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自古以来为华夏之地!”
李世民被吵吵的脑袋疼,再次捂住他的嘴。
“知道了知道了……”
“先把水师练起来吧。”
皇帝看着天上的天幕,目光深沉。
“理由总会有的。”
“但打仗还是一举功成的好。”
……
【而嘉靖二十年后,朝堂朝令夕改导致政治腐败边防松弛,东南沿海的一些富商和海盗商人如王直、徐海等“势豪大户”与倭寇勾结劫掠,致使倭患加剧,殃及沿海,危及漕运,明廷告警。】
【在此危难之际,右副都御史朱纨被委任为闽浙总督,抗击倭寇。】
……
天幕上。
视线转到第一幅画面。
悲愤的臣子换成另一副坚毅果敢的面目。
他望着底下富豪士绅,大喝道:
“凡通番者,无论官民!”
“一律死罪!”
底下众人面色凛然。
随后暗自对视一眼。
……
【朱纨,字子纯,苏州吴县人,曾在四川做兵备副使,剿灭当地土司造反,也曾在广东任布政使。】
【为人忠直敢言清正,行军打仗也极富韬略,行事果敢,是嘉靖一朝出名的“干臣”。】
【到任浙江后,立刻采取了强硬措施缉捕了当地与倭寇有关联的商家八十多人。】
【嘉靖二十六年(1548)四月七日。】
【朱纨对倭寇总部双屿岛发动的总攻,派水师先封锁住双屿岛的南北港口,继而以重炮轰炸,将双屿岛覆盖在一片火海之中。】
【四月八日凌晨,明军数百艘小船在炮火掩护下抢滩登陆。】
【经两天苦战,占领了岛上的葡萄牙要塞,缴获大量武器辎重。】
【占据此岛的“海寇”们,则大多在此战中被一次性一网打尽。】
……
{冷知识,也是在此战中,大明军队缴获了葡萄牙人的作战火器。经过改良后广泛装备于明朝步兵中,也就是明朝中后期常用的“兵丁鸟枪”。}
……
大明嘉靖时期
朱厚现在不关心什么鸟枪,他只是看着天幕里的那名臣子。
面色沉重。
……
【双屿岛之战后,朱纨乘胜追击,在漳州大破葡萄牙海盗团伙,斩首一百多人。】
【同时借着剿寇之战的余威在闽浙地区大搞“清洗政策”。】
【他让被俘的葡萄牙人指认,凡是与海寇有勾连者无论官绅百姓一律重惩治罪。】
【仅是在漳州一地,就从葡萄牙俘虏的招供中一次性斩掉沿海“通倭”匪徒九十五人。】
……
天幕上。
一身宽袍大带的朱厚盘膝而坐,双目微闭。
面前的案桌上是层层累累的黄绸章奏。
皇帝缓缓睁开双目。
伸手拿起朱笔。
画面一转。
臣子仰天悲愤道:
“我贫之身,不能对簿公堂!”
“纵使陛下不杀我,闽浙之人也一定会杀我!”
“陛下!臣尽忠了!”
随后将瓶中之物一饮而尽!
片刻后,身体佝偻,七窍流血而死。
……
【双屿岛本身就与闽浙之地的势豪大户勾搭连环。】
【朱纨此举实为保家卫国,但事发后,京中的闽浙官员却连篇累牍纷纷弹劾朱纨擅自杀戮。】
【众议汹汹之下,朱厚下诏申斥朱纨,命他“夺职待命”,令兵科都给事杜汝祯考察审问。】
【刚烈的朱纨不愿蒙受不白之冤,他为自己写了墓志,作绝命词,饮药而死,年五十七岁。】
【给事中杜汝祯、巡按御史陈宗夔等人从闽浙之地回来后,只说是奸民鬻贩拒捕,流劫之事纯属乌有,要治朱纨擅杀之罪。】
【朱厚下诏令逮捕朱纨,因朱纨已死,则将都司卢镗、副使柯乔一并被处死刑。】
【这二人就是双屿岛之战里的主力大将。】
【而朱纨抗倭招来杀身之祸后,倭患日益猖獗。】
……
天幕上。
第二幅画面缓缓而动。
囚车里的犯人变成身穿红袍的大臣。
身后竖立着一排精兵猛将。
众人看着前方贼寇,拔刀相向。
……
【嘉靖三十二年(1554年)朝廷派南京兵部尚书张经任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总督、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
【专门负责讨伐贼寇总军务。】
……
大明。
“够了!”
朱元璋再也忍不下了。
“不得善终,自掘坟墓!”
“有天无日!”
第595章 除倭寇张经之死
【张经,字廷彝,祖籍侯官。】
【正德十二年中进士,被任命为嘉应知县。】
【嘉靖四年迁吏科给事中,后又任户科都给事中。】
【因经常上疏指责他人言行,引起谏官不满。】
【言官指责他是张璁、桂萼同党,但吏部说张经行为端正,所以没有治他的罪。】
【后被提升为太仆少卿,历右副都御史,协助处理院事。】
……
大汉。
“这什么文官集团也不是铁板一块。”
刘邦脚踩着榻边,大声道:
“大体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为了功名利禄而贪赃枉法,这是害群之马。”
“第二类,大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自己不是特别干净,但也不是特别不干净。”
“第三类,就像朱纨张经这种,人品端正却不合群的人。”
“偏偏就是这种人最不得善终。”
吕雉瞥了他一眼,慢悠悠道:
“这也是要看是什么样的皇帝。”
“就大明一开始对文官的态度,就表明了忠贞之臣在这里是得不到好的。”
刘邦认同她的说法,拍了拍膝盖,摇头道:
“问题就在这里。”
“他们还是不明白。”
“从朱元璋开始,大明就倾向于从负面来行使皇帝的权力。”
“贬抑、侮辱、訾骂,当廷打屁股。”
“皇帝越是霸凌文官,也就越是刺激出文官在面对皇帝时的一种集体团结的态度和意识。”
刘邦摇头道:
“大明的情况比宋朝还要恶劣。”
“这种恶劣已经不是制度上就能调节过来的了,而是在人心上就已经难以转变了。”
“除非大明出一个刘秀,将一切推到重来,不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