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开局成为梁山伯! 第218节

  就在他的目光注视下,这些骑兵逐渐靠近,很快便抵达距离城门仅剩下百丈的范围,而这时,骑兵们渐渐放缓了战马的速度。

  谢韶很容易的就能看到,这些骑兵们各个都穿着甲衣,腰间配刀,身后背箭壶,马上挂弓,而另一侧还有着伞兵短矛。

..... .... .......

  可以说是兵甲齐全,装备到了极点。

  谢韶知道的多一些,知道梁山伯对于这两千骑兵寄予厚望,不禁都装备着精良的马刀,而且都是两柄作为替换。

  此外还有强弓,以作骑射。

  另有短矛,这是方便骑兵冲阵之前,投掷短矛以方便破阵。

  刺史对于这两千骑兵寄予厚望,所有骑手都是从全军挑选而来,各个都是精锐,且养的膘肥体壮,显然是想日后大用。

  而骑兵之将,乃是孙无终。

  却说这孙无终。

  如今虽只是两千骑兵之首,而今更只是得了绥远将军的将号。

  如李毅都已经是宣威将军,可统率上万大军。

  孙无终何其比起来,差了不少,但梁山伯却对其却极尽重视。

  地位几乎与李毅一般无二。

  脑海中想着这些,就看到骑兵队列中缓缓出来一将,赫然正是梁山伯。

  见到他,谢韶、许超之,及其一众官员,都是连忙上前来见礼。

  而梁山伯则是翻身从战马上下来,落到了地上,笑着:“都起身吧,粮食种植的如何了?”

  “我等都巡视过了,全都已经种上,基本算是告一段落……至于稻,长势很是喜人,按照这情况,再过一个月就能收割了,而接下来两三个月内,陆续可收获不少粮草。”

  谢韶回答着。

  听着这话,梁山伯很是满意,道:“国之大事,在农在军,有了军可保境,有了农可安民……这两样在手,便可奠定基础。”

  “你们能处理的这么样,可见是用了心,都有大功,日后当不吝赏赐。”

  闻言。

  谢韶等人都是忙称不敢:“此乃本分事,不敢当刺史夸耀。”

  梁山伯听了只是笑笑,也没在继续说。

  而是看了看城外的大片农田,随后道:“这段时间内,我要去探访境内乡贤,招募贤才……我不在城内的这段时间内,诸事便有你和许都官商议着来。”

  “若实在拿捏不定,可暂且搁置,等我回来处置。”

  谢韶和许超之听了,都是点头称是。

  但说完后。

  谢韶却又道:“刺史若出去,当要带足护卫,以防万一。”

  “这是自然。”

  梁山伯点头道。

  而今他身系一州之军民,责任重大,自然不会故作矫情,做什么白龙鱼服之事事实上,任何上位者白龙鱼服,这都是愚蠢事。

  看似亲民,但实际上却不想着,倘若一旦出了差池,麾下将士百官怎么办?无数百姓又该怎么办?

  故而梁山伯虽然自忖武艺不凡,天下罕逢对手,但该带的手下,仍旧不会少。

  以他如今的地位,不说出行带着大军,至少也要带着数百亲卫。

  这已然是最少了。

  ……

  ……厂.

第186章 出洛阳,欲谋函谷,拜访大贤!(第2更求订阅)

  豫州刺史出洛阳,自然不是小事。

  队伍中有华盖、旌节、巡车开道,另有三百亲兵护卫,梁辰之带队,孙无终随同,显得很是大张旗鼓。

  这并非是故意摆场面,而是必要的依仗。

  莫说州牧刺史,便是一郡太守府君出行,都要有护卫巡检保护,队伍至少百人以上正因每次出行都要大张旗鼓,所以古代皇帝经常想要出去时,才会被大臣认为是铺张。

  盖因皇帝每次出行,随同都至少要数万人,花销百万两以上的白银。

  因为有这样的认知,所以梁山伯后世看到演绎某朝皇帝微服私访,只带着贵妃和一个小太监及和尚,就能满世界跑,前面明察暗访,后面亮出身份……这剧情简直就是可笑到了极致。

  虽然依仗足够,但因为都是轻装简行,华盖、旌节也都是骑手在撑着,故而行进速度也是很快。

  先是在司隶一路奔行,以战马之速,两个时辰便能奔行百里。

  虽然梁山伯并未是全力奔行,但速度也是不慢,一路走马观花而过,不多时便已经出去几十里。

  沿途所见,只见农田一片片。

  而随着农田的开垦,这些原本因为战乱而逐渐荒废的野外,也开始有了人烟聚集,逐渐形成了小小的聚集地,虽然大都是十几户聚集,但这也已经算是恢复了生机。

  只要持续这样下去,这些百姓便如同种子一般,逐渐生根发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在此定居,最终形成村镇乡亭。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眼看着这些,梁山伯心中也颇为欣喜。

  自来到洛阳后,短短时间便让这里有着这样的改变,哪怕是他也心中颇为满足,有着一股成就感。

  不过现在还并非是放松下来的时候。

  洛阳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理位置很是险要,称得上易守难攻,但同时却也称得上是一马平川。

  “五五零”之所以这么说。

  主要是因为洛阳东西两处有着两个关隘,洛阳以东虎牢关,洛阳以西函谷关。

  若能将这两个关隘控制在手中,那洛阳便可称得上是易守难攻,天下险地,堪称‘控一地而俯瞰九州’。

  可若是这两处关隘不在自己手上,那洛阳便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虎牢关也就罢了,而今已经残破,用处不大。

  且虎牢关所在就在荥阳,距离洛阳不远,完全可派人前去修缮。

  但这函谷关却是不同!

  函谷关,仍旧还在前秦大军麾下掌控。

  这也就代表着,整个洛阳仍旧处在前秦的虎视之下,但凡他们西出函谷关,洛阳便要被迫接战,从而陷入战火之中。

  “若想让洛阳安定,须先拿下函谷关!”

  梁山伯心中这般想着。

  但他也明白,函谷关并非是这么容易就能拿下的。

  无论是虎牢关还是函谷关都是天下雄关,虎牢关此前已经残损,但函谷关却还是矗立群山,如同一个铁钳,遏制住洛阳咽喉。

  此外,函谷关还有着和潼关一样的功能,那就是长安的天然屏障。

  如此重大的地理作用,前秦又怎会轻易的让其丢失?

  故而想要拿下这关隘,实在是不容易。

  但不管怎样,总要想办法才是。

  脑海中想着这些,当晚,便已经渡了江,随后便在温县住了一晚。

  翌日抵达沁阳,随后又马不停蹄的前去巡视他专门让官员在河内安置的牧场。

  河内的牧场并非仅仅只是养了那几十匹小马这么大的地方光是养这些马,实在是浪费。

  还有不少的牛、羊牲畜,也都在养着。

  “自刺史您下了命令,还有着许都官的吩咐,故而我们都不敢怠慢,对于这养马地很是上心,每日都有专人饲养管理。”

  “除了那些小马之外,另外还有着牛、羊、猪,其中牛目前有五百三十头,羊有上千只,猪大都是圈养,而且许多百姓家都有养殖,因此牧场内就并未全力收购,仅仅只是养着约有三千只。”

  一个陪同的官员,便跟在梁山伯身侧,落后一个身位,恭敬的汇报着。

  “如此短的时日便有这景象,还算不错,可见是用了心的。”

  梁山伯称赞了一句。

  这官员听了,立刻笑着说道:“下官本分,不值得刺史夸奖。”

  梁山伯微微一笑,随后又道:“不过这还只是开始,后续还是要扩大,尤其是战马……小马或者未曾阉割的战马,都要持续的收购……若是有难处,现在就可以提!”

  听到这话。

  这官员不由叹了一口气,道:“难处还是有的。”

  “在刺史面前不敢隐瞒,眼下我们这牧场办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处,战马的养殖也都有着一些经验,只是牧草却是一个大难点。”

  “若是咱们这里有着大草场也就罢了,完全可以散养,战马和牛羊牲畜一天不停的吃食,但若是没有大草场的话,只有用粮食喂养。”

  “刺史是知兵事的,应当也是知道,这一匹战马远远比士兵所吃食的更多,往往一匹战马一年便要吃上百石的粮草,几乎是一个士兵的三到四倍。”

  “而牛这样的牲畜也差不多,只是主要是吃草,尚且还不算贵,羊更次之,”

  “但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四处收购小马和未曾阉割的马,眼下已经小马有八十七匹,未阉割马六十二匹,每日所消耗的粮草已经有些难以负担。”

  说到这里,这官员面露难色的说道:“若是再扩大,恐怕供养不起……所以希望刺史能够多多调拨一些银子。”

  听着这官员要钱,梁山伯并未太过犹豫,只是稍加沉吟,随后便道:“多调拨一些银子这没有问题,但我要看到成果……本官只有一点要求。”

  “这银子我可以给,你要多少本官就可以给你多少,但还是那句话,给了多少银子就得出来多少成效,本官不希望银子给了,却没有丝毫的成果!”

  “说的简单点,有银子能出成功,你们还是大功一件;有了银子没出成功,那就要承担责任……这点你们明白吗?”

  那官员听着,有着踌躇。

  但还是一咬牙,道:“下官明白!”

  梁山伯这才点了点头。

  随后道:“稍后写个折子,把困难和短缺写上去递到洛阳,许都官和谢别驾都会酌情批复。”

  那官员听着,自是应喏称是。

  至于梁山伯。

  其实他这话说的虽然爽利,但实际上却也是让这官员立下了军令状。

  尽管他也知道养马不容易。

  梁山伯自己麾下就有两千精骑,自然是知道这消耗多大

  战马精贵。

  不说养护便是一大笔消耗。

  还有每日所需的粮草,两千匹几乎便等同于七千名士卒的吃食。

  此外。

首节上一节218/4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