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怎么突然造访,臣妾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咸丰皇帝看着自己这个曾经自己最喜欢个的妃子只感觉一阵心寒,叶赫那拉氏明明细心打扮了一番,很明显是知道自己要来,但是她还是装作一副不知情的样子。
咸丰皇帝看着眼前的懿贵妃脑海一阵恍惚,有那么一瞬间他在想,如果把叶赫那拉氏打入冷宫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天幕中的事情了。
此时,叶赫那拉氏虽然疑惑皇帝带这么多人来干什么,但是她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激动的请皇帝落座。
看着跟随自己多年的懿贵妃,再想到天幕中飘过的文字,咸丰皇帝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
“来人,宣读圣旨!”
听到皇帝的话叶赫那拉氏愣了一下,回过神来之后连忙跪拜接旨。
此时,叶赫那拉氏还以为是皇帝要给自己赏赐或者加封自己。
“皇上带这么大的阵仗一定是要给自己加封,如此看来皇后的位置本宫也不是没有机会。”
此时咸丰皇帝的贴身太监拿出一卷圣旨走上前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懿贵妃叶赫那拉氏自入宫以来飞扬跋扈,恃宠而骄,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曾多次谋害皇子与后宫妃嫔,秽乱后宫罪不容诛,朕念在多年情分特赐叶赫那拉氏白绫三尺,以保叶赫那拉全族,钦此!。”
叶赫那拉氏听到圣旨的一瞬间脑子一片空白,她虽然确实有些恃宠而骄,但是并没有谋害过皇子啊,更谈何秽乱后宫,如今皇帝竟然以她全族为要挟要她自尽。
“皇上,臣妾冤枉啊,臣妾没有做过对不起皇上的事情啊!”
如今叶赫那拉氏百口莫辩,除了喊冤别无他法。
咸丰皇帝攥紧了拳头对身后的人命令道:“替懿贵妃收尸!”
皇帝这句话彻底让叶赫那拉氏陷入了绝望,她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脖子被套上白绫,然后一阵窒息感传来,接着便陷入了永久的黑暗。
清朝。
乾隆看到天幕中马关条约的内容和旅顺大屠杀被气的七窍生烟,只感觉一阵眩晕,如果不是旁边和扶着恐怕已经瘫倒在地。
“朕,朕一生平定准噶尔,灭大小和卓,创立如今这盛世,我大清将近两万万的人口更是前无古人,没想到百年之后我大清王朝会落得如此下场!”
和和一旁的老太监两人合力将瘫软的乾隆扶到龙椅上。
气急败坏的乾隆一把推开和和老太监。
“混账东西!简直是奇耻大辱啊!”
“朕要杀了他们,杀了他们!”
突然乾隆好像想到了什么,猛的转头对老太监说道:“把所有皇子都给朕叫过来,朕倒要看看朕死之后到底把皇位传给了谁!”
第6章 各朝皇帝的灭倭行动
乾隆根据时间推算,在他和道光皇帝之间一定还有一位皇帝,只要后面天幕中透露出哪怕一点儿继位者的信息,那么乾隆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换掉继承人。
跟着乾隆多年的和一瞬间就明白了乾隆的打算,他想劝说乾隆,但是看现在乾隆正在气头上只能暂且作罢。
秦朝。
嬴政派人将正在炼制长生不老仙丹的徐福喊来。
“徐福,朕记得你曾提出前往海外寻找仙山对吗?”
徐福心中一喜,只要嬴政派遣船队让自己寻找海外仙山,那么自己的计划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之后随便寻找一座小岛,到时候天高皇帝远,任凭嬴政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藏在海岛称王称霸。
徐福按捺心中的激动,恭恭敬敬的回到道:“陛下,臣愿意为陛下出海寻找海外仙山,为陛下求来长生不老的仙丹,让我大秦万世长存!”
嬴政满意的带你了点头说道:“朕允许了,不过你所求的三千童男童女必须换一下。”
徐福心中思索道:“难道是我要的多了,如果没有这三千童男童女的话即便我逃到海外建立王朝也不能持久啊!”
徐福一咬牙说道:“陛下,这三千童男童女是献祭给仙人的,恐怕不能少。”
嬴政笑呵呵的说道:“你误会了,朕的意思是只有三千童男童女还不够,还要带上朕的三千甲卫!”
嬴政来到外面,走到一名史官面前,史官见嬴政来了也未起身迎接,这是他的权利,在记录天幕所言内容的时候不必尊收入任何规矩,他们这些人唯一的重任就是记录天幕所有有用的信息。
徐福好奇的盯着天幕,如今天幕的消息并未扩散,所以徐福并不知道天空中的天幕能透露未来的消息。
嬴政一回头发现徐福呆呆的盯着天幕看,于是有些不悦的喊道:“徐福!”
徐福听到嬴政喊自己连忙快步走到嬴政身边,徐福跟着嬴政来到一名史官面前,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铺设在地上的巨大地图。
此时史官已经将世界地图的大概轮廓画出来了,此时正盯着天幕,希望从天幕中一闪而过的画面中得到有用的信息来完善世界地图。
嬴政指着铺在地上的世界地图上的扶桑说道:“除了寻找海外仙山之外,你还要带着朕的三千甲卫前往这座岛。”
徐福瞪大了眼难以置信的看着面前的世界地图,惊讶到连嬴政的话都没听进去。
嬴政见徐福呆在原地,于是咳嗽一声喊道:“咳咳,徐福!朕问你话呢!”
徐福这才回过神来,连忙俯首问道:“陛下,这地上的难道是......”
嬴政斩钉截铁的说道:“不错,这正是从天幕中得到的世界地图,有了它你就可以放心的出海为朕寻找海外仙山了!”
徐福看着世界地图心中一沉,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完了,有了这个世界地图,就算自己逃到天涯海角嬴政也能把自己抓回来!
徐福颤颤巍巍的对嬴政行了一礼说道:“有了这个地图,臣一定能寻找到海外仙山,为陛下取得长生不死的丹药!”
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留下汗流浃背的徐福回到了大殿。
如果说在见到世界地图前嬴政还对长生不死有所期望的话,那么见到世界地图的那一刻就已经死心了九成了。
“哪怕整个世界都被后世探索完了,朕也不会放弃,哪怕有一丝希望朕也要找到仙人,求得长生不死的仙丹!”
唐朝。
李世民揉了揉因为抬头有些酸胀的脖子说道:“这天幕所说诸位怎么看?”
底下的大臣都义愤填膺,尤其是那些武将,现在恨不得立刻点兵攻打扶桑和西方诸国,可是这也只能想想罢了。
先不说大唐经济国力刚刚恢复不适宜发动战事,就说那让人绝望的距离都是大唐军队无法克服的存在。
看着满朝文武义愤填膺的模样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为了岔开话题李世民指着天幕问道。
“有谁知道后世使用的是什么武器,竟然有如此威力,如果大唐掌握了这种武器,或许会更加昌盛,西方蛮夷也将不足为虑。”
周围的大臣都默默的摇了摇头,他们都没见过这种武器,一根小小的铁棍,竟然指谁谁死,这种武器简直闻所未闻。
就在李世民大失所望的时候,突然李靖站了出来。
“陛下,这武器臣或许能做出来!”
听到这话李世民眼前一亮,连忙询问道:“爱卿,你知道这武器如何制作?”
李靖行一礼,然后有些不确定的说道:“陛下,臣曾在这光幕中看到一个画面,有蛮夷士兵在这长管后面填装一种粉末,前面放一个铁丸,因此臣斗胆猜测里面填装的可能是火药。”
李世民疑惑的问道:“火药?朕倒是知道火药,但是这东西不是只能着火吗?最多利于火攻,如何能将铁丸射出如此远,还能杀人呢?”
李靖回答道:“这要从军中两个步卒说起,前两年军中两个步卒闲来无事,竟然偷偷玩起了火药,他们将火药藏进了罐子里,结果晚上偷拿一不小心点燃了罐子中的火药,当时罐子被炸碎,两人也被碎瓷片炸伤。”
说到这里李世民和周围的大臣都明白了,再联想到天幕中细细的铁管和铁丸,简单的火器就了然于心。
李世民连忙问道:“李靖,你可有把握将天幕中的武器给朕做出来?”
李靖思考了几秒说道:“陛下,虽然臣能做出来,但是威力肯定无法和天幕中的武器相比,还请陛下不要对此报以太大期望,毕竟这只是微臣的猜测。”
李世民毫不在意的摆摆手说道:“无妨,无妨,只要知道了是什么迟早能做出来,朕也不奢望你能做出一千年后的武器,只要比弓弩省时省力即可。”
说完李世民又思考了一番说道:“既然交给你了 ,那么就成立一个火器部吧,此火器部专管研制火药武器。暂且交由你李靖代为执掌,先挂在兵部门下。”
下完旨意之后李世民扭头看向工部。
第7章 最后的挣扎
“即日起工部着手打造战船,十年之后朕要看到无敌的海上军师!”
还未等工部回应李靖就迫不及待的站出来说道:“陛下,远征扶桑和西方诸国困难重重,我大唐繁荣初显,决不能再行兵伐!”
李世民早就料到他们会阻止自己,于是退一步说道:“谁说真要远征了,没听见朕给了工部十年的时间吗?”
李靖说道:“陛下,十年时间太短了,今日我大唐刚刚显现国泰民安的繁荣之象,如果此刻大兴兵伐绝非良策。”
李世民叹了口气说道:“三十年,三十年后朕要灭扶桑,你别忘了我大唐还有火器,三十年后我大唐战船配上火器部制作的火器,一定能横扫扶桑小国。”
李靖思索了一下,如果有三十年的海军发展,再配备上火器的话或许能行,于是李靖便不再执着。
“李靖领命,三十年后如果李靖未死,一定带领我大唐海军踏平扶桑!”
“工部领命,定然不负重望!”
朝中大臣都通过天幕了解了清王朝的腐败,也见识了扶桑对百姓的所作所为,不过是碍于国家安定不能出兵,如今时间放宽至三十年他们完全有信心击垮扶桑。
明朝。
朱棣也对天幕画面中的枪械产生了兴趣。
明朝不同于唐朝,宋元时期火器就已经在军事战争中有所应用,到了明朝更是有不少稀奇古怪但杀伤力颇为不俗的火器,所以朱棣对此并不陌生。
甚至,为了制造杀伤力强大的火器,让火器在战争中得到广泛应用朱棣还专门成立了神机营。
可是当朱棣在见到英法两国的枪械之后,朱棣感觉自己对火器的研究还不够。
“传旨,为神机营拨款,今日起为朕研制火器,务必早日做出天幕中的火器,让我大明将士人手一把火器。”
朱棣在心中将大明军队和英法两国的军队做了比较,可是结局却令朱棣非常不舒服,因为朱棣完全没有信心能打败英法两国中的任何一个。
虽然朱棣并不是天幕中道光和咸丰皇帝那样软弱无能的皇帝,可是哪怕自己御驾亲征,哪怕大明将士寸土不让也打不过英法两国。
“还好,我大明还有机会,这些洋人只是占据了时间的优势罢了,给朕的神机营一百年,朕的大明一定能超过那些洋人!”
【经过如此的失败,清政府一次又一次让爱国人士失望,他们终于看清了清政府的本质,于是许许多多的爱国人士放弃扶持清政府,一场轰轰烈烈的血色革命开始了】
【1905年,孙先生带领爱国人士组成华夏同盟会,立志要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自此之后大大小小的革命党纷纷成立,革命起义此起彼伏】
【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全国各地发生了十多起革命起义,虽然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正是这种不畏生死的精神让中华大地觉醒了更多的革命志士】
【清政府不断出卖国家利益来满足西方列强日益增大的胃口,妄图借助西方国家的力量让清政府苟延残喘】
【为了保住皇位,清政府一步步挑战人民的底线,最终在1911年,人民的忍耐到了极限,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革命爆发了】
【各地纷纷爆发革命起义,趁着清政府的军队疲于奔命防守空虚的时候,武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
【起义军迅速占领了武汉三镇,各地见状犹如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纷纷起义,短短数月时间清政府就如同风中残烛一般,随时都可能灭亡】
“这才是真正的完结撒花,华夏人终于站起来了!”
“应该说庆祝新生,如果没孙先生,如果没有华夏民国,谁知道清政府还要出卖多少国家利益啊!”
“如果没有腐败的清政府和贪婪的西方列强的双重夹击,革命可能还不会爆发的如此迅速。”
此时,汉朝。
汉武帝见到清王朝走向灭亡之后紧绷的神情终于稍微放松了一些。
汉武帝端起酒杯痛饮一杯说道:“好!暴秦无道当反,这软弱无能的清朝更要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