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9节

  直到扶苏脸上写着不满。

  “君父,这些真的都是我亲手写的。”

  嬴政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这时赵高把扶苏身边的宦侍和信叫过来了。

  “公子这三天,一直都在殿中。我还以为,公子是在抄书。没想到公子是在乱画文字。”刘长老实本分地答着。

  “你竟然说公子是在乱画?”嬴政冷哼一声,“无知!”

  刘长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在大王身边,眼中满是崇敬,即便是被骂了,他还觉得如获甘霖,不住地点头。

  “大王说的是。”

  不同于刘长,林信是专业人士,他精通律法,更懂得速记,是精通文字研究的好手。

  嬴政一直怀疑,是林信给扶苏写的。

  不料林信道,“大王,臣的为人大王是知道的。更何况,此事绝非我能所为。反倒是微臣可以作证,这些文字都是扶苏公子所写。”

  “这三日,公子整日把自己关在房中,对着古书埋头苦写。原来竟然是在做这样利国利民的大事。微臣佩服之至。”

  嬴政听了,也回头看向扶苏。

  “就他?”

  殿中不断地涌入新的文士,他们进来见到大王,有着一肚子的话要说。可是一进门就被赵高拉走坐在别的案上。

  赵高指挥他们做文字校对的工作。

  从上古时期大洪水后,很多文明古籍就已经失传了。

  后来陆陆续续被发现了一批。

  这种情况是每朝每代都有的。

  这就导致国家需要一批专门的人才,他们不仅仅要懂得现期的文字,更要不断地钻研古书、研读经义的同时,还要去十分考究的把每个字都从陶片、鼎、甲骨、瓦片、石碑之上摘录下来,研究其文意、读音,最后还要用现期的文字记录、保留下来。

  这些古代文字,距离现期可追溯到上千乃至上百年的异国文字。

  那些古代文字,有的是夔文、有的是铭文、还有的是尚书一类的誓、命、训、告。佶屈聱牙,晦涩难懂。

  即便是他们这个时代的人,钻研起来都非常费力。

  但是为了了解古书的经义,把上古时代的智慧、文明传承下来。国家都会出资培养这么一批专门负责古书文字校勘的人。

  而林信,他不算是专业的研究古代文字的人,可是他却优于这个时代百分之九十九的人。

  因为他几乎认识诸国的文字!

  李斯亦如是!

  现下,他也被扶苏所写的东西震惊到久久无言。

  李斯见到这些优美、体态修长的文字,不断地捋着胡须。他双目如电,完全被上面的文字深深地吸引。

  他拿着被人抄录之后的竹简,跪在地上不断地观察着他们的形态、特点、笔势。还不时的自己在案上也写写画画,圈圈点点。

  赵高见到这些密密麻麻的字,还惊讶地问嬴政,“大王,这是扶苏公子所书?”

  嬴政看向一旁的扶苏,看他吃得虎头虎脑,现下乖乖地坐在他王座下方的席面上,双手又是抱着牛肉盒子。

  “寡人也不敢相信。可是这就是他的所为。”

  “大王,这种才华,是天赐啊!常人终其一生的作为,扶苏公子竟然用了仅仅三天就写出来了。”

  林信上前对嬴政作揖。

  嬴政脸上露出难得的喜色,抬头望向大殿横梁。

  “也许真是我秦国历代先王保佑!”

  殿中长案一个个紧紧挨着,前前后后接了整整二十条。

  这些士人、中书、专门研究古书经籍训诂、释文之辈,乃至李斯、赵高、胡毋敬、凡学富五车的著名才士,他们都坐在长案前。

  衣袖互相挨着,彼此抱着古书,跪坐在案前,他们双目中燃着光,时不时互相交谈几句,或者对书上的字体不住地点头,随后加以圈点。

  竹简与竹简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让人听起来感到异常心安。

  最终,扶苏所书字体,经过一众文士人手一份校勘,将扶苏写下的所有文字全部校勘完毕。

  赵高上前,“回禀大王,经臣与诸士校勘商议,公子所书字三百,全部都可用。”

  嬴政再次疑惑,“全部可用?”

  “回大王,臣等校对了三遍。确实全部可用,而且可以现在就施行。”

  嬴政不可思议地看着扶苏,终于道出那句话。

  “善。”

  约莫一个时辰过去,昌平君也到来了。

  因为此事的特殊性,不亚于上古时期听到仓颉造字一般。

  熊启也没有掩饰,多做虚礼。

  “大王,臣听说了长公子写出了三百个字,说是精简了历代文字,却又做到了保留字形、音声、文意三者合而为一的能力,还可向全国上下大力推广,以便于对郡县一带加强统治。”

  嬴政站在殿中,只是笑着,“右相消息真是灵通。”

  “这等大事,微臣想不知道都难。”

  赵高命人撤走木案,又下令驱散前来的文士、中书、外臣等人。

  殿内只留下嬴政、熊启、赵高、扶苏四人。

  嬴政和熊启二人目光对视良久。

  殿中氛围忽地紧张起来。

  对扶苏下手,这是嬴政所不能容许的,可是昌平君还是这么做了。

  “王叔说的是。为王叔赐座。”

  熊启看向扶苏,“扶苏公子,今番改革文字,这可是惊动天地的大作为。启虽为丞相,可是对公子的才华,那是心悦诚服。只是微臣不明白,公子是怎么想出来要改革这些文字的?”

  这当然是因为,扶苏是个穿越者。

  这些古书文字古人看起来不舒服,扶苏看起来更加不舒服。

  所以他就发挥了他的专业专长。

  他是个中文系的少年,本来就对诗词歌赋、书法写作颇有功底。

  区区隶书字体,扶苏只要稍微用点心思,结合原主的记忆,就能将这些秦国的文字转换翻译成隶书。

  而之所以翻译成隶书,自然是因为隶书距离这个时代的百姓是最贴近的,最方便他们使用。

  [今天凌晨开始,上第二轮推荐,麻烦大家走过路过给个打赏。帮可怜的作者爬一下榜单。谢谢各位。]

第39章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扶苏看向嬴政,“上次在君父殿中时,我翻阅了众臣的奏章,发现这些秦国大臣的文章里面不仅仅有秦国的文字,还有他们本国的文字。”

  “想来是因为我秦国广纳贤才,招揽了天下各国士人,他们中有的是魏国人、有的是齐国人。所以才会在献给君父的奏简中有魏、齐的文字。”

  “而除了别国的文字,扶苏还发现,仅仅是我们秦国的文字,同一个文字,竟然有多种不同的写法,十分混乱。若没有读过成千上百篇书,根本没有办法辨认出这些文字到底是写什么意思。”

  “幸好君父身边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士,可以帮助君父解决这些辨识困难的问题。可是孩儿一想,我秦国一向有要求制造器具的手工业者要将姓名刻在所制物品上,以便日后出现问题追责的法律。那么他们又是如何应付这种处境呢?”

  “想必文字不统一,在庶民之间造成的麻烦非常的多,这不利于商人经营商业,也不利于法律推广。”

  “扶苏做这些,一是为了君父,二是为了大秦子民。”

  嬴政听着,整个人身体渐渐僵住。

  他仿佛看到了十几年前的上卿甘罗。

  意气风发、腹有良谋,天下大事尽在眼中。

  而甘罗当时已经十二岁,他的扶苏现在不过八岁。

  这个时代有才华的士人,大多都是双目灼灼,既有着大争之世大显身手的野心,又有着对功名富贵的渴望。

  可是扶苏不同,他双目里显示出都是慵懒,整天看起来没睡醒似地,无精打采。可是忽地却又能给你个措手不及的惊喜。

  他既没有在乱世之中称雄争霸的野心,也没有对功业的欲望。

  看着做了很多调皮捣蛋的事情,却又身上没有一点匪气,只是贪玩好动。

  做出这样大的事情,他声称又是为了庶民,为了自己。

  这是个寡廉鲜耻的时代,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多是大奸大恶之辈。

  口口声声前来为寡人分忧的人,实际上只是想让寡人给他分羹汤,给他势位富贵。

  而扶苏,他却堂而皇之地说出为庶民考虑这样的话。

  但是他没有任何标榜、彰显自己的欲望,只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熊启听了,只觉得这番言论发人深省,莫名开始浑身发热。

  还好扶苏是未来的太子,这要是个普通的臣子,大王听了,一定会把他当做上卿一样来对待的。

  到时候,自己的丞相之位可就危险了。

  “扶苏公子这番话,还真是振聋发聩。公子以爱民为己任、机智聪敏,有神赐之赋。大王,此事事关重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臣以为,当在朝会上郑重宣布此事,奖赏扶苏公子。”

  熊启作揖,神色肃穆庄重,声音就和往常上朝堂一般,低沉厚重。

  这与平日里私下与扶苏相处时的模样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嬴政坐在上座,双手搭在王座扶手上,听到熊启的话,他那双狭长的凤眼微微眯起,严厉的目光落在二人身上。

  每次被嬴政这种目光盯着,不管什么人,胆小的不寒而栗,胆大的也会竖起汗毛、发身冷汗。

  熊启莫名寒毛竖起,坐得笔直,心中不住地犯嘀咕。大王上次用这种眼神看自己,还是在自己率领群臣提请嬴政立扶苏为太子的那一次。

  现在,他又用这种眼神看着自己。难道是自己说错话了?

  嬴政生来就拥有独一无二的王者气质。

  如果他不是出身王室,这样的气质,做个杀手,光是这双眼睛,只要站在人群之中,也一定让人胆寒。

  缭虽然叱骂嬴政,说他这个人,鼻子长得和蜜蜂的嘴一样尖,双目细长,胸骨突出像是鸡的胸脯,声音像豺般低沉。

  但是这番评价,不无道理。

  嬴政双眼细长,若是动了杀意,那双眼立刻变得杀气腾腾,像是藏着一把绞人血肉的剪刀一般。

  扶苏坐在边上,只好低头玩自己的衣袖。这个时候,他也不敢无视嬴政的怒意。

  好在,他还只是个孩子!

  嬴政将熊启说的那八个字重复了一遍。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首节上一节29/6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