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203节

  反而越想越是开心,之后大殿之中传来爽朗大笑。

  笑天下人愚昧至此。

  “陛下何事如此欢畅?”

  前来拜访的种言等人被这笑声吸引,快走了几步,来到殿中。

  “哈哈哈,卿来的正好,看看会稽郡守发来的书信。”

  “哦?”

  种言接过书信,不由得念了出来。

  “山巅有彩凤成群,鸣唱九霄。又有彩绸如雨,飘散大地。

  郡守等从人以为祥瑞,派人追逐彩凤。

  后从人有报:彩凤飞出百里,化为火光冲天而去。

  只得彩绸数片,上书:大秦万年?”

  种言一愣,看向秦始皇已经猜出了事情始末。

  “墨甲那小子干得好事。”

  秦始皇点了点头,笑着道:“后有山阴之民于山中获得此绸,以为神物,供奉家中。如何,朕的仙法可还入卿之眼。”

  种言苦笑,“陛下,臣不愿多言。”

  “哈哈哈,愚弄黔首之人,恐怕想破脑袋也不知道此等吉兆究竟是如何做成的!”

  “陛下此举,祸乱天下之人可惧矣。”

  秦始皇良久一声叹息,“唉,民智教化,是件漫长的事情啊。”

  “陛下,有开始便好。”

  “卿所言极是。”

  种言此次前来,是因为秦始皇想要一些农学所产稻麦和蔬果,以便在春日祭拜先祖以及黄帝所用。

  他整理了一些可选的清单,上呈过来。

  “所需物品皆在此处,陛下打算何日启程。”

  秦始皇看着清单,面露思索,“等到国都道路铺就之日。朕打算让咸阳民众庆祝一番,已让倮君准备了些犬羊豕肉以及各地商贾捐纳货物。倒时派发各闾,朕与民同乐。”

  “陛下仁德,万民之福。”

  “就这几样吧,要留够种子。”

  秦始皇勾选了一些名字,大部分都是以往祭拜所需植物,另外少许为新来的作物。

  种言接过,细细看了一遍,“种子是大事,臣心中有数。”

  命人将清单誊抄一份,送去了太仆府上。

  咸阳的道路的修建曾停工了一段时间。

  冬日天寒,土壤冻结,不利于夯实地基,所以征发的匠人都给了两个月的假期。

  大路铺就已然完毕,余下的都是各闾小道。

  春雨过后,道路焕然一新,负责清理道路的人今天得了命令,一定不要出现一点脏乱之物

  咸阳令亲自巡查了一遍,这次绝对不能再出错。

  同行的卫尉主官则比较关注各个路口的防卫。

  “陛下此次出宫,算是对我等的考察,若是出了一点意外,你我轻则被免职,重则恐有牢狱之灾。”

  咸阳令面带难色,不由得苦笑道:“你这些话说得我有些怕,去年国都之乱,陛下虽没有责怪我等,但心中已有些失望。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怕往后在国都任职更难一些了。”

  两人有同感,将一国安定系于一人之身,但是这人还老喜欢各处闲逛,可就苦了他们这群守护安危的人。

  “相比以往你不觉得咱们的陛下已经改变了很多了吗?”

  咸阳令点头,“从泰山回来,陛下便改变了很多,这对我们这些官吏来说,是件好事。”

  “陛下仁德,对天下人都是好事。”

  两人言语之时,已经行至关口之地。

  人流已经如先前般如同潮水,往来不绝的人在关口迅速的登记。

  停留的时间很短,验查的士卒只要一看身份照身所印出的人像,便可知晓此人来历,节省了很多时间。

  两人检查了关口的人口登记册子,上面信息详尽,人员流动状况一目了然。

  “这次的照身改了很多,配合上这纸张印刷之术,确实能够筛查出不少的可疑之人。”

  “今日可有外来的身份不对之人。”

  卫尉出声询问,负责登记的士卒回答道:“刚开始如此登记的那几日确实筛查出不少可疑之人,施行这么长时间,已经很难遇到。

  大都是未曾发放新照身的外来者,这里还是按照以往的登记审查之法。另外对于这类人,会画下人像,并派人往其户籍之地核对。”

  详尽的来往人口登记,让一些人彻底被隔绝在外。

  如今推及内史诸县,咸阳周边的治安自然会安宁不少。

  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是治理的改变。

  咸阳令觉得自己以往陈旧的管理方法,可能需要不断得融合新的技术。

  从来没有哪一种道路的修建可以给人以幸福感。

  国都铺就的黑色大路,就这么完成了。

  各闾的黔首,官吏的家眷,以及外来的商贾,在这春日的一天汇集到大街之上。

  他们期待看到那位始皇陛下的身影,因为这次他的目光不再看向远方,而是开始关注脚下。

  如果说那处地方的人们对大秦的改变感受最深刻。

  那无疑就是居住在咸阳的老秦人。

  自从孝公迁都以来,几代人看着大秦从积弱困苦之中跃起,以偏远之地,俯视东方诸国。

  连横天下,几经挫折,终于在始皇帝这一代看到了天下尽归。

  他们心中是有些得意的。

  往日那些大骂秦为虎狼之国的人最终成了虎狼之国的黔首。

  这是让老秦人无比开怀的事情。

  一统天下的始皇帝无疑将会给他们带来更多荣耀。

  从立国之初,到如今已有三载。

  改变先从咸阳开始了。

  秦始皇坐在辇车之上,看着道路两旁欢呼的民众,他有些恍然。

  曾经多少年梦中的画面,终于展现在眼前,让他有种恍若隔世的的感觉。

  道路向前南延伸而去,笔直的似乎没有尽头。

  而两旁的民众夹道欢呼之声,如同潮水,起起伏伏。

  渐渐地,这些欢呼汇合到了一起。

  “大秦万胜!大秦万胜!”

  从共赴国难,到大秦万胜。

  往事一幕幕如同影像,在他眼前播放。

  “此路便名万胜大道吧!”

  他心中暗暗定下咸阳宫前的道路名称。

第218章 可称贤者

  热闹的场面同样出现在了一处街角。

  招牌上书粟饼的食肆里人声喧闹。

  原因有人看到门口招牌下摆了个木板,上用炭笔写着:今日粟饼白吃,店内饮食半价。

  粟饼食肆在这里很出名,其贩卖的吃食多为大秦月报所记,并且变了诸多花样。

  听说老板是个四处游走贩卖粟米饼的小贩,趁着大秦对商贾的新政,盘下了两间铺面,凭借自己的手艺,做出了很多独创的吃食。

  如今在国都左右二闾都开了食肆,每日都是人声鼎沸。

  今日陛下庆祝国都道路竣工,不仅犒赏了参与铺路的工匠黔首,还向各闾发放了诸多货物。

  由头是与民同乐。

  粟饼食肆也没有大肆宣扬,只是今早有人来买粟米饼,才听店内侍者说起。

  等出门看时,才发觉招牌下多了这么个牌子。

  客人不解,便问:“你家主人此为何意?”

  那侍者言道:“主人说能有今日,皆陛下所赐,今咸阳新路竣工,陛下赏赐之物主人也受到了一些。只是觉得受恩太重,便想在此日应和陛下,已报恩情。”

  众客人皆都称赞,粟饼食肆也因此扬名。

  之后在长安商贸区,与上林学宫工地外,粟饼食肆又开了两家分店。

  因此前行为,诸多慕名之人前去品尝吃食。

  开业当日,全部免单。

  人流爆满。

  就在如此的氛围之中,咸阳的春天悄然来临。

  这日一早位于长安商贸的粟饼食肆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为首一人面容富态,一看便知是富贵人家。

  侍者小心问候,这人只说是平常客人,无需特别关照。

  侍者便没有再多关注,只是这群人胃口挺好,店中食单全都点了一遍,足足三十多种。

  “客人,您所选这些饮食可能要费些力气……”

  “无妨,今日无事,你们慢慢来就行,也别耽误别的客人食用。”

  富态男人微微一笑,明白了侍者的意思,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要求。

  上菜可以慢,但必须都上,可以不紧着自己一伙人。

  侍者并没有在多言什么,告罪一声,便开始吩咐后厨忙碌。

  小店二间,面积不大,后有庭院,隐有灶火燃烧之声。

  堂中开了一扇门,门上是一个绣字的招牌。

首节上一节203/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