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大臣一个个的都低头装死,唯恐这个时候皇帝注意到自己。
此时天幕中的画面仍在继续播放,天幕中一幕幕画面展现在所有皇帝和大臣的面前。
【第一次鸦片战争可以说是一片碾压的局面,清政府也为他们的狂傲自大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当时由于闭关锁国的存在,西方人无法贩卖工业商品,于是盯上了能使人上瘾的鸦片】
【他们疯狂贩卖鸦片,许多人沾染上鸦片轻则倾家荡产,重则家破人亡,导致民间民不聊生】
【清政府为禁止鸦片派遣大臣林则徐销毁鸦片,而这也让西方国家找到了开战的接口】
【当时英军只用了47艘战舰和4000名陆军便把清政府的骄傲打击了个粉碎】
【英军的长枪和大炮狠狠的给清政府当头一棒,清政府前前后后总共动用了十万大军,可是这十万大军竟然被英军区区两万人打的溃不成军】
【1840年战争爆发,英军就以碾压的姿态一路北上,英军如入无人之境,仅仅两年半的时间便从广东地区打到了南京城,软弱无能的道光皇帝只能派遣使者屈辱的求和】
【此次战争,清政府不仅割让土地,赔偿大量白银,更是被迫开放海关,甚至连关税都不能自行定制】
第4章 天下竟会有如此软弱的皇帝
画面到此,只见弹幕中所有人都在抨击清晚期的统治者和清政府。
“5:1的兵力,第一次鸦片战争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道光皇帝也是个窝囊废,那么大一个国家竟然被英军区区两万人给打怕了!”
“窝囊废加一,简直是耻辱!”
看到弹幕飘过的文字,乾隆眼睛都红了,尤其是见到《南京条约》的内容之后,更是把这位以大清王朝为骄傲的皇帝打击的体无完肤。
“滚!都是假的,都是假的!朕的大清怎么可能割地赔款,怎么可能被区区两万人从广州打到南京城!朕大清怎么可能如此不堪!”
看着乾隆发疯的样子,和心一横连忙上前一把抱住乾隆皇帝。
“陛下,这都是假的,当不得真啊,况且就算这是一百多年后的事情,如今陛下已经知道了即将发生的事情那么一定可以改变的,一定可以!”
听到和这话乾隆仿佛抓住救命稻草般。
“没错,就算是真的又何妨,朕已经知道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了,朕一定能阻止!”
接着乾隆大手一挥说道:“所有军机大臣都到朕跟前来,朕要设立监国大臣,派遣使者前往西方各国!”
秦朝。
嬴政看着天幕中展示的《南京条约》的内容瞬间怒从心头起,随手拿起桌上的瓜果便朝光幕扔去。
“可恨!可恨!如此软弱无能之辈,怎么能当一国之君!”
汉朝。
汉武帝伸出手指着天幕喊道:“奇耻大辱,简直是奇耻大辱!如此大国竟然被一小国打到如此地步,这皇帝还有脸活下去!”
旁边卫青同样感同身受。
“陛下说的没错,十万大军竟然被两万人打败,更可气的是后方八十万大军竟然动都不敢动,竟然直接求和,这种皇帝简直是耻辱!”
唐朝。
李世民还没说什么就听到一旁的魏征破口大骂。
“可耻,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竟然还有脸活着,更可气的是朝中大臣竟然没有一个人打算死战到底,这清政府简直把无能和软弱发挥到了极致!”
李世民放下茶杯说道:“虽然这道光皇帝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气愤,但是朕倒是关注到这英军的武器好像强的过分。”
魏征不屑的说道:“武器强大又如何,八十万大军就是用人肉去堆也能堆死这些蛮夷,说到底还是因为这清朝软弱无能才导致如此丧权辱国!”
明朝。
朱棣第一次放下手中的奏折。
虽然他也对光幕有些好奇,但是国家大事更为重要,直到刚刚他听到了清政府签订的《南京调条约》的内容,终于忍不住抬起头看向光幕。
“为君着当寸土不让,被人如此羞辱竟然第一时间委曲求全,如此才是皇帝所为,这道光皇帝就如此不堪,竟然败给蛮夷小国,简直枉为君主!”
说完朱棣再次低头批阅奏折。
十几秒后,朱棣放下手中的奏折喊道:“来人,传郑和!”
清朝。
咸丰皇帝同样阴沉着脸,他知道天幕再说下去就轮到自己了。
【鸦片战争的胜利让英国看透了清政府就是一个腐朽不堪的纸老虎,于是尝到甜头的英军不满足于当下的利益】
【1856年英国集结法国两国合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两国军队直接攻破京城】
【咸丰皇帝被迫逃离京城,几代帝王花费无数真金白银修建的圆明园被洗劫一空,最后被付之一炬,只留下残垣断壁】
咸丰皇帝听到这里脑子瞬间就炸开了,他没想到自己竟然也会背负上如此骂名。
“他们怎么敢!他们怎么敢再次侵犯我大清王朝!”
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没有发生,可是咸丰皇帝知道天幕既然讲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么就一定会发生。
“朕不甘心啊!朕难道要成为亡国之君了吗?”
与此同时,弹幕再次疯狂刷屏。
“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血的教训啊!”
“晚清政府简直是软弱无能的代名词,几十年的时间险些葬送整个华夏!”
“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国竟然差点儿被一些小国灭国,如果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我简直不敢相信!”
秦朝。
嬴政此刻阴沉着脸盯着天幕中播放的影视画面片段,尤其是其中还有圆明园的AI复原图和现遗址的对比。
“这就是将亡之国的下场吗?朕的大秦也经历过如此时刻吗?”
汉朝。
汉武帝看着被抢夺一空并付之一炬的圆明园想到了阿房宫,想到了咸阳城。
“可悲啊,虽然我大汉终有一天会步入暴秦的后尘,但是朕还是不甘心啊!”
明朝。
朱棣一把将手中的奏折扔到地上,然后指着天幕破口大骂。
“呸!这是什么朝廷,如此软弱,皇帝难道不会御驾亲征吗?被人攻破京城之后竟然灰溜溜的逃了!简直是昏君!昏君!”
朱棣有些气不过,于是叫来贴身太监马三宝说道:“传旨,为抵御匈奴蛮夷之族,从今日起我大明迁都北京,往后所有皇帝奉行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终于意识到了西方的强大,于是开始效仿西方国家,希望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
【清政府开始进行洋务运动,但是洋务运动仅仅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目的依旧是维持清政府的统治】
【再加上朝廷守旧派的阻拦,洋务运动最终也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从根本上让清政府得到改变】
【就在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的时候,岛国扶桑依附于西方各国强势崛起,由于眼馋华夏的金银财宝和土地,扶桑对病入膏肓的清政府发动了战争】
【战争期间军费吃紧,可是清政府不仅不想办法补足军费,更甚至挪用军费为慈禧太后庆生,前方战士浴血杀敌,后方统治者载歌载舞,如此行径怎能不亡国】
说道这里,弹幕依旧在疯狂刷屏,不过风向却变了,所有人都开始指责甚至辱骂慈禧太后。
第5章 咸丰赐死懿贵妃
“慈禧简直恶心人,没有她,或许清政府也不至于这么衰败。”
“怎么说呢,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果没有慈禧太后加速清政府的衰败说不定清政府还会被西方列强侵略更长时间。”
“慈禧太后也是个狠人,为了独揽大权不仅杀害了八位顾命大臣,更是连自己亲儿子都不放过,可惜狠起来只是对自己人,对洋人竟然怂成一条狗!”
“你说咸丰皇帝娶谁不好,娶这么个玩意儿,慈禧被称为华夏千古第一罪人也不为过!”
咸丰皇帝发现,弹幕里里外外都在痛斥那个叫慈禧的太后,这下子咸丰皇帝好像找到了突破口一样把一切罪过都归咎于慈禧太后身上。
“这个慈禧太后到底是谁,朕为什么没有听说过!”
突然一条弹幕给出了答案。
“不得不说,慈禧太后真是好命,如果不是她的肚子争气生了皇长子载淳,也轮不到她当太后。”
咸丰皇帝死死的盯着飘过的‘载淳’二字,心中恍然大悟道:“是她,叶赫那拉氏!”
“没错了,依她的性子不是没有可能!”
咸丰皇帝看着弹幕一一细数慈禧太后的罪证,他是越看越气,就好像发生过的,没有发生过的这一切都是叶赫那拉氏的锅。
“来人,摆驾!”
接着咸丰皇帝便阴沉着脸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朝着叶赫那拉氏的住处走去。
都说后宫母凭子贵,这一点在叶赫那拉氏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因为生下了皇长子,叶赫那拉氏从一个小小的贵人一跃晋升为懿贵妃。
此时,叶赫那拉氏正坐在屋内发呆,其实这些后宫的妃嫔除了偶尔被皇上翻牌子之外,大多时候都是这样坐在屋内发呆来打发时间。
突然,一个小太监匆匆忙忙的跑进屋内,叶赫那拉氏见小太监私自闯了进来连忙训斥道。
“混账东西,谁让你进来的!来人,把他拖出去,教教他规矩!”
小太监一遍磕头求饶一遍快速解释道:“娘娘,小的刚刚在外面看到皇上正往储秀宫方向走来,小的有些着急通报娘娘才私自闯了进来,还请娘娘恕罪。”
叶赫那拉氏听说皇上要来见她瞬间欣喜若狂。
“做的不错,虽然鲁莽了些,但念在你禀报有功的份上就不追究了。”
说着还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块儿银子丢给小太监。
“别说我亏待你们,在我这儿有功必赏,有错必罚。”
小太监捡起地上的银子连连跪拜。
等小太监出去后,叶赫那拉氏连忙叫贴身伺候的宫女进来。
“快来人,伺候本宫更衣打扮。”
叶赫那拉氏一边梳妆打扮一边幻想着能再次得到咸丰皇帝的宠幸,希望再为皇帝生下一位皇子。
“不是皇后又怎样,只要有载淳在,本宫迟早是太后!”
此时,咸丰皇帝脑海中不断回放天幕中的画面,那漫天文字没有一个不是在谴责谩骂那个慈禧太后。
“谁要想毁了大清,谁就是我大清的罪人,朕绝不允许这样的人存在。”
咸丰皇帝通过弹幕了解了事情的大概,得知叶赫那拉氏的所作所为之后更是坚定了要赐死叶赫那拉氏的想法。
很快,咸丰皇帝就来到了储秀宫,许多妃嫔得到消息想要出门迎接,可是看到皇帝这架势也都识趣的没有出来打扰。
来到储秀宫之后咸丰皇帝直奔叶赫那拉氏的住所,门口的值班的太监和宫女想要进屋禀报懿贵妃,可是都被咸丰皇帝制止了。
咸丰皇帝刚来到屋内就发现已经梳妆打扮好的懿贵妃坐在桌前看书。
叶赫那拉氏见到咸丰皇帝装作一副惊喜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