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开局成为梁山伯! 第21节

  在梁山伯离开上虞,出发前往明圣湖后。

  一位上虞的致仕老臣前来寻祝老员外访友,在见到被祝老员外在书法上所悬挂的梁山伯书法,顿时惊为天人。

  “光看笔法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

  “而这种书体,在前人的书法中,闻所未闻,真乃开宗立派之法,定然是沉浸书法之道数十年的名士。”

  这位致仕老臣做出这等结论。

  但谁料,祝老员外却说写就这等书法的乃是一介未曾弱冠的少年。

  然后,他便将梁山伯的事情给讲述了出来。

  得知此事后,致仕老臣一时间怔怔无言。

  最后只能轻叹后生可畏,自愧弗如。

  这位致仕老臣,虽在朝廷为官的品级并不高,最后致仕也不过在五品清闲官阶上退下来。

  但在士林之中,却颇有清誉。

  得其称赞。

  一时间,梁山伯的名望,也就在上虞县乃至是会稽郡内流传开来。

  再加上祝家和黄家也念及梁山伯的恩情,也在背后推波助澜,为其增长名望。

  故此短短时间内,这种书法便被不少士族子弟乃至是寒门庶族争相讨论。

  因为这等书法,当时梁山伯并未说出是何等流派。

  众人讨论之时,因书体笔画瘦硬,便将其称之为瘦筋体。

  而梁山伯这幅被挂在祝老员外府上的书法,也每日都被众多慕名而来的士林学子争相参观。

  但。

  真正让梁山伯和这种书法轰传全郡的,则是一直隐居东山的谢安。

  这位出身东晋‘王谢’两大顶尖家族之一的名家。

  竟是不知从何处见到了梁山伯的书法,竟也做出评语:“所谓瘦筋体,天骨遒美,逸趣蔼然。”

  这等评价一出。

  会稽郡内,顿时喧嚣甚上。

  谢安是谁?

  谢氏一族如今的中流砥柱。

  虽迄今为止一直隐居东山,但所交往的皆是东晋顶尖名士。

  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顶尖名士、名僧频繁交游,寄情山水。

  这也导致谢安虽未曾为官,但名望却愈加隆重,时人皆以公辅期之,下至普通的士子百姓,上至官员宰相,皆是交口称赞。

  到得如今。

  朝野上下,已然有了‘安石不出,奈苍生何’的言论。

  而这样一位东晋顶尖的名士却对瘦筋体如此赞誉,自然就让不少人大为震惊。

  有知道瘦筋体的,更是震惊。

  而不知道的,则是开始四处打听了起来。

  许多身在会稽的士子,都开始学习瘦筋体来。

  不过……

  因为梁山伯此前所留的瘦筋体,目前会稽学子只知道上虞祝家拥有,可那一副书法却被祝老员外珍重收藏起来,寻常人难以一见。

  至于前往山阴梁家拜访。

  梁山伯如今不在家,梁家据称仅有其母,贸然前去拜访,颇为唐突。

  众人只能扼腕叹息。

  虽见不到梁山伯的书法,但听祝家传出消息,据说梁山伯将要前往明圣湖游历求学。

  一时间,诸多学子都大为意动,纷纷前去。

  而一些就在明圣湖附近的士子,更是激动。

  只要见到了梁山伯本人,那得到安石公赞赏不已的瘦筋体不就可以见到了吗?

  一时间。

  梁山伯还未曾抵达明圣湖,但许多明圣湖的士林众人,却已经期盼他的到来。

  而他的名声,也已经在会稽乃至郡外流传了起来。

  而此刻。

  会稽郡内诸多士族期盼不已的梁山伯,则是仍旧在赶往明圣湖的途中。

  ……

  …….

第23章 祝家赠书,钱塘江(新书求一切)

  “公子,祝家对您,还真是另眼相看哩。”

  官道上。

  四九一边赶着车,一边忍不住与车内的梁山伯说着话。

  想起先前离开祝家时,所赠送的那些财货物品,以及对方对公子的态度,便是四九,也不禁咂舌不已。

  他是梁家家生子,又是梁山伯的书童,自然是见识不小。

  清楚的明白祝家在会稽是何等的地位。

  寻常寒门庶族,甚至是世家想要与祝家结交,都非寻常。

  而祝家上至祝老员外,下至祝家几位兄弟都对自家公子推崇备至,尊敬有加。

  这几日住在祝家,公子被厚待,他这位公子的书童也颇得重视。

  离去时,更是蒙祝老员外亲自相送,祝家大郎还亲自远送十里。

  祝家这样的态度。

  哪怕是面对一位皇亲国戚,也不过如此了。

  更不要说祝家还送了价值昂贵的礼品。

  “祝家清贵,等闲人自然接触不到。”

  “但咱家小郎清朗隽永,仪度翩翩,以前那是没有出门,所以旁人不知。如今出得门来,便是祝家,也要被折服。”

  采薇听了,笑着夸赞道。

  “采薇姐姐说的是,咱家公子确实是世上含有。”

  四九笑呵呵的说道。

  听着身旁这一书童一小婢的夸赞,梁山伯笑道:“你们两个再夸,我可就要飘起来了。”

  采薇噘嘴到:“这是实话实说,哪里是夸。”

  四九也凑热闹:“是极是极,公子你就是太谦虚了。”

  闻言。

  梁山伯摇了摇头,没在说话。

  大致看了一下祝家赠送的礼品。

  世家出门,所赠送的自然不是那些凡尘俗物。

  文房四友一份,皆是上层。

  如建安笔,辟雍砚、松烟墨、藤角纸齐备。

  看到这些,梁山伯陡然想到此前拜访陈师时,途中遇到那两位老者,对方出示文房四友时,他心底还暗暗有些羡慕。

  未曾想今日便拥有了。

  此外。

  还有一箱子书籍。

  这一箱子书籍,不过十余册,只是装在一个小箱子里。

  但实际上,仅这一箱子书籍,就比价值万钱的文房四友更为珍贵。

  这时代纸张贵重,知识更是贵重。

  大都被把持在世家门阀手中。

  寻常寒门庶族之所以能绝了上升途径,便是因为家中没有书籍,无法学习。

  如他们梁家。

  家中藏书三百卷,加起来不过数万言。

  但就是这拢共数万字的书籍,却是梁家历时数代才收集来,也是梁家赖以立足为士族行列的根基所在。

  祝家赠书。

  当真是存着与他结交之意。

  大致的翻看了一下。

  发现这十余本书,除两册《诗经》外,都是玄学。

  如玄学天才王弼的《老子指略》和《周易注》,北魏太常夏侯玄的《辨乐论》《夏侯子》,何晏的《论语集解》《道德论》以及裴(wei)的《崇有论》。

  如王弼、夏侯玄、何晏,乃是正始名士。

  东晋学玄,无论如何也跳不开他们三人。

  而裴(wei)则是沿着向秀的思想发展集大成者。

  所著的《崇有论》,在东晋玄学中,也足以占得一席之地。

  可以说。

  这些书册,几乎等同于无价之宝!

  想必祝家之所以送出这些书籍,也是特意考虑后的结果。

  当初他在祝家与祝老员外辩难,祝老员外在提及玄学时,梁山伯虽也能对答如流,甚至时有妙语。

  但他毕竟没有深研。

  许多妙语大都是高屋建瓴上的总结,祝老员外也是发现了这一点,料想梁山伯应当是未曾系统性的看过这些玄书。

  故此送来这些。

  “祝伯父用心良苦,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首节上一节21/4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