名

  看到这里,天下之人皆感叹不已。

  “堂堂四世三公袁家的嫡子,到最后竟然连一点蜜都买不起,实在令人唏嘘。”

  “一朝称帝,众叛亲离,原本可以和袁绍分庭抗礼,就因为称帝瞬间分崩离析,以致于在极短的时间内败北。”

  “也不知道这袁术是怎么想的,居然在此时称帝,没见刘备和孙权都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称帝的吗,曹操甚至到死都没有称帝。”

  “袁术太心急了,仅凭一枚传国玉玺就想震慑四方,那怎么可能?”

  “不过,袁术巅峰期的实力的确是很强的,和袁绍之间的兄弟之争,更是波及了公孙瓒,曹操,陶谦,刘表等其他诸侯,波及的面积更是占据了大半个大汉。”

  豫州,汝南,袁术脸色铁青,怒不可遏:“吾乃四世三公之后,怎会落得如此下场?曹孟德,安敢如此欺我?看来,要改变未来,必须和那25庶子联手了。”

  袁术阴沉着脸,仔细想了好一会儿,还是决定派出使者前往渤海见袁绍。虽然心里很看不起那个庶子,但他更不想走向灭亡,只有二人联手,才能抗衡曹刘孙。

  陈留郡曹操,南阳境内的刘备,长沙的孙坚等众多诸侯皆摇了摇头。第一个称帝之人,无疑就是天下之公敌,天下百姓都会声讨,天下诸侯都会群起而攻之。袁术称帝,败亡也在情理之中。

  洛阳丞相府,董卓眼中闪烁着一股异样的光芒,心中喃喃自语:“曹丕能称帝,刘备能称帝,孙权能称帝,袁术能称帝,本相为何不能?”

  这时,画面演化完毕,楚风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袁术出身贵族,资源丰富,麾下人才辈出,若和袁绍联手本有能力争霸天下,奈何兄弟相残,实力大幅度削弱。又在不合适的时机称帝,加上荒淫奢靡,引来众叛亲离,最终成为大汉第二个败亡的诸侯。

  其巅峰期坐拥豫州,扬州,司隶,徐州广陵等地,荆州南阳等地,地盘指数3星半;

  巅峰兵力二十余万,兵力指数5星;

  巅峰期上榜人才孙策和周瑜,上榜人才指数3星;

  非上榜人才有桥蕤,袁涣,阎象,孙氏一族家将等众多文臣武将,非上榜人才指数4星;

  作为四世三公袁氏嫡子,有着极高的声望,故声望名声5星;

  有着高贵的出身,强大的实力,一步步成为天下最强诸侯之一,最终却因为自己的骄奢淫逸,胡作非为,导致势力崩盘,故自身能力3星;

  作为大汉第一个称帝的诸侯,加2星;

  大汉诸侯榜第五名,汝南袁术,评分25星半。”

首节上一节113/2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