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如今整个西域都在盛传您擒获了东西突厥的两位大汗,可他们并不知道您接下来要做什么,您看……”李绩在发现楚王看自己的眼神很不对劲后,当即便摆出一副严肃认真的表情开始谈起了正事。
“没事儿,本王回头写个诏书,让天下人都知道本王即将达成的壮举!”楚王殿下自打拥有了传国玉玺以后,说话那叫一个底气十足(过分膨胀)。
“……”窦师纶现在已经懒得出言再告诫楚王了他算是看明白了:只有哪天陛下的束带抽到楚王的屁股上,后者才知道什么叫事不可为。
至于你现在跟他说什么僭越?
呵……
楚王一准梗着脖子回应你:你搞搞清楚传国玉玺在谁手上,本王跟我爹,到底是谁在僭越?!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计,最终难收场的,一定不是他楚王。
“殿下,这龟兹城在我们走后,您打算交到谁手里?”阿史那思摩在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最终归宿后,当即便开始发挥作用,一开口,就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那你觉得要给谁呢?"李宽闻言笑呵呵道。
“属下觉得,可以给康国国主。”阿史那社尔见大家都已经开始想办法为主尽忠了,自然也不再藏拙:“昭武九姓之中,康国乃宗主国,而且如今因为原本给莫贺咄可汗准备的即位仪式变成了他儿子乙毗射匮,导致原本效忠莫贺咄可汗的几位叶护如今也开始和乙毗射匮渐渐离心离德,另一边,统叶护可汗的儿子肆叶护可汗也开始召集势力,准备和乙毗射匮可汗争一争这个正统,眼下,昭武九姓是他们双方共同拉拢的对象,既如此,咱们也不妨插上一脚,做一个顺水人情。”
“而且,”一直沉默的阿史那贺鲁此刻突然开口道:“龟兹城作为西域重镇,本身就承担了丝路(丝绸之路古称)中转站的作用,每年的赋税收入,都是一笔天文数字,我们将龟兹城让了出来,不管是乙毗射匮可汗,还是肆叶护可汗,他们二人未必肯让康国国主如愿,这样一来,他们三方,或许还会有一场纷争。”
李宽看着眼前开始为自己出谋划策的三位贤良,一时之间陷入了沉思。
虽然这仨蛮夷不懂什么事“二桃杀三士”,但能够在不知典故的情况下相较于此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计策,也算是诚心投靠自己的证明了。(注1)
尤其是对阿史那贺鲁,楚王殿下在这一刻竟然生出了一丝愧疚之心。
“那什么,帕……呸!贺鲁啊,你身上的伤好点了没有?本王前些天下手是有点重了哈……你别介意……”楚王殿下这话一出口,除了暂时还不知情的契何力跟执失思力,剩下的人,哪怕是宇文擎这个莽夫,也觉得有些……滑稽。
合着楚王殿下你非得等到人家为您尽心效忠的时候,您的良心才选择性复苏是吧?
“殿下……臣……无碍……”阿史那贺鲁苦笑着回道,他能说啥呢?乙毗射匮那个笨蛋为了……好吧,那么多的琉璃器摆在他眼前,他也心动。
“窦叔儿,”李宽在沉思片刻后,突然对窦师纶道:“劳烦您写一封诏书……”
“陛……呸!殿下,臣乃丈育也!目不识丁!”被迫“目不识丁”的窦师纶虽然不似虞世南,全家有上百口子人,但好歹家中也有贤妻稚子:“这种事儿…… 您还是回头交给张公瑾吧!”
“唉……”听闻此言的楚王殿下,不禁发出一声长叹:“悠悠苍天,何薄于我!为啥本王身边就没一个肯用心效命的家臣呢!”(注2)
李绩见楚王这话都说出来了,当即眼观鼻,鼻观心,试图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死道友不死贫道,况且您这也不是让老夫效命,是送命……
楚王殿下胡闹可以,可他们这些当臣子的若是也陪着一道胡闹,呵……除非是哪天真开玄武门,否则大家陪不了一点。
为这点事情,触怒陛下,回头楚王挨揍,而他们挨什么,不用说也都明了……
“楚王殿下,要不您让属下来?”宇文擎见状当即跃跃欲试道:“臣读过书识得字,文采斐然!”
“呵……”已经见识过宇文擎文采的楚王殿下爱听完这话不禁后嗤笑一声:“你倒是跟本王一样,赢在在胆子大,输在没文化……”
一个简单的部曲登记造册,你给本王拖了四五天没弄明白,要不是窦叔儿出马,回头本王想抚恤伤亡的部曲,都他娘的得靠大家回忆。
那可真就……丢人丢到我爹面前了……
第256章 谁怂谁孙子
宇文擎听着楚王对自己的评价,他一时之间竟然也不知道是该难过还是该高兴。
“楚王殿下,如今我们是否要尽快退出西域?”阿史那思摩不想话题被带歪,于是他开口向李宽询问道。
“不必尽快,”李宽闻言摇了摇头:“契何力和执失思力带来的人这一路行来,风餐露宿舟车劳顿的,总归是要歇息几日的,正好,本王在离开前,会在名义上将这龟兹城让与康国国主,至于接下来乙毗射匮、肆叶护、康国国主,这三方怎么就此事进行交涉,那就不是本王该去理会的事情了。”
管杀不管埋,这是楚王殿下一贯的作风。
一旁的李绩闻言也是轻轻点头:“殿下此言有理,不过您确定真要将去金山祭天之事昭告整个天下?这样很可能会招来这些异族群起而攻之……”
“怕什么?”李宽闻言淡淡一笑,随后他望着李绩道:“你当本王把刘炳、贺茗山留在金山,带着颉利和一万余将士挖陷马坑,纯属好玩啊?”
“……”李绩直到此刻才算彻底反应过来,合着这货是一早就想好了。
“臣还以为……”李绩有些尴尬道:“您就纯粹是想折磨折磨颉利可汗而已……”
他这话一出口,昔日颉利可汗手下的三大将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以及执失思力,都不禁眼皮轻颤,腮帮子微抖。
说实话……虽然他们此刻也震惊楚王的高瞻远瞩,但是心底里却不知为何,总生出一种“折磨颉利肯定也是楚王的用意之一”的直觉。
毕竟楚王的记仇有目共睹,楚王的勇武天下皆知,楚王的谋略人神共愤,楚王的道德……
呵……楚王哪来的什么道德?
大唐的李二陛下俘虏了颉利可汗,顶多让其在宴会上跳舞助兴。
但是大唐的楚王俘虏了颉利可汗,那可不只是跳舞助兴那么简单……
“殿下,您可想好了,一旦此诏书发出,乙毗射匮和肆叶护很可能会停止内斗,整个西域的诸国搞不好也会联合起来针对我们因为他们可以接受一个强大的大唐,却无法接受一个如此强势的大唐。”窦师纶作为楚王的忠心家臣,很多时候他的犯言直谏,完全都是为了李宽好。
“窦叔儿,你是怕我出事对吧?”李宽笑嘻嘻加班这个先前还拒绝为自己写诏书的窦师纶,他先是说出了对方这番话里藏下的后半截,然后宽慰道:“放心吧,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先把事情做下,至于后果如何,本王接着就是。”
李宽从来都不相信,温和的道理能说服崇尚武力的蛮夷,故而此战,他就是正大光明的告诉所有人:谁先射出对大唐的第一箭,那就请做好尸横遍野,身死国灭,丢人丢到老祖宗坟前的准备。
本王但凡能进你一丈,就绝不会退后一尺。
不服气啊?
来呗!抽刀子放马过来呗!
谁怂谁孙子!
本着这样的原则,楚王殿下在西北一路浪到了今天,身边聚拢的家臣将领,已经足够撑起一个小朝廷。
当然,比起当年天策上将的天策府,那还是有一小段距离的。
再接再厉,再接再厉!
“说起来,张公瑾的书法,还是不如我家虞师啊。”想到写诏书,楚王殿下终归还是怀念起了远在长安的虞师:“虽说虞师这人吧,脾气大,不经逗,没事儿还老爱跟本王撂挑子,但有一说一啊,书法一道,虞师还是颇有建树的,窦叔儿,王右军你知道吧?就是王羲之,那可是本王的祖师爷啊!”
“唉……”窦师纶闻言叹了一口气:“老夫能不知道吗……”
曾经满长安城里的读书人普遍认为:王右军要是知道自己的徒子徒孙里出了楚王这么个玩意儿……当真是……坟头都得冒鬼火纯属给气的。
-------------------------------------
“你说……那竖子把南阳公主的女儿给送回来了?“当楚王殿下还在西域构思他的诏书的时候,长安城里,又出现了关于他的传说。
南阳公主之女杨绾绾,被楚王殿下派人从西域送回来了。
萧皇后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差点高兴地昏厥过去。
她没想到,多年之后,自己竟然还能获得这个小外孙女的下落,而且还是让楚王这孩子给送回来的。
而在祖孙二人相拥而泣庆贺团圆的时候,皇宫里的李二陛下却皱着眉头,盘问起为他打探消息的任国公刘弘基:“那小姑娘模样生得如何?”
“陛下……”刘弘基虽然说也是个老流氓了,但听闻此言还是吓得一哆嗦:“您和她可差着辈儿呢……”
“……”李二陛下头回发现,原来自己麾下还有这样的人才:“朕是那心思吗?!朕是担心宽儿那竖子……”
“您担心楚王见色起意?”刘弘基闻言挠了挠头,接着迟疑道:“不能吧……楚王殿下虽说……嗯……偶有顽劣之举,可是臣只听说当初他翻越虞府院墙,调戏了虞世南的孙女儿,除此之外,大家谁也没见他跟其他家的小姑娘有什么纠葛啊?”
“唉……”李二陛下看着帮自己复盘儿子黑历史的刘弘基,忽然轻叹一声,接着道:“这臭小子……好端端的从战场上送回这么个小姑娘,你能让朕不多想?你等着看吧,要不了多久,得知此事的皇后就会召那小姑娘进宫,但愿宽儿这孩子知道分寸,否则……呵……”
回头她母后动起手来,未必就比朕这个父皇下手轻了。
但李二陛下还是低估了发妻甚至老父在这件事上的用心程度。
第257章 奉天承运 楚王诏曰
翌日,杨绾绾进宫之后,不但见了皇后,还“意外”遇见了前来寻孙儿李泰的太上皇老李渊。
“民女杨绾绾,见过太上皇。”当杨绾绾规规矩矩地朝李渊行礼之时,李渊仔细打量了一下小姑娘,随后便给了皇后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宽儿这孩子……指定是把人小姑娘给欺负了小姑娘长得就是一副招坏小子欺负的乖巧模样。
“……”在接收到公公传递过来的信号后,长孙皇后当下是真的有些为难了。
原本她才从小姑娘口中听说“楚王仁厚”,长孙还以为宽儿这是在外有了长进,但是现在看来……那孩子八成是性子太过霸蛮,欺负了人小姑娘,而受了委屈的小姑娘哪怕是在自己这,也不敢说实话了……
等李渊领着脸上写满了“莫名其妙”的李泰离开了甘露殿后,沉思良久的长孙皇后将杨绾绾叫到自己跟前,温声细语道:“绾绾姑娘,你跟本宫说实话,宽儿那竖子,到底有没有欺负你?”
“没……没有欺负……”杨绾绾在进宫前得到萧皇后身边的女官提醒,对方一到长安就打听了不少关于楚王的消息,方才得知这位楚王,哪怕是在长安,宫里宫外都是横着走的,楚王不但团结兄弟姊妹,在皇子公主之中人望颇高,据说和太子殿下也是兄友弟恭,关系格外亲密,除此之外,杨政道也在私底下对她说过:自己来了长安,已经有好几拨国公郡王家的二代过来找到自己,表示他们收到了楚王的口信,会在其归来之前罩着自己。
虽说杨政道一开始对此是颇为不屑的,可等他真的见识到那些二代是如何屡次当街行凶:对一个叫陆郢客的倒霉蛋套连环麻袋下连环狠手之后……
杨政道这才明白:长安的水实在是太深了……
而楚王,则是这条河里的浪里白条, 混江小龙……
长孙皇后看着眼前这朵我见犹怜的小白花,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好好好,宽儿你这个小皮猴儿,当初是谁跟娘口口声声说要出去建功立业的?合着调戏人小姑娘也是你建功立业的一部分?
娘在长安城里,对你是日思夜想总牵挂,你这孩子倒好……
心情复杂的长孙皇后,最后到底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在出言安慰了一番杨绾绾后,又给了她丰厚的赏赐,然后才命身边的女官玉琳将人给礼送出宫。
是夜,等李二陛下找来甘露殿,想看自己的一对小儿女,稚奴和兕子时,甫一进殿,便看见坐在床边将儿女哄睡后的长孙皇后,正在独自走神。
李二陛下给了一旁伺候的奶娘一个眼神,示意对方退下,随后他来到床边,伸手扶住长孙皇后的肩膀:“观音婢,朕听说了,那臭小子……还真就喜欢招惹漂亮的小姑娘啊……”
“呵……”回过神来的长孙皇后微微抖肩,避开了李二那只作怪的大手,明知故问道:“那么陛下,您说这孩子如此不着调,究竟是随了谁?”
当年在太原城里不知道逗哭多少小姑娘的上一代“李家某竖子”,闻言尴尬地揉搓着自己的后脖颈,一时之间,竟然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接妻子的话茬。
李二陛下考虑眼下这种情况,为了哄媳妇儿开心,于是当机立断道:“要不,朕赐婚?”
“……呵”长孙皇后闻言冷笑一声:“那虞家的小姑娘怎么办?虞世南可都进宫两回了!”
“……”李二陛下此刻也犯了难,良久,他一咬牙:“朕一并赐婚!”
“此事还是等宽儿回来再说吧。”长孙皇后转过头,看着睡觉还喜欢两只手扳着自己粉嫩脚丫,来个四脚朝天优美睡姿的小闺女儿兕子,顿时生出一阵怜爱之心,她伸出手来,轻轻摩挲着闺女儿胖嘟嘟的小脸蛋,:“宽儿这孩子主意正,陛下,我们还是不要擅自替他做决定好。”
李二陛下闻言原本是想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乃天经地义之事,那竖子还敢违抗不成?
可他转念一想,如今自己都收到这竖子寄来的好几封堪比诏书的家书了,嗯……
“嗯……观音婢,此事还是你考虑的周到。”李二陛下在认清现实之后,终于是决定听取发妻的意见。
眼下,这对帝后对楚王疼爱,都开始渐渐具象化。
一个是已经打造好了新束带,剩下的是考虑如何不给楚王“绕柱”的机会,另一个则是寻思着这内务府是不是该采购一批用料极为上乘的鸡毛掸子。
嗯,紫檀木打造的就不错。
然而,帝后对于教具的版本更新,显然是跟不上楚王殿下疯狂作死的节奏。
在龟兹城里休整了数日,期间派人给康国国主送去书信,表示让出龟兹城的楚王殿下,在重新启程之后不久,便迎面遇上了一伙吐蕃骑兵。
而吐蕃人,人均楚王。但凡能抽刀子解决的问题,吐蕃人就绝对不会上来跟你讲道理。
于是,一场转角相遇,便一触即发的短暂且惨烈的厮杀便就此展开而宇文擎率领手下一千余人,如摧枯拉朽一般,轻轻松松的便解决了这伙两千人的吐蕃骑兵,而这也让除了李宽和窦师纶以外的其他人感到震惊。
那可是吐蕃骑兵,论单兵作战能力,可以说冠绝西北,结果竟然这么轻松的就倒在了楚王的家臣部曲面前。
而此刻杀得人马俱在喘汗的宇文擎,则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仰天发出一阵长啸:“啊”
多少年了,多少年没有过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了?他和手下的弟兄们为了藏拙,在这西域当真是过了好些年的憋屈日子,如今,也算是终于舒出堵在胸口多年的一口恶气,终于痛快了!
“……老夫果然是小看了……”李绩看着身边面色平静的窦师纶,他几番欲言又止,最终化为一声叹息。
这一刻,他是真的为李二陛下开始感到担忧了。
也不知道李二陛下在见识到楚王的部曲有如此惊人的战力后,日后再将那束带抽在楚王屁股上时,会不会稍稍迟疑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