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05节

  扶苏听了,心里又有了其他打算,“这么说来,齐王本人就昏庸,如今身边都是奸佞小人,没有能士辅佐,他们是绝对不会主动进攻我秦国了?”

  “太子放心。如今的齐国,都是一帮乌合之众。齐王远贤臣,亲小人;又荒废稷下学宫的治理,逼得贤能之士另谋生路。我秦国一半士人贤者,都是来自齐鲁之地。”

  这戍边之事,关系重大。一来扶苏不能随意外出,二来一旦外出,必定受到虎贲卫的随行。

  虎贲卫里的人,基本上都是秦国中高层官吏、富商家的后人。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普通庶民就算被选拔入宫做虎贲卫,也不可能得到陪王伴驾、做到王亲近卫这种资格。普通人要做到能够贴身侍卫王亲,一来需要比有后台背景的人超出数倍的努力,二来需要运气。

  总之扶苏的行动,是被很多股势力共同注视着的。

  这要单独外出去远离大军或者驿馆的地方,会遭到弹劾。

  扶苏所担心的是,此时历史上秦末汉初的英雄人物大多数都正在受秦国的压迫,或即将被秦国统治。

  从时机上来说,此时秦国正处在一统天下,结束战乱的道义正理上,收服他们也会多几成胜算。

  以自己对史书的了解,按图索骥,直捣黄龙,这才是上上之策。

  权贵的时代将要终结,庶民将要夺取新的胜利。

  庶民之中崛起的精英,势必不甘心就此在家做个农民,又或者是秦国的奴隶。

  他得想个办法,让自己能名正言顺去那些卧虎藏龙的地方。

  这仗早晚都要打完。

  自己很快就会回到秦国。

  等到皇帝制度建立完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都在成就秦始皇暴君的名号。

  辛苦了一辈子,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国裂山河碎的下场,着实不该!

  他要改变历史,拯救大秦,让秦帝国五百年。未来坐天下的人得是他,而不是刘邦。

  二人在廊道里正走着,经过一阵沉默,扶苏忽地问起,“不知道此战结束后,天下又该是什么模样?”

  冯去疾闻言,心中却泛起涟漪。

  早就知道太子心怀天下,必有问鼎之心。之前太子遮遮掩掩,极力掩饰,现在却不经意间流露出来了。

  你是太子,担心天下做什么。天下是你该担心的吗?

  天无二日。

  不管怎么样,只要日后太子继位,受益的必然是我。

  只是我为大王赏识提拔,不可做那背主之事。

  “天下的未来,就是秦国的未来。只要有大王在,秦国势必是蒸蒸日上,旁的事情,还轮不到我们来担心。”

  扶苏总感觉,冯去疾这个人一直都在提醒自己不要僭越。我这个丈人,平时见了我也不给我好脸色。我好心出来陪他聊聊天,拉近拉近感情,他也一副慎微的模样。

  “也不知道怎么的,今年的春天格外冷,这一口一口寒风吹得我都不想开口了。”

  再怎么说,扶苏也是半个君啊。

  他的地位高于冯去疾。

  听着这声牢骚,冯去疾知道自己惹得太子厌恶。

  他忽而话锋一转,“恕臣直言,太子迄今为止,都未有封君。太子难道不想借着此次立下大功,向大王商讨什么吗。”

  扶苏听到,心里那是一阵波涛澎湃。

  他强行吞了吞喉哽,“这种事,全看君父的决定。再者,我本无功,哪里能去厚着脸皮去求恩赏呢。”

  冯去疾作揖,“太子实在是太谦逊啦。我此次来之前,大王也在想该如何赏赐太子。”

  扶苏顿时领悟了。。。

  这才是冯去疾亲自来一趟楚地的真实用意所在吧。这要是旁人,怎么可能能把这种事情拿捏到位。

  “太子可知,诸臣是怎么建议大王的吗?”

  “愿闻其详。”

  “臣子之中,大多数人都提议让大王坚持太子当日的主张,将攻打楚国的战事交给太子。”

  扶苏听得,心里一阵感慨。这帮老家伙,总算是说了点人话。我在边地带着将士们出生入死,防守不给加官进爵,谁跟着他干;所以他就只能引蛇出洞了,这才让将士们得到厚重的赏赐,踏踏实实跟着他干。

  他们这一回说的倒是有理。

  是该给他封个君啊,起码万邑之田。

  只是和官场上的人打交道,第一要诀就是不管心里怎么想,绝对不要在脸上表露出来。

  扶苏低首,认真客气地道,“这怎么能行呢。我年纪尚浅,按照当日对君父的提议,次年要秦国发兵四十万大破齐楚,这可是大事中的大事。”

  “我如何能带领四十万兵马。还得是请朝中威名赫赫的大将前来方能坐镇。”

  冯去疾听了,心里暗喜。

  太子还真是狡猾,这个时候若是旁人,早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好啊,能沉得住气,就能有做大事的机会。

  “太子过谦了。身在新郑,却能御敌百里之外,调动兵马驱策千里,惊地楚人大骇。没有过人的胆识,稍微不慎,就会招致失败。”

290.第281章 中间人岳父(求打赏月票全订!)

  290.

  “太子此次用实力向朝中诸臣证明了太子的军事天赋,就是大王,也几乎是罢朝三日,举朝称庆。”

  “大王对太子此次战事上的表现非常满意。所以才去问群臣。只是我私以为,太子已然立下了奇功,威民远播。若是想要更进一步,这可是个绝佳的机会。”

  扶苏连忙道,“征战非我所愿。我所希望的,只是让自己生平所学都有地方施展,如此而已。待此次戍守结束,我必定如期回咸阳。”

  冯去疾没有接扶苏的话。

  是回去还是留下,是继续打还是就此放弃。这都不是扶苏说了算的。

  全看嬴政的意思。

  大王的意思,自然是让扶苏就此全面主持后续征伐齐国和楚国的大事。因为对大王来说,派遣任何受信任的大将率领四十万兵马去攻打楚国,都不如派扶苏出去来的更加放心。

  可是大王也有所顾虑,一是担心扶苏像昙花一样,只能在短时间内开放一次。后面扶苏可是要正式攻打两个国家,稍微有点纰漏,都会前功尽弃。

  越是真心为扶苏考虑,就越会去考量事情的最坏结果,以为其预防。

  二是太子年纪浅。太子未必有造反的心意,可是如果太子身边的人有不轨之心,撺掇太子干点别的,那也说不准。

  大王的意思是,把王贲召出来,辅佐扶苏打下齐国和楚国。

  到时候,功劳都算在扶苏头上。

  但是这事后,扶苏要怎么算功劳呢。

  这就是冯去疾来此的又一目的。

  他希望太子可以做一个明智的选择,为自己以后的数十年考虑,不要单纯只计较一时的荣辱胜负。

  功名利禄,比起至高无上的权位,那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可是作为秦王政备受信任的臣子,冯去疾不能对扶苏单独说这些。

  “太子,在这件事上,我倒是难得和太子意见一致。”

  扶苏心里开始骂起来。我只是谦虚一下,你居然真的不叫我继续去攻打楚国。

  冯去疾见扶苏的下颌处微微鼓起,也是微微一慌。

  他并不敢得罪太子,只是他希望太子能够听他的话。太子不是在羽阳宫里,就是在边地。朝中的权利争斗,大王是不会让太子参与的。

  只有他才有实权。

  只要太子愿意听他的话,他可以让太子稳稳继位。

  “太子,臣以为边久戍已然是辛苦至极。如果继续让太子在戍边,乃至到时候主持攻打楚国的大事,未免太劳累太子。这些臣子也真是的,大王明明要给太子赏赐,他们却提议要让太子继续在外劳累。我实在是为太子感到不值。”

  扶苏现在明白冯去疾在说什么了。

  嬴政让大臣想办法封赏自己。

  一波人见到大王猜忌王翦父子,猜测嬴政不愿意再让旁人染指未来平定楚国的大功,所以争着抢着建议给扶苏这个机会。

  而冯去疾话说得冠冕堂皇,可是表态很清晰。他认为自己主持攻打楚国的战事不值得。

  “都是奉命行事而已。为什么要考虑值得不值得的呢。”

  冯去疾却道,“身在高位者,一旦做下一个错误的决定,代价非常沉重。有时候,不见得人人都争抢真的是个好东西。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福祸相依,全看人怎么处置。”

  “少府年高德劭,久在君父身前侍奉,深得君父信任。不知少府是何建议呢?”

  冯去疾捻须,他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扶苏现在就回去要封地,要封赏,楚国的战事不要再管了。

  现在回去,功劳还不算大,获取一个君位属实是大赚。

  如果留在楚国,眼下明明已经啃下了硬骨头,秦国四十万大军灭楚国,几乎是旦夕之间的问题。

  等这个实际的功劳落在你头上,到时候整个秦国的兵马都要奉你为主,那个时候父亲大王他绝对不会再愿意给你其他封赏。

  如果太子你想去追求功名,人心,往往是被大王制裁的开端。

  战争全打赢了回来,你再回到咸阳,不说有没有什么封赏,光是打击都够你受的。

  没办法的事情,谁让秦王政是你的父亲,他出生时间比你早,干创事业也比你早。他就是有能力做这些事情。

  冯去疾没有再回答扶苏。

  “我这个人呢,说过一遍的话,基本上不会再说第二次了。”

  冯去疾留下这话,一脸冷漠地走掉。

  扶苏和众宦侍朗卫都守在后面,众目睽睽之下,他对扶苏说这么些莫名其妙的话,引得众人不满。

  灌夫上前,“太子,少府怎么能这么对太子说话呢。”

  当着众人的面,扶苏颜色不改,只是用很平常的语气道,“少府乃我仗人,无可厚非。”

  【仗人:岳父】

  众人听了太子这么说,自然为太子抱不平。

  左右都忍不住道,“太子,您实在是脾气太好了。”

  扶苏摆摆手,“都是小事”

  冯去疾是有实权的大臣,管秦国所有的钱,秦国的财政大臣。

  财大气粗,这种语气和态度,也算正常。

  只是扶苏总觉得,冯去疾要自己赶快决定什么。听冯去疾的意思,到现在为止,嬴政始终还是信任他的。所以这次来到新郑的人是冯去疾,而不是其他大臣。

  傍晚吃饭的时候,扶苏也还在想今天冯去疾说的话。

首节上一节205/6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