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曹操心里异常憋屈,这刘备的起势怎么会如此之快?
要不是徐州是他亲自带队搞的破坏,他真要以为手下将领放水了。
可郁闷归郁闷,程昱的问题还是要回答的。
“我可以兖州牧之名,表奏臧霸为任城国国相,不过玄德需向我保证,不可再占我兖州郡县了,否则,操必亲领兵马,将其破之。”
曹操作为兖州州牧,他的表奏自然要比郭贡一个豫州刺史更加合情合理,也让臧霸的任城国相更具有合法性。
不过曹操也留了个心眼,既然臧霸的任城国相是他表奏的,那他自然也能拉拢臧霸,而且以后也可以调任臧霸。
不过总的来说,这是对刘备有利的,算是曹操的让步和诚意。
至于将来,那自然是看到时候谁强谁弱了,最终还是得用实力说话。
不过程昱却没有满意,他的眉头还紧皱著,这点条件还是太难了。
任城国都已经是人家刘备的囊中之物了,你拿这当好处,你也得让刘备同意啊。
“明公,任城已在刘使君手中,怕明公之恩,刘使君未必会领情啊。”
曹操也有些不好意思,知道程昱说的哪里是刘备,分明是在点自己。
可他也一时半刻,也想不出什么好招,只能虚心道:“仲德,汝即为使者,可试言之。”
程昱也不客气,直接竖起指头:“湖陆县。”
曹操一听,顿时把头摇成了拨浪鼓。
为什么程昱要湖陆县,而曹操坚决不肯给?
因为这个县的位置也极其重要。
它在南阳湖的对岸,和亢父县为一边,而且还位于泗水、南水、汜水在南阳湖中的交汇点,更是勾连沛县、留县至彭城的交通要道。
要是连湖陆县都给了刘备,那刘备将完全独拥南阳湖、微山湖一整个大湖,任城国也将彻底和徐州融为一体,徐州军往来不再有任何威胁了。
因此兖州将会失去所有位于南阳湖、微山湖以及这些湖泊周围的沿岸城市,也就失去了水军的依托,徐州水军只需要靠著湖陆、任城,尤其是湖陆,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封锁大湖的入口,使得兖州水军再也进入不了大湖。
这种要地,曹操怎么舍得给。
他不舍得给,但程昱却敢要。
因为程昱明白,想要达成曹操的出使要求,没点真东西压箱底,十有八九也只是白跑一次。
除非刘备和他的谋士们集体脑残,才会不趁著这个时候趁火打劫,索要湖陆。
再退一步,湖陆是刘备拿不下来吗?
这怎么可能。
湖陆只有区区几十个本地衙役亭卒,连郡兵都没有,如何抵挡得了刘备的虎狼之师?
只是刘备还顾忌曹操,以及曹操背后的袁绍,而没有撕破脸下手罢了。
“这如何使得,此地绝不可给。”
曹操摇头拒绝,却发现程昱安然自若。
等曹操看向自己后,程昱才好整以暇的继续说到:“明公,不但湖陆要给,就连高平、南平阳、瑕丘,以及泰山郡的费县、南武阳、南城和华县。”
眼看著程昱一连串报出了整整八个县名,还都是地处要隘,曹操险些又抓狂了。
可这时候,荀却是起身拜道:“明公,此时当务之急,是安抚住刘徐州,使其不能与吕布合力。这些郡县虽重要,却并非现在之重。明公当以大局而舍小利。”
荀是极其聪明,程昱话一说完,他就知道对方是个什么心思了。
无非就是欲扬先抑。
要到足够多的筹码,最后却没用掉,这不就显示出程昱他的个人能力了吗?
要是什么筹码都没用,费尽心思机谋,耗尽心血权变,终于说动刘备让步。
可功劳在哪里?
大家都看不到啊。
荀作为豫州派的老大,他和程昱却相当亲近。
程昱虽然是兖州本地人,却素来为本地人所不解。
在投奔曹操之后,他很快就顺理成章的拉近了和荀的关系,成为了豫州派的重要盟友。
这个忙,荀不能不帮。
而且荀也认为程昱做的没有问题,合情合理。
所以他主动表态,加强了程昱所求的合理性。
紧跟著,曹操的谋主戏志才此时也开口插话道:“明公也可表奏刘备之人为诸县县令,以此挑拨刘、吕关系,若是能引之相斗,则更可为驱虎吞狼。”
戏志才是地地道道的豫州派,是荀举荐的,自己派系的老大都说话了,他不能坐视不理。况且戏志才所说的也相当有道理。
让曹操意识到不论是湖陆,还是其他诸县,那可都是吕布麾下的城市,跟他曹操无关啊。
更重要的是,一旦这些都让给了刘备,对方可就和吕布接壤了,并且威胁到了山阳郡郡治昌邑。
此时的山阳郡和隔壁的济阴郡,都是吕布的铁杆支持者的地盘。
确如戏志才所言,若是能以这几个县挑起吕布和刘备之间的冲突,那曹操的态度可就不一样了。
后世知道曹操已经快要击败吕布了,可在当时,曹操其实还是很担心的。
至今为止,曹操和吕布之间还是互有胜负,这次进攻的目标又是巨野坚城,内有名士,外有援军,很不好打。
曹操坐在位置上,耷拉著脸没回话,仿佛陷入沉思。
其实程昱和戏志才的心思,他能猜得到,荀的想法,他能猜到部分。
哪怕如曹操这般苛求,也觉得荀、程昱、戏志才是老成谋国了,些许个人计较,人所难免之事。
现在当务之急,是该如何选择。
第161章 狮啸江东
刘繇正如孙策所预料的那样,一路西行,都没敢在句容、秣陵多待,一口气跑到了牛渚后才停住了脚步。
其实刘繇这个时候,比历史上的情况可要好太多了。
历史上是因为周家的背刺,直接葬送了牛渚一万多精锐,还丢了大量的军粮军械,反倒是减轻了孙家的补给压力。
现在虽然丢了曲阿,看起来老巢丢了,可那老巢其实也就是个空架子,不但没钱没粮,甚至连军队的人质都没有。
因此,刘繇麾下的军队在看见刘繇本人之后,迅速的稳定了下来,几乎没有出任何乱子。
可接下来的事情,却麻烦起来了。
牛渚军自然是想要东征曲阿,毕竟他们可有不少人是吴郡豪强。
曲阿失陷虽然不至于让他们回不了家,毕竟还能从丹阳郡下面的山区绕行到会稽郡,然后走钱塘回吴郡。
可对于吴郡的担忧,却让他们支持立刻反攻曲阿。
牛渚军内部问题不大,哪怕是丹阳郡的豪强,也能支持,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可薛礼和笮融这里却出了不小的问题。
他们也不是直接拒绝,而是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刘繇在这十日内,已经连续派遣了三四拨使者前往薛礼和笮融的大营所在,邀请他们过来共商大事。
可这两个人都是各种推诿,理由很多,但人却是来不了。
“当是吴郡太守之位。”
许劭看人很准,他早就看出薛礼、笮融并非是老实之人,尤其是后者,更是祸乱的源头。
如果不是袁术和孙家的压力太大,他早想建议刘繇联合薛礼,先把笮融给消灭了。
现在薛礼、笮融两个人按兵不动,故意拖延时间,摆明了是看中了吴郡太守的位置。想要驱虎吞狼,让孙策替他们除掉吴郡太守许贡,然后便可以顺理成章的向刘繇提出条件了。
“小人,真是卑劣小人。”
刘繇自己也能想到这点,更别说这还是出自许劭的猜测了,他当然是全盘取信。
于是,刘繇忍不住唾骂起来:“就是这帮小人当道,朝局才会如此艰难。”
只是骂归骂,问题还是要解决的。
牛渚才一万多人,就算全抽走了也无济于事。
而且薛礼和笮融这两个人在后方,刘繇可是一点儿都不放心的。
“明公,此风绝不能助长。”
许劭虽然身体病的不轻,但脑子却还很清醒。
刘繇除了身边几个青州、豫州的士人外,最铁杆的支持者,无非就是扬州本地的士族豪强联盟了。
虽然许贡和扬州本地士人闹的很不愉快,双方宿怨很深,可这并不代表刘繇就能出卖对方。
毕竟到现在为止,许贡还是支持他刘繇的,不但给了钱粮军械,财货人手,对刘繇,对朝廷的制度,都很是顺从。
如果刘繇连这样的一个下属都要出卖,那整个扬州的士族豪强们会怎么看他?
因此,刘繇不但不能放弃许贡,而且还要救援他。
“明公,其一,可速命人传令许贡,吴县当守则守,守不住则可撤至由拳县,万不得已,可退往钱塘。必须坚决表明州府绝对不会放弃吴郡,必定出兵为他恢复郡县。”
许劭直起身体,献上对策:“其二,明公可挑选勇壮之士,亲自登薛礼之门,此人与笮融虽一同拥兵自重,可其人却外厉内荏,野心不大,可先以正说之。只要薛礼能俯首从命,笮融必不敢独自抗命。”
“届时,明公可抽调此二人六千之众,再从牛渚抽兵四千,再聚丹阳豪族数千,共计一万余大军自西向东,同时再令会稽郡太守王朗援助许贡,由南向北,两路夹击,当可恢复吴郡。”
说到这里,许劭休息了一小会儿,继续补充道:“若是如此依旧不能制孙策的话,那明公就只能向北或是向西求援了。”
“这……”
对于许劭前面的意见,刘繇自然是全盘接受,最后这番话,刘繇也心知肚明。
许劭不就是在暗示他,真要是自己搞不定,还是趁早求援吧。
其他的事情,等解决了孙家的问题之后再谈也不迟,毕竟孙家背后的袁术,已经表奏了惠衢当扬州刺史,明显就是不认他了。
刘备和刘表至少还承认他这位扬州州牧,孰轻孰重,刘繇还是分的清楚的。
刘繇看了看孙邵、滕氏兄弟,见他们也都赞同许劭的话后,便点头同意道:“善,就照子将所言行事。”
**************
江东这边发生了巨变,大江对岸的刘封自然也是极为关注。
果然如他所料,孙策上岸之后,连下丹徒、曲阿,直接把刘繇都给逼迫的跑路了,声势大振。
当地立刻就有不少的豪强、游侠投奔而来。
孙坚的崛起,给了江东小豪强、乡中游侠们无限的希望,简直是励志模版。
再加上孙坚在江东也久为官吏,声名赫赫,使得孙策打下曲阿之后不过短短十多日,竟然吸引了周围数百人投奔。
若是时间再长些,等这消息彻底散播开来,一定还会有更多的人去投靠他,甚至会有扬州本地豪强忍不住下场押注。
对此,刘封内心其实是有些忧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