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200节

  “先生可有良策?”

  王离看向陈平,出声询问。

  “良策谈不上,不过是降低抗拒律令的最小做法。

  可令人散布传言,言那乘白鸟而去的山民是受大禹之灵的感召,成为了山阴的守护神明,当立庙以祭祀。

  如此,在背后推波助澜之人定然愿意将此事影响扩大,而那人生平文书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到我等手中。

  之后郡守不言同意此事,也不言不同意此事。

  而是令人悄然助资,推动这些人私立庙宇。”

  “可是这么做,不是真中了那阴谋之人的下怀了吗?”

  陈平笑了笑,“一个黔首,若是立庙受祭祀,还是件小事。若将其事迹宣扬超过大禹,当会如何?”

  蒙恬打了个寒颤。

  王离直觉头皮发麻。

  陈平话语并未停止,“再者,我们得了此人生平,鼓吹之处,微带瑕疵。

  之后其盛名传遍天下,所有瑕疵便可放大,然后找一中原儒者,痛批一番。

  如此,为一黔首立庙之事,便不在是值得宣扬赞美之事。

  到时候,天下人只会骂这些山阴县的黔首愚昧,甚至会有人来砸了他的庙宇。

  连带着山阴县的这场鬼神之谋也会被人所怀疑。

  到时候郡守可派人去山阴,推平此人庙宇,捉拿叫得最欢的那个人。

  最后,审问出结果公布天下。

  则谣言可破矣!”

  蒙恬看向陈平的眼神中多了些畏惧。

  王离则是拍手称快,大赞先生不愧是先生,老谋深算,可比管仲乐毅。

  三人聊得正热闹。

  扶苏却听得连连摇头。

  这件事若按照陈平的说法去做,且不说时间漫长,到时自己这个郡守肯定会因失职被查办。

  解决流言的办法有很多,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蒙恬所言,直接调查第一目击者。

  只不过这件事情来的蹊跷,第一目击者也成了这神秘事件的一员,消失了。

  无论是两只大鸟,还是那神奇的红光,或者是之后山民乘白鸟飞升。

  其最重要的目标显然是想让秦律不要染指吴越之地的治理。

  扶苏觉得这是有人在对自己近些时日所行的治理之法的反抗。

  除了命人调查土地的状况,扶苏思索了一阵,确实没有再做什么大的政令调动了。

  忽然一个黑色柱子闪现在了脑海之中。

  “不对,还有一件事我们忘了。”

  三人立即停止议论,看向扶苏。

  这才发现扶苏已经脸色冰寒。

  “郡尉!派人去巡查边界,看看大秦界碑仍在否!”

  蒙毅悚然一惊。

  心道出大事了。

第214章 边境事件

  边界石碑是件很不起眼的小事。

  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秦始皇并没有大肆宣扬这件事。

  只有靠近边界的郡县才得到了这件事的消息。

  除了北方两片新地之外,其余郡县都是很低调的处理了此事。

  所以几乎没有人关注。

  扶苏想到了边界的石柱,便让蒙恬去探查。

  会稽郡的南方,大片的沼泽遍布,秦军南下占据楚国之后,时常会收到南方瓯越之人侵袭。

  这些人断发纹身,蛇蛙鱼蛤等野味海鲜为食,生活十分原始。

  其所居之地,水泽密布,多蚊蚁蛇虫。

  常年雨水丰沛,北方士卒因不服水土,多发恶疾。

  自秦政二十八年以来,五路秦卒南下,只有一路获得战果,攻占了东瓯和闽越之地,其余四路不仅无战果,士卒损失也颇大。

  但秦始皇封禅之后,便召回了屠睢,并撤出了东瓯和闽越之地的大部分秦卒。

  仍有小股秦卒,驻守在其边界要地。

  蒙恬已经不再晕船。

  高强度的练习让他对水的恐慌感消失了。

  这次南下以他为首,从者两千余水卒。

  也算是一次实战的演练,顺便检查了一下训练的成果。

  船队沿海路南下,行了十余日,终于到了安置石碑之地。

  此处有一队驻地。

  听闻有内地士卒前来,其五百主十分惊喜。

  来到海岸边,见有百艘楼船,沿海岸而至,有些意外。

  往常楼船是不在海中行驶的,海中风浪大,实有暗礁,不宜操弄,搞不好就会沉船,甚至迷航。

  行军打仗,最忌讳不确定性,所以没有主将会将舟船开到海里。

  通报军职之后,两人便开始了交谈。

  “郡尉,为何从海上而来。”

  “海上水多。”

  蒙恬给了这位五百主一个莫名其妙的回答。

  后者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自己的问题涉及到了军事机密。

  “近些时日,那些越人可有异常?”

  “同往常一般,偶尔有人在林木边缘徘徊,皆被我等用弩箭射回。”

  蒙恬跟着秦卒五百主看了一遍营地,“衣食可有缺漏?”

  “军侯每五日便会送达军资,平日并无缺漏,这些日子天气转凉,也少了些蚊虫叮咬,士卒们士气不错。”

  五百主如实回答,蒙恬点了点头。

  大军回撤,有两位军侯,十位而五百主近一万余士卒留守重地。

  分布在会稽南境边界上的大小十几个营寨。

  任嚣北上之后,军队指挥之权便落在了赵佗身上。

  此人极善水战,也是个有勇有谋的良将。

  各路军队仍有五六万人,被其安排的十分妥当。

  “三月之期未至,郡尉因何事来访。”

  撤军之日,有三月轮换防守的命令,这日子还没到,就有军队前来,让这队长很纳闷。

  “前些日有大秦界碑送来,安置之处可有异常。”

  听到这个问题,五百主忙道,“前几日到有一群人来到这里,说是前往越人聚集之地的商贾。

  我知陛下对此地十分关注,便命人礼送出境。

  后来士卒巡视,发现石碑有烧灼痕迹,我便派人蹲守。

  果然发现不对,有天夜里十几个人鬼鬼祟祟,我等一拥而上,将其捉住。

  嘿,不曾想竟是那些商贾。

  细问之下,其人自言对这些石头的材质很喜欢,想要刨了卖钱。

  都被我送到了军侯那里去了,不知道是个什么罪名。”

  蒙恬皱眉,“一群商贾?什么样的商贾?带我去那块被烧灼的石碑处看看!”

  那五百主见蒙恬面带焦急之色,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命人将碑石抬了过来。

  “这界碑被烧裂了,我便命人替换了一个。文书已经递交军侯,另抄录一份,令邮传送去郡尉处。”

  界碑归属军队管辖,替换损毁都要报给所属郡的郡尉处。

  “文书走了几日了。”

  “已有五日……哦…郡尉您应该没有收到。”

  蒙恬点头,军队文书不同政令,邮传分发会直接到达郡邑。

  他一路来了十日,自然是看不到了。

  “这些日严加巡查,莫要再出现界碑受损之事,否则以失察论处。”

  这队长面色一肃,“唯!”

  “此外,郡守令我带了些厚实衣物和酱肉精米,腊月无法归乡,算是给你们些许补偿。”

  身边围拢的士卒顿时欢呼起来,连连称颂郡守。

  他们虽在边境,但是新来郡守的威名可是早已耳闻。

  只知道其治理手段如同雷霆,没想到还是个体恤士卒的官吏。

  “郡尉,咱们还往南打吗?”

  就要离开之时,五百主带着一群人面带期待之色。

  秦卒闻战则喜,是好事也是坏事。

  蒙恬思量了一下,给了模棱两可的答案。

  “等有山岳般的大舰入海之时,闽越,甚至更南边的地方,都将是大秦土地。”

  山岳般的大舰?

  五百主等人眼睛散发着光芒,从此有了期待。

首节上一节200/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