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位于敌后的幽州牧刘虞、骑都尉公孙瓒以及河间相王柔外的各路诸侯勤王大军齐聚于此。
受到大胜激励的皇帝刘宏,在战后命俘虏和劳工在这短短不到半月间便于这城郊修建了一座大型的校场,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可容数万大军检阅。
只见那晨光洒满校场,映照得旌旗更加鲜艳夺目。
士兵们列队整齐,阳光下的铠甲闪闪发光,气势如虹。
各路诸侯和将领们赶了个大早云集于这校场之上,他们的脸上的表情严肃又激动。
就在校场的中央,又起一大坛,坛上建起九层的五彩华盖,高达七丈。
在坛的东北又设一小坛,再次建起六层高的华盖,两坛的周围列满了这步兵、骑兵数万人,结成营阵,杀气腾腾,威风堂堂。
当一切就绪后,皇帝便在十月初六这一天亲自出城检阅军队,驻在大华盖下,大将军何进与卢植、苏曜、袁术及各位勤王诸侯等人驻在小华盖下。
在华佗等人调理下,身体恢复差不多了的皇帝刘宏在此亲自披戴铠甲,骑上披有华丽铠甲的战马,立于文武百官和数万将士之前。
迎着众人目光,刘宏面色潮红,忍着激动的心情,缓缓开口。
皇帝首先表达了大将军的信任和慰问,接着便重申了前将军卢植,冠军侯苏曜等人在平原之战保驾勤王的功绩,并拿出了此战缴获,用以奖赏三军以及各路到来的忠诚勤王之师。
然后,他便在众人的三呼万岁中,高声宣布自封“无上将军”,总督天下兵马。
“什么?!”
此言一出,何进等人顿时脸色发青。
什么情况?
大将军在职权是位在诸将和三公上,总理军事。
而这位陛下现在携大胜之威,趁着检阅三军的势头,给自己封了个什么无上将军,还总督天下兵马?
那我这大将军现在是啥状况?
看着皇帝绕军阵巡行三周而回,大将军何进心中五味杂陈。
他不知道,历史在这里的轨迹发生了更大的偏移。
在原来的历史上,后来大将军为与皇帝争兵权,为应对皇帝新设立的西园军,其引外兵助阵,邀来天下兵马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阅兵。
在那场各边郡强军云集的阅兵上,皇帝最终让步,在阅兵大典上再次授予何进兵权,大将军的权势达到了顶峰。
而如今,因为苏曜的插手,丁原无所作为,并州强军被带出不说,虎贲军也浴火重生。
同时这一次亲历战场的辉煌胜利更给刘宏极大的底气。
面对那些匆匆赶来,没发挥任何作用诸侯联军,反而是皇帝刘宏借阅兵之威力压大将军何进,总督天下兵马。
不过,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
明确了兵权,检阅了三军后,皇帝刘宏向全军发布了新的诏命:
“诛贼讨逆正在今朝!”
第308章 苏君侯北伐当先锋,王国相身陷河间城
诛贼讨逆!
皇帝刘宏,在阅兵大典上正式宣读了讨贼檄文,布告天下:
朕祗承天命,统御万方,当保国安民,诛贼讨逆,以安天下。
逆贼张举,悖逆天道,犯上作乱,据中山而称伪帝,号令群丑,涂炭生灵,荼毒海内,为祸社稷。
朕闻此贼獠,痛心疾首,决意亲征北伐,以扫清寰宇,复我汉室江山安宁。
朕特命前将军卢植为中军统帅,总领调度全军,协同作战,以保此次征讨万无一失。
特命虎贲中郎将苏曜为前军先锋,统率精骑,直捣贼巢,斩将夺旗,为我大军开道,以显朕之威武。
特命五官中郎将袁术为后军统领,筹措粮草,保障军需,不容有失。
特命
诸卿将士,当同心协力,奋勇杀敌,以彰我大汉之雄风,望诸卿不负朕望,共成大业,待凯旋之日,朕必论功行赏,共享太平。
其有能得举首者,封两千户侯,赏钱两千万。
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三军面前,皇帝发布震惊众人的讨贼檄文。
这道讨贼檄文,犹如一声惊雷,震撼了在场所有的将士和诸侯。
对于由这些京中诸将统御地方诸侯大军,收拢他们兵权的事情,他们无人,也不敢表示反对。
在此番大破二十万贼军围城的辉煌战绩面前,中央军权威如日中天。
不但卢植加封食邑,升任前将军,再次总领北伐全军事务,那小将军苏曜也是被封了冠军侯担任前锋大将又一次获得了立功表现的良机。
而那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袁术,则受命总督后勤粮草,也是委以重任。
这一番认命,可谓是功臣、名士和世家们各领要职,端的玩了一手上佳的平衡之术。
故而,这诏令既下,全军振奋,欢声雷动。
苏曜、卢植、袁术等人皆领旨谢恩,表示誓死效忠,不负皇恩。
于是,就在这场盛大的阅兵完成后,大汉天兵便直接启程,浩浩荡荡的向北方卢奴城进发。
苏曜率并州与虎贲本部一千骑加二千诸侯骑兵,合计三千骑一马当先。
而皇帝与卢植等人则坐镇中军,与大部队缓缓推进。
最后那袁术则是随军作为后勤总兵官,负责筹措粮草、管理军需,确保大军在征讨过程中的补给充足。
他虽不直接参与前线战斗,但其所承担的责任同样重大。
粮草是军队的生命线,一旦补给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军队的士气,更可能导致整个征讨行动的失败。
虽然袁术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被突然间委以重任,但是大权在握后的袁术,几乎是一瞬间的,他看着苏曜的目标就变得无比冰冷。
看到他眼神的何进突然感到一阵寒意,赶忙拍了一下袁术的肩膀:
“公路,此次北伐,事关重大,汝身为后勤总督,万不可因小失大,惹火上身啊。”
然而对于何进的说法,袁术却完全不能苟同。
要是按那刘表的说法,他要忍气吞声到什么时候?
那看着姓苏的小子趾高气昂,得意忘形,而他偏偏却什么也做不了的日子真是比杀了他都难受。
如今他终于有了权势,而且还是捏住了那姓苏的生命线大权。
如此机会,袁术怎能轻易放弃?
不过嘛,他倒也不准备和这何进说那么多。
这位屠户大将军,实在是难成大事,这种切身威胁面前还是犹犹豫豫,优柔寡断。
到最后,果然还是要我来出手。
于是乎,袁术恭敬的抱拳微笑道:
“大将军放心,术自当尽心竭力,为大军筹措粮草,确保北伐顺利进行。”
紧接着,与他面上的所言相反,在送走何进后,袁术马上召来心腹谋士,密谋对策。
他又不是傻瓜,直接给那个功臣先锋断粮,那必定会引起皇帝的猜疑和不满,甚至可能激起军中的哗变。
经过一番商议后,他们便决定采取逐步削减苏曜前锋部队粮草供给的策略,一点点的削弱苏曜的战斗力,最终达成聚沙成塔的目的。
没有粮饷的支撑,你苏曜还能发挥战力?
然而,此时的袁术却不知道,这一切早已在苏曜的预料之中。
是的。
不管是皇帝这次盛大的阅兵也好,还是御驾亲征也罢,背后都有苏曜的推动。
在当日领赏请战失败后,苏曜虽然不知道皇帝内心的顾虑,但他还是果断改变了策略。
促使皇帝亲征,把战斗继续下去自然是苏曜早就定好的目标。
于是乎,接下来便是怎么执行这个计划了。
皇帝会同意吗?
不过这一切,对苏曜来说倒是并不难。
苏曜身为虎贲中郎将,又是侍中,有着可自由出入宫禁的特权。
如此能力他当然不会只用来刷公主好感。
在那几日举城欢庆的时候,苏曜便天天往王府跑,舌战刘宏,向其痛陈利害,施加影响,促使皇帝发动亲征。
而后,许是随着身体逐渐好转,皇帝的雄心也逐渐恢复。
又许是感受着城中为胜利欢庆气氛,回味到那被众人高呼万岁的兴奋。
总之,深思熟虑后的刘宏最终还是同意了苏曜的议案,做出了如此的决定。
借此良机举办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发动征讨张举的北伐,尽收天下兵权!
毕竟,他设西园军也只是为了分大将军兵权而已。
如今,当一个亲掌天下兵马大权,在沙场上挥斥方遒的机会摆在眼前时,哪一个有想法的皇帝会能错过呢?
同时,他皇帝亲征,哪怕不需要上战场砍杀,只是名义上在大营中担任统帅,那在战后论功行赏时,也无需担心手下将领功高盖主,不可控制。
于是乎,就在苏曜的推动下,君臣两人最终定计,阅兵之后御驾亲征。
至此,这个大阅兵事件便在这里走出了一种与历史上截然相反的走向。
也因此,袁术将要督粮的事情,苏曜早在他本人之前就知道了。
而考虑到这骷髅王历史上的作风,苏曜又岂会不做任何准备?
而对这一切都蒙在鼓里的袁术,还在盯着苏曜等人远去的烟尘冷笑。
而那边的苏曜,已经在地图上选好了一个新的目标:
河间国首府乐成,老上司王柔的治所。
哦不对,现在应该说是河间相王柔的被囚之地。
“什么?!”
“王国相被囚禁了?”
“苏君侯,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夜幕初降。
在这苏曜北行路上的第一个夜晚,将士们刚开始围在一起用餐。
这时,突然听到苏曜的说法,王凌成廉等人顿时大吃了一惊。
那位一向和他们处的不错的老将军,这次荣升河间国相,还是率先相应勤王的诸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