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60节

  看著樊於期这般桀骜不驯的样子,还口口声声扬言要把所有人都拉下水,原本在随行臣吏眼中不明朗的局势一下子变得开朗了。

  眼前的人,这不就是办法吗。

  姚广本就爱慕太子,一直想创建从龙之功。眼下这可就就是极好的机会。

  他想要上前给扶苏撑台面。

  “启禀……”

  扶苏摆手,示意他先住口。

  “知道将死之人,最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吗?”

  樊於期自信道,“我也知道太子善读书。只是我樊於期,也是读过《书》的。”

  “不知道太子可听过一句话,‘时日曷丧,吾与汝皆亡’。”

  扶苏听了,猛地瞳孔一震。

  他知道樊於期猛,但是没想到他竟然想著把自己也拉上去死。

  还真是穷寇莫追……

  樊於期看到扶苏的神色,也很满足,他要的就是这效果。

  “这就是我的回答。太子既然非要抓我回来,就该料想到会有这样的局面。想我樊於期曾经侍奉大王,先后带兵平定成长安君叛乱、叛乱,立下无数功劳,一直受大王器重……”

  樊於期细数他的功勋,扶苏却已经对他的命运有了决断。

  “把他的嘴堵上,带下去。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放他出来。”

  中郎将们上前,虽然一开始都有些迟疑,但是想著樊於期已经是罪上加罪,也就没有犹豫。

  众人就这么顺理成章地听从太子一人的调遣。

  尤其是,大家都知道樊於期为什么对太子不满。因为太子宁可得罪樊於期,也要选择给那些底层的士卒做主,这就导致军中将士都是站在扶苏这一边的。

  扶苏却心里始终窝火,他还没来得及自己泄愤。

  等到樊於期退下,那些有经验的大臣一一上前给扶苏宽心。

  姚广可忍不住了,他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既能让太子气消,还能把眼下秦齐外交上的烂事给摆平。

  “启禀太子,这樊将军对太子大不敬啊。他居然对太子用《商书汤誓》中的言辞,说时日曷丧,吾与汝皆亡。这是当初商汤伐桀时对部下说的话。”

  “夏朝的时候,夏桀以天上的太阳自居,认为自己惠泽天下,面对他的暴政,天下人诅咒他说:“时日曷丧,吾及汝偕亡”即使你是天上的太阳,我们宁愿与你同归于尽!”

  “樊将军其心之害,可见一斑。太子奉命办事,可是樊将军却一再曲解。依照臣所见,这齐国献地之事半路遇到阻碍,都是因为樊将军路上再三生出波折。”

  “臣等都见证了此事。此番回到咸阳,必定如实禀告。”

  其他臣子附会其意,大家都唯恐这次回去无法给秦王交差,没想到眼下樊於期自己犯下这样大的过错,一个个纷纷争先恐后的道。

  “罪在樊於期。”

  “樊於期藐视尊上,辜负王命,此番应当他一人承担所有罪责。”

  扶苏知道他手下这些随臣都是有经验的老手,比起他这种深宫理论家外加穿越者上帝视角,他们在这个时代处事更加灵活高效。

  但是百闻不如一见。

  扶苏自己都还在担心怎么把这次的差事给办圆乎了回去给嬴政交差。嬴政的脾气大家都知道,高兴的时候把你当客人,嫁女赐金不在话下,可一旦你惹他不高兴了就把你给砍了。

  嬴政一直想著完成一统天下的任务,而且是越快越好。

  眼下李信没有顺利攻下楚国,还损失惨重,在天下人面前丢了面子。嬴政一定非常煎熬。

  这个时候他再把嬴政送给自己的美差以失败告终的结局告诉嬴政。

  嬴政势必勃然大怒。

  无论是扶苏,眼前的众大臣,还是樊於期,正是因为大家都深知嬴政的性格手段,再加上眼下的局势,所以大家都焦躁不安。

  扶苏哪想到,这些人这就打算把樊於期这个莽撞鬼给卖了,好给所有人换来生机。

  果然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啊。

  姚广的办法解决了所有人的困难。

  扶苏自然很高兴,当场夸赞姚广,“大夫广实在才智不凡啊,机敏过人。”

  姚广作揖,“这并非臣之谋,实在是樊於期屡次顶撞太子,还杀了齐国使臣,人证物证俱在,太子无需忧患。”

  扶苏点点头,继而又对其他臣子道,“兹事体大,应当速速报于君父。此番一路上波折不断,也实在是局势所致。我想诸位都和我一样,到了这个时候,都是心力交瘁。诸位大夫苦劳极高,待扶苏回到咸阳,定然为诸位大夫在君父面前美言。”

  “可是眼下齐国使臣仍旧在外,喋喋不休要我秦国给说法。扶苏只能请诸位将军再辛苦一番。等回到咸阳,相信一切自有廷尉决断。”

  众人宾从。

第372章 雪中送炭否(2更求打赏全订)

  第372章 雪中送炭否(2更求打赏全订!)

  虽然扶苏安抚了众人,让他们把心放在了肚子里。

  可是听樊於期之前的言辞,扶苏却感觉让他活著回去很不妙。

  ‘你们这些狼子野心的人,从上到下哪一步不是越俎代庖。等我回去向大王禀明实情,咱们一个都别想跑。’

  这句话在扶苏的肚子里变成了一条毒蛇。

  李信兵败,嬴政能重新选的大将应该只有王翦和自己了。

  王贲固然善战,可是之前攻打大梁那也不算攻打一个国家。魏国都弱小疲敝成什么样了。

  这楚国是和赵国一个量级的国家,绝对要慎重。

  这就决定了他有一半的机会以封君的身份重新上战场。

  原本以为做王是很难的事情,可是一步步走下来,扶苏发现庶民和底层士兵想要的东西其实并不多,只要满足他们的所愿,给他们营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就已经足够了。

  这直接让扶苏自信了起来。

  曾经敢想却感到根本完不成的事情,如今对于扶苏来说,似乎已经不是那么棘手了。

  至少今天堂上,士兵们的反应让他感到自己非常有威望。

  他们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去执行了这件事。

  可是按照秦国的制度,他并没有这个权力。

  若是能得到这一次攻打楚国的机会,形势就会对他更加有利。

  不管是为了自保,还是以后建功立业,他都要拿下这次攻打楚国的机会。

  没人比他更懂未来天下会发生什么事情了。

  但是这樊於期,听他的意思,他若是回去,就要向嬴政揭发自己有僭越之举。

  没有人比扶苏更懂身为一个太子被人指责他有僭越这种行为意味著什么了。

  谣言是慢性毒药,一开始当然没什么,可是这个毒药只要沾上,就注定有毒性发作的那一天。

  扶苏喝了一口酒,眼神冷得像是刀子。

  “传姚广。”

  不一会,姚广立在扶苏眼前。他这才刚回去坐下,就被太子召见,姚广自然满心欢喜。

  “齐王身边的间客有消息了吗?”

  “我们已经告诉他们让他们给齐王施压了,应该明天就会见效了。”

  “你也知道君父是什么脾气,这次的事情办不好,就算是我,也免不了要受责罚。只是也要连累你们。”

  姚广慌忙道,“太子言重了。何谈连累,都是樊於期搅乱局势。太子的能力,有目共睹。”

  “明白这个,我就对你很放心。”

  姚广听了,那是心里美滋滋的。能够得到太子的信任,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只是这齐国割地之事,本毫无悬念之事,故而也不紧要。但是李信兵败,天下人都在嘲笑我秦国。偏偏我又在齐国带著你们来收地,事情虽然解决了,我们也可以回去交差了。可若是就这么空手走了,也实在是可惜。”

  “太子是想?”姚广弯下腰来。

  “我们秦国如今正饱受天下人的非议,君父在咸阳此时势必也压力极大。我曾经立下攻楚破齐的口号,也只剩下一年多的时间。天下人皆非议我秦国,这会导致国内动荡不安,齐楚都会蠢蠢欲动。”

  “原本收聊城只是锦上添花之事,眼下却变成了雪中送炭之事。若是在这个风口,如果我们顺利地扳回局面,让齐国在这个时候,对我秦国仍旧表现出俯首称臣的样子,把聊城如约割让给我秦国,待这一消息传到天下,让君父得知,你猜君父又做何想?”

  姚广听了,顿时眼中冒起了光。

  “天下人如今都在笑话我秦国,甚至于一向丝毫不敢得罪我秦国的齐国也反悔不愿意割地,这都是唱衰我秦国的表现。假使我等让齐国割地,这就是告诉天下我,我秦国固然败给楚国,可是仍旧是天下最强大的国家,这样的地位谁人也无可撼动。”

  “等到这个消息传到国中,大王势必心喜啊。毕竟锦上添花始终是轻如鸿毛,雪中送炭那才是重若泰山啊!”

  姚广说著,心里满是对太子的钦佩。

  在这种档口,太子居然还能考虑这么多,而且敢想著扳回一局。只能说,不愧是他敬仰的人物。

  扶苏笑道,“说得不错。我正是这么想。”

  “可是眼下这种局面,我等怕是无法让齐国履行诺言吧。因为局势变动而使得齐国违背约定,也只有靠著局势变动而使得秦国履行约定。怎么可能通过让齐国违背约定,反而去改变这个局势,维稳大局呢。”

  扶苏微笑,“不知大夫是否愿意相助我完成这雪中送炭的大事?”

  姚广低下头,他忖度一番。

  反正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樊於期已经可以替他们所有人背锅了。再说了,他也跟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多年,立场永远都重于事实。

  这么多卿大夫之后再加上太子,廷尉李斯不可能不判樊於期死罪。

  事情已经落定,虽然无功而返,他们此番就当出来玩了。

  可是如果按照太子之言,真的能做成这件事,那就是为秦国立下大功。

  别说太子会看重自己,就是大王也能注意到自己了。

  父亲过去总说自己不济事,这一回他也可以证明自己了。

  “臣愿意听从太子之计。”

  

  夜幕降临,大雪又开始了。

  虽然是下著雪,可是外边却比平常都要亮上许多倍。屋檐上、地面上,到处都是晶莹的雪所反衬出的亮光。

  巨鹿驿馆里,一处被四个卫兵看守的房门前走廊里。

  几个黑影飘了过来。

  士卒看到来人,一个个都瞳孔瞪得极大。

  “姚大夫。”

  姚广未言先笑,“大冷的天,站在这里看守樊将军都冻得慌吧。”

  这看守樊於期的四个人,自然都是受宠若惊,他们都冻得跺脚热脚心了。

  但是随即他们也警惕起来,因为太子说过,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许见樊於期。

  “蒙大夫惦记,就算再冷,我们几个也会把里面的人看得牢牢的,不会放任何人进去。”

首节上一节260/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