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109节

  左右的人见了,还是殷勤地围著将赵高扶著坐起。

  “府令,您怎么了?”

  “出大事了。”赵高双目瞪大,望著侧殿殿门。他眼神空洞,双目里冒著丝丝寒意。

  这下好了,一身冷汗一出,赵高只觉得手脚冰凉,他便不用再受天气炎热的苦了。

  赵高心生恐惧,自然失魂落魄起来。

  平日里有多猖狂,今日就有多落魄。他见到众人,眼神躲闪,飞快地跑回了家。

  在室内坐著,他一面想著要不趁著现在赶快逃跑,可是一面又望著自己这些年攒起来的一屋子的金银财宝,只觉得丢了这些金银珠宝,出了王宫,到时候他又要做回那个人人都可以随意欺辱的赵高,他便又不甘心。

  在私库里坐著,赵高自然而然想到王后。

  “一定是她。一定是她指使太子做的,否则太子怎么会突然管起这种事来呢。”

  “太子的一言一行,从来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过去太子从来都不会逾越规矩,去插手大王和王后之间的事情。即便听到了宫里的风声,说王后惹怒了大王,太子也都是只能在边上坐著看著。”

  “如今太子却不一样,他竟然打听起楚国太后的书信是何时送到秦国来的。这说明……太子在离开咸阳前,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作为。又或者说,他其实一直都听到了一些自己不想让他知道的事情。”

  赵高越想越头大,他一拳重重地捶在铜棋盘上,顿时手上被铜块割伤,鲜血哗哗直流。

  赵高双目露著凶光。

  “我赵高过去是无父之人,如今又是无后之人,我有什么好怕的。”

  “就是老天爷,他又能把我怎么样。”

  “过去,我因为生在永巷,从小被人欺辱。老天爷从没有睁开他的眼睛,怜悯怜悯我。现在,我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站在秦王的身侧,做他最信任的臣子。”

  “我也知道了呼风唤雨是什么感受。”

  “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谁敢要我的命,我就要拉著她一起陪葬。”

  赵高推开库门,见到门外站著一个姑娘。

  她已经哭的满脸都是泪水,等到见到他父亲双目猩红,见了赵高更是吓得往外一跳。

  赵高顿时换了脸色,他强行笑了笑,脸色更加吓人。

  “阿姝,你怎么来了。好好的,哭什么?”

  “我都听见了。”赵姝捂著自己的耳朵,随后跑回了自己的房间,将房门反锁。

  赵高顿在地上。

  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和他相依为命的,就只有这个女儿。

  赵高看著赵姝闭著的门扇,他忽然又多了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也许,还有别的办法。

  

  羽阳宫。

  扶苏躺在竹席上,殿中架著冰鉴,额头上的大包今日肿的更厉害。

  “太子,打听到了。”灌夫非常兴奋,一路小跑回来。

  原本宁静的宫殿里,响起一阵脚踢木板的声音,同时引得宫殿里的地板也发起共鸣,梆梆价儿响。

  “这是宫里,能不能小点声!”信在一旁提醒著。“你以为这里是乡下地方吗,到了宫里,能不能守点规矩。”

  “知道了知道了。”灌夫说著,人还是大步流星地走著,引得宫殿地面在震动。

  这下粱也受不了了,他的笔被震落在地。

  “卫率。这羽阳宫,乃旧宫室,虽然又经过修缮,可终究是老旧之所,殿里的地板都已经老旧了。请卫率轻点走路。”

  虽然用词妥当,可是粱的脸都被气红了。

  扶苏望著地板,又看看宫殿里涂了漆的横梁、木柱。

  这所宫殿,未必能住的久。

  经过两个人的轮番说教,灌夫已经没了刚回来时的兴奋。他现在非常讨厌除过太子之外的读书人。

  “太子,臣打听到昌平君今日去郊外了。”

  扶苏听到,立刻翻身坐起。

  他忙不迭给自己套上足衣,“走,我们也去。”

  “太子,今日并非黄道吉日,不宜出宫。”

  粱早就看过了历法,不紧不慢地提醒扶苏。

  太子私底下做的事情,他都知道。

  赵高的作为,粱也知道。

  他过去也在大王身边当差,知道赵高是阴险狠辣的人。

  要不然他当初也不会乐呵呵地来扶苏身边当闲差,原本想著是陪娃娃读书的差事,多好!!

  但是自打当了这个太子舍人,他就没有一天清闲过。

  因为太子对除读书以外的一切事情都感兴趣。

  粱慢悠悠来到扶苏身前,他穿戴整齐,相貌严肃,十分恳切地拦在扶苏面前。

  “请太子今日在宫中养伤,免得惊扰大王,且让王后担心。”

  “我是太子,你是舍人。是我听的,还是你听我的?”

  粱没有说话,他就知道太子老早就想给他来这一出了。

  粱只是轻轻地撩起宦袍前摆,跪在了扶苏面前。

  “万请太子三思。太子若要出宫,就请从下臣身上跨过。”

  扶苏是第一次听到有人提出这么无礼的请求,他自然是照办了。

  “这可是你说的。”

  扶苏二话不说,当著众人的面便抬起了脚。

  粱顿时心如死灰,面如蜡色。

  就是信也望著扶苏眼里一阵失望。

  结果扶苏根本没理粱,他大笑著从粱身旁迈著大步直接走了。

  信虽然看到这样的太子,眼中充满担忧。

  但是他早就告诉过自己,太子是驾驭他们的人,自己只是陪同太子长大的臣子罢了。

  信跟著追了出去。

  独独留著粱一个人在原地发呆。

  殿里的宦侍望著这一幕,纷纷停下了手头的活。

  侍女看著,也都惊讶地皱起眉头。

  殿外的郎卫也纷纷向内里瞟著。

  粱望著太子扬长而出的背影,心知打今日之后,太子不会再听羽阳宫里任何人的话了。

  太子不想再装了。

  扶苏今日也选择了骑马出行,他带的人更少,只有二十个人,还都是便衣出行。

  这里是咸阳,全天下治安最严格、市民遵法守法意识最强的地方。

  扶苏早就穿著便服溜出去过几次,今天出门也是熟门熟路。

  他知道,今天昌平君出门,是为了给自己答复。

第152章 大王是想要打快点还是打慢点

  昌平君今日去的还是老地方。

  咸阳城西处,渭水河畔。

  在家家户户都准备农忙,哼哧哼哧扛著铁镐、铁锹在农田里挥汗如雨时,熊启悠哉悠哉驱车来到了渭水边上。

  他召来几个庖厨,在河边为他现场做炙烤鱼食,烹饪羊羔。

  虽然不是丞相,但是作为君侯,地位崇高,身边带著的护卫还是约有百来人之众。

  除了肉、庖厨,熊启还带了五个美女,美酒、酒具;乐师、一应乐器。

  场面非常奢靡。

  熊启用了五辆马车出行。

  当他的马车摇摇晃晃穿过农田田间小道,奔向郊野时,周遭的农夫们多都侧目注视。

  “不知车上坐的是哪位贵人,穿著便衣往城西走,也不像是办差。”

  “如此铺张奢靡,定然是昌平君。他平日里最喜欢来城西约众人饮酒。”

  远处田坝岸上,农夫们聚集在一处,眼神里满是渴慕。

  “我看不像。昌平君出行,身后的队伍哪能像眼前这么单薄。过去他出行时,自己的队伍身后还要跟上其他贵人的马车,那出行队伍,可以绵延一里地。可是你看这车马稀少,不像是昌平君啊。”

  “那是因为人家过去是丞相,现在只剩下爵位了。在我们秦国的贵人堆里,有地位、有出身根本算不得什么,关键是要有权力。怎么样才能有权力呢,得有本事才行。”

  “我啊,最佩服的人就是当今大王。在大王的治理下,如今的高位者,都是有真本事的人。他们这样的人吃肉喝汤,我心服口服。”

  “行了行了。说说也就差不多得了。我们作为一帮庶民,哪里有资格去议论权贵的事情,还是少说这样的话。”

  伍长站出来说话了,周围的人见状,纷纷各自回到自己的地头。

  可没等多久,就有人见到二十多匹毛色鲜艳的骏马从远处飞奔过来了。

  这些马非常的健实,皮毛在太阳底下闪著光亮,红色、黑色、白色的鬃毛在青黄相交的田野里十分鲜艳夺目。

  这些骏马个个长著肥膘,飞奔起来屁股和肚子上的肉一颤一颤的,看著让人眼馋。

  为首的白马,最是与众不同的,浑身都是肥膘,这跑起来最是得力。皮毛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出银色。

  这些骏马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为首的年轻人穿著黑色的深衣,看著年纪轻轻,也就十五六岁。

  身后跟的最紧的是一匹高大的黑马,坐在上面的汉子生的十分高大,一看就是武士。

  其他的人紧追著,手中还拿著弩机,马上则绑著箭囊。

  “这人不会是咱们秦国的太子吧?”

  不知道是谁说了这么一句话,紧接著在田亩间收稻子的农夫农妇们全部弯腰站了起来。

  一群人都站在垄亩田埂上,个个将手掩在眼睛上方,以躲避闪耀的太阳光,他们齐齐望著远处的大道上。

  “哎呀!真是太子啊!”

  有人脱掉了麻鞋,往手上一拍。

  “是太子!真是太子。”

首节上一节109/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