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133节

  “别怪他们,这是我命人换的菜。”

  “王后,这些吃的寡人怎么能咽的下去?”

  “我问过庖厨了,大王每日顿顿都是大鱼大肉。天地间的万物,都是食气为生。这草木食气而生,牲畜食草,人又食牲畜。可是牲畜的气难以被人消化,所以才常常烹煮食用。”

  “大王经常食肉,时间久了,反而对身体不好。听臣妾的话,还是当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这才是保养身体应该的做法。”

  嬴政听得一愣一愣的,“这话从前华阳太后也曾说过。楚人真是善于养生啊。”

  “大王快用饭吧。我知道大王喜食牛肉,以后每隔三天上一次。这样大王也不会吃著重样。”

  王后一到嬴政身边来,嬴政就莫名感到安心。

  更何况是陪伴在他身边,又对他衣食住行这么上心。

  这顿饭,周遭的宦侍仆从都不敢抬头看大王。

  嬴政用膳时,明显是哽咽的。

  王后看到嬴政这样,也心里懊悔,早知道不为赵高这个小人和大王怄气。

  鲛人灯还是长明,但是之后,王后都大大方方陪伴在嬴政身边看著他处理政务。

  她现在发现因为在乎宫中那些所谓的流言蜚语,所以就把自己束缚起来是一件多么不值得的事情。

  她错过了很多和大王相处的机会。

  明明大王那么孤独。

  嬴政一开始还对王后主动贴近感到害怕,他在处理奏章,王后居然就坐在他身边静静地看书。

  虽然心里开心,但是对王后忽然离得他这么近,嬴政反而对王后感到陌生,“王后莫不是生病了?”

  “没有啊。妾身好好的。”

  这下,嬴政更警觉了。“扶苏犯了什么大过?”

  “我才懒得理他。”这小子绝对是憋著坏,这次这么积极争取出兵攻打楚国的机会,居然还提前部署安排好自己这个堂堂王后,可见他是有什么大动作。

  “他求我让我放他出去打仗。软磨硬泡,说的我头疼。”

  嬴政听了也点点头,“这倒是。寡人现在也不爱搭理他,也不知道跟谁学的,竟然在大殿之中硬生生靠著自己一张嘴,说地诸臣都不敢反驳他。如今他觉得自己翅膀硬了,想要出宫谋取军功。这一回要去征战疆场,寡人听你的话不想让他去,他还不乐意。”

  “是啊。”王后无奈地陪嬴政演著。

  这一夜,最难过的人当属赵高了。

  王后居然主动跑到章台来霸占了大王两晚上,而她居然一点也不忌讳后宫里的人怎么想。

  王后忽然就开窍了,居然厚著脸皮又来到了章台宫,这在过去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后这是豁出颜面了。这背后,必定有高人指点啊。”

第182章 寡人只要结果(求打赏月票!)

  嬴政在章台殿内歌台暖响,有王后在殿中陪著,像是完全忘记了赵高。

  今天一整天,赵高总共才见了嬴政两次,加起来相处时间没有超过一个时辰。

  赵高在殿外掰著手指头细细数著,他非常焦急。

  他再怎么说,也是个男人。不及女人,王后只要在大王耳边随便吹吹枕边香风,大王到时候指不定被迷得七荤八素。

  赵高一整晚在殿外等候,来回踱步。一晚上过去,竟然担忧出来了几根白发。

  天地还处在一片混沌黑暗之中,嬴政已经在王后怀里醒来。

  嬴政虽然不忍心打扰王后,只做手势让宦侍帮自己穿衣服。当王后感到身边的人不在了,立刻也醒了。

  王后披著衣裳,“大王,其实很多事没有必要那么著急。大王稍微睡会再去处置也不迟啊。”

  王后也知道,嬴政之前一直要让李信出征,就是因为急著攻下楚国。

  “欲速则不达。”

  外面还是一片昏黑,鸡蛋一样的红太阳才刚刚在地平线上微微探出些红色的霞光。

  王宫殿宇林苑,地面上浮著腾起白雾。

  章台殿内,一盏盏鲛人灯亮起。

  王后低声说著,嬴政知道王后好意,可是他才不会听。

  “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除去年少不知事的十年,再算上过去在王宫之中束手束脚十年,寡人已经蹉跎了二十年的岁月。若真正算得上得意的日子,也不过近十年来罢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间犹如飞矢,眨眼而逝。为了完成大业,寡人得抓紧每一个瞬息,积少成多,这样才奠定伟业。”

  嬴政穿戴停当,对著铜镜看著自己,额前两个隆角高高凸起,鼻粱挺直,胸膛宽大厚实。正是盛年之时。

  “可为了大业,累坏了身体,总不值得。”

  嬴政笑望著王后,拉著王后的手说道,“有王后这句话,寡人怎么都值得。何况欲成就大业,怎么能不有所牺牲呢。”

  “寡人今天就要召见太子、丞相以及诸卿,一同商议制定这防备抵御楚国的大事。”

  嬴政说著,已经准备仗剑迈步离开。

  王后知道,其实嬴政并不希望自己每天都在他身边。因为在大王看来,自己是在让他分心。

  “妾身恭送大王。”

  嬴政听了,面上虽然还舍不得王后,但是心里高兴极了。

  “寡人稍晚再来看王后。”

  嬴政迈著步子奔向前殿处理政务。

  在嬴政看来,男人晚上的战场在塌上,白天的战场则在天下,在朝堂。

  看嬴政走时脚步生风,王后心中嘀咕。‘《德道经》中说,大器免成。可是大王却……这样下去,只怕大王到了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嬴政踏著夜幕褪去的雾气,踩著金色的阳光,已经来到了章台。

  而这个时候,扶苏也早就和一众仆射在山里展开围猎。

  历来一个国家的太子,从小就要肩负起未来国家江山社稷的重任。

  这点辛苦在诸国的太子之中,也根本算不得什么。

  在历史上的太子,评判他们是否成功,完全看未来能否成功继位罢了。

  

  赵高早早就在章台殿中守候,等看到秦王兴高采烈地来,顿时心中石头落了地。

  看来王后没有提让大王杀了自己的事情。

  赵高自然心中暗喜。

  只是一个时辰后,嬴政召见了许多将臣,亦有太子。

  众人都随著嬴政,一同围著坐在沙盘前。

  王贲还在攻打魏国大梁没有回来,王翦也已经闲赋在家。

  没有了王氏父子,现在能主持军政大事的,就独剩蒙武了。

  蒙武坐在嬴政左侧上方,王绾则在右侧上方。

  “都说说看,既然要打防备,要如何以十万军抵挡楚国三十万大军。”

  这种时候,自然得先小辈站出来说话。

  任嚣就很积极。

  “大王,末将以为,这要防备楚国,首先就得在周围重要的城邑上增派兵力,要加修城墙,同时在城中提前储备好充足的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那要在多少座城池增加兵力,又要储备多少粮草呢。”嬴政问著,语气并不善。

  任嚣支支吾吾,随后指著秦国和楚国沿线一带的城池点了五座城池。

  “这城父、阳瞿一带……既然要防备一年,自然要在各城储备一年的粮草。”

  任嚣看著嬴政的脸色,渐渐不敢说话了。

  王绾也看到了嬴政的脸色,他笑呵呵对将臣们道,“将军嚣的提议,很稳妥嘛。”

  殿中的气氛稍有缓和。

  一侧,隗状双目游离,他像是在看著地板上的缝隙。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事实上,此刻隗状的脑海里正在飞快的计算,十万兵马驻守需要用到多少粮草。

  秦军伙食标准是低级爵位和没有爵位的人每天提供一斗粗粮和少量盐;给中级爵位的人每顿饭提供一斗细粮、半升酱和菜汤,一天吃两顿饭。

  这里面还有更加细致的划分。

  如果没有划分的细致,没有等级之间的区别,将士们又怎么会在战场上有斗志呢。

  一个将士一天算一斗中等粮。

  一年一万斗。

  十万将士那就是……

  隗状飞快地算著,一边捋著胡须。

  殿中任嚣看著大王的脸色,变得谦恭谨慎起来,不敢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今天李信也到了,大王命他来,他岂有推辞之理。只是他也不好再冒头争夺功劳。

  只等著大王垂爱,到时候真正攻打楚国时能够记得他就行。

  “寡人一向听说,楚国人好内斗。楚国国中人心不齐,朝中政局动荡不安。楚王弑兄夺位,本就为人所不齿。像这样的国家,难道也值得这么兴师动众,居然要在数座城池防备。”

  “此举未免太过长他人之威,反而显得我秦国惧怕区区楚国。”

  “我秦国防备楚国只是个缓兵之计罢了。说到底,还是要给秦国争取时机整顿粮草和兵马好一举歼灭楚国。”

  “可为什么在尔等看来,这仅仅是防守楚国却是要去打一场硬仗。难道你们都和王老将军一样,都老了,认为非得六十万才能攻打楚国?”

  “攻打楚国,寡人只要看结果。”

  查地图搞清楚秦国进攻楚国的路线,花了好多时间。下一章稍候。

第183章 屈原也就不会死了(求打赏月票

  !)

  “至于这防守的代价,自然是越低越好。尔等也都知道,战争连续数十年,秦国国内也元气大伤,如今寡人之所以愿意等候一年,为的是能够在未来一举灭掉楚国和齐国。”

  事实上,长平之战秦国虽然赢了,可是秦国也元气大伤。亏得有文信侯主持秦国朝政,这才给了秦国休养生息的机会。

  嬴政不愿意付出更多的代价,他故意把难题丢给这些将军们。

  这是嬴政近年来养成的习惯。

  他发现居于上位者,不可对下太过仁慈。只要对他们严厉苛刻,他们总会想到办法解决问题。否则寡人一旦讲究情面,他们便容易生出偷懒的心思,各种想办法拖延。

  嬴政说罢,众人都把目光落在殿中的黑衣少年身上。

首节上一节133/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