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24节

  “正人君子?”

  “就是我教导你的那些,做人要讲求诚信。对外人还是对自己,都要做到诚实,不欺瞒。”项粱望着项羽,他知道就是这小子整天出去打着他的名义做坏事,今天他得把这小子的毛病治上一治。

  项羽听着,果然一五一十承认了他的错误。

  “其实前天,是我把尿撒在了祖父的酒爵里。”

  项粱听着,倒吸了一口凉气,已经想不出什么话来教育项羽了。

  “你还是好好在这里待着吧。”

  项粱早就习惯了‘油盐不进’的项羽,对项羽不抱啥大的希望了。

  以后项氏一族能否重振辉煌,这样的事业只能落在他的肩膀上了。

  项羽这个侄子,以后只能做他的打手了。

  项粱根本没在意今天他说的话,可是项羽却阴差阳错,只把正人君子以诚信为要这个道理记在了心里。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就因为这一个道理,项羽却在之后慢慢开始改正自己的错误。

  他再也不张口就撒谎了。

  小孩子,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大有人在。

  而项羽这样主动开始意识到诚信是做贵族的根本的少年,从此之后走上了一条努力做一个正人君子的道路。

  项羽开始对过去嗤之以鼻的大道理不再那么反感,虽然还是不爱学习,但是他开始以君子的德行来要求约束自我了。

  一个人的命运,往往是从不经意间被改变的。

320.请假

  请假

  明天见 (本章完)

321.第310章 又想骗我?(求打赏月票全订!)

  321.

  只是乡间散漫宁静的日子没有过多久。

  当秦军的擂鼓又开始震响,当楚国的烽火台上又点起了烽烟,那场压在所有人心头的战役终于来了。

  项羽看着众人把他的祖父从床榻上请下地来,四个侍女为他的祖父更换衣服,戴上沉重、散发着光泽的发冠。

  发冠上镶嵌着宝石,衬托得他祖父那张苍老的面容上气色润泽起来。

  一个原本暮气沉沉的老人,在华美的衣饰下顿时显得年轻了一些。

  项羽满腹狐疑,前天还看到祖父的头发都是偏白的,咋今天这就开始又变黑了呢。

  项燕坐在大堂里,一众家族亲戚也都陪着站立在旁边。

  项氏族中青壮,皆生得高大,相貌堂堂。

  一个个围在项燕身边,让那楚王身边的贴心太监看到,顿时嗓子一紧。

  他再三斟酌言辞,十分谨慎地将自己的来意说给项燕。

  项燕早有此料,他只能如实说道,“我这副身体,已经一年没怎么下过地了。今天早晨听闻是大王差遣大监前来,所以被后生从床上抬下来,这才没有怠慢大监。”

  “以我的身体状况,尚且都不能离开项地,遑论带兵作战呢。更不要说回到国都了。”

  太监听了,眼中流出两行清泪来。

  项燕不回去,楚王就会要了他的脑袋。

  太监顿时趴在地上,哇哇大哭,“大将军,如果您不出征,楚国就真的完了啊。像朝中那些大臣,又有哪一个比得上大将军您啊。”

  “您不出马,楚国就要被秦军的铁骑踏平了。”

  项燕望着这太监,他不是不想为楚国出力。

  “我曾率领二十万楚国的精兵,非但没有能够扭转战局,还让十万士兵埋尸他乡。当初就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所以带着家小回到项地苟活。”

  “我本欲引剑自杀,只是想到尚且未报大王知遇之恩,徒为做国都寿春城前一块壁垒,所以才苟活至今。”

  “等到秦军来攻城,我项燕到时只身坐在家中,只为拖延秦人,先大王一步而去。如此也算是报答大王。”

  其实项燕没自杀,单纯是因为败局未全定。

  双方都是各有各的说辞。

  太监便道,“明公对楚国,其心犹如明月,我楚国子弟,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上次我楚军之所以战败,和大将军有什么关系呢?大将军审时度势,谋定而后动,原本可以拿下长葛。可是没有人和相助,让大将军险些丧命长葛。”

  “我楚国百姓虽然都在江边,可是对前方战事的状况都一清二楚。大家都知道,罪不在将军。”

  项燕听了,还是不肯去。

  “统率三军之人,必得威震八方,如此才能使得士兵唯命是从。我一个败军之将,有何颜面继续挂帅呢?”

  众人闻言,也都附和项燕的说辞。

  “我父亲一战失利,折损江东子弟十万之众。只是因为百姓没有责怪,反而为父亲求情,这才折返留在项地。”

  “现如今,秦军来势汹汹,我项氏子弟愿意随战,哪怕战死疆场也不足惜。”

  “过去一战,我父亲苦心孤诣,力图破敌。可是军中将士多有不服,不愿意听从。战败之后,独独父亲一个人辞官归林。这些事情,天下人都知道。”

  “只是这请父亲再度出山,到时候天下人又如何想呢?楚国人又如何看待父亲呢?军中将士又怎么敢听从父亲的号令呢?”

  “出兵,素来讲求师出有名。而这挂帅印之事,关系到战事成败。父亲不愿意再使得楚国受损了。”

  项粱代替项燕说着这些事。

  这其实是项燕的意思。

  当初老子指挥得好好地,你们不听,打输了。老子要脸,辞官归家了。可是那帮只顾自己私利的家伙,却一直都待在寿春。

  如今秦国又打过来了,然后又推老子出来带兵。

  老子没啥好说的。

  要命就这一条,带兵打仗是不可能。

  项羽听到的,自然都是字面意思。

  他还觉得啥事都没发生呢,看双方神色也都和颜悦色,可事实上这已经是谈崩了。

  项燕想的是另一回事。他们是不是被秦人贿赂了,所以才提名自己。觉得自己没能力,又派遣自己再去输一次。

  项燕可不想这么干。

  就在这个时候,这个太监跪在了项燕的面前。

  “大将军,大王派遣小人来到此地,不是大王不够诚心,是唯恐路上遭遇不测。”

  项燕听到这个,目光开始游移。

  “现如今朝中,大王实在是想不出,还有比明公您更适合担任大将军的人了。”

  “朝堂上,那也是诸臣商议,争论僵持,大王力排众议,这才为大将军争取到机会。”

  “其实很多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大将军,您这样的人亲自去带兵打仗,尚且会遭遇失败。若是真的让那些只懂得吃酒喝肉的人去带兵打仗,只会让更多士兵和楚人葬身异地他乡啊。”

  太监十分诚恳地说着。

  项燕哆嗦着嘴唇,“我说过,我能打赢秦兵,但是我救不了楚国。而灭亡楚国的人,也不会是秦国。请大监回去,将这句话转告大王。”

  太监看项燕态度决然,已然身上落了一层冷汗下来。

  “明公,带话固然可行。只是如今我楚国遇到一个此前从未遇到过的机遇,只有大将军能够抓住这样的良机,再给秦国一个机会。”

  项燕也只是意思一下,随口问了句,“不知是什么样的良机?”

  战场上,良机一直都有啊。若是看不出这个,他还怎么被拜将啊。

  战败是因为没有机会吗,是因为身边的人不够齐心协力,机会送到眼前,也根本就抓不住。

  太监清了清嗓子,“秦王狂妄,更改了太子扶苏的攻楚计划。如今秦国的太子已经回到了咸阳城。秦王决定发兵二十万,派遣李信和蒙恬为主将,不日发兵攻打楚国。”

  “项公,如今军情紧急。我也只能告诉项公这些,秦王吞并我楚国之心已经是焦躁难耐,丝毫不愿意等待片刻。大王已经命人制备甲胄,准备殊死抵抗了。”

  项燕听了,眼中突然又有了光。

  “太子扶苏走了?”

  “是。”

  项燕的脸上,浮现出笑意。

  须臾后,大监高高兴兴地从项氏的正厅里走了出来,去到了后堂歇息。

322.第311章 咱不得不走这条路了(求打赏月票全订!)

  322.

  大监离开后,所有的楚国子弟都感到惊讶。

  “父亲,您不是说,就是神仙来了也救不了楚国了吗。而且您之前说,一定要拒绝来使,让他无功而返。怎么您现在又变得犹犹豫豫起来,难道父亲打算要去打这一场必定输了的战役吗?”

  对一个将军来说,没有什么是比战败更让人感到耻辱的。

  而对一个战败过的将军来说,也没有什么是比洗刷败纪更能让人精神振奋的。

  项燕的心又活了!

  “太子扶苏此人,他和其他的秦将相比,有个最大的弱点,没有多少带兵经验。”

  “但是他却也比所有的秦将都厉害,因为他没打过仗,所以不骄傲自大,什么事都很谨慎。”

  “而李信年轻,多次立下奇功。可是这个年轻人,他距离成为一个大将军,最缺的就是败绩。”

  “上一次他听从太子扶苏的指挥,没有冒进,在我楚国境内如入无人之地。他势必以为,这一次又和上次一样。”

  众多族人子弟听了,都明白了项燕的想法。

  他们项氏是一个非常讲求荣誉、责任的家族。

  这战败的记录,一定要洗刷掉才可以。

  “可是就算是这样,还有个蒙恬呢。”

  项燕闻言,捋须大笑。“秦王自以为聪明啊!他想要设置两个将军,而且还是两个性格迥异的将军。一个个性成熟稳重,一个则好大喜功。他知道这两个人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想要让他们二人互相指点。”

  项链皱眉,“儿子听不明白。秦王这样的安排确实是明智啊。”

  “秦王哪懂什么军事。他不过是赏罚分明,乾纲独断罢了。整个军队只听一个人的话,将军说什么,士兵跟着做什么,是故其兵神。”

  “可是呢,这样的军队,也有个致命的弱点。一旦主帅的决策有误,全军必定溃败。”

  “李信这样的将军,年纪轻轻,立下无数奇功,本就是难得的将才。想来这一年多,他身边的人都对他极尽夸耀。所以李信就是我们获胜的法宝。”

首节上一节224/6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