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本王知道了。”李宽点点头,随后将目光转向跟上来的契何力:“契何力,颉利的营帐大概会在哪里?”
“殿下,草原以位北而尊,且以蓝色为最尊重的颜色,所以……”契何力将目光望向营地正北处:“颉利应该就在那个位置。”
“行,走!”雷厉风行的楚王殿下二话不说,就带着人朝正北方冲了过去。
而另一头,收拾完行李准备跑路的唐俭,在带着十几个随从悄咪咪地摸出栖身的营帐后,刚刚走了一小段路,前方就隐约传来一阵厮杀声。
“完了!老夫还是晚了一步,那小王……祖宗他真杀来了!”听着远处的动静,可怜的唐俭下意识地发出一声惊叫。
“大……大人?”他的副手此时也不知道说啥好了:“难道说,杀进来了?楚王?真是他?”
不至于吧……您和楚王殿下真就“你知我品性,我知你命硬”,大家毫不遮掩的双向奔赴啊?
可此刻思考这些已经来不及了,随着厮杀声的临近,他们四周也渐渐有了动静。
“赶紧回老夫的营帐躲起来!”唐俭眼下只能希望楚王带了足够多的人,毕竟先前来时他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沙钵罗部落的突厥士兵至少也有七万之数,沙钵罗部落的酋长阿史那.贺鲁虽为西突厥汗国大将,可是从他收留颉利可汗的举动来看,西突厥显然也不希望颉利就此一蹶不振。
但唐俭不知道的:眼下虽然西突厥和大唐结盟共同对付东突厥,可因为前两年的内乱统叶护可汗被其伯父莫贺咄可汗所杀,眼下弩失毕诸部酋长开始联合起兵反对莫贺咄可汗,同时,他们公开推举泥孰莫贺设为可汗,表示要与与莫贺咄决裂。
总而言之,西突厥现在国内乱成了一锅粥,如果东突厥现在倒下,他们自然无力与新崛起的大唐抗衡。
所以,阿史那.贺鲁才会暂时收容颉利,并且等待这次颉利与大唐谈判的结果:如果谈判达成,他自然能赚一份颉利的人情,如果失败,他就将颉利可汗这个烫手山芋丢给吐谷浑,同时也祸水东引:让吐谷浑去跟大唐继续掰手腕,而他们西突厥,还需要时间结束纷争,休养生息,并且最终崛起。
第217章 恰逢其会
“契何力,你他娘的确定颉利就在那个方向?!这他娘的周围都没几个突厥人把守!咱不会是进了敌人的包围圈吧?”李宽身边带着的五百骑兵虽说不如自家的黑甲军,但好歹也是实打实的边军精锐,且个个身着铠甲,几轮冲锋下来,皆是如入无人之境。
可越是这样,李宽却觉得越不对劲。
为啥他们越冲锋,周围的敌军反而越少呢?
“楚王殿下,外臣怎会这般不知恩义,您放心,颉利一定附近!”契何力如今也习惯了楚王说话的模式,闻言笑道。
李宽闻言点了点头,没说话,手下众人开始继续搜索。
眼下西北角已经有了火光,苏定方那边一切进行的很顺利。
至于另一位“怨种”家臣袁天罡也没辜负李宽的信任,他将一百人分成五个小队,接着不断地进出突厥士兵居住的帐篷里,制造流血事件,如今已经有不少突厥士兵因为敌军袭营,“同僚厮杀,”从而陷入到了集体崩溃的境地当中。
特别是当初逃出定襄城,又自发来到沙钵罗部落,重回颉利帐下效力的士兵:火光现在是他们最害怕见到的东西,定襄城内的那场大火,注定成为了他们永生难忘的回忆。而此时营地起火,到处都充斥着“敌袭”的嘶吼声,还有不断拔刀相向的同僚,这一切的一切,都刺激着他们长期以来紧绷的神经。
所以几乎不需要再犹豫什么,那些本身大多就因为生存条件恶劣而患有夜盲症的士兵士兵们,借着帐外的火光,隐约看见有人走进营房,挥刀砍向自己“同伴”的“突厥人”后,在刺目的鲜血和不时传来的刺耳的惨叫声的刺激下,他们震惊和嘶吼,终于,他们或呕吐或大声喝骂之后,在某个时刻,人群就好似突然就集体发疯了一般,一个个痴笑着,也纷纷抽出了武器,开始砍向身边人……
而与此同时,姜盛也率领黑甲军穿插了一遍沙钵罗部落,随后,他来到一处山坡,俯瞰下方混乱不堪的营地,片刻之后,他猛地一声大喝:“杀!”
黑甲军再次冲向了沙钵罗部落,一样的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一样的摧枯拉朽,锐不可当,可是这次不同的是,他们前进的道路上再也没有了像样的抵抗,所有人都跟疯了一样,只顾四下逃窜。
这一切顺利地简直让人怀疑其真实性。
颉利可汗收到消息的时候,他刚搂着义成公主睡下。
“可汗!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有心思玩弄女人?!”阿史那.思摩此时已经不再是那个在颉利面前唯唯诺诺的部下了,在和阿史那.贺鲁有过一次会谈以后,他便打算此间事了之后,投奔西突厥,但名将有名将的操守,颉利可汗如今还是他的大汗,他有必要时刻保证对方的安全。
“唔……是你啊?”明显还未酒醒的颉利,赤裸着上身,从胡床上艰难起身:“什么时候?天亮了吗?”
“唐军杀过来了!”阿史那.思摩现在恨不得将一桶冰冷的马尿淋在颉利头上:“对方来势汹汹,并且激起了营啸,根本就没等我们反应过来,整个沙钵罗部落便已经彻底陷入混乱,末将试过让亲卫以杀止乱,可……”阿史那.思摩说到这里,痛苦的呻吟了一声:“疯魔的士兵实在太多,此举非但没能奏效,还让末将损失了不少人。”
“什么?!”颉利可汗是个昏聩的,但义成公主从来都不是,眼下,她已经意识到这次自己很可能失去的不是尊严,而是性命:“思摩将军所言当真?”
“哼!”阿史那.思摩冷冷看着眼前裹着狐裘裸露香肩的义成公主,他连和对方说话的欲望都没有:“大汗,赶紧随臣离开,再晚,就来不及了!”
“哦,好好好!”颉利可汗或许是接受不了曾经的失败,所以自打从定襄城出逃以后,就经常借酒消愁,这也导致他整个人看起来较之以往痴傻不少:“可贺敦,随我走。”
“大汗,她要留下来。”阿史那.思摩在颉利可汗话音落下之后,当即便出言表达了反对。
“你说什么?!”颉利可汗闻言眉头一皱,怒视阿史那.思摩道:“你胆敢反驳我?”
“大汗,您之所以落到今天这步田地,这个女人,要负担很大的责任。”阿史那.思摩说着,深深看了义成公主一眼,而后者只是凄然一笑,垂头看向地面。
“康淑敏呢?”颉利可汗突然开口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
“死了,被唐军所杀。”阿史那.思摩说这话的时候,他腰间的宝刀还带着一股淡淡的血腥气。
“阿史那.弥射呢?”颉利可汗此刻就连说话的声音也冷了下来。
“也死了,被唐军所杀。”阿史那.思摩依旧是一副淡漠的表情。
“为什么非要留下她?”在漫长的沉默过后,颉利可汗突然开口问道。
“因为您需要给大唐一个交代,义成公主是前朝公主,而且向来都是她怂恿您对中原用兵,所以她可以是这个交代。”阿史那.思摩语气淡淡道。
“很好,阿史那.思摩,你很好。”颉利可汗看着这个曾经差点死在自己手里的大将,他笑了笑:“本汗听你的就是。”
“如此,甚好。”阿史那.思摩闻言,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风轻云淡:“既如此,大汗请随我来,我们即刻出发。”
-------------------------------------
“那个帐篷上面的旗帜,是蓝色的吗?他娘的,这黑灯瞎火的……”一直躲在帐篷里的唐俭,听着由远及近并且愈发熟悉的声音,他发誓,他这辈子都没这么喜爱过某人。
“楚王殿下!楚王殿下!”唐俭几乎想都没想,就冲出了帐篷。
“敌袭,警戒!”薛万彻反应是最快的,他看着那道从帐篷里冲出来的人影,当即一声冷喝:“拿下他!”
“砍死他!”不知为何,李宽听着这两声凄厉的“楚王殿下”,瞬间嘴比脑子快的补了这么一句。
“楚王殿下,是我啊!老夫唐俭!”唐俭看着迎面而来的横刀,顿时往地上一躺,接着连忙朝一旁翻滚,只见他边翻滚边痛骂:“你个竖子,老夫是陛下的使节……”
“唐俭?啊……是唐俭啊!”李宽在马上装模作样地皱起了眉头,随后,他意识到不对,转而看向那契何力指引他们一路而来的营帐,此时里面走出来的皆是唐俭的手下,个个恭敬地朝他行礼。
“楚王。”
“楚王……”
嗯……李宽挠了挠头,这他娘的……是个什么情况?!
“契何力,你他娘的胆敢背叛楚王殿下?!”天生脑子不太好使的薛万彻,见此性情,顿时大怒道。
“楚王殿下,臣没有!按理说这里就应该是颉利可汗的营帐!”契何力顿觉一阵委屈,他当即从马上下来,丢了武器,跪倒在李宽面前:“臣愿领死,可臣绝对没有背叛您!”
“……”李宽看了看面前的契何力,随即就将目光看向从地上站起,一身草沫的唐俭。
沉默,是今晚的沙钵罗部落。
“契何力这人本王心里有数,他断然不会背叛本王。”李宽说着也下了马,将契何力从地上扶了起来,然后他拍了拍对方的胸膛:“本王信你!走,跟着本王继续追杀颉利去!”
“唯!”在草原被人随意欺凌了大半辈子的契何力,忽然就觉得鼻子一阵发酸,眼泪顺着脸庞滑落,让他不由吸了吸鼻子。
“但是你!”重新上马提槊的楚王殿下狠狠瞪了一眼唐俭:“我说你个老东西,该不会是你……”
“楚王殿下,你……老夫……你!!!”唐俭颤抖着举起手,指尖巍巍指向李宽,声音如杜鹃啼血:“您做人,不能这样啊……”
第218章 生擒颉利
“本王向来如此!”调转马头开始去往别处的楚王殿下最后看了一眼老倒霉蛋唐俭:“回头再跟你算账!”
“你你你……”唐俭憋红了脸,望着楚王离开的背影结巴了半晌,待人逐渐走远后,他才终于大喊一声:“老夫从未……从未……呸!这世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呐,你现在见到了~~”耳力向来不错的楚王殿下,他那欠揍的声音继续从远处传来:“老东西,不想死就赶紧跟上,前方士兵营啸,不跟着本王冲出去你就等死吧你~~”
“……”唐俭深吸一口气,尽管古来君子连嗟来之食都不肯吃的,但是如今他还有未完成的使命,所以只能暂时忍受楚王的欺凌了。
“所有人上马,跟着老夫追随楚王!”唐俭果断下达了命令,随后他第一个乘上快马,跟上了楚王的队伍。
另一边,阿史那.思摩带着颉利可汗从沙钵罗部落的南门打马离开,随后与一处山坡上俯瞰下方火海的阿史那.贺鲁汇合。
执失思力,带着几个人,一言不发的跟在了队伍的最末尾。
“阿史那.思摩,”阿史那.贺鲁冷冷看着来人,此时他连杀死对方的心都有:“我需要一个解释。”
“没什么可说的,那个大唐的楚王不当人!”阿史那.思摩趁着今晚颉利酒醉,联合阿史那.贺鲁暗中干掉了颉利手下另外两位大将,阿史那.弥射和康淑敏,至此,颉利可汗彻底被架空日后若是大唐拒绝接受颉利的投降,阿史那.思摩就会将其交给吐谷浑,自己则是靠着阿史那.弥射和康淑敏的两颗人头,去向大唐邀功。
反之如果大唐接受了投降,那么阿史那.思摩就会让颉利当一个傀儡可汗,等到合适的时机,自己再上位。
一切原本计划的天衣无缝。
可他娘的……事情就是这么凑巧,凑巧唐朝使节今夜入营,凑巧那个不当人的……
等等……不对……
阿史那.思摩总算是反应过来了:“那个混蛋……他居然连自己人都坑!贺鲁,此战就是因为唐朝使节入营,对方才会趁机杀来了,那个楚王,他打的就是这么一个出其不意!”
"……"听完阿史那.思摩的话,阿史那贺鲁好半天才回过味来,可眼下事已至此,再多仇怨也改变不了他的部族损失惨重的事实:“行了,趁对方还没杀过来,咱们……”
阿史那.贺鲁话都还没说完,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接着,大唐楚王那招牌式辱骂响起:“干你娘的!颉利老狗!休走!”
一直注视着自己叛变的手下和阿史那.贺鲁交谈的颉利,在听到这声喝骂以后,顿时身躯一震。
“可汗无须惊慌。”阿史那.思摩眼看着颉利就要打马,他一边安慰对方,一边向下方看去,借着远处的火光,他对这队人马的数量有了一个粗略的估计:“呵……人数不过千,就急着上来送死了吗?!”
眼下阿史那.思摩身边的兵马虽然不多,但好歹也有三千之众,加上身边阿史那.贺鲁带出来的两千人马,数倍于敌的局面之下,他自然是心平气和的很。
“你留下一千人,我留下五百,拦住他们,我们走,去千泉!(西突厥汗庭)”阿史那.贺鲁是知道对方冲营的那几百黑甲军是何等恐怖的战力,如果此时被对方缠上,等那些黑甲军赶到,他们很可能会全军覆没。
阿史那.思摩在听完贺鲁的话之后,只是短暂的思考了一下,便同意了对方的计划:“比霍尔,你带领一千人拦住他们!”
另一边,贺鲁也几乎同时下令:“耶苏伊,给你五百人,拦下他们!”
随后,两人带着大部队直接准备打马离去。
“乃公让你们走了吗?!”一支箭矢划破夜幕,笔直射中了颉利可汗胯下的战马,楚王殿下的声音带着滔天的战意:“今夜你们谁也走不掉!”
“不要管他,直接走!”阿史那.贺鲁看着远处营地冲出来的黑甲军,这一刻他是真的急了:“对方的黑甲重骑锐不可当……”
“你当我不知道!”阿史那.思摩没等对方把话说完,就大吼了一声,这些黑甲军,此次入草原,最先成为了谁的噩梦?
还不是他阿史那.思摩!
“失力,带可汗上马,跟我走!”眼下阿史那.思摩已经没有了先前的稳重,因为在此时,下方的唐军已经和自己派出去的骑兵交上了手,双方人数差距虽然巨大,可是双方的气势和战意却截然不同,他知道,要不了多久,对方就会追上来。
“思摩,你我兄弟一场,先前你赌了一次,输了,现在,请你允许我赌一次。”执失思力此时下马来到颉利可汗身边,他正准备俯下身搀扶颉利,在听到好友的声音后,他淡淡的叹了口气,随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当啷!”执失思力抽出长刀,一刀就扎在了颉利可汗的小腿上!
“啊!你!”颉利可汗震惊的看着执失思力,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心腹居然在最后关头背叛了自己。
“大汗,在这之前,我一直都在为您考虑。甚至昨夜,我依旧带着十二万分的小心,拆了您的汗帐,让唐朝使节住在了您的汗帐前方,为的就是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敌军,可是……”执失思力说到这里,忽然叹了一口气:“您实在是过于昏庸了,从前您的英武和不可一世,或许只是因为我们突厥原本就强盛而已……”
“你!”颉利可汗此时疼得说不出话来,黄豆大的汗珠在他那张扭曲的老脸上肆意横流,他不断喘着粗气,声音里带着震怒:“混账!都是混账,都是混账!”
“执失思力!”比颉利可汗更愤怒的,是阿史那.思摩,他没想到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对方居然也开始反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阿史那.思摩,你真该多读一读汉人的史书。”执失思力站起身,此时他身边仅有的七八个亲信围了上来,抽出长刀,护持在他身侧,只听执失思力突然淡笑道:“你我落子黑白,总归会有一方胜出,思摩,我敬重你,故而才让你先选!”(注1)
此时天边已经渐露鱼肚白,黎明将至,可是东突厥似乎正在陷入更黑暗的深夜里……
第219章 楚王啊楚王
“阿史那.思摩,先走!不要管颉利了!”阿史那.贺鲁的声音让准备抽刀的阿史那.思摩暂时恢复了理智,他深深看了一眼自己的好友,突然他伸出手,从身边亲卫的马背上取下一个带血的布袋,将其丢给了执失思力:“好,我便与你赌上一赌!”
随后,阿史那.思摩打马转身,带着亲卫随阿史那.贺鲁冲下了山坡,留下执失思力和颉利在原地,双方就此别离。
“干你娘的,你还敢跑?!”执失思力望着好友远去的背影,心中一时也是百味杂陈,可是这种惆怅情绪被身边冲出去的一个彪悍身影外带对方那辨识度极高的声音给冲散。
“楚王殿下,颉利可汗在这里……”执失思力以为对方眼神不好,没看见地上痛苦呻吟的颉利。
“没你事嗷!”楚王的声音还是那么霸气侧漏,他甚至都没回头看一眼,只见他此时取出一把长弓,弯弓搭箭,几番连射,在射死了对方吊在队尾的几个倒霉蛋后,自知再也追不上的楚王殿下,气得又将老爹的马槊给掷了出去,随后,他回到上坡,下马,抽出那把从不离身的柴刀,来到了颉利可汗面前。
直到此时后方的唐军还没追上来,莽夫楚王独自一人,面对着山坡上十几个成年突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