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大喝一声,亲自断后。
方天画戟不停挥舞,逼退了白波贼两次后,便也紧随而去,策马而走。
白波军虽然是被杀退了,但吕布深知,他们想胜却根本是不可能。
此处往前,到处都是白波军的战士,以他的个人武勇,能救几波人已是极限。
难受。
曾几何时,吕布从未觉得自己武力低人一等过。
然而,见了那个姓苏的小子后,他却从未如此迫切的感到自己竟然是如此的软弱!
撤军,撤退。
若是那小子在,以此处地利,那这番战斗的结局是否会有改变呢?
毕竟,那苏小子可是在向阳道中一人杀崩了上千胡骑的狠角。
吕布摇了摇头。
可惜,现在苏曜不在这里。
而他吕布所能做到的极限,就只是护着战友能救一个是一个的撤离了战场。
真是可恨啊。
说到底都是那丁原不听人言,执意要走此地,方才惹得如此惨祸。
若是由他吕布来指挥,纵然不胜,定也不会招致此等惨败。
对,没错。
要是他吕布有话语权,这场惨败本该不会发生。
他早就在白波贼异动的时候提议先行抢占这里。
然而没有他人微言轻,愣是没人听他的,方才有此大败啊。
是的,人微言轻的吕布。
可惜了,如今的吕布仍然只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百将,并没有成为丁原的主簿。
在苏曜不知道的时候,历史已经开始偏离了他熟悉的轨迹。
因为苏曜的无双发挥,所有人的风头都被掩盖,而吕布的才能自然也没有第一时间被丁原所发掘。
虽然张杨在前往洛阳前曾经试图向丁原举荐了吕布,但使君心思难明,以至于吕布目前仍旧暂居于百将一职,并无变动。
倒是面对这波突然发力,席卷河东半壁,以其武库武装起来的强大白波军,并州丁原还是如历史一般,没有发挥出任何作用。
于是乎,白波军在迟到了一个半月后,再次的向太原郡挺进。
这一次,他们很轻易的便攻破界休县城,继而向祁县,向晋阳不停的推进战线。
而很快,得到了消息的洛阳宫中就传来了皇帝的怒吼:
“丁原误朕,丁原误朕啊!”
旁边的大将军何进身为丁原的举荐人脸色尴尬,而中常侍张让则背对皇帝,瞧着何进那窝囊样一副暗暗发笑的样子。
这狗屁丁原真是会触眉头。
那陛下这些日子可是天天问前线的事情,简直就是掰着指头数那一车车的缴获什么时候能到家。
就连之前河东郡大半沦陷的坏消息都没能扰了陛下的好心情。
张让懂的,这位陛下最喜钱财,这些送上来的缴获那真是他的心头肉啊。
为此,张让便是再恨那姓苏的,唯有这件事,他不敢乱来瞎搞。
算来应该快到了晋阳吧。
结果呢,真是瞌睡了有人递枕头,正在张让咬着牙齿恨得痒痒的时候。
那可好了嘛,白波贼趁势异军突起,隔绝交通,这钱眼瞅着都到手边了,结果收不回来,那这陛下可不是气炸了么。
就这一点,抛开那个不当人的混小子的事儿,张让还是很能和皇帝共情的。
于是这场戏张让也是越看越有味。
第161章 封侯?两千石?
这边张让看戏,何进沉默,那边皇帝看着这两个庸人是越看越来气,恨声道:
“大将军!”
“臣,臣在!”
“朕命你马上给朕拿个章程出来,务必尽快打开道路,把朕的财帛和有功之臣们都接回来!”
“啊这.”
皇帝让何进想办法打开道路?
何进面露难色,满嘴发苦。
他能有个啥法儿嘞?
虽然洛阳还有两万余兵马,不能说是无兵可用,但这可都是镇国之器,不可轻动。
那些进犯太原的白波贼,据说也有数万之众,这就是标准的你人去少了怕是没用,去多了吧.那又怕是要出事。
毕竟总不能说放着隔河相对的河东白波不管,一波杀去太原给皇帝的财宝当护送队吧。
那家伙,要是白波贼知道了不就笑死,人家回来果断渡河过来,直捣洛阳,那真就是大事去矣。
到时候搞不好别人还以为他是中了人家的调虎离山之计呢。
但是皇帝要他拿解决办法,靠丁原自己是肯定不行了,于是何进绞尽了脑汁,只能拿出一个折中的法子:
“要不还是请皇甫将军出马,带八千人在督上那并州丁原的兵马,驻兵晋阳,不求一战功成,只是压缩空间,打开道路护送王将军等人回来,应是可行。”
“不可!”
张让出列反驳道:
“那西北凉州的王国、韩遂等人正在寇掠三辅,前将军董卓是左支右拙,难以制御。
这东南在汝南的葛陂黄巾贼又声势浩大的兵进颍川周边,随时有可能威胁京师安全。
皇甫将军可谓是咱们最后的压舱石、顶梁柱。
一旦三辅糜烂或者京师有变,非皇甫将军无人可担此大任,怎能轻易调往晋阳?”
张让说的理直气壮。
何进是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紧接着张让便出列对皇帝行礼道:
“依老臣之见,这区区白波盗匪遮蔽道路的事情,不若还是交给咱们这位苏都督好了。
他们此行回来本就担着护送之责。
这位可是百骑出关便平了匈奴之乱的少年英雄啊。
那区区白波贼难道还能拦得住他不成?
交给他们自行处理,陛下既省了起大军出征的军费,也是再送他一份军功啊。
这样当他风风光光的回来后,陛下不管是给他升两千石也好,还是给他封侯也罢,想必朝野间也不会再有那么多非议了吧。”
张让这一口气说完,把皇帝都说沉默了。
两千石,封侯。
这便是皇帝本欲加赐于苏曜的封赏。
在日前,最后一次接到的前线战报便是苏曜彻底平定了匈奴之乱且大量的虏获都在路上的消息。
这一消息可谓是震动京师。
比他们最初预计的仅收复河套地区更进一步,竟然一战克其全功!
一个年仅弱冠的少年,居然在不到两月的时间内,以百骑出关,不但没花朝廷一分钱,还带回如此丰厚的收获,大扬国威,完成了如此成就。
该如何封赏便成为了众人的焦点。
这也是皇帝最关注的事情。
他私意上对这个给他带来如此惊喜的少年英雄,是想要大用的。
毕竟皇甫嵩朱等人已是年迈,那董卓的表现又不那么让人放心。
此刻,这么一个少年英雄的横空出世,给了刘宏很大的想象空间。
简直是天赐英才!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封赏的议案下发后,竟然换来的是满朝的反对?
张让这些宦官和那与其交好的太尉樊陵表示反对,是在刘宏意料之中的。
但他没料到的是,那些世家,甚至大将军本人,都反对他这贸然的封赏。
“那王柔将军本就是两千石重臣,运筹帷幄平叛有功,封侯之赏没什么问题。
但这苏曜出身微寒毫无资历,又是戴罪之身。
此番年仅弱冠已成都督,本就已是破格提拔。
这次虽然看似功劳不小,但本质不过就是平了一次属国叛乱,就又是两千石又是封侯的。
如此重赏臣等劝陛下三思。”
没错,焦点就集中在了两千石和封侯上。
当时的廷议上的讨论非常激烈,原因也很简单。
与苏曜卓绝军功相对的,便是他无法无天的态度。
从怒杀小黄门开始得罪死了宦官后,苏曜自由自在,无法无天的行为便再也没有停止过。
不但有其在晋阳暗杀数十名吏民之事的风传,也有其在五原,无故牵连当地豪强,征发无度,迫其纳献参军的事实。
至于无令出征,滥用节杖职权,私娶属国公主,私下处理虏获等事更是让那些经学出身的大家们无法容忍。
一时间朝堂上怎么说的都有。
有建议将其派完内地,当一县令,好好修养磨砺下心性的。
也有建议大封其爵,恩荣拉满,但夺其职务,不可入官场者。
甚至还有要求将苏曜捉拿下狱,严加问罪等言论不一而足。
真是连着数日都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
虽然刘宏可以乾纲独断,但这般架势下,他也有点迷茫了。
对于苏曜,刘宏眼中,他的标签可谓是复杂多变。
起初,刘宏认为这是个世家推出的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