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158节

  “陛下,此身份贴三版,各有优劣,不知可按照户籍区别制作。”

  秦始皇则摇了摇头,“选出一版合适的即可。此物用了登记,可还便捷。”

  章邯点头,“十分便捷,只需涂抹按压,便可快速影印。尤其是编号制定,可防止他人伪造。”

  “制造时间长短如何?”

  “两版铁与青铜需浇筑,颇费时间,竹板相对而言更加省时,文字一面可以用铁片加热烧蚀制作。”

  秦始皇点了点头,“这竹板倒是轻巧,各地也能轻易获取,便用这版了。”

  “奴籍,贵族皆用竹板?”

  “怎么,不可?”

  秦始皇淡淡看了章邯一眼。

  章邯赶忙躬身,“臣多言了。”

  “明日朝会,便公布此事,你先去准备吧。”

  章邯告退之后。

  秦始皇拿起了那竹牌看着上面的红绳,点了点头。

  收起了自己的竹牌,然后令人将其余的物品封存。

  次日朝会,群臣便看到秦始皇腰间多了个手掌大小的竹牌,上面隐有纹路。

  秦始皇从腰间解下牌子,扬了扬手,“今日议事,便是此物。朕将其称为身份帖,也可以说是二代照身帖,诸位看看如何?”

  说着让群臣观看。

  王绾拿起仔细打量,“陛下,这件照身帖雕琢的精巧,比照身帖要清晰许多,不过为何是反刻?”

  “为了方便出入登记,此物可做印章使用,刷上油墨,一按即可。”

  王绾将手中物品传递下去,对于秦始皇所说的照身帖升级款,表示支持。

  照身帖为商鞅发明,所有都知道,这东西的作用。

  因为发明者就是间接死在这东西上的。

  秦始皇给他们看的这件身份帖更加精致,上面的文字和画像无比的清晰。

  这东西若能同户籍联系到一起,对于秦朝统治来说,是件大好事。

  “此物造价几何?费时多久?”

  李斯看过之后问出了关键的问题。

  回答者是章邯,“前面文字编制倒是省时,背后图画却需画师细刻,费时三日可得此物。”

  李斯在心中盘算一阵,“若于户籍联系,此物发行天下,可要花费多年时间。”

  秦始皇摆手道:“暂且不会发行天下,先由咸阳开始,之后推及内史诸县,先行验看此物作用如何。”

  秦始皇不是不想在六国之地推行这件东西,而是时机未到。

  他要等到大儿子的试卷交上来之后,再去推行此物。

  如今秦国故地才是他要关注的重点。

  将老家守好,所有的政策先在老秦之地和新开辟的东北新郡试行,一些错漏便可及时补足。

  倒是关于材质,有些人有不同的看法。

  认为自己身份高贵,佩戴个木牌子,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秦始皇没有惯着,“你们若嫌弃这竹牌,可以捐纳家产,让大秦所有民众都能佩上黄金玉石的身份帖!”

  这下没人反对了,这东西虽然小,但是抵不过数量多啊!

第165章 小贩的故事

  修建好的新道路成了很多咸阳民众遛弯的地方。

  商贾对于这种道路简直喜欢的不得了。

  在听说这种道路之后会遍及大秦疆域后,有人纷纷询问何时能够铺到自己家乡。

  有人甚至想问这铺道路的材料可否购买。

  听到子婴谈及这些事情,秦始皇问道:“子婴如何看待这些事情。”

  “自然不允!此路涉及大秦国策,若是让这些商贾参与,如此大事便成买卖了。”

  秦始皇不置可否,其实他所做的事情,又何止不是一场买卖。

  先前秦始皇并没有太多感触,只觉得富有天下的君王,可以随意的驱使万民为自己的想法去付出所有。

  但在得知后世所记,他才知道,无论自己权力如何之大,面对磅礴大海,只不过是一叶扁舟。

  他不知道如何让大海安定,但是面对人海,已经有了些方法。

  月报让他能够让黔首知道,自己所行的原因,以及未来的结果。

  这一手让中间传递信息的官吏没有办法愚弄黔首。

  这些东西,都是利益的分配。

  自己成了那宰肉之人。

  肉从哪来?

  往常都是从土地中来。

  如今多了很多法子。

  子婴看重的修路法子,对于秦始皇来说,也是一块大肉。

  只不过这肉还没有到分的时候。

  所以他对子婴这个说法,并没有反驳。

  “你写的那些商业规划都在这里了。”秦始皇将一沓纸张让宦官递还子婴。

  “里面朕写了些想法,你结合实际看看是否可行。”

  子婴郑重接过,看到文字间写满小篆,之中文字,有补足,有反对,皆都极其用心标注。

  “陛下,臣之后做事,定当以此为据。”

  秦始皇点头,“秦国自孝公开始,便行抑商之策,但那是乱世,强国之策为军农二者。如今天下归一,若在行抑商,百姓财货无法流通,就像死水一潭。

  朕看到了后世关于商业发展的看法,皆都写在了你手中书册里,对待商业要慎重,也要大胆。有些事情由朕兜底,你尽可施为。”

  子婴有些感动,他知道自己能够得到重任的原因,便更加佩服自己这个伯父的魄力。

  商业是件大事,起先子婴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完全不能胜任。

  只是真正参与进去,才发现,有些看似大山般的事情,切实开始后,终将会成为脚下的一峰。

  他隐约间能够看到站在更高峰的身影。

  也心中暗自下定决心,去追赶那道身影。

  “百家有问,朕会一一接下,商家之人暂未露面,以朕来看,必然会有一场动荡。朕已经书信蜀中和北地,你这平准一职也要早做准备。”

  “陛下,您认为商家会有何问?”

  “不过哄抬物价而已,以大秦如今国力,朕倒是想看看,他们能够将这物价抬到何种地步?”

  “臣回府后会同平准令商议此事。”

  “关于经商权一事,也等到商家之人出问后在公开。那些贵族之人恐怕就等着这一天呢。”

  所有的改革,终将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

  秦始皇想要让天下的土地公有,这势必会让那些六国旧贵以及氏族反抗。

  商业虽然是一个缓兵之策,但其能够起到的作用,已经在东胡身上体现。

  利益的捆绑,会让很多人在掀桌时考虑一下自己的损失。

  所以秦始皇会让大秦的钱币换取六国众多的物资,而不会对六国之地成为重要的产业基地,起码现在不会。

  炼钢、炼油、采矿、造纸等,这些重要的事务,依旧只在关中进行。

  他要将秦国故地始终都能对抗六国再一次联合,同时不断汲取六国资源,反哺损耗多年的故地。

  同时也要用商业,改变勋贵对土地的执着,也能让一些没有田地的黔首,能够有另外一条谋生之路。

  “若想分一杯羹,这些人总要出让一些东西,陛下这件买卖,做的堂堂正正。”

  “哈哈哈,你这段时间倒是有些长进,也是,谁让朕得了这件后世之物呢。”

  手中的手机,代表着未来无尽的财富。

  这是一件无本之物,来自后世的诸多事物,传出去一件就是一大笔财富。

  众多大臣见过此物后,给了他们辅佐大秦的信心。

  这里面也有百家诸子想要寻求的答案。

  这有大秦的未来。

  “如今国都各处坊市,热闹非常,全赖陛下那小记。”

  “此事朕同章邯说过,没想到这一件小事,在民间的反应如此之大。”

  子婴这段时间时常在坊市考察,对于这件事了解更多。

  便讲起了一个小摊贩的故事。

  说来也是其妙,春日子婴送秦始皇东巡后,四处闲逛。

  碰巧遇到一个挑着担子偷卖粟米饼的小贩。

  那人看子婴面善,便聊起了自己的经商之道。

  偏僻小巷之中,两人就那么席地闲聊。

  聊到兴起,小贩向子婴传授了粟米饼制作之法。

  “兴许那人看我衣着,应该不是行小商贩之事的人,便尽数告知这饼制作的方法。”

  秦始皇来了兴趣,“接着往下讲,后来又发生了何事?”

  子婴买了几个粟米饼,结束了这场闲聊。

  后来告万民书一出,原本偷偷摸摸的小贩算是彻底放开了。

  之后子婴多次出入坊市,与这小贩算是熟络了起来。

  这人学习能力极强,凭借着报纸上的事物,创作了不少吃食。

  而且此人很有商业头脑,已经开了两家食肆。

  “诸多食物,皆似陛下小记所创,但又有不同。”

  秦始皇听得仔细,一件小事竟算是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了。

首节上一节158/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