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167节

  “都说成亲是人生里的头等大事,所以才把这婚礼流程规定的繁琐复杂,为的就是让人知道婚姻之重,也好让人知道成婚的辛苦。”

  “一个典礼要准备六个月左右。典礼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繁琐规矩。我已经学是不想学了,只是他又不让我玩得尽兴。”

  扶苏说著,还是起身穿衣。

  熊柔躺在塌上,一动不动。

  “身为良娣,你好歹得过来给我更衣吧。”

  熊柔躺在被子里,“我可不会服侍男人。再说了,太子难道你不会自己穿衣服吗。”

  扶苏已经厌倦了和熊柔白日里的相处,只要一开口,就有吵架的节奏。

  她就像是自己在现代的女同学,虽然不卑不亢,相处起来有时候很轻松愉快啊,但总归另类古怪些。

  这门一打开,就是淳于越那张炭黑的面。

  “仆射淳于越拜见太子。臣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就等太子亲自再温习一遍大典上的流程。”

  扶苏不耐烦,“同一套规矩,至多练习三五遍就已经足够了,只要在婚礼上不出差错,不就已经可以了。怎么能天天拉去练习,这有什么益处?”

  “练武可以强身,读书可以强智。学那些繁琐流程做什么?”

  光一个走路姿势,就要每天学一遍。敬酒祭祀的过程,每天三遍。

  若是少练习几遍过程,扶苏还觉得这个礼仪过程非常重要。练得越多,越感觉流于形式,根本没有用处。

  “太子!”听到扶苏这么说,淳于越自然不满。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兼疑、别异同、明是非也。”

  “礼就是用来确定亲疏远近的关系。而这正是礼的核心。因为仁的核心,是亲亲。礼就是帮助大家如何区分亲疏关系。”

  “没了礼,有的人就会喜欢胳膊肘往外拐,喜欢损己利人,喜欢吃里扒外。所以必须要用礼来防止自己人搞破坏。”

  “礼用来决嫌隙。就是兄弟之间,也要讲究是非分明。有了礼,就是为了防止冲突的产生。定下规矩,是为了防止因为没有规矩,大家彼此分利不均,你争我夺的情况。”

  “别异同,是为了区别人与人之间的位置和身份。依据不同地位、出身、等级,从而确定不同的得益和应尽之义。避免有的人即想捞权利,又不想承担义务。”

  “明是非,是说礼用来作为评判对错的标准,从而避免有人诡辩而混淆是非,搞双重标准。”

  “这婚典,无数人前来观礼,为的就是看太子的诚心。太子若是要在某处表露出不足,那就说明,太子根本不在乎夫妻之礼。连夫妻之礼都不在乎,可见是不懂得这些家国伦理纲常。”

  扶苏被堵在门口,只被淳于越这番涛涛博辩堵得张不开嘴。

  灌夫见到淳于越到了,聪明的他提前就已经想到了招数。

  他差遣手下的郎卫,趁著淳于越劝谏太子时从宫门外赶来通传。

  “启禀太子。椒房殿里派人过来传话,说王后有事传召太子。”

  淳于越正生气,明知道这是他们串通起来的,可是自己也没有理由不让太子去见王后。

  毕竟,礼重要,孝道也很重要。

  太子一向很注重孝道。

  “太子,您若是能够将礼仪看做是和孝道一样重要的事情,那么天下的臣民都会臣服于太子。”

  “老师的话,扶苏都记在心里了。我先去拜见母后。”

  扶苏大步流星地离开。

  “早晚有一天,我要把儒家里那些没用的条条框框都给废了!”

第230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一更!)

  椒房殿。

  今日王后穿著黑色的冕服,平日里只有参加盛大隆重的典礼,王后才会这么穿。

  平时在后宫里,王后都是喜欢穿楚地纱裙。楚女窈窕,素有细腰的典故,又因为生长在南方,最是性情温婉,擅长轻歌曼舞。

  这与处在中原内陆的西北女子性格大为迥异。中原男子性情洒脱豪放,女子也多性格豪爽。

  在秦国多年,王后见到的无论是宫中的太后公主们,还是贵妇们,大都是性情刚烈,言语直白。

  而眼前的女子,虽然面带微笑,可是双目之中却又饱含忧郁之色。

  虽然是初次入宫,可是她坐在这大殿里,一点也不显露胆怯卑懦。面对众多王宫里的夫人、公主,贵妇的评判,始终不动容。

  “瞧瞧,她坐在这殿里,倒显得我等都已经姿容衰减。她就像是春日里百花之中愿意把姿态放的最卑下的那一类,反而显得最是格调高雅。”

  “黄色明艳,她穿著显得楚楚动人。实在是难得,一等一的美人儿。”

  “皮肤白皙不说,秀发乌黑亮丽,容貌也是一等一的。黄色虽然尊贵鲜亮,但是一向是男子好穿黄色,女子穿黄色,稍有肤色不白,容颜就会在这和大地颜色相近的黄衣之下显得黯淡。

  “诗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就只有这样的美人儿才能是太子良配。”

  王后心叹,“确实姿色少有,性情稳重,是个难得之人。”

  一些年轻的公主们,见到冯甘棠长成这个样子,不免对她投去嫉妒之色。

  “毕竟是太子指明要的人。”

  今淑坐在帘幕后角落处,看著这个大美人,心中莫名一酸。过去那个整天喜欢逗弄自己的人,如今接连已经有了两个美人。不知道为什么,今淑觉得心里很难受。

  她赤著脚,拎著鞋子,一个人走在空无一人的廊道里。

  殿内,众夫人虽然对自己言语之间都是夸赞,可是冯绾绾听到却觉得心里不舒服。

  从她知道自己被大王选定成为太子夫人的那一刻,冯甘棠看到的不是什么数不清的荣华富贵,而是数之不尽的束缚。

  她将要住进一个又大又高封闭的牢笼,从此面对一个过去素不相识的人,和他一直相伴到老。

  期间还要给他生儿育女,为他孝顺大王和王后。

  事情已然如此,眼见这宫里的女子也都不是善茬,为了自己以后在宫中活得舒服些,冯绾绾心中虽然不爽,但仍旧是对手作揖,“王后、诸夫人谬赞了,民女蒲柳之姿,实在是称不上美人。更何况,王后和宫中诸位夫人妙龄芳华,姿容冠绝天下,又为大王开枝散叶,功劳甚高;宫中诸位公主,更是青春年少,豆蔻年华。”

  这番话,顿时让这些夫人、贵妇、公主们都乐开了花。

  她们都已经上了三十了,哪能比得上年轻的小姑娘,年纪和容貌就是她们最大的心结。

  乐水夫人见了,不由笑道,“姐姐,妾倒是觉得,这位冯家子颇像当年王后初入宫时,譬如清水芙蓉,却又识人察微、细心体贴不说,还能言善辩,实在和姐姐当初不分上下。看来以后这王宫里,姐姐就有帮手了。”

  王后轻笑,“确实堪当大任。”

  王后脸上笑著,心里只觉得苦涩。

  在一个男人心里,情爱永远都只占据一小部分。地位、名望、权力、金钱,那些才是他们心目中最重要的东西。

  只有女子才会把情爱看的非常重要。

  作为父母膝下的女儿,哪个少年时期不是天真烂漫。所有的懂事,都是以自己的牺牲和委屈换来的。

  一如乐水夫人所说,这个识大体、体察他人心意的女子,愿意牺牲自己。

  “将我的于飞金钗拿来。”

  王后当场就将这套名贵的发饰送给了眼前这个女孩。

  “凤凰于飞,出自《诗经》凤凰于飞,其羽,亦集爰止。指的是凤凰高飞,百鸟慕而随之。凤和凰相偕而飞,喻夫妻和好恩爱。”

  “我今日将这套发钗送给你,希望日后你能和太子夫妻恩爱。”

  众人看王后这么喜爱这个女子,上来就送当年楚王给她的陪嫁,多少对这个女子投去佩服之色。

  在这个王宫里,大部分人的地位都是看秦王政、王后曦月的喜爱来定高低的。

  这意味著甘棠夫人那就是以后王宫里地位仅次于王后的女人。

  还没有成亲,有些话不能现在就说,王后见过之后就命人把冯绾绾送走。

  这时候,扶苏刚好入后宫椒房殿。

  因为扶苏是个男人,出入后宫本来就不方便,出行总是有很多人跟著。

  在这条长长的廊道里,扶苏一眼就看到一个穿著黄色裙裾的少女挪著步子走过来。

  何止是扶苏,就是一向刚正不阿、无欲则刚的信在看到这个年轻美丽的女子时,也是当场发怔。

  扶苏从小是在美人堆里长大的,秦王的女人,没有一个是不漂亮的。

  都不如今天这个来的好看又大气,温婉多情又带著些许忧郁,典雅动人。

  不只是扶苏,在后宫里见到这样漂亮的女子,所有人都以为她是大王的新夫人。

  最近宫里大换血,来了很多生面孔的同时,还有许多年轻漂亮的美人,都是在战争中缴获的。

  战争的一切所得,自然全部都是嬴政的。

  她似乎身份地位很高,身后跟著六个宫女。

  寻常夫人入椒房殿,随身都只带两个宫女,最多也是四个。

  她居然带六个,可见地位很高,应该是父亲最近非常喜爱的妃子,所以得到这样的殊荣。

  这是逾越礼制的行为。

  扶苏望著这个年轻貌美的夫人,不禁为他母亲的位置感到担忧,这个女人长得太漂亮了,看她腰臀比例,虽然是深衣之下,可是凹凸有致,扶苏当时就有了感觉。

  脑海里想到了很多画面。

  随即,他意识到,这个女人是他父亲的美妾。

  在一阵剧烈的失望过后,扶苏开始担忧,若是这个女人在君父耳旁吹吹枕边风,到时候再生个比自己更帅的儿子……

  别说历史上得到偏爱的小儿子胡亥,自己这个靠实力获取地位的长子也得让路。

  “红颜祸水。”

  在这个女人走近后,扶苏嘴里蹦出来这么一句话。

  甘棠老早就看到扶苏了,他穿著黑白色相间的深衣,脖颈处围著一圈白色丝巾,身材精壮,体格健美,眉宇间满是英气。

  他腰间配著一把长剑,身后跟著十几个人,有戴著长帽的宦侍,还有配备长剑的郎卫。

  这个人,应该就是她未来的夫君,如今的太子,未来的秦王。

第231章 咱们天造地设的一对(二更求打

  赏月票!)

  甘棠本来觉得,入宫后自己要受很多苦。

  她从小就一直听说太子的各种故事。

  外人说太子才华横溢,素来高傲轻慢。

  太子专喜欢和那些学贯古今的人聊天。听说就这样,他还老是对外佯装说他从来不读书。很多人都不敢去面见太子,因为怕在太子面前显得自己无知。

  太子年纪轻轻,多次上朝,都提出了对国有利的主张,都被大王采纳。在民间的声望非常高,因为他和过去历代的秦王都不一样,不以打仗为目的而去惠利民众。

  民众也不都是大人口中说的那么愚昧,很多人因为感受到太子的初心所以对他很敬佩。

  又说在朝堂上,曾经和大王宠信的将军李信博辩,竟然把将军李信驳斥得哑口无言,出了宫门面对左右,都忘记了该怎么开口说话。

  父亲也曾说过太子,说太子很有远见,虽然看著年纪轻轻,却很注重实用。他非常注重工艺技术,总是鼓励工匠发明制造。

  秦国的作坊本来都是生产武器的,就因为太子,让这宫里多了好几座作坊,专门制备纸张。

首节上一节167/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