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198节

  这样的结果在孙策进入吴地之后,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孙策现在手里总共就吴郡北部的四座城市,全部都是他派兵攻打下来的,没有一座是直接投降的。

  从这一点上来看,就可以看出吴地的统治阶级其实是不欢迎孙策的。

  可孙策在占领曲阿之后,短短的几十天里,就有数千人来投,从这一点上来看,孙家在吴地的声望又是很高的。

  可见,支持孙家的人大部分都是平民了。

  而豪强大概率还都在观望,或者倾向于和士族联手,使得孙策在江东举步维艰。

  听到孙乾报上名字和来意时,王朗立刻下令迎接。

  王朗本就是徐州东海郡郯城人,刘备现在的治所就是王朗的家乡。

  刘备素有仁德之名,现在又是徐州牧,王朗本能的对刘备抱有好感。再加上他此时已经离开家乡三年,也想通过孙乾了解一下家乡的妻儿亲人的近况。

  见到孙乾之后,双方分主宾坐下。

  孙乾从怀中取出两份书信,让近侍递给王朗。

  “王府君,这两份书信,一份是您家人给您的家书,我主派我前来来之前,就告知了您的家人,并让他们修书一封,容我带来。”

  孙乾好整以暇的向王朗介绍道:“另外一封书信,则是我主亲自所书。眼下孙策横行吴地,攻打吴县,一旦让他夺取了吴县,下一步必然会是会稽,王府君当早做准备。”

  听说是家书,王朗顿时有些激动起来。

  徐、扬虽然紧挨著,可距离著实不近,毕竟王朗的家乡可是在徐州北部的郯城,而会稽则在江东的右下方。

  不过王朗毕竟是名士能吏,压下心中的激动后,他先行打开的却是刘备的书信。

  刘备书信中,自然是先对王朗表达了一番钦慕思贤之情,同时狠狠夸奖了会稽郡功曹虞翻一番,随后则开始给王朗分析了孙策占领吴地之后,必然会兵锋直转会稽,以及预测孙策的进攻方向。

  除此以外,刘备在书信里还向王朗推荐会稽名士周昕,并详细介绍了周昕与袁术的宿怨。

  周昕兄弟三人可是铁杆的袁绍党,当初曹操和刘备来丹阳募兵的时候,周昕就很大方的一口气支援了他们四千人。

  后来又为了袁绍在豫州和孙坚大打出手,战败之后退往扬州,结果没两年又赶上袁术逃跑来扬州,双方又是一顿火拼。

  虽然史书上周家三兄弟只有寥寥几笔,可实际上这几年里,这三兄弟真没少出场。

  王朗看罢之后,心中很是震惊。

  因为刘备心中所写的想法和推测,竟然与他不谋而合。尤其是刘备预言孙策必然从固陵渡钱塘江攻击固陵旧城,这让王朗很是钦佩。

  至于书信最后所写,提醒王朗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在固陵的西南边,有一条查渎小道,可渡江后直通高迁屯。

  同时,书信中还告诉了王朗一个重要情报,孙策之从叔孙静此时就住在钱塘江对岸的富春县。

  一旦孙策顿兵于固陵城下的话,那么孙静是一定会去给孙策送兵送粮送计谋的。

  孙静在富春县居住多年,他不会不知道查渎小道的情报,而这个高迁屯就在固陵和余暨县之间,是最适合囤积粮食的兵家要地。

  如果王朗采纳固守固陵的意见,那么高迁屯必然会成为王朗军重要的前线屯粮点。

  一旦孙策派出奇兵出查渎小道,直插高迁屯,不但能直接切断固陵前线和余暨县之间的联系,还会有断粮的风险。

  而孙策军占领了高迁屯,反而会有了稳定的粮食供应,主客之势,瞬间易手。

  看完这一段,王朗直接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是真不知道查渎小道的存在。

  若是等孙策过了钱塘江,兵临城下了才知道这个消息,那对王朗军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

  “尊使,刘使君目光远大,军略过人,朗叹为观止。”

  王朗放下书信,将刚才紧张到屏住了的废气缓缓吐出,感激道:“此书信中的金玉良言,朗必牢记不忘。”

  孙乾拱了拱手:“王府君之赞誉,外臣回返之后,定当如实禀告我主。王府君,周昕先生乃是会稽名士,我主建议府君千万不可忽视此人。若得周昕先生襄助,会稽郡能幸免于难的把握当大大增加。”

  王朗点点头,今日所闻甚多,他也需要和自己的亲信心腹商议。

  “尊使远道而来,如今也该累了,请先歇息一晚,明日我当设宴款待尊使。”

  孙乾欣然从之。

  等孙乾走后,王朗立刻把功曹虞翻给请了过来。

  虞翻,字仲翔,会稽郡余姚县人,性格直率坦诚,辅佐王朗守护会稽。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也成功的保住了王朗的性命。

  虞翻不但为孙策器重,就连曹操也想要招揽他,其才能也是非常卓绝的。

  听了王朗的话后,虞翻登时色变,脱口惊叹道:“刘使君莫非来过我会稽?”

  王朗摇头否定道:“刘使君常年在北,不曾到过会稽。”

  虞翻却是惊容不减:“只看刘使君对我会稽地形如掌中观纹,就连我这本地人都不知晓的查渎古道,他却知道,翻并非是不信府君之言,只是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过难以置信了。”

  王朗认同的点点头,随即问道:“仲翔,那你对此如何看待?”

  “孙贼必如刘使君所料那般,取固陵,偷查渎,奔袭高迁屯。”

  虞翻斩钉截铁道:“府君可从刘使君之计,请动周昕先生襄助。关键时刻,我们还可在查渎出口处设下埋伏,若是能够一举擒斩孙贼,则会稽可安矣。”

  既然左膀右臂的功曹虞翻都如此看好刘备的计划,那王朗只能欣然接受。

  送走虞翻之后,王朗打开了家书仔细观看起来。

  信是王朗的妻子所写,备述王朗大儿子王肃年前得了一场大病,是州牧刘使君请客名医华佗为王肃诊治,才救了回来。

  另外,还叙说刘使君经常有礼物馈赠,逢年过节都遣人问候,恩遇极厚。

  王朗看完书信后,感叹刘备仁厚重贤,亲笔写下一封感激的书信,准备明日交给孙乾,委托他带回徐州,面呈刘备。

  第二日,王朗宴请孙乾,虞翻作陪。

  在宴会中,王朗表达了对刘备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愿意听从刘备的建议,征辟周昕为校尉,统管郡内军事的态度。

  此时,孙乾适时的送上第三封书信:“府君,此信乃是鲁国相陈逸所书,其父乃是昔日太傅陈蕃公,而周昕当年的老师,就是陈蕃公。此信虽未必能起多大的作用,但也算是我主的一点助力了。”

  王朗、虞翻闻言,顿时大喜。

  孙乾看情况不错,会稽郡这几年也是风调雨顺,粮食丰产。

  于是,孙乾试探性的提出是否能够购买一些粮食。

  王朗和虞翻商量了一下,最后婉拒了孙干的请求。

  王朗和虞翻之所以会选择拒绝,是因为孙策军的压力太大了,打仗就是靠的粮食,征兵也要粮食。

  会稽郡现在粮食是挺富裕,可万一开战之后吃紧了的话,王朗可没地方去买粮了。

  不过王朗和虞翻商量了一下,愿意馈赠给徐州粮食两万石,以帮助徐州收拢难民。

  王朗自己就是徐州人,眼看著家乡父老缺少粮食而挨饿,当然想要帮上一把。

  难得功曹虞翻也赞同,王朗自然乐得同意了。

  孙乾立刻大礼拜谢,虽然买不到粮食,可白得两万石粮食,又怎么会不满意呢。

  也就是会稽郡未经战火,王朗治理有方,这几年又风调雨顺,才积累下不少仓储。

  历史上孙策打下会稽郡后,所得不逊色于吴郡。

  仅仅休息了两三个月,就开始入侵豫章。

  这时候袁术可是已经不在供给孙策军粮了,距离那么远,他也供应不起了。

  王朗和虞翻送粮的心意十分真挚,直接从郡府粮库中调拨出粮食,还为孙乾准备了船只。

  王朗带著虞翻亲自到码头给孙乾送行,让孙乾十分感激。

  当然,王朗也不是滥好人,他这么做也是为了加深和刘备之间的关系。

  听说刘备已经拿下了广陵,与孙策也不过一江之隔。

  万一会稽郡这边压力太大,刘备看起来还是要比刘繇可靠的。一旦刘备从孙策背后发起攻击,两面受敌的孙策恐怕也只有回师救援一条路可走了。

  既然刘备有亲近之意,王朗自然愿意投桃报李,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的有好消息频频传到郯城刘备父子的耳朵里。

  自八月开始,徐州就已经在四面八方招揽流民,无论是北方的青州,还是西方的兖、豫、又或是南方的扬州,都有流民灾民不断的往徐州而来。

  徐州为这些流民准备了大量的物资,同时从各地抽调了许多吏员,并且许诺他们破格升迁的承诺,使得这些喜出望外的长吏们任劳任怨,全力以赴的投入到收拢流民的任务中去了。

  按照刘封出的点子,收拢流民时,有家庭的壮年劳力,可先安排在各地帮忙秋收。

  春耕和秋收是任何时候都最缺少人手的时候,而且又有州府负担一半的粮食,所以这点流民家庭根本轮不到普通百姓雇佣,直接就让当地的士族豪强们包圆了。

  而形单影孤的个人劳力,女性则被收拢到城里,进入试验阶段的纺织作坊中,扩大产能。

  男性则被集中起来,分批次送往各地的铁矿和煤矿,享受高额报酬。

  对于这些有一口饭活命就满足了的壮力,不但没有半点埋怨,还是各种千恩万谢。

  进入九月之后,流民数量开始渐渐变多了起来,毕竟随著时间的发酵,以及天气开始转冷,真要等到冬天降雪之后,就算想迁徙也大概率得冻死在路上了。

  八月时,徐州每天也就十几户不到几十户迁徙而来的流民。

  进了九月之后,人数开始暴涨,一口气翻了倍。

  等到了九月底,每天迁入徐州的流民已经超过了一百户。

  要知道不少小县一个县的人口也才两三千户,县城里可能只有一千户人家。

  这等于是每十天就有一个县城的人口迁入徐州。

  原本准备的人手又开始不足了,刘封不得不把刘儿营的人手几乎全部撒了出去,就连年初才刚入营的那些孩童里,但凡超过十二岁的,也尽数跟著出去打下手了。

  与之相对的,粮食也在源源不断的送出去。

  九月中旬每天需要消耗粮食一万多石,这还没算矿工的粮食支出。

  而且眼下因为秋收的关系,其实粮食消耗是减半了的。等到十一月底秋收彻底完结之后,支出的粮食直接就要翻上一倍。

  不过流民所带来的也绝不仅仅是负担,好处其实要更大。

  光是铁矿和煤矿的产量就提升了两倍,已经远远超过预定计划的增长150%的目标,而且还在不断的增长。

  同时,迁徙来徐州的可不仅仅是普通的农夫,还有许多带有手艺的工匠,其中包括铁匠、木匠、衣匠等等,甚至还有从扬州跑来的造船匠人。

  这些珍贵的人才都让刘封挑选了出来,安排到各种作坊里。尤其是造船匠,直接护送去了朐县海港,现在的徐州可是不差钱了,需要大量的战船和商船。

  对于徐州的这波招揽,其他各州都相当难受。

  只是徐州北方主要是北海国和东莱郡,孔融和刘备关系很好,而且也不是那种宁可饿死百姓,也不放他们出境的性格,自然视若无睹。

  兖州曹操还在和吕布鏖战,双方已经打的精疲力尽,决胜很可能就在这一两个月里了,也没功夫和徐州计较这个。

  豫州郭贡都是刘备的盟友了,而且跑的也不是他梁国人,自然乐得看笑话。

  吃亏最大的除了曹操,自然就是袁术了。

  但袁术能拿刘备怎么办?

  要是他真能把刘备怎么样的话,早就再度起兵攻打广陵了。

第197章 勃勃生机

  在这乱世之中,徐州难得的迸发出了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刘封不断的上调期望值,原先打算将明年的甲胄产量提高到三百套,可现在来看,至少可以提高到四百套甲胄,甚至有望冲击一下五百套的数字。而且这还能同时保证其他武器、农具、铁制品产量的提升。

首节上一节198/4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