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开局成为梁山伯! 第211节

  同时还有二十顷地,以及各种杂七杂八婚嫁中应有的礼品赠送。

  这手笔就很大了。

  梁谢梁家合作,梁家占据三成,虽现在销售逐渐平稳,但每年也能得至少二十万两左右的白银,而谢氏这七成,就代表着至少是每年五十万两的收入。

  如此下来,几乎便是每年七十万两以上的收入。

  而今却全都给了梁山伯和谢道韫。

  按理来说,如此丰厚的产业,谢氏不应该全部赠送出来,家中的族老也不可能答应。

  但一来谢道韫乃是谢奕之女。

  而谢奕乃是谢氏众人之中排行大哥,是谢据、谢万、谢安的兄长,谢道韫属于谢氏嫡长女。

  此外。

  梁山伯乃是如今谢氏最主要的押注目标。

  给出这些营收,自然是无妨毕竟这收入虽大,但终究也不是谢氏的全部。

  谢氏每年在各种作坊和经营中的所得,也是极为惊人。

  最后。

  谢氏本就是对梁山伯全力支持,其实这些收入,就算不给出去,也是每年需要投入给梁山伯的。

  如今这只是顺理成章罢了。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

  两人便这么宾主尽欢,顺利的将聘嫁给谈好。

  随后便是商议结婚的日期。

  本来应该选取一个良辰吉日,在所有人瞩目之下,风光大办,将谢氏女郎迎娶到梁家。

  但两人而今都在洛阳,也没有办法办了。

  不过好在而今聘书都已经完成,到了这步,基本上也就等于是成了亲家。

  故而婚嫁之事,可以延后。

  等到豫州局势彻底稳定下来,再行处置。

  不管怎么说。

  梁家和谢氏,就此真正的成为了姻亲之交,从此休戚与共,进退同步了。

  这无论是对于梁家还是谢氏而言,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梁山伯需要谢氏的人脉、名望和钱财支持。

  而谢氏也需要梁山伯的声望、兵权来获得后援。

  这一幢姻亲,可谓是门当户对,人人满意。

  而就在山阴这边定下婚约之时。

  与此同时,在洛阳城。

  ……

  此时正是上午,刚过了清晨,太阳已经升起,高高悬挂在东方天际。

  太阳很大,带着一些暑气。

  此刻已经是五月底,即将到了六月芒种之时。

  冬天种下的麦子已经成熟,而此前种植的水稻更是长的很是喜人。

  天气已经开始炎热起来,风一吹,将麦浪压低之余,也带着一股刺人皮肤的痒和惹。

  若是不知五谷的士子,此刻已经是不愿意外出。

  但今天。

  梁山伯却在城内百官的陪同下,来到了城外。

  立足于车上,目光远眺。

  但见洛阳城外,洛水之侧,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有着一片片金黄的麦浪,在阳光下闪耀着光泽,看着那沉甸甸的麦穗,无论是谁,心中都不由生出一股喜悦来。

  万顷的麦地,时隔这么长的时间,终于到了丰收的时节!

  如此想着,梁山伯问道:“许都官,今次需要收割的麦子有多少?”

  已经从郡丞荣升都官从事的许超之此刻就在身侧侍奉着,如今眼见着这麦浪,他脸上也是带着红润,此刻说道:“回刺史,冬天时城外种植了八千顷的麦地,足有八十万亩!”

  “割麦前的诸事可是准备妥当了?”

  “都已经处理妥当,需要百姓收割的田也都准备已经划分好了,先帮官府收割,随后才是自家的,至于收割前的祭祀也都办的妥当了。此外收割期间百姓的口粮和饭食也都备齐,这是下官亲自督促的,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许超之红光满面,笑着说道。

  说完,又是拱手道:“而今一切都准备妥当,就等刺史您一声令下,便可开始!”

  “很好!”

  听着这话,梁山伯面上也是露出笑容,当下便道:“既然如此,那我现在便命令,开始收割吧!”

  “喏!”

  许超之听着,立刻便将这命令下发了下去。

  随后。

  原本在身后的一众骑兵们立刻行动起来,纷纷背负着旗帜,开始在城外游荡,将这命令传播下去。

  而田间地头早有百姓和府衙的差役在等待着,见着这些骑兵传达命令,立刻便敲锣打鼓,宣布收割。

  伴随着锣鼓声从城外四面八方各处传来,无数等待已久的百姓们,立刻拿着自备的镰刀簸箕等一应农具,朝着田地中而去。

  如果此刻从高处往下看的话,便能看到。

  整个洛阳城外,凡是有金黄色麦浪存在的地方,都有着一道道人流涌入进去,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收割。

  不仅仅是百姓。

  连带着士兵们也被拉开两万人,由官府分发农具,在田中收买。

  梁山伯立在车上,目之所及之处,可以看到无数的百姓,正在挥舞着镰刀,一把把的麦子被割下,然后捆起来,装到车上,等装满后便会击中运送到空闲的地上,进行脱壳打谷。

  一切都是那么的秩序井然。

  在收割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笑容,每个人的表情都带着喜悦。

  这是丰收的喜悦!

  不仅仅是百姓。

  便是梁山伯连同着所有的大小官员们,也都带着笑容,显然很是开心

  对于百姓而言,有着这粮,他们就能吃饱饭。

  而对于梁山伯和许超之他们而言,这就是立身的基础,就是成大事的基石!

  很快,在梁山伯面前的第一亩小麦便已经割好。

  梁山伯立刻要求,进行称重。

  称重第一亩麦,这是应有之意,早就有官差在旁边等候着,闻言立刻对小麦进行脱壳,然后立刻开始称重。

求鲜花

  如此下来,半个时辰之后。

  一亩小麦的亩产便已经出来了。

  “回禀刺史,麦子亩产两石五斗!”

  这就是相当于两百五十斤左右!

  听了这话,梁山伯满意的点点头。

  这时亩产因为生产力落后的原因,产量较少,普遍在两石到三石半左右有的贫瘠地方,甚至亩产才只是一石半甚至是一石。

  本来洛水之地土地肥沃,再加上有着水利灌溉,亩产不应才这些,但因为是刚开荒,产量有些下降。

  来年就好了些。

  而今这亩产两石五斗,已然算是不错。

  按照这产量,八千顷地,足可产出两百万石!

  当然,这八千顷地中,其中并非全部是官田,尚且还有一部分是分给百姓了。

  但即便如此,也是极大的收获。

  算出这数字,梁山伯脸上登时露出笑容来。

  而其他官员们,此刻也都算出来,面上都带着笑容。

  其中许超之更是立刻行礼,祝贺道:“恭喜刺史,有了这样丰收,从此再也不缺粮草了!”

  梁山伯笑着点头。

  随后道:“虽是丰收,但粮草怎么都不会嫌多……就按照这基础,等八千顷地全部收割了,在统一计算吧!”

  “喏。”

..... .... ...

  许超之自是应命。

  ……

  下来几日,整个洛阳城内几乎所有百姓都被动员起来,进行着收割。

  青壮割麦,妇女扎捆,老幼则是捡拾着麦穗。

  八千顷这便是八十万亩地。

  这时用镰刀收割,十分劳累,哪怕是全力收割,每个青壮一天最多也就能收割两亩,但这着实太过累人,因此便每天每人只割一亩半。

  如此下来,整个洛阳城几乎所有人都被动员,其中有着三分之一,约莫三万余人是青壮,外加大军。

  除去数千值守和骑兵,防止外底入侵之外,其余所有人都被动员着收割。

  这便是接近七万青壮劳力,一天便可收割近十万亩。

  如此下来。

  不消八日便可以收割完毕。

  但考虑到劳累,不可能每天都收割这么多,因此便宽限到十天。

  只需要在芒种之前结束便可。

  在这段收割的日子里。

  因为所需的劳力太多,未免中暑脱力,故而在府衙的组织下,备着解暑消渴的绿豆汤,让百姓和军士们饮用。

  此外,早中晚都备着饭食,大白馒头和肉食都有。

首节上一节211/4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