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377节

  再考虑到刘骠骑极受天子敬重,得天子亲拜为骠骑大将军,又和蒯家、庞家有著很大的贸易往来。

  故而,蒯越、庞季这些人,在荆州集团中算是亲徐州派。

  庞季并不想荆州、徐州兵戎相见,更不想看到双方断绝贸易往来的情景。

  于是,庞季真心实意的开口劝说道:“大将军,刘勋来投时,我主并不知晓您受天子之委,都督东南三州之事。袁公路素来桀骜不驯,轻视朝廷,蔑视天子,人神共愤。刘勋能够举庐江反正,背弃袁术,此乃是顺应天理,效忠朝廷的义举也。”

  “故此,我主才会欣然接纳,全无寻衅大将军之意。”

  “我荆州与大将军已经同盟一年有余,双方贸易往来频繁,实不因此误会而骤然停止。”

  庞季抬起头,望著刘备,情真意切道:“否则,损失的不仅仅是我荆州,徐州也必然会有损失。我主与大将军同是宗室,对朝廷素来恭敬忠谨,乃是天子倚为泰山的宗亲。若是我主与大将军生出嫌隙,甚至因刘勋而自相残杀,得利者岂非是那些乱臣贼子?”

  “季肺腑之言,望大将军明鉴!”

  说完之后,庞季当即大礼拜倒,额头触地,尽显忠谨之态。

  “哎……,庞先生请先起来吧。”

  果然,刘备的声音软化了下来,颇为不忍。

  庞季心中大喜,口中却是恭恭敬敬道:“大将军若是不允,季愿跪死于堂前。”

  “景升兄竟得人如此。”

  刘备叹息一声:“庞先生乃忠臣也,又是荆州名士,先生出访我州,备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如此欺辱先生?先生还是先请起来吧。”

  庞季当即感动的涕零,起身拜谢刘备的恩遇。

  拒绝一次是表明决心,刘备第二次劝说可就不能再拒绝了,否则那可就是不识好歹,胁迫朝廷和骠骑大将军了。

  眼看著刘备动摇了,欲开口同意。

  鲁肃立马挺身而出:“大将军,若是如此罢休,我州未免太过吃亏了吧?”

  鲁肃这话其实一点不错,一千万钱,二十万石粮食就想买走六个县邑,委实是太过便宜了。

  因此,鲁肃话音刚落,堂上不少人就纷纷开口表态支持鲁肃,唯有荀攸、郭嘉、杜畿等人并未附和。

  庞季倒也不惊讶,这一局面也在他意料之中。

  本来他就是来谈条件的,既然谈条件,当然是要有来有回了。

  鲁肃话里的意思很清楚,给的不够,得加钱。

  庞季当即加价道:“若是大将军觉得补偿不够,外臣可做主,愿再加粮五万石。除此以外,明年的贸易额度,可增售二十万石粮食予徐州。”

  原先的官方贸易额度是一年一百万石粮食,现在再增加二十万石,意味著明年的贸易额可增至一百二十万石粮食。

  刘备和荀攸、鲁肃等人眼神交流了一下,都觉得荆州的补偿应该是差不多到底线了。

  就算还能增加,恐怕也会让刘表很是不快,不利于后续交易。

  刘备适时点头道:“既然景升兄执意要为刘勋做保,那备也不能不给景升兄这个面子。”

  庞季一听刘备终于应允,顿时长松了一口气。

  “外臣谢过大将军。”

  当晚,刘备设宴款待庞季,庞季本就推崇刘备,一时之间,主宾皆欢,气氛融洽之极。

  在宴席上,刘备的目光为一长相朴实,性格拘谨的青年所吸引。

  “此人乃是先生何人?”

  刘备端著酒杯,先邀请了庞季共饮之后,才发问道。

  庞季一看,当即介绍道:“此人乃是我之族侄,庞统庞士元也。”

  庞统本人在二十岁之前,名气其实不大,史书中记载的是他二十岁前为人朴实,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

  不过这种话听听也就罢了,庞统后来的表现,哪里像是个朴实的人,简直七窍玲珑。

  要不是运气实在太差,为流矢所中,丢了性命。

  他日后的成就地位虽不至于超过武侯,但妥妥的也要远在李严之上。

  更重要的是,庞统如果不死,诸葛亮也就不用著急入蜀了,那么荆州就依旧会是诸葛亮主掌,也没有不太可能被东吴背刺了。

  同时,庞统不死,荆州不丢,那么夷陵之战也就不会爆发了,黄权更不会带著庞统的弟弟们投降曹魏了。

  黄权可是妥妥的顶级全能名士,文武双全,智谋百出,极具战略眼光,能力品行性格可都是在武侯那一档的,而且黄权和诸葛亮的关系保持的很不错,又不是李严那种心胸狭隘的小人,对于诸葛亮的帮助绝对远胜李严。

  因此,庞统之死,其实是刘备气运的一大挫折,造成的连锁反应极大。

  庞家后代之中,庞统为最,早早的就被庞家压下了重注。

  之前的默默无名,其实是为了制造反差感。

  在庞统二十岁那一年,庞家制造了一场堪称荆州五十年来扬名之最的造星计划。

  主角就是庞统和水镜先生司马徽。

  司马徽是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的隐士,精通奇门、经学,虽不出仕,却名气极大,有“水镜先生”之称,以有知人之明而著称。

  因为战乱,司马徽向南逃到襄阳隐居,而庞家,恰好就是襄阳最大的士族。

  在一场拜会之后,司马徽直接为庞统作保,对其才学大为震惊,甚至亲自下场,夸赞庞统当南州士之冠冕。

  这南州可不仅仅是荆州,还包括扬州,交趾。

  等于是直接把庞统夸奖成了江南三州年轻一辈里的第一人。

  而且夸他的人还是水镜先生司马徽,这一下子直接爆炸了,消息不断的向四面八方传开,庞统的名气直接跳空高开,一路持续走高。

  当然了,庞统本身的能力的确极强,庞家对庞统极为信任,要不然这么造势可就是坑自己了,毕竟这是东汉朝末年,不是唯孝朝末年。

  实力不够,胡乱吹捧,可是会变成其他士族的踏脚石的。

  听到叔叔介绍自己,庞统当即避席而起,冲着刘备行礼:“统久闻骠骑宏毅雅量,尊士爱贤,拔擢幼才,今日得见,才知传闻不虚,实让统钦佩万分。”

  刘备哈哈大笑起来,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更何况庞统一张朴实脸,让人很容易将他当成老实人。

  老实人嘴里说出来的话,能有假吗?

  那必然是真的。

  刘备大笑道:“士元还请入席,今日只叙士林情谊,不论官场大小。”

  当晚,主宾尽欢,欢宴达旦。

  次日开始,庞季又带著庞统和庞桦访问了荀攸、繁钦、杜袭、赵俨等人。

  这些人都曾经在襄阳避难过,与庞季等人也多有结交。

  庞季此来,一为叙旧,二为贸易。

  荀攸等人此时已是刘备心腹重臣,庞季自然要维护好彼此之间的友谊,而且对方也能在贸易的问题上说的上话,对刘备父子有影响力。

  结果也是相当的喜人,荀攸、杜袭、赵俨、繁钦等人的反馈相当之好,除了没有答应帮忙增加霜糖、雪盐的份额外,可谓是相当成功。

  这几日的辛苦也算是相当值得的了。

  “从父,我有一事,想要禀明。”

  这一日,庞季正在迎宾馆中休息,庞统突然求见,见面之后,就说出这番话来。

  庞季有些惊讶,但庞统的才学,他又如何不知,欠缺的只是一个扬名的机会罢了。

  要不然,庞家这么多的子侄,他偏偏就带了庞统和庞桦一起来?

  要知道庞桦可是庞德公的儿子。

  就冲着这一点,庞统在庞季的心目中,是足以媲美庞德公嫡子的存在。

  “士元有何事要说?”

  庞季换了个舒服的坐姿,大手一挥道:“可尽管道来。”

  原本庞季以为庞统可能是相中了什么古籍、名马之类价格昂贵的物品,想要来找他要钱。

  可没想到,庞统的请求却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从父,统欲往江东一行,若是有缘,统欲拜访骠骑之子刘征南。”

第329章 孙军动向

  会稽,山阴城外。

  一队队的甲士在中军旗号的指挥下,交接著对城头发起猛攻。

  孙策军从抵达山阴城下的第二天开始,就对山阴城发动了猛攻。

  哪怕工程的器械极其简陋,只有最简单的云梯和冲车,可孙军依旧悍不畏死的爬向城头。

  这不仅仅是因为孙策军士气高昂,骁勇敢战,同时更重要的是,孙策发布了重赏。

  先登者擢升三级,赏布帛两千匹,赐田宅五百亩。

  光是这一条,就已经刺激的孙策军猛士嗷嗷直叫了。

  可饶是如此,孙策还不满足,今天早晨,他还在军中承诺,打开山阴城,允许洗城三日。

  这一下子,可不仅仅是猛士了,就是普通士卒的眼睛都红了。

  军中不是没有想劝说孙策的,可到最后,劝说的话也说不出口。

  因为大家都知道孙策的迫不得已,要是不能在短期内拿下山阴,孙策军可就无路可逃了。而且这一场恶战之后,伤亡肯定小不了,到时候士气也会变得衰颓,需要一些手段来提振士气。

  洗城无疑是效果最好的手段,不但能重整士气,还能大捞一笔。

  按照孙策军的规矩,洗城所得的财货,得上交一半到军中的。

  “伤亡太大了。”

  孙看著远处城头那一个黑点落下,这都是孙策军的勇士。

  可会稽军也跟发了疯似的,拼死守城,孙策军的勇士即便成功登城,也立马就被反击给逼退,甚至是推落城头。

  仅仅三天功夫,孙策军已经伤亡过一千五百,战死高达六百余人。

  不过会稽军也不好过,伤亡也在一千三百左右,虽然有城墙庇护,可战力差距却使得双方的伤亡接近于1:1。

  韩当一咬牙,冲着孙策抱拳道:“伯符,让我上吧!不拿下城头,我誓不还营。”

  平心而论,程普,黄盖、韩当三人对孙家还是极其忠心的。

  黄盖靠边站了十几年,可在赤壁里还是心甘情愿的为孙家当间谍。要不是黄盖在孙家这十几年的冷落人尽皆知,以曹操的多疑善忌,能这么快的相信他?

  只是曹操想不到黄盖能这么忠,更想不到江东冬日也会有东南风。

  孙策俊美的容颜此时冷硬似铁,听到韩当的请战后,他只是愣愣的吐出两个字:“不急。”

  不明白孙策到底在等什么,可孙策现在可不比两年前了,军中威望极高,别说韩当了,就是程普也不敢在对方面前摆老臣姿态了。

  叫你一声叔父,那是给你面子,也是体现孙策的重情重义,可不代表你就真姓孙了。

  韩当只能退了回去,孙策的注意力依旧放在前方战场上。

  孙策很清楚如今的唯一生机就在山阴城中,而想打破山阴城,只能不惜人命。

首节上一节377/4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