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曹操却是乐见其成。
因此这一切至少表达了刘封愿意靠拢他,而不是对杨彪一党低头的信号。
********
刘封自面圣次日至大将军府中赴宴外,再无其他活动。
自入雒第三日起,刘封就闭门拒客,不再外出。
刘封虽然如此,可江东、扬州乃至南方的消息却是一个接著一个传入雒中。
首先是刘封麾下中郎将周瑜来报,豫章太守朱皓勾结山越贼酋祖郎对抗王师,后为周瑜所败,结果两人内讧,朱皓为祖郎所杀,南昌开城乞降。
紧接著,会稽又传来消息,当地士族豪强勾结山越再次叛乱,候官地区东冶县两万反贼据城顽抗。
再跟著,交州也传来了消息,交州刺史朱符因盘剥过度,倒行逆施,为当地豪族兵变所杀,交州当地士民恳请天子再派官吏南下。
同时,荆州刘表也派人上雒,上表建言刘表亲信赖恭为交州牧。
更有刘备自江北寿春上书,表奏刘表纵容刘勋叛乱,出兵骚扰劫掠庐江、九江诸县。
此后,丹阳山越、吴郡水贼、广陵薛州、九江郑宝皆有叛乱发生,一时之间,南方仿佛烽烟遍地了一般。
这半个月以来,刘封则依旧老老实实的呆在骠骑大将军府中,至今没有出门。
杨彪为此,不得已拖著抱病的身躯,入宫面圣议事。
此次议事,乃是一偏殿之中。
在场的皆是朝廷重臣和天子心腹,包括三公九卿,以及钟繇等人。
杨彪到时,众人已经聚齐。
很快,天子就从后殿绕行而出。
“众卿免礼。”
刘协摆了摆手,脸上满是阴霾。
他没想到南方居然一时之间出了这么多事情。
一开始的时候,刘协甚至以为这是刘封在向自己示威,并因此勃然大怒。
可紧跟著交州、荆州等地的消息传来,刘协顿时为之愕然。
要说江东还能受到刘封的影响,那交州和荆州怎么都说不过去了吧。
这两处,一处是刘表的地盘,如今和刘备关系日趋破裂,双方并不和睦,况且刘表对扬州也颇为蠢动,庐江、豫章的背后都能看到刘表的影子。
要说刘表听刘封的命令行事,那在场无论是谁都不会相信。
至于交州,那里天高皇帝远,刘封如今才刚刚拿下的北会还时不时的反叛,对交州显然是鞭长莫及。而且上一任交州刺史朱符也是朝廷委派的,坐镇交州也已经数年了,显然也非是刘封所能设计的。
因此,天子此时是满心的不悦,更有一些手足无措起来。
“诸位爱卿,如今该如何是好?”
刘协在主位上落座后,就催促其它的心腹重臣们起来。
杨彪给了宗正刘艾一个眼神,后者干咳一声开口道:“陛下,以微臣之见,当务之急可自骠骑大将军麾下择一干员,任其为交州刺史,入交趾镇压当地。其次,可自朝中挑选能吏,出地方,担任扬州刺史。再次,遣一特使,持节前往襄阳,喝令镇南将军速速退兵。”
刘艾的意思很明显,以交州刺史为价,交换刘备父子手里的扬州,同时再勒令刘表撤回对交州的染指。
刘表若是听,那伸张了朝廷的权威,若是刘表不听,那刘表和刘备之间的关系会继续恶化,直至爆发冲突。
到时候朝廷再作为调停者居中谋划,当可缓缓收回各地权柄。
不得不说,杨彪的设想看起来似乎不错,听的天子缓缓颔首。
思考半晌后,刘协开口询问道:“那以骠骑大将军麾下何人为交州刺史最为适宜?”
刘艾细思片刻后,回答道:“中郎将周瑜周公瑾,中郎将赵云赵子龙,中郎将太史慈太史子义可以。周公瑾乃是廷尉周忠之侄,九江周氏栋梁,文武双全,在擒拿袁术的战事中建有奇勋,是征南将军麾下的后起之秀。后两人乃是征南将军麾下悍将,南征北战,屡建功勋。如今更是掌方面之权,镇抚交趾,当不成问题。”
天子微微颔首,随即又问道:“此三人现在何处?”
刘艾回道:“周公瑾方入豫章,正在平定豫章祖郎之乱。太史慈坐镇北会,也在清剿当地山越。赵云统领一军南下候官,如今正在东冶县外与叛军交战。”
天子思索片刻后,对著众臣询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杨彪悄悄的松了口气,其实这已经是第二套方案了。
之前杨彪指示张喜上书,欲将豫章太守之位许给刘表,交州刺史则给刘封,而以关中名士南下,出任扬州刺史。
这样一来,刘备和刘表之间恐怕立时就要翻脸。
刘备已经将庐江太守的位置让给了投靠刘表的刘勋,现在再让出豫章,扬州可就丢了三分之一了。
这如何还能忍耐得了。
刘协也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才否决了这一套方案。
在刘协看来,这未免太过激进,刘备和刘表也不都是傻瓜,万一所谋不成,反而让刘备和刘表联起手来和朝廷作对,那麻烦可就大了。
第389章 征辟杨修
刘封正在书房中和诸葛兄弟、庞统等人分析局势。
如果说朱皓之死以及江东叛乱是刘封一手安排的入雒告急,那交州、荆州的变化就完全是意外之事,同样也大大出乎了刘封所料。
就在刘封等人商议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吕蒙的通报声。
“将军,董侍中来了,正在客厅求见。”
刘封当即传令道:“速请董侍中来此相商。”
很快,吕蒙将董昭带入了书房,然后退了出去。
董昭漏夜前来,显然有重要事情在身。
看见刘封之后,他当即以目视左右。
“公仁不必多虑,子瑜、孔明、士元,皆与公仁一般,是我心腹爱重之人,无事不可言。”
刘封当即摆手,邀请董昭入座。
诸葛兄弟和庞统对视一眼,心头俱是一暖。
对于他们这样品德高尚的士族来说,没有什么是得到主君的信重爱护来的更为暖心了。
董昭心中也是热乎乎的,虽然和刘封聚少离多,自刘封南下平扬,至今又是一年,可刘封这话无疑也是在慰问他董公仁。
不论你我相隔多远,分离多久,你董公仁依旧是我最为信任的人之一。
“主公,我自宫中得信,杨太尉建言天子,欲以关中名士出任扬州刺史,以荆州名士赖恭继任豫章太守之缺。”
董昭这话一出,刘封脸色刷的就沉了下来,诸葛瑾兄弟和庞统也是微微色变。
这并非是刘封、诸葛兄弟和庞统等人城府不深,而是书房之中俱是刘封亲信心腹,没有必要掩饰什么。
诸葛瑾还在考虑之中,诸葛亮和庞统就先一步开了口。
“主公,方才所议之策当速行。”
“主公,明日即可行既定之策。”
董昭坐在席中,慢慢品著茶汤,一双细小的眼睛打量著诸葛兄弟和庞统。
只这一幕,黑胖子就亦然看出,诸葛瑾的才能明显要逊色其弟和庞统一档,至少在机敏应变方面大有不如。
虽然不知道这既定之策是什么,能让两人异口同声建议的,又在刚才为刘封所定策的,肯定不是寻常之策。
诸葛瑾却反应不及,失其敏也。
刘封没有急著下决断,反而跟好奇望来的董昭解释道:“我平定袁术时,自寿春王宫之中搜出几份书信,乃是杨太尉与其勾连之书。”
董昭恍然大悟,明白了过来。
刘封这是要釜底抽薪,直接搞死杨彪一党的魁首啊。
袁术可是铁打的逆臣贼子,如今身在诏狱之中,已经是死狗一条了。
而袁术说起来,还真是杨彪的小舅子。
杨彪之妻,杨修之母乃是袁氏嫡女,跟袁绍和袁术是正经的堂姐弟关系。
董昭立刻开口赞同道:“主公此计大妙!杨文先屡次针对主公,恰好是在主公殄灭袁公路之后,其人所为,难保不是同情袁术,欲为奸贼报复主公。”
刘封缓缓点头:“公仁所言甚是。”
随即,书房之中又重新安静了下来。
刘封虽然夸奖了董昭,却没有当机立断,而是起身在书房中缓步起来。其他几人一看刘封的举动,顿时安静了下来,不再交谈,以免打扰到刘封的思绪。
刘封之所以犹豫,当然不可能是出于对杨彪的同情和退让了。
他想的是河北袁绍,司隶曹操这两大诸侯。
杨彪虽然不入流,但毕竟也是三公之一,又是天子刘协赖以为心腹的重臣,更是天下名士,关中郡望。
这一系列的身份,使得杨彪虽然没法主掌朝政,但却成了一颗颇有能量的棋子。最为棘手的地方在于,这颗棋子在棋盘上的能量,远远不如他被拿掉之后的能量。
如果按照刚才的既定计划,刘封有八九成的把握能够拿掉杨彪,最多也就是付出一些代价,说动曹操一起动手。
可刘封不得不考虑如果把杨彪拿掉了之后,朝野雒中可就是曹操一家独大了。
别看杨彪和杨党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可有杨党辅佐的天子就不会被彻底架空。
杨党本身力量不强,可他们一旦和天子合流,就成了能够牵制住曹操的一股政治力量了。
而杨党之所以一直能够存在到现在,而没有如原时空里似的曹操干掉,也恰恰是因为刘备父子的存在,以及对天子的支持。
刘备父子一直以来的政治光谱就是忠于天子,但亲近曹操。
在对袁绍的利害关系上,刘封一直都是坚定站在曹操一边的,而刘备则是中立偏朝廷。
袁绍虽然颇为不满,但也无计可施,而且他的重心依旧在公孙瓒上,目前还无暇分心河南诸事。
如此一来,整个东汉权力高层就达成了一股极其微妙的平衡。
天子刘协有杨党和刘备父子的支持,使得曹操不能随心所欲的解决杨党,而曹操不解决杨党,就没法独揽朝政,架空刘协。
袁绍没有统一河北,消灭公孙瓒,没有刘备的支持,他就很难南下灭了曹操,入主洛阳。而曹操的存在,也给了刘备扩张争取到了大量的时间,袁绍不能解决曹操,就永远无法南下。
在这种平衡的结构之中,一旦拿掉了杨彪和杨党,整个平衡的局势会不会崩塌?
刘封敢用性命担保,只要杨彪失势,曹操一定会把握这个机会独揽朝政。
让刘封头疼的是,如今朝野上下,没有一个人能够替代杨彪。
司徒赵温虽然有才干,有声望,但却已经毫无胆气,根本不能指望他出来和曹操打擂台。
郭贡倒是有胆气,刘封相信只要自己支持对方,他有很大概率肯站出来和曹操争权夺利,但问题是郭贡的才能和声望不够啊。
论声望,郭贡虽是豫州名士,但别说天下级别了,就是在豫州本土,他都不是最有名的那一档。
论才能,郭贡有几斤几两,刘封还能不清楚吗?
“公仁,天子态度如何?”
刘封的目光猛的盯住了董昭,后者眨了眨小眼睛,回答道:“天子颇为犹豫,已经否了将豫章太守授予赖恭之议,并对刘表擅自兴兵侵扰豫章颇为不满。”
“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