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63节

  嬴政俯身又问这小监,“太子是怎么还的?都说了什么?”

  小监这回抬起了头回话,“太子先说,无功不受赏。他虽然作为储君,可是是臣子,没有对国家做出有用的事情,就没有道理接受赏赐。”

  “太子还说,这是书上教的道理。”

  懂得话术的人,都知道,前面的都是借口,后面的才是精华。

  都是书上教的道理,这话言外之意是,都是我自己干的,没人教我。

  “太子还说,以后请太后不要再随意地赏赐自己了。”

  嬴政听了这话,不由得皱眉。扶苏居然说了这么直白的话,真是大快人心,还一劳永逸啊!

  嬴政佯装谴责扶苏,“太子怎么能如此无礼呢?这不是要把太后气坏了。”

  小监却道,“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太后被太子的言论折服了,久久说不出话来。”

  “太子还说了什么?”

  小监复道,“太子说,太后这么赏赐他,只会让天底下辛辛苦苦劳作却得不到丰收的农户产生放弃种地的想法。”

  “会让苦心读书钻研的士人不愿意再靠著才华谋取事业,而想著投机取巧,钻营人心。”

  “会让在外征战的将士们感到不公,不愿意为国家浴血奋战。”

  小监一连串说著这些话,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说著说著,自己竟然哭了。

  是真的哭了。

  眼泪扑簌扑簌地往红色的毡毯上掉落,人也忍不住抽搐起来。

  是个人,只要听到扶苏的这番回答,都会忍不住侧目。

  如果没有一颗为庶民著想的心,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赵高也是有才华的人,听到太子的这番话,只觉得扶苏有些假仁假义过头了。

  说的是真的好,可是他怎么不相信,天底下有这样的人呢。

  虚伪。

  但是这是一个绝佳的讨嬴政欢心的机会,“太子这番话,是真的具有纵横家辩论的风采啊!”

  嬴政听了,自然觉得欣慰。

  但是最让嬴政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扶苏似乎在用另一种方式去践行仁义。

  嬴政也没想到,扶苏处理起这些政治关系问题来,比他想像的要强多了,甚至是一上手就表现出游刃有余的状态。

  这就让嬴政之前的担忧和疑虑都打消了。

  他的儿子是真的有为王的潜质,明白自己处在什么样的境况之下。

  更重要的是,扶苏用他的选择告诉所有人,他在自己和楚国贵族之间选择了前者。

  嬴政甚感欣慰。

  “再赏。”嬴政只是看著眼皮底下的小监。

  赵高便又给了他三个大金饼子。

  等到小监走了,嬴政忍不住对赵高道,“高,你有没有觉得,扶苏实在是太过与众不同了?”

  “太子睿智啊,果敢机敏,既将此事的风险降到最低,又彰显了自己的名声。”

  大家都看的出来,扶苏是故意呛太后,但是没有想到,呛地这么正义、这么理直气壮。

  赵高也是越来越佩服太子了。

  “仅仅是彰显自己的名声吗?”嬴政仍旧抓著这个不放。“你不觉得扶苏,像是大智若愚吗?他每次说的话,都让寡人联想到圣人之言。”

  赵高见嬴政说扶苏时,又是高兴,又是迷惘,又是生疑,又是惧怕。

  陪伴在君王许久的赵高,忽地反应过来,他这是在掺和君王和储君之间的事情。

  赵高吞了吞喉哽,这才严肃谨慎起来。

  “大王,太子正在读书时,每天背诵的都是圣人的言论,会说这样的话,也很正常。”

  嬴政皱著眉,背对著赵高。

  “早晚我会在有一天,成为超越自己的人。”

  现在嬴政脑子里回想著这句话,他不敢再觉得是因为扶苏幼稚,只觉得是自己太过大意了,他有些小觑扶苏了。

  “赏赐太傅千金。就说太傅教导太子有功。”

  嬴政转过身来,嘴角微微上扬。

  “大王此举,不仅仅帮助太子成就了美名,更让华阳宫的那位,今夜怕是要睡不著了。”

  嬴政狷狂地笑著,“若是不借著这个机会,敲打一下太后,太后又怎么甘心就此罢手呢。”

  赵高低著头,叹息了一声,“但愿太后能真的偃旗息鼓,不要再干涉大王的作为。”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我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嬴政重重地说著。“也许是时候做个了断了。”

  每天和这些楚国贵族斗,时间久了,嬴政自己也身心俱疲。

  

  次日。

  扶苏巧妙地退回了太后赏赐的这件事传遍了咸阳宫,乃至半个咸阳城。

  太后气得将自己的脂粉盒子砸了个粉碎,手上的祖母绿扳指也在拍案时不小心断裂。

  那根权杖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开了一道缝隙。

  太后气得怒不可遏,竟然直接病倒了。

  对外还称是著凉了,丝毫不提是和扶苏有关。

  因为扶苏理正!

  而且扶苏年仅九岁,而她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婆,是曾祖母。

  只是扶苏退礼的这个巴掌,岂止打的太后鼻青脸肿这么简单。

  这个巴掌的声音太过响亮,太过清脆,抽到了每个楚国贵族脸上。

  整个身在秦国做高官的一众楚国贵族纷纷对太子的这个举动感到不安。

  “太子竟然说,以后都不要太后给他赐礼了?这难道是要和我们划清界限吗?”

  这些权臣贵戚,纷纷聚拢在昌平君身边。

  今日昌文君也从这个几乎称得上是‘晴天霹雳’的消息中被迫清醒了。

  “左相,请您说句话吧。太子竟然说了这样的话。”

  在政治上,所有的人处理问题都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扶苏这么做,正是在这些人出于极端敏感的时候狠狠地刺激了他们一番。

  这些楚国血脉的秦国高官慌乱到了极点,是会发疯的。

  帝王一怒,血流漂杵;可是上卿一怒,朝野将会动荡。

  扶苏哪知道这帮楚国贵族这么没定力,这件事情的影响居然波动了这么大的范围,他只是不希望有人把他当傻孩子。

  现在这些人聚在熊启身边,恳求熊启发句话。

  熊启却在穿著常服慢悠悠的下棋,脸上没有半点忧惧之色。

  “都什么时候了,还下棋?”熊毅脸色铁青,他坐在熊启下方,腰间佩戴著长长的配剑,眼底满是戾气。

  一个贵族是可怕的,但是一个心高气傲的贵族就不可怕了。因为这样的贵族除了惹祸毫无用处。

第90章 留著熊启(求打赏月票!)

  “太子拒绝太后的赏赐,可以当做太子是真的仁心昭彰。何况太子年幼,谁愿意和太子过不去。”

  “看看大王的作为,公然赏赐太傅,可见大王才是幕后主谋,是大王挑唆太子这么做的。”

  “之前是昌平君说,大王派内史腾出兵攻韩的事情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可是现在呢?大王这是在打我们所有楚国贵族的脸。”

  “若是再不做点什么,明天大夫焦弹劾的就是我们了。”

  熊毅的言论引得了众人的附和。

  “昌文君所言极是。”

  “我们得做点什么。”

  众人越说越激动,有人甚至找出太傅为数不多的缺点,提议联名上奏罢免他的官职,这样就可以把这个大耳刮子给打回去。

  “太子,是秦国的太子,不是楚国的太子。你们,是秦国的高官,不是楚国的贵族。如果能牢记这一点,什么灾难都落不到头上。”

  熊启难得厉色。

  众人敢怒不敢言。

  熊毅则道,“可是出身是天定的,我们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地位,都是仰赖于出身。一旦今日抛弃了楚国贵族的身份,以后在朝堂上又靠什么站稳脚跟呢?朝堂上哪里还有我们说话的地方?”

  “军功世家就不说了,首鼠两端,口口声声只为大王。可是秦国的贵族,他们一旦获得权力,我们可就面临著被架空的危险。”

  “平日里王绾、王翦什么的,不管他们再威风,都驾不到我们的头上,可是内史腾的身份,能和王绾、王翦他们相提并论吗。”

  “他背后是一整个秦国宗室。老宗正看著不问世事,实际上心里门清,随时就等著反手把我们扫出朝堂。”

  熊启听罢,抬起了头。

  “你的意思是现在就是决裂的时候了?”

  熊毅愕然,看著熊启久久说不出话来。

  “知不知道,你说的这些话传出去外人将会如何作想。”

  众人都低下了头,不敢再附和熊毅。

  熊启还是那句话,“越是在这种时候,小题大做,是忌讳。大事化小,小事化无,那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能耐住、稳住、熬住,我们就赢了。”

  “那昌平君以为,要怎么样才能小事化无呢?”熊毅再度发问。熊启能忍,不代表其他人能忍。

  熊毅在这一点上,对熊启非常不满。

  熊启似乎对嬴政过于敬畏了,总是做事畏首畏尾的。

  他嬴政也不过就是长得高大些,之所以能坐稳王位,不都是靠他们这些楚国的贵族昔日多次出力,先后帮助他平定成叛乱、之乱、清除吕不韦的势力。

  嬴政现在明显是想著要过河拆桥,可是却熊启一直举棋不定的。

  熊毅想给嬴政这个忘恩负义的人一点颜色看看。

  可熊毅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大家平日里都赞同自己,也都喜欢和自己在一起玩乐,但是自己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就是不如熊启,更加没有熊启在朝中有威望。

  大家还是只听熊启的话。

  众人都在等待熊启给他们一个明确的指示,好让他们安心下来。

  熊启都已经说了无数遍了,好好做自己手下的事情,不要多管、不要多问,什么事情都没有。

  可是他们就是不肯。

首节上一节63/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