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5节

  “你长大了,不愿意听我的话了。”

  自己最亲的人,都不希望自己做太子,反而是外人希望自己做太子。

  换做任何一个八岁的孩子,遇到这种事情,都会对自己的父母心生失望。

  哪怕是知道历史的扶苏,他也无法理解这对父母的做法。

  自以为是!

  (求波打赏,新书期需要爬新书榜,希望大家支持一下,目前已经上榜了,就是排名略低。)

第33章 私产府库(求打赏月票!)

  “难道你们以为,把我关在桂宫,天天让那些士兵带著我去上林苑骑马射箭,就能保护我平安长大吗?”

  “要是这样的话,就算我长大了,那我也仍旧是一个不堪一击的废物,没有了你们的庇护,我什么都不是。”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些无谓的保护又有什么意义!?”

  扶苏终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实在是因为他无法忍受自己今天最高兴的时候,嬴政和熊氏却是最不高兴的人。

  扶苏跳下马车,往长信殿的方向走去。

  车马身边的仆从还是第一次见到王后和公子争吵,一个个都停在原地。

  侍卫长上前,“王后,要把公子追回来吗?”

  曦月在车中静静地坐著,不管什么时候,她都是保持镇定自若的神态。

  她是一国的王后,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不能让她惊慌失措。

  “让他去吧。他已经不是公子了。以后,他就是秦国的太子。”

  车驾随侍这才听到这个消息,众人纷纷左顾右盼,这个消息来的真快,前几天大家还在纷纷议论,说扶苏公子少智。

  他们自然为扶苏公子感到开心。

  “恭喜王后、恭喜太子。”

  芈王后望著路边高大的树木,嘴角露出欣慰的微笑。

  “等太子册封之日,到时候再一并赏赐你们。”

  “谢王后。”

  郎卫们脸上浮现喜色。

  “起驾。”

  扶苏虽然气冲冲地离开,可是作为一个人思想上的成年人,稍微想想都知道自己母亲的话并没有错。

  她和嬴政只是不可避免地受到自己所知所见的局限,在这样的环境下,能为他做的确实很有限。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这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景下都通用的道理。

  今日我公子扶苏因为这些人的支持,得到了太子之位。

  那么他日,这些楚国贵族一定会有求于我。

  而秦国一统天下的大业势必要在十几年内完成,到时候楚国覆灭,楚国功勋贵族势必要被清算。

  这个势力集团一旦消亡,到时候自己的太子之位,随之也就变成了空置。

  依靠楚国贵族势力被拜的太子,也会因为楚国势力的被清除而受到影响。

  他得给秦国的百姓多做事,在朝中树立自己的威望,培养只效忠于自己的人才,这才是做太子的正道。

  之前自己只是公子,身边的宦侍仆从,都是听命于嬴政的。

  等到正式册封为太子后,他就有了更多的权力。

  他将搬去一整座豪华的宫室,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和长大的庶公子们挤在一座宫室。

  他将拥有私产府库,广大的封地、上百的仆从、过千的郎卫。到时候自己有了更大权力,更可以直接挑选、任命身边的官吏,还能专门培养一些听话的耳朵和特殊人才。

  只有当了太子,才能有这些东西;如果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公子,身边的人那都是嬴政的眼线,自己一亩地没有、一分钱没有,只能住在宫里被别人养著,听别人的话。

  到时候那就真的是,君要我死,我不得不死。

  因为公子的身份本身就只有一个名声,他没有任何属于他自己的私产,仆人、郎卫、吃穿用度,全部都是属于嬴政的。

  所以历史上的公子扶苏,他是死于制度。

  即便在当时那个环境下,扶苏有心造反,可是他回顾四周,却发现连他自己手中唯一可以用来自杀的剑,在名义上,都是属于嬴政的。

  就因为他的身份是公子。

  怪哉!可笑哉!

  现在好了,他是太子了,再也用不著担心历史上那桩悲剧。

  他可以大展拳脚了。

  既然要做事,就得先准备人手。首先这身边官吏的问题,那就成了重头戏。

  要用人啊!用得好,自己什么也不用做;用的不好,那就是事倍功半。

  列国的太子,都有太子宫,太子宫中有许多官位。

  秦国的太子宫,早在秦孝文王赢柱为太子的时候,发展的相对完备成熟。

  因为安国君做了十五年的太子。

  太子宫中的高官,光是有实权的,就有七八个。

  太子家令,掌管太子家中仆人一应刑罚、饮食、仓储、奴婢等事。

  长伺候人倒是舒服,可惜心思不够缜密,又不懂国家大事,只能勉强做个家令。

  太子率更令,掌管漏刻、礼乐等,说白了就是平时帮他负责宴会、时辰通知。

  这是古代,每个人没有先进的钟表在身边随时提醒时间,时辰都得靠人为的开著马车,来到指定的地点,先敲锣,随后扯著嗓子高声报时通知。

  而率更令就是这个指挥官。

  他会按照太阳照射在日晷上的影子来辨认时辰,在时辰快到的时候,命一帮小吏在今早出发,随后各自分散在宫中各个角落,同时敲打锣、又或者罄。

  这是个重要又不怎么重要的官职,必须得要有文化、稳重的人才行,到时候在宫中重新挑选个可靠的人就行。

  除了家令、率更令,剩下的才是更重要的职位。

  卫率,掌太子侍卫;卫率是掌管身边郎卫武士的,必须要心腹中的心腹。因为他可能是名义上是保护的人,但是也是最有能力趁著你睡得正香一刀噶了你的人。

  中庶子,侍从太子的人。也就是到时候跟著自己到处走动随侍的人。没有假期,随叫随到。

  太子舍人,掌太子文书;这就是专门给自己掌管符印的,自己如果要发布什么命令,调动什么人、任命什么人、举荐什么人,到时候要盖印、封好信函、发送、收取、保存。太子舍人就是管这些事务。

  太子洗马,太子外出的时候,洗马要为前驱;这个官职素来有之,说白了就是仪仗队。位高权重者出门,需要洗马带著一群穿著统一服饰的人走在最前面。

  还有少庶子,掌太子诸庶务;

  太子仆,掌管太子家车马。扶苏今日见识了腾的力气,像他这样的人,给自己做司机就很不错。

  扶苏想著,脸上露出微笑。

  有了私产,那就等于有一个小江山。

第34章 各人有各人的抱负

  扶苏是解决了最棘手的身份问题,睡觉都能笑醒的程度。

  只是,嬴政这边可就倒霉了。

  他还有铺天盖地的疑难大题要解决。

  大权尚未独揽;六国一统至今没有个明确的计划,只是按部就班出兵攻打赵国;国中的弊病时有显露。

  而扶苏却在这个时候突然被熊启拱上太子之位。

  嬴政对此甚为忧虑。

  当年安国君继位,不出三日,暴毙而亡。而当时的自己,也已经回到了秦国。

  在接下来短短数日内,他的父亲成为了秦国的大王。只是又在短短的三年内,庄襄先王也薨逝了。

  嬴政就是因为见到的,知道的太多,所以不敢立扶苏为太子。

  今日有了扶苏这个太子,他日自己就可能在某一天突然暴病而亡。

  是以扶苏被拜太子,他自己则觉得背后一寒。

  更何况,没有人比他更懂得,为王之路坎坷崎岖。

  就扶苏这样的运气,生下来就是锦衣玉食。

  一点挫折、屈辱、磨难都没有忍受过,连人生疾苦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即便被人推到了太子之位上,他能坐稳吗?

  就连赵高这厮,一听到扶苏成太子了,也是劝他利用扶苏的太子之位。

  嬴政今日甚是心烦。

  让扶苏做太子,就等于把自己的最脆弱的部分交给昌平君。

  可巧,昌文君和腾打起来的事情,又给他带来了一点乐子,亦或者是解决问题的眉目。

  对这件在自己刚刚走后就发生的事情,嬴政并不感到意外。早在上朝的时候,他就发现了,腾和昌文君之间有很大的矛盾。

  “此二人,乃王室宗亲,血脉相连,怎么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打起来?”

  赵高一向消息灵通,“小人倒是有所耳闻。听说是昌文军出游猎玩,但是不小心就射中了长乐君心爱的猎犬。”

  “长乐君就去找昌文君,让他给自己赔罪。昌文君认为自己只是无心之失,自然不肯赔礼,长乐君便因此生气。后来二人又因为昌文君挤占了长乐君的田亩,二人便矛盾更大。”

  “挤占田亩?”嬴政皱眉。

  田地的侵占吞并是个大问题,国家政务之中必须要解决的大事。而挤占田亩、这是破坏规则,轻则引发朝臣弹劾,重则影响到民不聊生、国家溃败灭亡。

  “正是。昌文君要加修楼筑。二位君侯的府邸相连,昌文君便盖在了长乐君的田亩上,说会以重金来还。”

  嬴政想到昌文君平日里的为人,这确实是只有他能干出来的事情。

  嬴政又问,“左相不会做出了承诺,事后没有给予重金吧?”

  “大王猜的一点不错。昌文君非但没有还,还说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还对外说,都是长乐君胡编乱造。”

  “寡人知道了。”

  嬴政早就想对昌文君下手了。

  昌平君和昌文君二人休戚相关,无论什么时候都同进同退。

  昌平君毕竟年纪大些,做事稳重,没有见过荒唐的行径。

  昌文君就不同了,举止轻慢,好色无礼,贪婪无度。

  如果要剪除楚系一脉的势力,就得从昌文君下手。原本他还找不到昌文君在政事上的把柄,现在他有机会了。

首节上一节25/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