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287节

  怎地,怎地会被囚禁在治所了?

  对于这个问题,苏曜喊出了甄姜留给他随行的商号联络人甄平。

  值得一提的是,甄家那位身材火辣的长女甄姜作为苏曜现有的商业谍报网络负责人,早已经在十数日前,苏曜大胜后不久,平原城还沉浸在欢庆喜悦中的时候便受命前往北方,先行探路,了解情况,为苏曜后续的攻略提供情报支持。

  而甄平,这位精明能干的中年男子,便是甄家北方一带的商业事务负责人,是甄姜临行前特意留给苏曜的人。

  于是乎,甄平在接到苏曜的召唤后,立刻来到营帐前,听到众人的询问,脸上带起了几分忧虑。

  只见他恭敬的躬身道:

  “苏君侯,各位将军,王国相确实被反贼囚禁了。”

  甄平沉声道:

  “自从张纯张举叛乱以来,河间国作为其邻国便陷入了动荡之中,也是反贼势力渗透的重点。

  王柔大人到任时间太短,虽然积极治理,不过无奈反贼势大却是收效甚微。

  而此番贼兵突袭陛下,过境河间更是将当地搅的是一团乱麻。”

  甄平说着摇了摇头,继续道:

  “若说仅是如此,王国相也不至于沦陷贼手,但奈何,许是收到陛下被困,心急救驾,王国相竟然起郡兵三千步骑出城勤王”

  听到这里,王凌不由得垂首捂住了额头。

  下来的故事就很简单了。

  这位前使匈奴中郎将,苏曜的老上司,其军事才能究竟如何大家心里还是有底的。

  这家伙,让他带三千兵在敌后游击都稍显为难,他竟然还想悄悄尾行贼兵,绕后助战?

  只能说勇气可嘉,忠心可鉴。

  但结果嘛

  他前脚刚出城,后脚行踪就被暴露。

  那时,刚刚发起围城不久,奉行围点打援战术的贼兵很顺利的便伏击了他。

  王柔身边的河间国兵士虽然勇猛,但反贼人数众多,士气高昂且准备充分,一番激战之下,王柔身边的亲卫纷纷倒下,他自己也不幸兵败被俘。

  反贼们见抓住了这位河间国相,自然大喜过望,立刻将他押回乐成城,以此要挟河间国的百姓归顺。

  “那,他们这就成功了?”吕布诧异。

  这王柔能有这么大魅力?

  为了他的性命,乐成百姓会开城献降?

  这河间可不是平常的郡县,乃是王国封地,这位国相上面还有个名义的河间王在呢。

  刘备听得也是皱眉:

  “乐成乃是河间国治所,又临边郡,数任国相皆不断加固城防,可谓是墙高城固。

  若非主动开城,反贼绝不可能一时半会便将其攻克。”

  甄平拱手道:

  “刘将军所言不差,听闻是城中有内奸作乱,趁乱开城,引贼兵入内。”

  “不但王国相被俘,河间王刘陔一家也全部都被抓了。”

  “.”

  比起震惊的众人,苏曜现在已经习惯了这些突发事件。

  好吧,这又是一个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事件,看来因为王柔担任国相以及勤王事件的爆发,导致了这样一桩意外的发生。

  不过,他该做的事情没有变。

  夺回河间治所乐成,解救王柔和那个刘什么的诸侯王。

  这除了老朋友的情义外,也是因为乐成在他前往反贼首府卢奴的必经之地上。

  从平原发兵,攻打中山卢奴有两条路线。

  其一是一路向北,穿渤海郡,经河间国再折道向西直抵卢奴。

  其二则是一路向西再向北,经清河国,安平国从南方插向卢奴。

  这两条道路各有优劣,第一条路较为危险,但自东向西的扫荡,可以隔绝其从幽州与塞外方向得到的支援。

  而第二条路则较为安全。

  清河与安平两国并不在贼兵来袭的通道上,只有少量平原惨败后溃逃的散兵游勇。

  作为合众各镇诸侯,集七万余兵马,号三十万众的皇帝亲征大军,自然是两路并进,合围卢奴的。

  这第一路,北路的前军也是最危险最困难的一路便是由苏曜这位皇帝钦点的前锋大将领衔。

  而第二路,西路的左军,那条稍微安全些的道路则是由另一位中央军的校尉统领,其正是西园军的典军校尉曹操曹孟德。

第309章 曹孟德急行欲争功,苏君侯威名震贼胆

  又数日后,月上枝头。

  左军曹孟德营地,一场战斗刚刚结束不久。

  “曹校尉不愧是剿灭黄巾的功勋之将,真乃是谋略出众,应对有方。”

  面对手下们的吹捧,曹操目光深邃地扫视了周围,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这些不过是些散兵游勇,他们先锋大军所到之处,几乎是望风而降,偶有这般脑子不开窍的螳臂挡车之辈,也纷纷是一鼓而下,没有任何难度。

  不过此番他奉前将军卢植将令,除了本阵六百人的西园营兵外,节制的大多都是诸侯的兵马。

  于是曹操还是与众将稍许应承了两句,说了说场面话,而后才摆了摆手示意手下们安静。

  接着,只见曹操转向身旁的大将夏侯,沉声问道:

  “听闻河间乐平陷落,苏君侯前军道路遇阻,元让以为我等应当如何?”

  曹操身为左军将领,为何关心那前军的事情?

  除了那苏曜在这些日子来格外耀眼引人注目外,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原因。

  那便是两人奉军令,应限期抵达卢奴,完成合围。

  他的左军肉眼可见的道路相对安全,进展可期。

  而那前军根据快马速报来看,是遇到了相当的麻烦。

  面对曹操的问题,夏侯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

  “那苏君侯平原一战威名赫赫,但这乐平到底也是座坚城,这次离奇沦陷难说有何猫腻。”

  “若是苏君侯被阻乐平城下,我军孤军深入,恐怕会有些危险。”

  夏侯对于那张举还剩多少人,心中有点没底。

  虽然平原一战皇帝的亲兵们大获全胜,但是贼兵到底是二十万之众,哪怕只跑个七八万回去,他们这先锋数千人孤军深入也很容易被人迎头痛击。

  在夏侯看来,他们现在就应该谨慎而行,减慢速度,时刻观察侧翼友军动向。

  不过,在曹操看来则并非如此。

  “张举,不过一无谋匹夫,乃是张纯推出的傀儡而已。”

  “如今贼兵二十万军一败涂地,贼首张纯也被苏君侯阵斩,那反贼听闻此刻定已是风声鹤唳”

  “此番正乃是我等建功立业之时!”

  “怎能让那苏君侯专美于前呢?”

  在曹操看来,苏曜被阻乐平城下简直是天赐良机。

  他只要在苏曜来之前,打下卢奴,俘获伪帝张举,他便也可如那苏曜一般立下赫赫战功。

  毕竟,在明面上,张举才是皇帝,张纯不过是个大将军。

  谁的人头更有价值,一目了然!

  可以一战天下惊的人,不止你苏曜一人而已,我曹孟德,也可以!

  曹操的判断并非无的放矢。

  平原一战后,反贼势力大受打击,贼首张纯被斩,士气低落,他这一路走来,敌兵都是望风而降。

  而张举本人,身为昔日的泰山太守也从未表现过什么军事才能,威望和号召力远不及能够拉拢来十万乌桓骑的张纯。

  此时,反贼内部必然人心惶惶,混乱不堪。这正是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绝佳时机。

  故而,在抵达平原后,他便一直在号召,建议朝廷尽快出击。

  陛下此番能够亲征实在是让他大感兴奋,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争取到了这个左军先锋的职责。

  曹操实在是太想进步了!

  这样的机会摆在眼前,他怎能错过呢?

  然而,曹操也知道,前军苏曜的存在是他此行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那个与他仅有两面之缘的君侯,实在是令人羡慕嫉妒恨。

  不但年纪轻轻便屡立战功,弱冠之年便位列公侯。

  此番平原一战更是威名赫赫,其军事才能和勇猛善战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如果让苏曜先一步拿下卢奴,俘获张举,那么所有的功劳都将归于苏曜一人。

  这对于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曹操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那他这月余的奔波和辛劳,不就白费了吗?

  故而,一直提着劲,紧张盯着苏曜的曹操,听说了那前军必经之地乐成陷落,差点就不厚道的笑了出来。

  他很确信,有这么一番插曲,那苏君侯必然不可能赶在他前面了。

  除非那苏曜不管不顾,直插卢奴和他抢功

  曹操最怕的还就是这个,毕竟他的先锋是步骑五千人,而那苏君侯的则是三千精骑!

  但那样一来,苏君侯这先锋也就太失职了。

  而且那河间相还是他老上司,他要是这都不管,就不当人子了。

  怀着些许忐忑的心情,曹操在次日下令,加速行军。

  生怕苏曜真的越过了乐成

  不过嘛,只能说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在曹操担心苏曜不打乐成的时候,乐成国相府中的贼兵将士们却是炸开了锅。

  “郡守啊,打不过,真的打不过啊!”

  “您说咱们不投降,好好守城也就罢了。”

  “怎么能主动出击呢?!”

首节上一节287/6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