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64节

  秦国的使臣就问,“不知齐王能否明白太子此话的用心?若是不明白,实在是辜负太子心意。”

  齐王建见满座都是笨蛋,只能腆著脸道,“未尝闻也。劳烦秦国使者赐教。”

  姚广本不想把话说的太明白,而且话说得太直白伤了对方的面子,本来就是点到为止,让他们明白太子什么意思就成。

  可是他没想到齐国人对这番话的反应是这样的。

  姚广心想,见过昏庸笨蛋的,可是没有见过像齐国大臣这样昏庸愚笨的。

  “启禀齐王。太子既然说了要请齐王参悟,绝对是有用意。只是齐王乃一国之主,既然发问于我,我不说显得我秦国依仗国力强大而对外傲慢。”

  “适才提醒一二。还请诸位听仔细了。太子这句话说的乃是当今天下的局势。橐驼说的是一个西面的国,马说的东南的泽。”

  这话一出,齐国的君臣顿时豁然开朗。

  众臣就是再糊涂,也该知道,这骆驼说的是秦国,马说的是楚国。

  言下之意就是,秦国就算是战败了,也比楚国强。

  齐王这回听懂了,顿时对眼前的秦国臣子变得更加谨慎。

  姚广又道,“还请齐王慎思量。”

  齐王得到了扶苏这句话,顿时明白了局势。他再也不敢趁著秦国和楚国互相对峙的时候他趁机在旁侧耍把戏了。

  接见完秦国的臣子,齐王退到帘幕之后,那是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他坐在华丽的宫殿里,对著后胜道,“快快快!快去叫那些使臣把聊城献给秦国的太子。随后给秦王和秦太子备上厚礼,再按照国相之前说的,给秦太子送一个绝世美女前去。”

  后胜那也是被秦国人这一出给吓得满身大汗。

  先是一声不吭杀了一个都尉,还是在他们齐国的宫殿里,齐王的眼皮子底下;而后又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根本上就是在直接用国力碾压,迫使他们齐国屈服。

  而且秦国的使臣多次暗示,如果他们不听秦国的话,秦国就反过来先打他们。

  后胜一贯知道秦人野蛮,也更知道齐王根本不足以为事。齐国的未来全部都要靠他来决定。

  这一番接触下来,后胜那也是不敢再动歪心思。

  “这个秦国的太子,实在是可恶啊!”后胜忍不住斥责。

  “行了行了。国相,他们都已经明著说了,即使是秦国战败,那也比我们齐国强。若是真的惹怒他们秦国,别说等著楚国灭了秦国,秦国和楚国随便哪一个都能灭了我们齐国。我们暂且苟且一时,以谋大事。”

  齐王建固然被人斥责昏庸无能,但是他对于天下大事却也有著自己的见解。

  “到处逞强好胜、争锋,越会成为众矢之的。越是顽强的抵抗秦国,只会成为秦国的眼中钉、肉中刺。不如忍耐,我都已经等候了几十年了,还怕这几年吗?”

  “那秦国的版图,就好似一团火焰,火是越烧越大。而我们齐国四面都是邻国,而且个个都很强劲。越是和周围的国家对抗,越是提前消耗自身实力。”

  “只有委曲才能求全啊。”

  后胜听著这番话,腮帮子微微抽动。

  说实话,当齐王说这些话的时候,后胜其实挺害怕的。因为他感觉齐王建这会儿不像个昏君了,倒像是个明白大道理的世外高人。

  瞧他已经年上七十,可是头发仍旧还有一半是黑发,牙齿也还都在。

  齐王建这么一说,后胜自然感觉嵴背处凉飕飕地。

  

  另一边,姚广等人回到驿馆里。

  灌夫忍不住对姚广夸赞。

  “大夫不愧是我们朝中赫赫有名的姚上卿的儿子啊,大夫您今日实在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和人谈判国事,是这么个谈判法。”

  姚广自然心花怒放,一边摆弄著自己的头发和衣襟,一边推让道,“不足一提,不足一提。”

  灌夫好奇,“只是您怎么就料到,齐国的使臣根本就不会承认他们做了的事情呢?”

  姚广却反问,“天底下难道有谁会做了坏事,主动自己承认吗?”

  “有啊。”

  “谁?”

  “我啊!”

  姚广听了,当即腮帮子一抖。

  只是很快,他就镇静下来。“外交,那是国力的较量,但更是语言的艺术。固然国家的实力直接决定著外交能否成功,可是外交却能影响很多事情的进展。也就是说,即便改变不了结果,但是却改变过程。”

  “齐国虽然国力不比我们秦国强大,他们的臣子中也大多都是昏庸不堪。可这并不意味著他们齐国人天生就该被灭亡。自然地,纵使齐国再弱,齐臣再昏,齐国的臣子出使,也还是会为他们齐国谋取利益。”

  “你想想,换做是你,有一天我们秦国弱小,若是要去和更加强大的国家创建关系,那么你肯定也是极力要从这段关系中获取利益。”

  “而外交的艺术正在于,双方其实都清楚真相到底是什么,但是只要到了谈判桌子上,那就十分的话说三分,只有这样,凡事才能有回旋的余地。”

  “齐国的臣子,他们表面上是要收回土地,其实这件事背后牵涉的是齐国和秦国之间的盟友关系本就很脆弱。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关系是固若金汤的。”

  “齐国一向不满我秦国,只是慑于我秦军威力,所以做小伏低。他们表面上只是毁约不给城池,实际上是想摆脱多年来秦国对齐国的压制,甚至于图谋更大的事情。”

  灌夫这下明白了。

  “所以齐国人并不是无耻,恰恰相反,他们还挺可敬的。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他们能把尊严抛在身后。”

  姚广无奈叹气,“可以这么说。但是能够捍卫国家利益的,始终只有实力。外交,从来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没有秦国给我们源源不断的支撑,我们就不可能获得情报,面见齐国的王也没有那么大的自信和底气。”

  “为什么太子这么重视这一次的外交,亲自做下这样的安排。就是因为太子太明白这里面的实力较量了。”

  “所以太子说,一定要趁著李将军战败之际借著这次的事件给我们秦士打气,维护大王和秦国在天下人面前的威信。”

  “就是要在秦国对战楚国失败之后,还要硬气地让齐国把聊城献出来,以此告诉天下人,我们秦国的实力还摆在这里,秦国仍旧是天下霸主。”

  “而要做到这件事,首先就是要让一听到秦国兵败就不安分的盟友国齐国仍旧对我们秦国俯首称臣。也只有这样,安定了后方,才能让大王更加专心地对付楚国。”

  今晚可能有三更。

第379章 人永远无法逃避的课题生活(三更!

  第379章 人永远无法逃避的课题生活(三更!求打赏月票)

  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每一个历史事件就像是浪花一样,一闪而空,汇入滔滔不绝的长河,向前奔涌。

  齐王建是否真的昏庸?是否真的耳背?谁人又真正在意过。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

  在胜利者的眼中,败了的人似乎理所应当得应该如同落潮的海水一样,识趣得退下。

  可是对失败的人来说,每一个和他们有关的历史事件落在他们身上,其代价却是难以承受的。

  一个历史事件,在史家笔下不足十字;在竹简上的长短不超过一片简。

  可是却牵动了当时的时空下上至君王下至吏民的血与泪。

  在齐国外交上失败后,很快就要遵照齐王的命令,在齐国上下给太子扶苏挑选一个美人送给他做赔礼。

  齐王自然把这件事交给了后胜。

  后胜得到命令,立刻发动军队,挨家挨户搜罗美女。

  这次的搜罗,整整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啊。齐王的初衷是为了让一个女子去安抚他心目中暴戾的秦太子,以此为契帮助齐国延续更长的时间,也算是对齐国子民最好的方式了。

  可是当命令下达,后胜的党羽开著战车,四处搜罗美女。

  他们抓了不下一百人的女子,随后一遍遍筛选,最后选了一个住在滨海的渔家女进入齐国王宫。

  这个渔家女,当齐国的士兵找到他时,她还在晒鱼肉。她满身的腥臭味,穿的也是葛布衣裙。

  祖上世代捕鱼为生,因为没有战争的原因,齐国的家庭大多都是双亲聚在。

  是以这个渔家女家中祖父祖母都健在,父母双全,同时家里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

  只是人多了,并不意味著是好事。

  他们的父母要从早忙碌到晚,才能勉强给六个孩子吃饱饭。就这还要应付齐国的税。

  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就落在了年长的姐姐身上。

  这个渔家女,名叫予月。

  她的名字也和大部分人一样,都是取自《诗经》。她的名字则取自《国风王风扬之水》一篇。

  诗曰: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扬之水,不流束楚。

  此句是指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月指代月亮,也代表温和美好,予字是指给,也指我;

  齐国的将士见到她时,她正在帮家里人洗晒衣服。一身淡黄色长裙,乌黑的头发几乎和腰一样齐。她的腰肢非常细软,衣服用麻绳系著。

  身上没有金玉这些配饰,可是她弟弟妹妹们用在海边捡起的海螺和贝壳串起来,给她的姐姐做成挂饰,时常系在她的腰间。

  微风吹拂的时候,她腰间的海螺就会被风吹出好听的曲子。

  齐国的兵卒和将军见到这个少女时,她正背对著他晾衣服,等到她回头那一刹那,于错愕之间慌张逃跑时,这些士卒们看清了她的脸。

  真的是白啊,就像是天上的明月一样白。

  她的眉毛就像是天上的弯月一样,又细又长,而且眉毛长得很高。

  士卒们顿时一个个眼睛都直了,人也僵住了。

  那一刻他们知道,这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当后胜见到这个美人,立刻有了想要据为己有的想法。

  但是秦国的使臣再三传话说,他们等不及了马上就要走。后胜只能赶紧命人给予月沐浴更衣,将她打造成一个贵族女子。

  后胜答应要给她的父母和弟弟妹妹们五年的粮食,她这才同意为齐王办事,潜伏在秦国太子的身边,同时给齐王他们通风报信。

  一场耗时许久的民间抢美,自然吸引了张良的注意。

  张良可不同情这个女子,在乱世中,没有谁过得好,互相之间只是比较谁显得不是那么惨而已。

  张良打听了一番,这才知道原来选美是给秦国太子选的。

  雅舍里,满园飘雪。红色的梅花正在花中绽放,院子里的池塘也早就冻得结冰,只是池塘上被凿开了几个洞口,方便张良没事时钓鱼。

  瘦弱的张良披著外衣,坐在火炉前听室外北方呼呼地刮擦声。

  张良先前听说了秦国李信率兵二十万伐楚大败而归的事情,接著又看到了齐国上下给秦国太子搜寻美女的事情。

  张良顿时有所猜测,“我想要不了多久,秦国的太子就要再次率兵去攻打楚国了。而一旦他亲自挂帅,楚国很快就要灭亡。下一个,就是齐国。”

  还是张良身边那几个忠心耿耿的家臣,“先生,您不是说,能打败秦国的,只有秦国人自己吗。等到秦国的太子功劳极多,秦王就会猜忌他的儿子,到时候父子之间起了矛盾,到时候秦国不就完蛋了吗。”

  “难道老天真的要眼睁睁看著秦国那样的国家将六国一个个灭掉,让秦王政夺取天下吗?”

  众人都很气愤。秦国一统天下的脚步越快,它的恶名就越发昭彰;秦国占领的版图越多,他所树立的敌人就越多。

  越是随著战争过后过渡的时间越久,六国人旧有的生活秩序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上层贵族的消失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

  很多原本是贵族的人成为庶民,原本依附贵族吃穿不愁的人现在被迫下地干活,要么就是从军入伍。

  百姓的日子越乱,逃亡齐国和楚国的人就越多。

  这些因为秦国利益受损的人很快就聚集在一处,现在在大街上,到处都能听到对秦国和秦国人的谩骂。

  张良抬头望著天上的太阳,忍不住喟叹,“话虽如此,可是我不知道,这件事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发生。也许两三年就能应验,也许三五年,也许十年……”

  “不管我内心深处对秦国有多么大的仇恨,不管我多么渴望能够重新创建齐国,当我踏上这一条道路,我发现它比我想像的还要漫长。”

首节上一节264/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