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345节

  不过贾逵的刚强是外柔内刚,他对于平民很是怜惜。

  贾逵在曹魏政权中从来没有走到过核心位置上,哪怕他在曹丕登基的过程中出了大力气,但他仍旧不被曹丕所喜欢。

  曹丕登基之后没几天,就把他一脚踹去了豫州当刺史。

  如果是东汉时代,豫州刺史那可是天下第一等的封疆大吏。

  但在曹魏,豫州刺史简直是擦屁股用的。

  天下三大战区,雍凉战区对抗季汉不提,曹魏和东吴的两大战区分别在合肥和襄阳。

  豫州就挨著这两个战区,颍川靠著南阳、襄阳,汝南靠著寿春、合肥。

  兵力全都集中在了襄阳和寿春,豫州要兵没兵,要钱没钱,粮食还得拼命供给前面的两大战区。

  从这里就能看出曹丕有多讨厌贾逵了,哪怕酬功,也给了这么个尴尬位置,这是故意恶心谁呢。

  但即便如此,贾逵依旧每到一任,就深耕地方,组织百姓大兴水利,勤垦桑农,可谓是做实事的典范。

  贾逵的这一点相当受刘封欣赏和喜爱,任何一个肯做实事,愿做实事,能做实事的人,都是值得钦佩和爱惜的。

  面对张英的示好,贾逵虽然没有拒绝,但却保留了几分距离,满满的都是贾逵式傲慢。

  这种自我感觉给人留有余地,是贾逵日后得罪各路神仙的招牌举动。

  张英此时就很不快,觉得贾逵是在敷衍自己。

  可形势比人强,对方明显是刘封身边的心腹爱将,张英自衬惹不起,也只能讪笑著跟在贾逵身边,帮著对方接管牛渚防御。

  随后牛渚矶的换防成功之后,董袭、甘宁的水师再度立岸,带著张英水军一起前往厉阳水寨,接应下一批的渡江部队。

  很快,第二批部队渡过了长江,开始登岸。

  贾逵原本并不在意,可当他看到船头一人后,立刻脸色大变,赶忙朝著那艘船只所在的位置奔去。

  张英这会儿正跟在贾逵身边,看见他突然跑了起来,虽不明就里,却也跟著跑了起来。

  等到张英追上贾逵时,只见先前这个有些傲气的年轻都尉正低著脑袋,脸上都挂满了崇敬,正跟在一个少年身边。

  而在这个少年的另外一边,一个身材健硕,面相轻剽悍勇的青年。

  这面相凶悍骁勇的青年宛若一只斗鸡,眼睛吊的老高,恨不能用眼角看人似的。同这青年将校一比,贾都尉立刻就显得和蔼可亲起来了。

  张英浑身一个激灵,马上醒悟到眼前这少年可不就是征南将军刘封吗?

  也只有是他,才能让贾都尉这样桀骜不驯的人如此老实的跟在身边。

  张英赶忙迎了上去,隔了老远就单膝跪地,参见道:“卑职横江校尉张英,参见征南将军。请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行全礼。”

  张英猜的不错,来人正是刘封。

  其实按照刘封的本意,第一批过江就想过来了。

  可出于自身和大军安全考虑,他不得不按捺住心头的焦急,等到了第二批过来。

  这一次上岸的是潘璋所部,眼角看人的自然也是刘封的心腹亲将潘璋了。

  当然,潘璋的高傲只会留给外人,对著刘封却是行令禁止,异常顺从。

  张英突然从旁冲出来,刘封身后的许褚第一时间就冲了出来,将刘封护在身后,而潘璋也是挡在了刘封的身前,深怕对方藏有弓弩。

  只有贾逵看的目瞪口呆,认出了对方的身份,却不知道这家伙想要干什么。

  等到张英单膝跪地,冲着刘封大声呼喊问候。

  众人这才意识到对方只是想要请安问好。

  刘封哭笑不得,幸好张英隔了老远就行礼了,以示对自己的尊敬。

  要是再离的近一些,恐怕这会儿脖子应该在许褚的手里捏著了。

  “主公,此人乃是牛渚矶守将张英。”

  贾逵赶忙在刘封的身边解释起来:“其人颇为配合我部,应该只是想要晋见主公的无心之失。”

  贾逵毕竟是贾逵,外冷内热,虽然看不惯张英的做派,但在张英惹了麻烦之后,还是不惜为其解释疏通。

  刘封却是笑著摆了摆手:“梁道无须解释,张英之名,我也素有听闻。”

  随后,刘封轻轻推开许褚和潘璋,朝著张英走去。

  别看张英长的五大三粗的,但刘封如今也身手不错,还真未必会害怕对方。

  感受到刘封靠近,张英把头低的更低了,以至于额头都快要贴上地面了。

  “张校尉乃是功臣,何须如此屈待自己。”

  刘封暖心的声音响了起来,下一刻,他竟然亲手搀扶著张英站了起来。

  “将军,卑职……卑职,卑职愿为将军效死。”

  张英很是感动,颇为激动的想要向刘封表忠心。

  刘封满意的点点头:“张将军之心,封实知之,且先随我左右。”

  张英登时大喜,赶忙跟了上去。

  在张英的介绍和建议之下,刘封派出潘璋的两个营,分别前往横江津和当利口接防。

  那两处守将乃是樊能和于麋,自然不会有半点阻碍。

  横江津,当利口两处的防务交接的相当顺利,刘封所部登岸之后没多久,就已经控制了两地。

  此时,刘繇也早已经收到了消息。

  不但得知了刘封所部成功登岸,还得知了张英、樊能、于麋等牛渚军已经投效了刘封的消息。

  此时的刘繇不但没有无能狂怒,反而长叹了一声,然后返回了自己所在的小院。

  刘繇和张英等人之间的关系,属实是恶性循环了。

  因为刘封要过江,手里不但有著天子的诏令,还有著刘备的号令。

  刘繇内心进退失据,表现到外在,就是对张英等人的猜忌和防备。

  张英等本地派早就对刘繇区别对待,以及毫无战果而感到失望了,此刻又被刘繇防备,自然愈发离心。

  张英他们愈发离心,刘繇自然也能察觉到,也就更加担心自身的安全。

  两方就陷入到了恶性循环之中,直到此刻,刘封军在张英等江东军的迎奉下,成功渡江,进驻牛渚时,他才恍然。

  人心早已尽失,自己究竟还想争取些什么?

  一时之间,刘繇心灰意冷,索性回房休息去了。

  后续的事情相当顺利,刘封军全军顺利的渡过了长江,接管了整条牛渚防线。

  暂时过江的有贾逵、潘璋、甘宁、董袭四部,徐盛所部则留在厉阳,等待孙贲所部北上。

  此次作战,孙家部曲自然是不必参加的。

  让孙家部曲参加江东战事,有百害而无一利,没有必要为了“信任”而去信任。

  让孙家北上,填补北部边防的力量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不过孙香倒是留了下来,这是考虑到中后期可以借助孙香来进行政治攻势,哪怕只是争取到孙香的儿子,孙贲的弟弟都是值得的。

  要是能拉来吴景、徐琨任意一个,那都是血赚。

  至于说降孙策,刘封暂时不抱希望。

  那家伙野心有多大,刘封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此时的孙策脱离了袁术的掌控,在江东连战连胜,气势正盛,此时说降,恐怕反而会被当成是藐视他,没那必要。

  真要降服孙伯符,还得天时地利人和一起使劲才行。

  比如将其逼在死角了,又抓到了他老娘和弟妹,然后再让孙香、吴景、徐琨、周瑜一起去说降,那时候才有成功的概率。

  拿下牛渚防线后,又得到了江东北部豪强们的支持,刘封算是彻底在江东站住脚了。

  张英这帮人可是富的流油,刘繇之所以能在江东支撑三年,这些人的自掏腰包起了很大的作用。否则光靠扬州其他三个郡送来的那点钱粮赋税,刘繇别说两万兵马了,就是五千人都未必养得起。

  当天晚上,刘封特地设宴款待张英三人。

  张英三人本就有意讨好逢迎刘封,恰好刘封也对他们大加赞赏,场上气氛一时之间很是融洽,宾主尽欢。

  酒宴进入后半段后,刘封突然朝著殿后的赵凡招了招手。

  “刚毅,且到我身边来。”

  赵凡本来位于堂上末尾,本来按照他的职位,是无缘参加这场宴会的。

  但一来他是功臣,二来刘封亲自殿了名,于是特地在靠近门口的位置给他加了一副席位,忝居末席。

  不过如此赵凡就相当满足了,一想到刘封居然还能点自己的名字,他心里就暖洋洋的。

  在场众人人人都比他官高爵显,即便是官位最低的贾逵,那也是行校尉的都尉职,比他这个军司马要高出一级半了。

  赵凡看著刘封军人才济济,将领或是风度翩翩如周瑜,或是雄壮沉稳如许褚,或是高亢张杨如潘璋,花团锦簇如甘宁,大巧不工如董袭,甚至就连诸葛亮这等少年都温文尔雅的让赵凡见之自惭。

  高兴艳羡之下,赵凡可谓是酒到杯干,极其尽兴之时,冷不丁的听到刘封在上首喊他。

  赵凡初时还以为是自己想的太多,幻听了。

  可当他切切实实的看见刘封冲着自己招手时,才意识到原来这是真的。

  幸福来的太过突然,赵凡努力的想收起脸上的笑容,以免给刘封留下太过轻浮的印象。

  可他发现这也太难了,嘴角怎么压都压不下去。

  “刚毅,我敬你一杯酒。”

  刘封举起手中的酒盏,冲着赵凡道:“此酒乃是敬汝在曲阿为刘使君殿后,独守孤城,真英雄也!”

  赵凡心中激荡,一口饮干杯中之酒。

  刘封顺势也一口饮尽,周围众人大声叫好,尤其是张英叫的最响,毕竟表面上赵凡和他可是叔侄关系。

  饮罢,刘封拉著赵凡坐到了自己身边,突然冲着张英询问道:“张校尉,我听说赵凡与你叔侄相称?”

  张英一听,顿时觉得面容增光,而樊能、于麋两人也露出了艳羡的神色。

  张英朝著刘封拱了拱手道:“回禀征南,确有此事。”

  刘封满意的点点头:“那我还要恭喜张校尉,能得此贤侄。”

  张英笑的更开心了。

  可刘封却是突然话锋一转道:“听说昨夜赵凡过江之前,你等三人许他独领一营,并愿调拨勇士助他成事?”

  张英三人愣了一下,不明白刘封为何会突然提起此事。

  “我意调赵凡到我身边听用,只是两千兵力不够实用,想请三位慷慨襄助,给他凑满四千人如何?”

  刘封这话一出,赵凡固然是大喜过望,可张英他们三个却是坐蜡了。

  张英脸上的骄傲自矜消散的干干净净,而樊能、于麋两人脸上的艳羡和嫉妒也已经不见了踪影。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发懵。

  之前满打满算,只需要够赵凡补个一千多人就足够了,而且可以给的是新兵。

  军械物资上意思意思,也足以应付赵凡了。

首节上一节345/4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