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52节

  “那太子此行的任务,难道也不用去完成了吗?”冯敬看不透扶苏的心思,也是斟酌再三,看着扶苏的脸色慢慢问道,“若是去的晚了,聊城的庶民都逃光了,我等不过是接管一座空城罢了。”

  扶苏云淡风轻似地,“急什么。越是紧急的事情,越要慢慢去办。聊城的百姓闻说他们的城池要被我秦国接管,若是真的不愿意被我秦国统治,那必定是连夜离开。不管我们去的早与晚,他们要走,我们留不住。”

  “而且你把这个任务想的太过简单了。君父要我留住的,从来就不是一个小小聊城的人心,而是整个燕赵齐鲁之地的人心。”

  冯敬听到这个,顿时感觉自己之前的那些担心根本就是上不了台面。

  他顿时感觉自己胸襟一下宽阔了不少。

  “太子,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王给太子的任务,不是更难了吗?”

  “哪有什么难易之分,只是想为与不想为罢了。”

  冯敬惊讶,“大王已经下达命令,没有人胆敢生出违抗之意。”

  “那我问你,如果你是六国人,原本可以在你的国家成为大夫、成为宾客,但是现在到了我们秦国,你只能成为樵夫,只能成为佣耕者。你愿意吗?”

  冯敬顿时明白了,“原来他们是为这个所以逃跑。不是因为他们厌恶我们秦国,是因为我们秦国给不了他们想要的。”

  “是啊,所以我始终认为,有能力、才华的人比没有能力没有才华的人要可怕的多。因为他们一旦有了这能力和才华,所想要的就会更多。”

  冯敬懂是懂了,可是他仍旧双目凌厉。

  “天下混乱了这么多年,如今我秦国得到上天的眷顾,成为结束这数百年战乱的天命之人。大王夙兴夜寐,夜以继日勤于政务,为的不就是结束这战乱吗?”

  “他们这些人,本来就是祸乱的根源。将自己的才智贡献给诸侯王,让诸侯王互相争夺土地,最后害的不还是庶民。而他们却名留青史。”

  “一旦给予他们为大夫、为宾客的权力,这不就是又走周朝的道路吗?和平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总有一部分人要牺牲他们的利益,否则哪能等到天下一统。”

  “家父常说,有所得必有所失。这些人难道要为了自己的私利,置天下万民的疾苦不顾,非得把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给毁灭了不可吗?”

  冯敬对这些六国士人,那可是满心的反感。

  “那你觉得,那些身有才华的人,会甘心一辈子在乡野之地耕种?对他们来说,缺的只是个机会而已。他们的机会就是当我们秦国脆弱的时候。”

  “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长久的兴盛而不衰落,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长久的团结而不松懈。所以他们这些人就是秦国的威胁。留着这些人在乡野之地,对我秦国非常不利。”

  对我来说最难写的就是过渡章了。

第353章 陷阱(求打赏月票全订!)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冯敬本来以为秦国很强大,但是现在太子告诉他,秦国其实是危机四伏。

  本来就是这样,秦国拿走了六国多少土地,多少人命。消灭了多少官职、禄位。

  那些原本在六国很有地位和财富的人不恨秦国才怪呢。

  “要么,我们秦国的人用这些六国的人。要么,就只能等着六国复辟。”

  “六国复辟?”

  除了扶苏以外,每一个连天下一统都没看到的秦国人都不敢去预料这件事吧。

  冯敬当时就感觉,太子要么是个能够预测未来的智者,要么就是个疯子。

  “太子,敬不敢想象六国复辟是怎样的情况。可是如果只有两条路可以走的话,自然当选择前一条路。让我秦国去用六国之人。”

  扶苏慢慢道,“但是我们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在做这样的事情了。六国之人,都可以被举荐成为秦国的臣吏。但是现在的状况,你也看到了。不管哪个国家的人,听说我秦国要来接管他们的城池,很多人都想着一跑了之。”

  “有些是六国贵族,有些是想逃避秦国官府管制。这两拨人若是联起手来,后果不堪设想。”

  冯敬不解,“就是原本在六国互相是敌人的贵族和庶民,现在因为秦国,反而团结在了一起。”

  “正是此理。”

  “可是为什么这些六国有才能的人,他们不愿意在我秦国为官呢。我秦国能够给予他们的,未必会比六国的君王给他们的少。”

  “这就是王侯将相与为人臣子之间的区别。在六国,他们可以是王侯将相,在秦国,他们只能是下吏。如果是你,你选择哪一个?”

  冯敬说不出话来。

  “难道,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互相联合,然后做我们秦国的敌人。”

  “放心。有我在,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最重要的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那才是扶苏的杀手锏。

  扶苏早就想好了,他的继位就是和这些敌人有关。

  政治,从来就是化敌为友。

  冯敬听懂了一些,对国家局势也更加了解了。

  他出去后对灌夫道,“我忽然感觉我过去太幼稚了。”

  灌夫和众人自然是不解,“执戟郎这是怎么了?”

  冯敬没有说话,只是迈着两条长腿,飒沓流星一般离开,引得众人侧目。

  之前几个月,冯敬还在纠结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在那些将士面前找回驭马失败的面子。

  现在他忽然感觉,过去的他是多么可笑,就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

  真正的大丈夫那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经天纬地的人。

  他还差的远呐!

  冯去疾本意是拖,让这个看着很急的事情先变成小事,好给扶苏后续脱身的机会。

  但是这反而给了扶苏机会,光明正大长留齐赵之地。

  一时之间,天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巨鹿郡。

  所有人都在等着扶苏接下来怎么发牌。

  

  可是另一边,李信在楚国的战事,情况却开始急转直下。

  自从李信历经千辛万苦跨越伏牛山,随后遭遇了楚军伏击,全军将士齐齐出帐迎敌,全军上下一心,力挫楚军,把楚军击退。

  自将到兵,每个人都对自己这个把月来的经历铭刻在心,十分感动。

  军中上下的气氛十分融洽。

  人人脸上都写着欢喜。

  大家都认定了,这就是取得胜利之前应该付出的挫折。

  每个人都对这样的现状很满意。

  他们对自己感到非常满意,感觉很良好。

  接连六日,李信接连拔掉了楚国三座城池,楚国只有逃跑的份,根本不再与秦国交手。

  这一路上,李信不断地分散兵力。

  他已经违背了当初的计划,因为没有做到说来就来,所以在抵达目的地后,便感觉不大打一场,带些丰硕的成果返回约定地点,大举攻打项地实在是不好意思。

  尤其是要回去面对蒙恬。蒙恬虽然没有多少战功可是却因为性格沉稳,非常受将士们拥戴和敬重。

  面对蒙恬,李信并不是那么自信。

  于是李信和十都尉一而再、再而三食言,他们早就已经忘记了,这么久的时间,这样大的兵力规模,早就应该已经吸引了很多楚军前来的现实。

  项燕也在平舆等了好几日了。

  当他得知李信驱兵五万做前锋,只留少量军队留驻城池时,他自然心中大喜。

  “他终于完全失去理智了。真是个不简单的将军啊,让我们花费这么多心思才让他上套。”

  “大将军,既然李信现在已经上钩了,那接下来也该轮到我们反击了吧。”

  “嗯是该让他长点教训了。”

  李信穿过伏牛山第七日,距离楚国平舆城重地只有三十里之遥。

  是夜。

  天空上灰蒙蒙的,一点星都看不到。

  河中的水流汩汩的流淌,水面上粼粼的波光不断反射着,映衬地郊野都在发亮。

  李信还没有休息。

  一旦开战,李信每天只休息一个时辰不到。

  他不是紧张,而是异常兴奋。

  只要处在和敌人交战的状况下,他就感觉自己很开心,全身心地投入,疲惫和苦累对他来说像是不存在的东西。

  李信站在山上,身边只有几个亲信将士。

  他家不是将门,父亲能够给他配备做亲卫的,只有信得过的老仆和签了死契的杀手。

  为了保证李信的绝对安全,李氏也是煞费苦心。

  但这也导致李信作战时,根本没有有能力的人为他指点一二。他所有的战役,全部都靠自己的天赋和临场发挥。

  越是屡战屡胜,李信越是相信自己的军事才能。

  这天晚上,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他要一鼓作气拔掉楚军的平舆城。

  因为他感觉楚军实力不济,就算是全军复仇,也没有办法和秦军相抗衡。

  李信召集了十个都尉和他一起商议这件事。

  众都尉听了,没有一个人表示反对。

  “我军穿越伏牛山,历经艰辛,将士们受困受冷数日,本来士气不足。可是即便如此,出山后就遭遇楚军伏击,仍然从容应对,轻轻松松击退了楚军。”

  “可见楚军根本没有实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不如趁着如今军中士气高涨,一鼓作气打到平舆,直接踹了楚国的门户。”

第354章 敌我(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我同意。”

  “我也同意。”

  见都尉官都和自己心意不谋而合,李信自然大腿一拍,“好!那我们这就率领全体士兵攻打平舆。此次我们只留三万人殿后,戍守城池,其余七都尉都随我前去攻打平舆。”

  “李将军英明!”

  “秦军无敌!”

  “秦军无敌!”

  军中响起了欢呼声。

  李信拟定了作战计划,当即准备率领七万人,直奔楚国平舆城,计划要在十天之内占领平舆,给秦王报喜。

  这个时候,蒙恬等人也都等的有些焦急了。

  因为按照约定,李信应该发出军令表明他要回来,让他们的军队与他一道汇合。

  但是蒙恬等人在长葛驻地始终没有收到李信的命令。

首节上一节252/6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