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开局成为梁山伯! 第15节

  经由此事,他已经确信了自己先前的猜测……

  这分明是梁祝里的剧情啊!

  他脑海中仔细回想着梁祝里的剧情,看看此番自己是否能够在其中获得一些好处。

  旁的不说。中

  若能借此事,得到上虞祝家的友谊,便是极大收获。转

  念及此处。群

  梁山伯唤来书童四九,让他仔细打探一番祝家和黄家的事宜,弄清楚现在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情况。3

  只有知道这一点,他才能筹谋行事。7

  四九虽然对梁山伯这么关注祝家有些疑惑,但也没有多问,不假思索的答应了下来。1

  ……7

  不知何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2

  梁山伯身在小院之中,正对着字帖习练书法。9

  这时,四九回来,取下了油纸伞,正准备汇报,见着梁山伯在临摹书法,立刻止住了原本想要说的话,耐心的等待了起来。1

  片刻后。1

  梁山伯临摹完一副字帖,将笔放下,随后擦了擦手。9

  见状,四九这才说道:“公子,已经打探清楚了。”

  说着,他便将自己所打探出来的消息原原本本都讲述了一遍。

  虽说碍于祝家的威严,上虞县内众人也只是在私下里议论,不敢大肆传扬。

  但当时黄良玉逃婚,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如今是闹得沸沸扬扬。

  所以四九还是很快就将原委弄清。

  黄良玉逃走,如今黄家和梁家都在寻找,只是过去了一天一夜,还是没有找到黄良玉。

  听到这些消息后,梁山伯当即便明白了过来。

  他细细想了一番,随后便心中已然有了定计。

  只是却并未表露出来,而是说道:“且去早些歇息吧,明日在此处停留一日,后天在行上路!”

  闻言,四九自然是躬身应喏。

  等其走后,梁山伯也并未在临字帖,而是在采薇的服饰下,熄灯歇息。

  第二日。

  梁山伯带着采薇和四九在上虞漫无目的闲逛了起来。

  在上虞游览。

  当然是首推曹娥江。

  乘坐牛车,来到曹娥江渡口,但见江水滔滔,却又平缓至极。

  曹娥江原本不叫这个名字,而是称之为舜江。

  据称,东汉时期,曹娥之父下水捕鱼,结果却不慎落水,溺死江中。

  当时曹娥不过才十五岁,听闻其父溺水,在江边不吃不喝哭了七天,第八日,曹娥投江而去。

  又五天,曹娥抱父亲尸体浮出水面。

  一时间,县内轰传。时任会稽上虞令的度尚,有感曹娥美德,因此决定为其立碑。

  先是让自己的属吏魏朗为之操刀写碑文,但魏朗想了很久也不知该如何书写,遂命其弟子邯郸淳作碑文。

  邯郸淳当时不过弱冠年纪,但却文采飞扬。

  不过思忖片刻,便从容持笔,一挥而就。

  后来蔡邕闻讯来观,手摸碑文而读,阅后便题书‘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碑阴,其中隐藏着一个谜语,便是‘绝妙好辞’四字。

  再后来。

  这碑文就消失不见了。

  而按照历史上的进展,两年之后,王羲之将会来到这里,观景而写文,由新安吴茂先为其镌刻,重立曹娥碑。

  此时曹娥江渡口,尚且还什么都没有。

  但这并不妨碍后人临江凭吊。

  当梁山伯来到这里时,就见到有不少牛车停驻在江边。

  有的是来此观景。

  有的则是等待渡江。

  江边不少士子和淑女游览闲谈。

  而当梁山伯来到这里时,也是吸引到了不少人的注意。

  毕竟。

  梁山伯气质不凡,相貌更是卓然。

  此刻身着青色大袖衫,头戴黑纱冠,身材修长,脚踏木屐,

  脸上带着从容笑意,仪态娴静,潇洒从容,举止有度,身边还带着伶俐书童和秀美侍女。

  一看便知不是俗人。

  这等气度,当下便将其余士子和淑女都给震慑住了。

  纷纷猜测梁山伯到底是何等人物。

  毕竟,他们此前从未见过梁山伯,想来应当不是上虞人士。

  一些士子有心结交,因此便主动前来与梁山伯叙话。

  “这位兄台,在下上虞刘重之,敢问足下高姓?”

  一位皮肤白皙的青年走上前来,拱手笑道。

  “免高姓梁,山阴梁山伯,见过刘兄!”梁山伯也是拱手笑道。

  “山阴梁姓?莫非兄台出自山阴梁家?”

  听到梁山伯这话,刘重之出声询问道。

  而在得到梁山伯肯定的回答后,刘重之当下便又道:“原来是梁太守的儿子,真是失敬!梁太守当初为山阴令,亲自治水,造福一方,我等久仰已久!”

  言谈之中,刘重之又拱手一礼,以示尊重。

  当初山阴大水,梁文山时任山阴令,亲临水患一县,治水一方,颇得当地百姓敬重。

  刘重之身在上虞,自然听过梁文山的事迹。

  “刘兄客气了。”

  梁山伯摆了摆手。

  随后两人闲聊起来,而其他的士子,也都陆续加入进来,先是闲聊,随后不可避免的提及学识。

  梁山伯本就精研儒学,再加上后世的见识,言谈之中,妙语连珠,时有出众之语。

  很快,就将其余士子折服。

  一个个都对梁山伯颇为敬佩。

  ……

  …….

第17章 等人,借你项上人头一用!(新书求一切)

  “处仁兄(梁山伯的字)当真是学识渊博,在下自愧不如!”

  “今年定品,处仁兄必然能一鸣惊人!”

  “处仁兄,若是有暇可来我家,定当竭力招待!”

  曹娥江畔。

  不少士子都围在梁山伯的身边,谈论学识。

  都是年轻人,互相通报姓名后,很快就熟络起来。

  而梁山伯的学识出众,自然是将其他人折服,再加上‘如沐春风’的状态加持,很快就打成一片,让其他人心生好感。

  于是纷纷对梁山伯夸赞了起来。

  梁山伯则是宠辱不惊,并未有丝毫自得于骄傲,每每听到有人夸赞,都是拱手还礼。

  而这样的态度,更是让其他人颇为赞赏。

  身为士族子弟,举止有度,谦逊有礼,丝毫都不浮夸高傲。

  再加上相貌出众,气质超然。

  这样的人,无论是谁都不会生出厌恶。

  至于小说中所发生的诸如嘲讽之类的狗血事情,是根本不可能存在。

  毕竟。

  谁又不喜欢和美好的人待在一块呢?

  要知道。

  在东晋这个人人向往美好、追求美好的时代,哪怕是仅仅只有一个好皮囊,都能让他人疯狂喜爱。

  更遑论梁山伯身上还有着不少其他美好的品质。

  一番交谈,直到傍晚时分,众人这才纷纷打算归家。

  只不过。

  在他们离开的时候,都想要邀请梁山伯去他们家里做客,但这都被梁山伯婉拒了。

  这让他们颇为遗憾。

  只能一再提及,等下次闲暇之余,定然要去他们家里。

  梁山伯自然是点头应承下来。

  “处仁兄当真是谦谦君子,颇有古人之风啊!”

  “今日一见,才知与处仁兄相见恨晚!”

  “本想邀请处仁兄来我家,抵足而眠,真是可惜……”

  “是啊是啊……”

  目送着一众士子纷纷乘坐牛车离开,远远的还能听到他们的称赞,这让梁山伯不禁微微一笑。

首节上一节15/4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