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12节

  缭从内里走出来,心中多少不快。

  他发现了嬴政的一个大问题急。

  性子太急了。

  虽然说他这个年纪,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性格冲动倒也无可厚非。

  可是嬴政他不是性格冲动之辈,恰恰相反,他十分冷静克制。

  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他都能忍受。

  可是,他太心急了。

  急于求成。

  当缭穿着崭新的黑色丝袍走出来时,扶苏正有气无力地坐在地上。

  他的身后跪着四个太监、宦侍。

  “拜见太尉。”

  当见到缭时,他们立刻对着缭行了和见到大王时一样的礼。

  缭没看到似的。

  缭的目光落在眼前的小孩身上。

  这个小孩,一看就是个倔强之辈,瞧他双目,像是藏着两把刀。

  “缭拜见扶苏公子。”

  见到秦王的长子,缭还是遵守了作为臣子的礼节。

  “你敢辱骂我君父,你不怕死吗?”

  扶苏对缭感到非常好奇。

  这个历史上只有寥寥数语记载的男人,竟然敢辱骂他的父亲秦始皇嬴政。

  到底是多大的胆量和勇气才支持他为名利地位做这样的冒险?

  缭顿住。

  “怕。但是更怕天下人饱受战乱之苦。”

  缭微微闭上双目。

  此时此刻,他的脑海里掠过的是他一路向西而来所见到的一幕幕战争惨状。

  田地荒芜,房屋破败,街上都是老弱妇孺。

  贵人们在宴饮享乐,庶民则在夏日缫丝,冬日搓麻,终日忙碌却不得饱食。

  “如果说仅仅是为了不让人受苦的话,倒也不必结束战争。”

  嬴政等了半天,也不见有人进来。只听得门外有人在谈话,便蹑步走了出来。

  缭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回答。

  身边的宦侍都习惯了这些王孙贵族说话的口吻,他们整天只会说些花里胡哨全然没有用处的东西。

  宦侍、郎卫们都麻木地低头听着。

  缭问:“长公子何出此言呢?”

  “人只要是人,从生下来开始,就注定是要受苦的,没有人能例外。战乱时,庶民受苦,没有战争时,也是庶民受苦。国家兴旺,庶民受苦;国家衰落,庶民也是受苦。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有人觉得,结束了战乱,天下人就不用再受苦了呢?”

  像是炎炎夏日里,久不见雨水。忽地一场酣畅淋漓的暴雨打落在湖面,坠落在千万朵荷叶上,引起每一片荷叶摇动颤动。

  每一个宦侍闻言,都抬起头,看着眼前的长公子。

  那一刻,在他们内心深处,某处从生下来就被打成死结的线团,忽地被人松了一下。

  嬴政高大的身影徘徊至殿门口,当他听到这番话,双目忽地一亮。

  缭听了,凝噎良久。

  他忍不住看着扶苏澄澈的目光道,“扶苏公子,智慧过人,这番话真是让老夫醍醐灌顶啊。公子说的是,民众的生机才是最宝贵的,结束战争,为的是民众的生机,而不是为了结束战争所以去结束战争。”

第15章 改革秦国,储备秦吏 (求打赏月票!)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扶苏的身上。

  毕竟谁又能料到,一个八岁的孩子能说出来这么有道理的话。

  这个外表上倔强顽劣的小子,内心却有着怜悯众生的情怀。

  没有人注意到,铜制屏风后,有人穿着足衣轻轻地离开。

  嬴政坐回王座上,微微仰头往大殿左侧的窗口看去,高远的天空就在他的眼前,殿外植着数颗高大桑树。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一刻,他的内心深处已经明确了对于未来王位的继承人。

  殿门外,缭看着扶苏,心中不免再次对秦国感到惊讶。

  这秦国的长公子,不就是未来的太子吗?

  这秦国上下到底是积攒了什么样的德行,居然六世不衰,还有这样有智慧的少年作为储君。

  他心中一时又对秦国充满了信心,认定了秦未来必定能够一统天下。

  他离开时脚步生风,心情十分畅快。

  他口中喃喃自语,“人只要作为人,生下来就注定是要受苦的。纵使战争结束了,也还是如此。国家无论兴亡,到头来受苦的也终究是百姓。”

  “说的真好啊!”

  “太有道理了。”

  扶苏看着缭离去,心中满是对他的佩服。

  这个人,能在嬴政没有夺得天下之前就作出断言。

  他曾说,‘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

  如果有一天,秦王得到了天下,那么天下就成了他的俘虏。不可长久地侍奉他。

  他能够在事情尚且未开始时,就料到结局。

  绝不是一般人。

  可是这个人最让他感到佩服的地方在于,他明明知道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人将要受苦,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可是他还是来做这件事了。

  明知事情不成,还会来做。

  按照史书上他的结局,以及后世发掘的尉缭子兵书。此人是在嬴政一统天下后就归隐了。

  扶苏望着缭离开发呆的时间里,宫中宦侍见到缭出来,赶忙进去侍奉嬴政,给嬴政换酒水,准备食物。

  “大王,长公子求见。”

  “宣。”

  

  扶苏趋步而来,嬴政见面即问。

  “免礼。到底有什么要事要见寡人?寡人听说你今天在殿外等候了足足半日。”

  扶苏看看四周,用眼神示意嬴政最好把这些宦侍都给打发了。

  嬴政脸上露出笑意。

  这小子到底要耍什么把戏。

  “你们都退下。公子有要事要禀告寡人。”

  众宦侍忍不住,都笑了出来。

  他们如鱼儿一般彼此跟在屁股后面,乖乖地退了出去。

  众人不在,嬴政松开了自己的腰带,脸上写着明显的疲惫。

  “说吧”

  看起来嬴政今天心情很不错。

  “君父在上,孩儿最近想到一条妙计。此计可以让我们秦国在打胜仗,灭掉其他的国家前提下,巩固我们新占领的地盘。”

  “我们秦国打起仗来,那素来是势如破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是我们占领其他地方的速度,却远远慢于治理当地的速度。”

  “君父要一统天下,势必要派我们秦国的官吏去外地。可是我秦国官吏,去原本属于赵国、韩国、齐国的地界,一则人生地不熟、二则他们那些亡国的子民人多势众,而我秦国官吏却甚少。”

  “长此以往,怕是不利于地方郡县的治理。到时候就算打完了天下,可是治理天下时却仍旧会出现人手不够的问题。”

  嬴政原本觉得扶苏今日是前来作妖的。

  可是没想到他能说出这么有想法的话。

  八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见地,绝对是政治天才。

  嬴政处理政务,确实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因为秦国攻打占领了其他郡县后,无论是派遣官吏接管还是派兵镇压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而军队接管镇压容易引发骚乱。

  将士们苦苦在外征战,内心多有苦闷。对他们来说,在外地长期驻守比打仗更为煎熬。

  士兵们会和当地的百姓起冲突。

  又如韩国主动割让给秦国的土地,经常有暴民作乱。

  战争刚刚结束,需要兵力进行镇压;而那些即便是被攻占很久的地方,仍然会时不时出现暴乱。

  所以秦国的兵马总是出现四分五裂的状态,历代秦王都不得派遣大将在国家各个地方驻守。

  这样做,有利于分散兵权,让自己手中的十万精锐部队始终占在上风。

  可是却也有着致命的弱点。

  大军被四散分开,在地方久了战斗力就会下降。

  军队无法用于治理地方郡县,只能用于镇压。他们被困在同样的地方。

  而同样因为接管速度过慢,所以他不能快速的攻城略地。

  因为后方的接管需要大量的时间,后方不稳,前方作战的将士也人心惶惶。

  所以每次攻打完城池,嬴政都要留大量的军队驻地在当地,以防不测。

  时间一久,粮草的供应又成了问题。

  他就不得不对国中的子民增加赋税,同时要不断地从人家里拉百姓出来带兵打仗。

  久而久之,他们秦国有了生儿不如生女好的谣言。

首节上一节12/6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