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安排的这个组合就相当不俗。
杜畿是京兆郡杜陵人,是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的后代,大小杜律法是他们家的家学渊源,而且刘封也和刘备推荐过,杜畿文武全才,还特别善于断案。
因此,刘备将杜畿安排为裁判员,对其委以重任,让杜畿心生得遇伯乐之感。
同时,刘备又安排了徐州广陵海西人徐宣以及降将本土代表的舒邵为副手,这二人皆有爱民刚强之名,舒邵还是袁术手下官吏,对这些贪官污吏相当熟悉。
用这两个人来给杜畿打下手,可谓是恰到好处,而且刘备还能收获这些人的忠心,毕竟这三个人可都是在后世以爱民留名青史的。
此后,刘备将各路贤才放到下面去当县令、县长,负责各个县内的水利工程,同时,还将从徐州调来的一百多个刘儿营出身的孤儿安排到下面去当随从。
这些孤儿们虽然识字,而且也经过一定的吏员教育,但刘备还是觉得不放心。
毕竟他们太年轻,而且也没经验,万一被底下的吏员给坑了,那可是要吃大亏的。
因此,刘备干脆就将他们拨给各位名士们做随从,同时让他们多看多学多做,就当学习了。
对于刘备的安排,众名士也都没有什么意见,各自赴任,抓紧开工。
这件事刚刚安排好,荆州的使节也到了。
来人自然是庞季,带著庞统和庞桦来到了寿春。
荆州来使,刘备自然高规格接待。
哪怕如今刘勋投奔了荆州,荆徐之间已经生出了嫌隙,但彼此之间持续了一年之久的贸易都给对方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于情于理,都得以礼相待。
刘备将荀攸、鲁肃、郭嘉、杜畿、贾习、袁涣、袁霸、袁敏等人尽数请来,列席接待庞季。
陈登此时还在路途之中,否则定然居于群臣之首,位在荀攸、鲁肃之上。
庞季上堂之后,只见一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双耳垂肩的雄主,正目光灼灼的打量著他。
庞季自然能够猜出此人正是骠骑大将军,豫州牧,谯侯刘备。
于是,庞季赶忙上前两步,大礼参拜:“外臣襄阳庞季,拜见骠骑大将军。”
“庞先生请起。”
刘备的声音温润如玉,不急不躁,仿佛有安抚人心之能一般。
听著刘备的声音,庞季心头也缓缓平静了下来。
“谢大将军!”
庞季直起身,看见刘备一脸和气的冲着他道:“先生请先入席。”
庞季心中一暖,忍不住赞叹,久闻刘骠骑宽厚待士,今日一见,当真是名不虚传。
其实刘表早年也是以宽仁著称,只是随著他对荆州统治的稳固,刘表的脾气也渐渐的起来了。
当然,刘表的脾气其实也是一分为二的,有一部分是真脾气,毕竟实权的荆州牧,可是天下第三大强藩,怎么还可能像以前那般亲民。
哪怕宽仁雅量如刘备,有了荆州地盘之后,不也想著继续奏乐继续舞了吗?
但刘备和刘表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刘备的宽仁亲和是入了骨的,而刘表却只停留在表面。
刘备一辈子就杀过那么四个大臣,义子寇封除掉后,就剩下三个人。
这三个人里,彭是造反,张裕是作死,还有一人雍茂乃是死于政治,他坚决反对刘备称帝。而且即便如此严重,刘备也只是处死当事人,并没有株连三族。
同样的罪行,要是换了魏、吴,恐怕最轻也得诛灭三族了。
彭在死之前悔过,写信给诸葛亮,可谓情真意切。
至于张裕,那更是自己疯狂作死了。
张裕此人胡须浓密,刘备见了之后,就讲了个笑话调笑张裕,结果张裕反唇相讥,笑话刘备没有胡须(刘备不是无须而是无鬓),在东汉时代,讥笑别人没有胡子可是相当严重的一件事,这意味著你在暗讽对方是阉宦。
东汉的士族和宦官可是你死我活的状态,可想而知张裕的反击有多过分了。
但刘备还是忍了,觉得是自己的过失,不应该先调侃对方的胡须。
张裕后来被处死,是因为他坚决反对刘备北伐汉中。
哪怕刘备已经攻占了汉中,他依旧坚决反对,还在蜀中散布谣言,说刘备现在虽然得了汉中,但九年之后必然会再度失去。
面对这样的言论,刘备忍无可忍,这才不顾诸葛亮求情,下令处死了对方。
雍茂的事情就更为简单了,身为刘备的心腹亲信主簿,居然反对刘备称帝,而且还是反对党的带头大哥。
刘备于公于私都无法原谅他的。
对比一下整个三国,为人君者,在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这一点上,真的是无人能够超越刘备了。
刘表除了真脾气外,还有一部分假脾气。
这是上位者经常使用的招数,你没有犯错,我明著没法收拾你,那就借怒收拾你。
刘表中后期其实收拾了不少荆州名士,譬如韩嵩,就被他关押了好几年。
其目的也是为了削弱荆州士族的势力,以巩固自身的统治,但和刘备一比,显然又落于下乘了。
第328章 议定庐江
庞季接著将来意说了出来。
其主刘表认为,刘勋归荆,乃是顺应大义,背弃逆贼袁术的正义之举。
既是正举,刘备就不应该过于追究其归属。
当然,刘表很尊重朝廷,也很尊重骠骑大将军,因此,刘表建议就以如今实际控制权停战,同时,刘表和刘勋一方联手补偿刘备一方钱一千万,粮食二十万石,军械被服药材等物资一批。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刘勋手里已经只剩下五、六城了,如果寻阳被刘表所取,那刘勋就只剩下庐江郡西南面的五座城池。
庐江总共十五县,刘备得其九,已经占了近三分之二了,更别说刘备所得的都是庐江精华城市,大多靠著淮河、长江和芍陂湖。
境内更有水、泄水、决水、水等多条河流纵横,都是上好的水浇田地,只要做好了水利工程,产粮量极高。
反倒是还在刘勋手里的那些城里,有好几座紧挨著大别山山麓,平地稀少,还要面临山中蛮族的威胁。
刘表能提出原地停战,显然脑子也是清醒的。
给出的补偿也算是投刘备所好,毕竟徐州这一年多一直在荆州采购粮食,可见徐州对粮食有多重视。
刘表不是没考虑过掐断粮食共计,但召集了心腹幕僚计算之后发现,徐州如今的购粮很可能是库存,而不是消耗了。
此时掐断,对徐州只是伤其皮毛,却会大大恶化两州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让荆州以及刘表个人损失大量的钱财输入。
刘表可是靠著徐州贸易这条线赚取了大量的钱财,更靠著这些钱财,成功的扩充了直属于他个人的亲族武力。
靠著这近两万人的嫡系部队,再加上文聘等比较听命于他的豪强部曲,刘表能够如臂指使的部队已经接近了荆州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如此一来,刘表对于整个荆州军的影响力和指挥力也是直在线升,许多豪强部曲已经不敢仗著蒯、蔡、黄、庞等大家族的势力而对他阳奉阴违了。
军队这种体系,是很难做到完全一言堂的。
哪怕强如李二凤,他真正心腹嫡系部队也只有三千玄甲军,其他还是得依靠麾下的武将,否则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他何至于只有八百甲士,因为当时在京城,其他兵力都是他爹李渊和他哥李建成的心腹军队,他撬不动。
可你精锐武力以及兵力的强弱,则会直接影响到你在总军力里的影响力和指挥力。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杠杆原理,你的心腹精锐武力越强,人数越多,也就越能撬动更多的外围军队。
原先的刘表倾力培养,亲族军的数量都不满万,哪怕加上文聘、黄忠等人的部曲,也才万人规模。
对于总兵力八万人以上,巅峰期十余万的荆州军,十分之一的占比可就很不够看了。
青州军的军纪稀烂,战斗力虽强,但也算不上第一档,可为什么曹操对青州军如此重视,偏袒?
于禁够厉害了吧,堂堂五子良将,长年是曹操手底下外姓将领第一人,就连起兵功臣,先登狂魔乐进,以及武庙大佬张辽都被他压的死死的。
可在曹操一炮害三贤时,青州军照样敢在曹操面前造谣于禁造反。
原因只是因为曹操被张绣追的险些丧命的时候,青州军有一部却在劫掠百姓,结果被于禁发现镇压。
结果青州军打不过于禁,就跑去曹操面前告状。
最后曹操虽然调查清楚,还了于禁清白,但青州军照样屁事没有,就连被于禁抓了的那些畜生也都被放归原部。
曹操为什么这么袒护青州军?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青州军只忠诚于曹操个人,只有曹操一个人的印记,其他人谁也调不动。
历史上青州军就连曹丕都不服,曹操有了这三四万人规模,又只忠诚于自己一人的青州军,再加上十几万青州黄巾后备军,这就是他能在自己派系中能大搞一言堂的根本原因。
毕竟其他人的军队加一块,也没他的心腹部队多啊。
刘备、刘封如今也是如此,他们的嫡系在军中占据了总兵力的十之七八,没有人能够挑战刘备父子在骠骑军中的地位,别说是非嫡系了,哪怕是薛礼、笮融旧部这种附庸军,都表现的极其老实,敢于血战。
如今,刘表终于大致掌控了荆州军,尝到如此大甜头的刘表,还想要继续扩大基本盘和军中优势地位。
如此一来,他又怎么可能舍得放弃和徐州的贸易呢。
如果不是刘勋以及西南庐江的重要性,以及对刘备向南扩张的戒心,刘表都未必会接纳对方。
“天子已将讨伐袁术之责交予刘备,并以备督领扬州诸事。庐江分属扬州,乃是备之治下,景升兄此举,未免有些越俎代庖了吧?”
刘备表面上似乎并未有因刘景升所给的好处而意动,心里却是有些震惊。
他之前早和好大儿商量好了,刘表这边就吊著他,并不会在此刻直接开战。
倒不是怕了他刘表,而是一来刘封主力在江东南征,若是此刻再和刘表大打出手,袁绍和曹操即便是个傻子,也会惊骇刘备两面开战的实力了。
谁能保证醒觉过来的曹操和袁绍不会在北方捅刀子?
要真刺激了袁绍、曹操在北边找事,扬州这边还没能搞定,刘表这样又是上游,徐州的北部防线又没大佬坐镇统一指挥,那可真要出大事情了。
第二个原因,也是刘备扩张的太快了,豫州,扬州的地盘俱是新地盘,就连徐州境内的彭城、广陵、琅琊也才收复回来不过两年。
是时候稳一下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勋投靠刘表反而倒是一件好事情了。
这等于是送了个随时开战的把柄给了刘备父子,眼下自然不用急于一时。
所以,现在不是和刘表开战的最好时机,就算要打,也要集中兵力以快打慢,尽量在战争初期就重创对方,才是一个合格的战略家。
故此,刘封和刘备早已经商量好了,只要刘表不咄咄逼人,承认如今的实际控制线,就可以同他维持现有的虚假和平。
什么时候撕破脸,还不是自己这一方说了算。
现在刘表不但达到了刘备父子的心理底线,更表现出更大的善意,居然给予了不小的补偿。
刘备之所以表现出不置可否的样子,其实还是想要看看能不能敲出更多的好处出来。
跟好大儿接触久了,刘备也被好大儿影响到了,这要是放在以前,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但刘备也很无奈,谁让眼下到处都是用钱用粮的地方,光是江北两郡的以工代赈,就是一个天量的耗粮数字。
这不多找补一些回来,财政哪里还支撑的住。
尤其看到好大儿为自己的基业操碎了心,到处找补钱粮,刘备也是心疼儿子的啊。
刘备的话并没有出乎庞季的意料。
庞季在荆州集团内,乃是第一梯队四大世家中的庞家。
四家同气连枝,守望相助,而庞季本人,又和蒯越的关系极好,堪称异姓兄弟。
蒯越私底下和庞季多次聊起过刘备和徐州,对刘备很是赞赏。
能够在两年时间里,就把一个残破凋零的徐州带到如今这般强盛兴旺,庞季对此也是极其钦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