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226节

  一直到宋代开始,人们才真正开始食用各种素油,包括但不限于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等。

  刘封暂时决定豆油压榨技术不必推广,而是可以适当吸纳一些鲁肃、陈纪、陈群、陈登等家族的资金,然后在郯城建个油坊区,先在郯城尝试一下。

  之所以选择郯城,一来郯城人口多,二来水陆交通四通八达,三来还有大量的驻军和马匹。

  就在刘封继续翻看报告的时候,刘备已经来到了他院外。

  刘备干咳一声,转头对著关、张吩咐道:“二弟、三弟,你们且在院外等我。”

  关羽点头应是,张飞却是一脸诧异:“兄长,为何?莫非兄长还想要对大侄儿动手?”

  刘备登时气急,狠狠的瞪了张飞一眼:“为兄那是管教儿子!汝懂个屁!”

  说完,刘备也不去理会张飞,气呼呼的推开门独自进去找刘封了。

  张飞还想要跟上,却被身边的关羽给拉住。

  “三弟,别胡闹。”

  关羽冲着张飞摇了摇头:“大哥是来给封儿道歉的。”

  只是关羽说话的声音有点响,这话也传进了刚刚走出没几步的刘备耳朵里,让刘备脸色憋得通红。

  于是,下一刻刘封看见的刘备,就跟只斗鸡似的,满脸通红,恶狠狠的盯著他。

  不是吧?

  刘封一脸懵逼,还以为刘备是追著自己过来的。

  难道今天这顿打就真的避不开了?

  好在刘备并没有真动手,而是坐到了刘封对面,只是盯著他看,也不说话。

  刘封悄悄的松了口气。

  过了片刻,试探性道:“父亲找儿有事?”

  没想到刘封这句平常普通的话,却像是戳爆了刘备一般。

  “哼哼,你现在本事大了,为父能有什么事,这徐州不如让你来做主好了。”

  刘封沉默了起来,他虽然看著只有十来岁,可他毕竟不是真只有十来岁。

  他敏锐的察觉到刘备的状态不太正常,于是选择了沉默。

  刘封这一沉默,刘备也有些醒觉了过来。

  从今天议事开始,他的情绪就不太对劲,只觉得身边的人突然和自己的距离变得远了。

  这也难怪了,二张、荀攸、郭嘉这些他非常尊重且钦佩的文士,竟然没有一个是支持他勤王的。他甚至怀疑陈登、陈群、鲁肃、刘晔等人的意见,也会和二张、荀攸、郭嘉一样。

  就连关羽和张飞这样的手足兄弟,都不赞成刘备无底线的迎奉天子。

  这些人亮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他们效忠于天子,但是他们更效忠于刘备。

  对于这点,刘备既感动,又高兴,可同时也有些彷徨,以及心虚。

  是的,就是心虚。

  刘备从来没有担负起如此之重的责任。

  再加上他选择主动来找自己的儿子,这等于是变相的低头。

  这一切的一切,导致了刘备情绪的爆发。

  好在刘备本身也是控制情绪的高手,刘封只是一个沉默,就让他重新冷静了下来。

  又安静了片刻后,刘备主动打破了沉默:“刚才为父冲动了,你不要往心里去。”

  刘封此时抬起头,露出一个笑容道:“父亲,孩儿是有自己的想法,可这并不妨碍您可以教训孩儿。毕竟您是老子,孩是儿啊。”

  “臭小子,你还知道我是你老子。”

  刘备也笑了起来,突然觉得胸口的块垒消失了。

  他招了招手,叹息一声:“刚才诸位先生也都来过了,他们的意见都跟你一样,这件事难道还真是为父错了?”

  “父亲并没有错。”

  刘封知道,这时候的刘备有些脆弱,不能再打击对方了,赶紧缝补道:“父亲忠肝义胆,效忠天子,仁爱百姓,错的不是父亲,是这个世道,是那些上欺天子,下虐百姓的乱臣贼子。”

  “父亲,若是您手中无权,如何能对付得了这些乱臣贼子?难道让他们掌了权,继续欺压天子,残虐百姓?”

  刘备了眼刘封,心里有些接受了儿子的说法。

  他想起了昔日自己任安喜县尉、高唐令等职的时候,那些上官丑陋的嘴脸。

  贪污横行,腐败成性。

  浑然不顾百姓已经没有隔夜之粮,依旧敲髓吸骨的税吏。

  封儿话糙理不糙,正如封儿所说的那样,与其让这些人掌权,的确不如由我来掌权。

  刘备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笑了起来:“还说没怨气,道理这么许多,不都是在暗示为父错了。”

  看见刘封想要解释,刘备却是摆了摆手:“既是为父错了,如何就说不得了?为父没读过多少书,却也知道家有诤子,不败其家的道理。说说吧,若是如所愿,我徐州该如何迎奉天子?”

  刘封心中一喜,虽然不知道缘由,但明显刘备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且还是有利于自己的改变。

  于是,刘封也不藏拙,赶紧将自己的计划托盘而出。

  刘封的计划,无非也就是汲取历史之长,尽量占住好处,然后把锅甩给曹丞相。

  天子不可迎奉至徐州,不然这徐州到底还是谁说了算,刘封可真没把握。

  毕竟那可是天子,而团结在刘备身边的,又大多是相性偏向忠义的。

  刘封真正有把握的,不过是鲁肃、刘晔、周泰、甘宁、潘璋等人。

  就连赵云、太史慈、陈登、陈群这些人,刘封都没把握他们一定会站在刘备这一边,而原因却有些可笑,恰恰是因为这些人都是忠义之辈。

  所以天子绝对不能来徐州,刘封觉得原本历史上的许县就极为合适。

  许县位于颍川郡的东南角,距离陈国不足五十里,差不多就是郯城到即丘的距离。只要刘备能够控制陈国,那么到许县可就是一日的距离了。

  除此以外,天子放在许县,曹操也不会太占便宜。

  至少刘备比较容易施加影响力,而曹操想要举起屠刀的时候,也得忌惮一下刘备的反应。

  另外,刘封还打算在这波迎奉天子中,给曹操挖个坑,看看有没有机会离间一下袁曹的关系。

  刘封说的兴奋,刘备却是听的有些自闭了。

  是的,刘备真有些抑郁了。

  因为好大儿的想法和计划,竟然和别驾、治中以及荀攸、郭嘉等人一模一样。

  再联想到之前这些人轮番劝谏自己,刘备一瞬间觉得和自己比起来,刘封反而更像个明主了。

  不过这想法也就一闪而过,刘备也没往心里去。

  毕竟自己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自己未竟的事业和徐州基业,不还是刘封的吗。

  “封儿你的计划,与诸位先生相合。”

  刘备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刘封等人不谋而合的计划:“那你打算怎么迎驾呢?”

  “父亲切不可亲动。”

  刘封脸色一正,他可相当担心刘备要亲自去河东迎接天子。

  别看刘封长袖善舞,能力出众,可现在徐州的核心就是刘备,刘备绝对不容有失。

  “父亲,孩儿愿毛遂自荐,父亲可至梁国统领全局。”

  刘备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那你打算如何进兵?”

  刘封以为刘备是在考核自己,于是仔细思考后,开口道:“孩儿打算自彭城出发,经沛国,至梁国,然后以天子旨意过陈国,入颍川。因此,梁国至关重要,恳请父亲亲至梁国坐镇。同时,孩儿还想请动豫州郭刺史与我一起北上。”

  刘备听到这里,就明白刘封的小算盘了。

  把郭贡带走,一边壮大自己的军力,一边又能让梁国群龙无首,便于自己掌控,而且还是用天子令做事,可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次简雍回来,还带来了天子诏令,命令刘备起兵勤王,这份诏令对沿途忠于汉家郡县的威慑力是相当大的。

  比如陈国,只要有了这道诏令,骆俊不但不会阻挠徐州军过境,甚至还会主动提供粮秣。

  刘封见刘备对此并无异议,于是继续说道:“孩儿将请父亲要数封书信,再要一个人。”

  “哦?什么书信?又要何人?”

  “孩儿听闻温侯吕布与张杨是为至交,双方关系极为亲近,故此希望能让温侯修书一封与张杨,请他支持我军勤王。此外,孩儿还听说韩歆之父韩融正在天子处任大鸿胪,钟皓之孙钟繇也在天子处任黄门侍郎。故此,想请韩歆、陈纪等先生修书一封。”

  刘备点点头,其实像韩歆、陈纪若是能随军北上其实是最好,只是这些人刚刚从颍川逃难来的徐州,再让立刻北上,有失重士之嫌。

  书信虽然不及本人效果最好,但也聊胜于无了。

  “善。”

  刘备点点头,说出一句等于是肯定了刘封的话:“为父会请诸位先生动笔的,相信北上勤王,也是诸位先生的心愿。”

  接著,刘备又问道:“那你还想要何人?”

  刘封眨眨眼睛,回答道:“孩儿想请动的并非是我徐州之人,乃是张太守麾下的董访先生。”

  “董访?”

  刘备有些懵逼,这人是谁,为何从来不曾听说过。

  可若是此人能力不俗,自家好大儿早就会举荐到自己跟前了。

  就好比张文远、高孝父,好大儿下起手来可是一点都不客气。

  怎么到了这董访这里,却像是地里突然冒出来的了。

  刘备忍不住好奇的问道:“这是何人?缘何不曾听你提起过?”

  刘封无辜的摇了摇头:“父亲,孩儿也不知道此人是何人,能力如何。”

  “那你为何一定要他?”

  刘备说疑惑道:“莫非此人也有什么姻亲在朝中为显宦?”

  “非也!”

  刘封摇了摇头,解释道:“此人兄长乃是昔日袁绍麾下重臣,恰恰是因为董访的关系,为人所陷害,只能出逃至张杨处求生。”

第218章 北上勤王

  董访此人,乃是曹魏名臣董昭的弟弟。

  董昭这个人在原时空里堪称曹操的顶级舔狗,很多人都以为曹操迎接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毛出的主意,是荀、程昱力挺,曹操力排众议,多数服从少数才让这计划得以实施的。

  可前半段确实没错,但后半段却是很不完整。

  因为虽然决定是曹操他们做的,可真正把汉献帝送到曹操手里的,却是董昭。

  没错,就是董昭一个人,几乎一手一脚,在东归车驾中连横合纵,挑拨离间,煽风点火,冒充曹操写信给杨奉,最后亲手把天子送进了曹操的手里。

  如果说献帝东归是一场吃鸡游戏,那么李、郭汜等人就是参赛的选手。

  最后获胜的是两个人,一个叫董承,一个叫曹操。

首节上一节226/4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