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末年做藩镇 第117节

  那

  

第175章 脸是什么东西

  瀛洲城内,一队宋军正在缓缓入城,队伍中间,两个校尉策马来到岳飞跟前,汇报了一下城内的情况后,其中一个有些得意道:

  “看来燕贼也不过如此嘛,传的那么凶,兴许就是各地官军都烂透了,瞧,咱们不过是打了一仗,这些什么狗屁汉军就满地滚人头了。

  “话不能这么说。”

  其中一个说话还算老成,摇摇头后,笑道:“若非岳大哥领兵,想必这瀛洲也不是好攻打的,再者,那刘嗣初的兵马丢了城墙后,城头和城内兵马就溃散了大半,刘嗣初本人更是弃了军队想要逃,这样不济事的东西,凭什么能赢过咱们?”

  “而且那刘陵的本部兵马好像还在南面根本没过来,咱们都是北地逃回来的,你可别忘了那韩世忠的永清军到底有多凶。”

  “好了。”

  岳飞开口道,他面前两个校尉立刻闭上嘴。

  前者很是有些惆怅的看了一眼后者。

  普通兵卒,看的是一场战事的胜负,或是一座城池的得失,他们其实并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但是若败了他们就气馁,丢城了便会胆寒,反之亦然。

  到了将领阶层,看的东西才会更多一些,但也依旧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出来。

  将帅,需要看到的是势。

  岳飞在攻下河间府后就察觉到了问题,因为他原本是奉命驻守祁州和鼓城,这次奔袭看似容易,实则是把手里能用的兵力全都带在身边,然后才能侥幸成功。

  刘嗣初是个实打实的草包,但那位汉王可不是。

  按理说,自己带著兵力吞下河间府后,打的主意就是敲山震虎河间府是河北的北面重镇,这里失陷的消息传出去,原本河北北面已经投降刘陵的州地,这时候兴许也会有人拨乱反正。

  这是自己能拿到手上的好处。

  而岳飞也曾站在那位汉王的角度去观察整场战事。

  在自己率军离开祁州后,这里实际上只要汉军兵马一到就会失陷,同时,后方的张孝纯部和真定府也会完完全全地暴露在汉军的兵锋之前。

  张孝纯部是北伐战场上撤回来的疲惫之师,打一打那些投降刘陵的宋军其实很稳,但是打刘陵肯定是必败无疑。

  所以对于那位汉王来说,这应该是一个与宋军野战交锋的绝好机会啊。

  岳飞不是要故意卖队友,他有自己的考虑,但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在自己攻下河间府后,那位在河北转进如风的汉王,这时候居然主动缩了回去。

  他在等北面的援军吗?

  可若真的是那样,那他更应该赶紧前进,抢占有利地形,只要北面援军一到,两面合击,无论是自己还是张孝纯都是不可能挡住的。

  他没道理后退啊。

  岳飞百思不得其解了一会儿,随后只得下令安抚城内平民,又传檄四方,准备尝试招降河间府周围的州地。

  张孝纯抄起一只花瓶砸在地上,站在满地狼藉里怒吼。

  “这个匹夫,匹夫,匹夫!”

  平心而论,他从最开始打的主意其实就是尽可能地保住州地,张孝纯知道以自己手下这点虾兵蟹将肯定不能出门去野战争锋,但若是要守城的话,也算是绰绰有余吧。

  在他难得不顾形象骂骂咧咧的时候,外面人通报,说是宇文虚中来了。

  张孝纯带著一部分兵马往南撤退,宇文虚中也不顾童贯会不会对他不高兴,也跟在了这支队伍中。

  当知道童贯全军如同他所预料的那样全军覆没,宇文虚中心里还是很难受的。

  “下官,见过张相公。”

  张孝纯勉强压抑住怒意,将军报递给他,自己重新回去坐下。

  “现在这打战,争夺的岂是一城一地的得失?争的,是我大宋和那刘逆之间的主动权,看看最后究竟操之谁手”

  宇文虚中嘴角勾了勾,轻声试探道:

  “河间府乃是河北重镇,岳飞一战夺还,张相公难道还不高兴?”

  张孝纯咽了口口水,不自然道:“本官自然是欣喜的,但燕地大军即将南下,他岳飞打残的又不是刘陵的兵马,只杀伤些降卒,反而又招惹到了燕贼,徒劳无功而已。”

  宇文虚中微微摇头。

  “宇文学士,计将安出?”

  “北面联军,怎么可能真的有五十万之巨。”宇文虚中笑了笑,心平气和地回答道:“河东诸多关隘还都在我军手中,堡寨城防众多,他刘陵南下打河北一个措手不及,但就他和燕地援军又如何能再啃下河东?”

  “但北面无论是金国还是夏国,还有那草原”

  “他们派出的援军也都是人,也都要吃粮食,刘陵南下河北几乎要将近半年了,他想的无非就是借大宋的钱粮弥补己身,如今岳飞克河间府,实际上并未截断其粮道,可也不能说是徒劳无功。”

  “额,你到底想说什么?”

  宇文虚中后退一步,对著张孝纯躬身施礼。

  “下官想说的是,此战,岳飞守土有功,接下来,您可借著捧他上位的机会,把河东河北的兵权拿在手里,但除此之外,我军最好还是不要再做梦了。”

  “下官曾见过嗜赌如命的人,往往开头只是小输小赔,但上头了之后,宁可把全部身家都押出去作为赌注,结果自然是输的家徒四壁。”

  宇文虚中语重心长道:“他刘陵起家的时候,也是一点点积攒家业,如今我大宋家大业大,您也不用急著想去做些什么功劳,只要您手里还有兵马,只要河东离开您不行,那朝廷就不会轻易清算你。”

  张孝纯原本就是封疆大吏一样的存在,位高权重,现在两河军事大权全在他一人,绝非宗泽可比。

  就在对方还发愣的时候,宇文虚中凑近一步,道:“先前,都是朝廷下令,童贯决断,军机大事当断不断,现在除非是位高权重大臣独断诸事,接下来几年,我大宋北疆或许才能有些生机。”

  说到这,他补充道:“童贯全军覆没,种师道被羁云中,两河将士死伤无数,独当大任者,舍公其谁?”

  “那接下来该如何去做?”

  “遣使罢黜岳飞,然后告诉那汉王,此事纯系误会。”

  “为何要罢免他?”张孝纯疑惑道。

  宇文虚中摇摇头,“你现在不罢他兵权,朝廷之后怎么再给他兵权?让他在底下打熬两年吧,等朝廷喘过心气来,到时候肯定会大用他。”

  “最重要的是,汉王刘陵现在动向明显有异,咱们总不能顺遂他的心意,干脆就服软,尽可能地消弭影响。”

  张孝纯叹了口气,回答道:“我只是觉得,这样未免也太过耻辱。”

  自家将校收复失地,自己却还得反过来免除其职务,这叫什么事?

  宇文虚中则是回答道:

  “脸,本就掉乾净了,所以做的事越丢脸,咱们才越赚。”

  

第176章 行行好,多少给点吧

  大宋使者前进的速度其实不慢,从京城到河北,再加上一路快马加鞭,那位携带圣旨的内侍已经快要累死在马背上,原本就白净的脸,也变得越来越惨白。

  但就算他拼命赶路,奈何一路上还是不断收到汉军的“败报”。

  官家和朝廷上下大部分人本来都不打算再打了,但一直收到这种军报,就算是原本再坚定的人,这时候也会动摇一下。

  毕竟所谓主战派主和派,根本没有什么统一标准,大家看重的其实还是好处。

  好在官家这次学聪明了他给了两份圣旨,让内侍到地方后,看情况再择一而读。

  但还没等内侍根据局势做出判断,原本违抗朝廷命令继续抵抗汉军的河东宣抚使张孝纯就遣使上表,力陈一切纯属误会。

  与此同时,被宋人拼尽全力想要堵上的河北北面州地,此刻也都门户洞开,张孝纯命人在军中拿下岳飞等一众兵将,没有交给刘陵,而是将其转送到京城“候审”。

  原本凝聚在河北上空的阴霾此刻忽然散开,至少,在知道不用跟北面五十万大军开战后,他手底下的那些宋军将士都极大松了口气。

  “用兵,永远是最后的手段。”

  深州城的官衙中站著十几名将领,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著前面那个穿黑色王服的男人说话。

  “梁。”

  “末将在!”

  “说说,如若你这辈子不用厮杀打仗,你这时候应该在做什么?”

  “回大王的话,末将这时候应该在家里放羊养孩子。”

  “还有呢?”

  “额大概还有抱著婆娘那啥”

  大堂内的将领们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声,汉王也在笑,笑完后才道:“说的没错,若是不用打仗,就连本王也喜欢过这样的太平日子,但是

  大丈夫之志,当志在四方,天底下没有多少白来的好事,趁著如今都正在壮年,不如去拼个封妻荫子公侯万代,诸位说对不对?”

  刘陵对手底下一众将领再度进行了一番职场PUA,大家没有任何反感,反而都露出了认可的笑容。

  说到底,刘陵从没短缺过他们的好处,所以在他故意煽动性地带领大家幻想未来时,他们确实在很认真地代入,然后不可自拔。

  要是平时钱粮给的少还没犒赏,你再给他们扯犊子试试?

  见气氛煽动的差不多了,刘陵补充道:“等回到燕京后,本王必然不会吝惜赏赐,该升官的升官,该发财的发财,咱们呐,好好过个年。”

  “谢大王厚恩!”

  “谢大王赏!”

  刘陵微微颔首,又讲了几句话后,示意大部分人自行离开,只留下梁和韩。

  “坐吧。”

  两个人躬身施礼后,各自找了张椅子坐下,都是正襟危坐。

  “宋人这一手倒是极大出乎了本王的意料,本王还没来得及登台,他们就自己谢幕了。”

  刘陵本来的打算是让宋人再度起心思,他想故意勾引后者主动打他,然后刘陵凭藉北面燕云的援军和自己麾下三万精锐,可以把张孝纯手底下那点破烂兵马吊起来打。

  事后,他就又有借口可以敲诈大宋朝廷,或者是逼迫大宋承认他在燕云立国。

  要说宋人在这场战事中有什么让他吃惊的地方,也就是那个忽然出现的岳飞,还有现在这一手以退为进。

  尤其是岳飞。

  直娘贼,岳武穆发迹的这么早么?

  刘陵在心里叹了口气,对两人继续道:“现在宋人故意拖了这么一下,虽说事后还能继续给他们朝廷施压要好处,但毕竟要不到多少了。

  到手的东西不多,回去过年的路途又被耽搁了这许久时间,军中不少将士应该都已经思乡心切了吧?”

  “大王,我军将士仍旧可以再战,就算是在这宋国境内再打半年,他们也是能忍耐的。”梁回答道。

  旁边的韩倒是反应快,立刻道:

  “臣就这去写信,派人送给宋国朝廷,让他们再给一笔还乡的盘缠路费。”

  还能这般不要脸么?

  梁心里又直娘贼了一声,一脸迷茫。

  “嗯,添上吧,不过这笔钱,他宋国朝廷肯定会拖著不给了。”

  三年前金灭辽,大宋从金人手里赎回燕云七州土地,除却诸多条款外,还有明确的一条,那就是大宋要给金国二十万石粮食,结果从三年前和谈结束到今日,大宋都一直拖著没给。

  “好在这河北也能榨出海量钱粮,只要好好经营,肯定比拿一笔钱粮就走划算。不过,你们记著。”

首节上一节117/1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