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116节

  熊启才不怕扶苏,他怕的是嬴政。

  当说完这些话后,他觉得轻松多了。

  熊启微笑着看着扶苏。

  他知道扶苏身边站着的这些宦侍,有不少人是嬴政的眼线。

  事实也和他预料的一样。

  仅仅是打一桶水的功夫,就有人利用帛书、密语这样的传讯方式把熊启说的每一句话都传给了嬴政。

  坐在王座上的嬴政听到这些话,只是冷篾。

  “寡人一直都知道他为这些事情怨恨寡人。可是寡人觉得他失去相位并不冤枉,因为他总是借助那些贵族的力量胁迫寡人,让寡人和他们这些贵族共同治理天下。”

  “可是诸侯国衰落的根源就在于此,君王的政令总是受制于贵族,他想要阻挡寡人,寡人又岂会留着他。”

  “他竟然还暗讽寡人,认为寡人是过河拆桥,见利忘义之辈。殊不知如果不是寡人念及旧日恩情,念及王后,他早就身首异处。”

  赵高听着,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王息怒,大王息怒啊!为昌平君这样的人生气,实在是不值得。”

  “说的是,他已经败了。”嬴政眼中带着笑意。

  

  羽阳宫里,殿中站立的人缓缓道出,“叔公说的是。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叔公要是真的能够这么想,那么我们一家人都能够其乐融融,继续下去。”

  熊启不想搭理扶苏这个混小子,他只要开口说话,自己总觉得不舒服。

  而且搞了半天,扶苏根本就是花拳绣腿的功夫,而且他作为一个没有封君的太子,就算要和他联手,他也只有一个太子的名分作为筹码。

  他没有广袤的封地,独立的军队,根本不足以成事。

  昌平君自然不把扶苏这些把戏当回事。

  熊启望着扶苏,就静静地看着他,想要看看他还瞎编出什么话来。

  “不过叔公有几句话说错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有些人虽然年龄在渐渐增长,可是他的野心也仍旧是青壮年一般。是以有些人虽然被罢官在家,可是身边总是聚集了一大群旧日属吏。”

  “扶苏年少,不曾经历过什么事情。只是扶苏听老师说,过去文信侯就总是做这样的事情,他虽然被迁徙到了咸阳城外,可是六国之中拜访他的门客络绎不绝。”

  “这就让即便有心让他活下去的君王都感到为难,因为他做的事情触怒了众人。”

  “我以为,得罪一个人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但是当一个人想要和一群人作对,那他应该为自己的作为感到后怕。难道他不想要自己的命了吗?”

  冰鉴上的雾白色的水汽冒出来,被风裹挟着,忽地就在殿里打了个旋,让所有人都感受了这样一股寒气。

  熊启只是微笑。

  他是平定了叛乱的人,靠的就是胆量和谋断,还会怕死呢。

  面对扶苏说的这个死字,熊启岿然未动,反而是静静笑着。

  “这不是一个人和一群人作对。是一群力量小、人数少的人,和一群力量大,人数多的人。”

  嬴政只想一人独大,他的作为引起了所有贵族的不满。

  他熊启不是一个人,背后是整个楚国贵族、乃至秦国贵族。

  而嬴政,他身边只有那些从农夫、说客之中提拔上来的乡野之人罢了,他怎么能成呢。

  扶苏则道,“我所说的是一群人,指的是臣吏百姓,而不单指那些出身贵族的人。有时候想想,我自己都觉得很荒唐。”

  “周朝建立后都已经五百年了。五百年沧海桑田,时移世易,世界每天都在变化,为什么有些人吃着今日的饭,喝着今日的水,可是人却像是活在三百年前一样。”

  “若说是一场大梦,那我觉得那些整日浑浑噩噩的贵人们,也该醒醒了,如今是天下一统之时,时代变了!叔公。”

  扶苏用极慢的语调说着。

  熊启听了,胸膛里充斥着怒气。

  他听到这句话后,还是耐不住了,伸出指头指着扶苏,“你……”

  “今日请叔公过来,一则为拜师之事,二是想和叔公说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熊启神色严肃起来。

  “我想讲的是石的故事。”

  “石?”熊启听着这个人的名字很耳熟,可是想不起来到底是谁。

  “石此人,本是昔年卫国大夫。”

  “卫庄公在位时,他非常宠爱小儿子州吁,使得州吁胡作非为,无恶不作。石多次劝谏庄公对州吁多加管教,但庄公根本不听。”

  “石的儿子石厚,和州吁关系很好,天天和州吁在一起胡作非为,祸害百姓。石多次教育也无果。”

  “庄公死后,由他的大儿子即位,称为桓公。州吁见桓公懦弱无能,便勾结石厚,杀了桓公夺位。尽管登基做了国君,但州吁根本得不到百姓的拥戴,他因此非常苦恼。为改善局面,州吁派石厚去请已经辞官的石回朝。”

  “石早就想为国除害,他就趁此机会对石厚说,要想使卫国百姓不闹事,必须得到周天子的支持,请陈国国君帮忙才可以。石厚十分高兴,便准备好厚礼,和州吁一起赶到陈国,请求陈国国君向周王通融。”

  “石写了一封血书送到陈国。在血书中,他陈述了州吁与石厚的胡作非为,并请求陈国帮忙除掉他们。州吁的所作所为,陈国也早有耳闻,等到州吁和石厚一到陈国,便成了阶下之囚。”

  “后来他们被送回卫国受审,州吁做尽了坏事,自然被杀死,人们顾及石厚是石的儿子,本打算饶他一命。石觉得石厚做了很多坏事,必须被处死才行,就派家臣处死了石厚。”

  “石为国为民杀掉自己亲人的做法得到后人的赞许。”

  “后来这个故事被世人称作“大义灭亲”,为后人褒扬。”

  熊启听到这话,终于坐不住了。

  他险些腾地而起,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扶苏刚开始一个劲和他套热乎,不断地说他是自己亲人。

  原来就是在等说这个故事。

  熊启坐在座上,在油灯的烛照下,他的脸色一片惨白。

160.第158章 叔公来做这第一人(求打赏月票!)

  160.

  扶苏早就想过了,除非昌平君成为自己的党羽,安心蛰伏下来等待未来自己在边缘地带施行分封。

  否则无论是等他造反去杀他,亦或者是以连坐的罪名处置他,都会牵连太多人。

  熊启这样的高位者,他身上背着朝中多半官吏的命。

  这大半官吏的背后,又是无数个家庭。

  而这无数个家庭,可不是普通的人家。

  他们包括了这个国家的中上层群体。

  最上层的群体,一家人养着上千条命;中上层和中层的,少说也一家人养着上百条命。

  僮仆数百人,这可不是个小概念。

  他们本来就是失去了生产资料,没有家庭依附的无产者,只能靠着附庸这些权贵。

  像秦王政过去的作为,动辄抄无数人的家,也不过是没收了他们的奴仆,转化为自己的徒隶、又或者拉入王宫做奴为隶。

  简言之,单独杀掉这个人,会引发贵族们的同仇敌忾不说。

  还会让很多原本就流离失所的人失去眼下稳定的生活。

  这就是为什么打破旧的生产关系会引起很多人反对的原因所在。

  有些人的生活本来就很差,如果继续改革,他们便连眼下的这口饭都吃不上了。

  因为能撬动的利益,往往都是相对弱势群体的利益。

  一旦开展势力的清除,这些贵族们倒台的背后,未必是平民和奴隶得到解放。到时候他们面临的将是自我身份的降低,因为平民和奴隶越来越多,而能够供养他们的贵族数量却越来越少。

  谁让,这是贵族的时代。

  参天大树成长的茁壮非凡,其代价却是吸干了周围土地养分。巨木身侧的土地上,本来除了同样的参天大树,就只有低微矮小的苔藓、矮草。

  这就是为什么,砍伐掉一片树木,会引起一整片土地水土流失的原因。

  杀了许多贵族,就会导致国家内部产生动乱的风险。

  可是不杀,他作为楚昭烈王的亲儿子,曾掌握秦国实权的丞相,随便做点什么,都足够让秦国掉不少血。

  要想把他清除掉,本就是血洗秦国的贵族,也等同于砍掉半个朝廷的脑袋。

  这样做带来的政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嬴政才只是罢免昌平君,小心翼翼地处置这件事。

  到了扶苏这里,更是棘手。

  所以,就需要逼着他做自己的太傅。

  熊启眼里闪过惊骇之色,他很快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但是脸色已经出卖了他。

  在熊启看来,在政治风波中,感情是最大的双刃剑。曾经有一个一直坏他与华阳太后好事的人,在如今却成了他们整个楚国贵族的救命稻草。

  这个人就是王后。

  即便王后从来没有亲口喊过他一声王兄,但是熊启知道,王后是不愿意看着他死的。

  而太子,自己曾经有恩于他,以自己多年来对他的了解,他曾经说过要封自己为楚王,现在也仍旧也想这么做。

  但是,有一个人,让太子对自己的诺言无法实现。

  这人就是嬴政。

  所以熊启才会想着和扶苏试一试,可是扶苏这家伙,他两手空空,还对嬴政感激不尽。

  熊启虽然恼火,不认为扶苏靠谱,但是从不认为扶苏敢杀他。

  谁都知道,自己作为拥戴扶苏成为太子的人,未来将是大秦国太子的左膀右臂。

  熊启不是信任扶苏,也不是喜欢扶苏。而是从政治立场的角度判断,他笃定扶苏这样聪明的太子,不会愿意舍弃自己这样的靠山。

  他们俩的利益,是一致的。

  看他之前数次登门昌平府,熊启越发笃定这一点。扶苏是聪明的,知道自己的地位对于他的太子之位有着多大的影响。

  可是当扶苏说出大义灭亲几个字后,熊启何止是昔日的梦想破碎了一地,更是他在政治上的唯二筹码掉地上了。

  因为扶苏公然表示,他不会支持他的。

  他是在借助这个宴会在向他的父亲秦王政表示忠心。

  熊启双手搭在座上,他强作镇定从容,掩饰自己的心虚。

  熊启晃晃悠悠又举起酒爵,“太子博闻强识,通晓古今典籍,今日能够听太子说上这样一段故事,传出去后,在外人面前也是一桩美谈。”

  扶苏慢慢道,“是啊,石厚做了那么多坏事,勾结臣子,篡位谋逆,桩桩件件,都是死罪。只是他没想到,他会死在自己亲生父亲手中。”

  熊启听着,双手渐渐不知道放在哪里。

  扶苏这话很明显,劝他死了那条谋逆篡位的心。

  “天底下,最可贵的就是亲情。可往往有时候,有些人却不懂得珍惜亲情。在吾看来,石厚最大的过错并不是谋逆结党篡位,而是他借助他父亲石在朝中的影响力,接触到了不该接触的人,做了不该做的事情。”

首节上一节116/6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