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为千古一帝,老朱麻了 第581节

  张天笑道:“那也不许喝太多哈。”

  晚宴维系的时间很长。

  结束之后,张天便对朱元璋道:“爷爷,我有个惊喜给你,给诸位姨娘们。”

  声音不大,却顿时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张天道:“皇爷爷,诸位姨娘,你们都到门口来。”

  朱元璋有些好奇,领着一群嫔妃走到春和宫。

  张天早已在晚宴过程中,让人在宽阔的大殿上摆满了烟花。

  “二十一叔,二十四叔,你们过来。”

  张天冲几个孩子招手。

  一群小屁孩撅屁股跑来。

  张天一人分发了一支火折子,道:“看到这个引线了么?一会儿一起点。”

  “好!”

  张天点头,然后喜气洋洋的道:“过年咯!点火!”

  嗖嗖嗖!

  冲天的火花,伴随着不大的爆裂声,轰的响起。

  天空中的烟火五颜六色。

  最为奇特的事,五颜六色的烟花,居然还链成一排排字。

  “明!”

  “明!”

  每一道烟花冲天之后,五颜六色的烟火都排列成大大的‘明’字。

  赵惠妃几名妃子搀着朱元璋,指着天空,脸上带着深深的笑容。

  “皇爷快看!”

  朱元璋震惊的瞪大眼睛,然后乐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那是……明,咱的大明!”

  “哈哈哈哈!”

  “咱的大明盛世!”

  “看盛世烟花咯!过年咯!”

  火药从宋朝开始正式出现在历史舞台,到明朝时期发展到巅峰。

  不仅仅是在武器火枪火炮上的应用,在烟花上的应用也是睥睨于世界的。

  五颜六色的烟花,灿烂的旋开在天空中,一轮烟花升空,则排列成一个硕大的‘明’字。

  皇庭内烟花技艺发展到如此巅峰,就连民间专业的手工业匠人都自愧不如。

  天jin桥的护城河外,围了许多许多百姓。

  洪武二十五年的除夕夜注定不平凡。

  许多百姓都将目光注视在紫禁城方向的天空。

  孩子拉着大人的手,大人搀着老人,人头涌动,熙熙攘攘,时不时手指着紫禁城上空,断断续续叫好声不绝于耳。

  “漂亮呀!”

  “太好看了!”

  “哇哇哇!快看,明!”

  “大明啊……那是大明!”

  “明!明!”

  一些人开始自发高呼‘明’,随后拥挤的应天城百姓,竟开始整齐划一。

  叫声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直冲云霄!

  有老人默默留下眼泪。

  黄口、总角们还不太理解,只是拉着爷爷,好奇的问道:“爷爷,您怎么哭了呀。”

  那老人擦了擦眼泪,揉了揉孙子的小脑袋,低声道:“你们呀,没经历过乱世,所以才不知道这些盛世的烟花意味着什么。”

  “希望咱们的大明,能一直强硬下去,希望我们的汉人同袍,能一直挺着脊梁做人,不必再被异族铁骑随意践踏。”

  只有经历过那段人命如草芥的年月,才会知道如今的大明盛世意味着什么。

  街肆上灯光璀璨,应天城万民陪着紫禁城皇族贵人共度除夕。

  灯火的尽头却是黑暗。

  一处庙宇的房梁之上,一名身穿洁白的女子单膝蜷在房梁顶上,一只手搭在膝盖,手里拎着一坛酒。

  那酒水顺着白皙的脖颈留下,深冬浅春时节,她竟不觉得冷,迷离的双目痴痴的望着紫禁城。

  天空中挂着孤零零的上弦月,紫禁城的方向,如潮水一般,一浪接着一浪的烟花冲天而起。

  “郎君。”

  女子低声说了一句,再次拎着酒坛,缓缓从房梁站起身,伸开双手,缓缓沿着房梁顶端来回走动。

  “走了,去北疆给你做点事。”

  女子再次低声开口,将酒壶朝寺庙的院子内一抛。

  “卧槽!”

  “老衲撒泡尿都不行?大半夜的,谁?谁扔酒瓶?差点砸到老衲!”

  庙宇内的和尚骂骂咧咧,瞬间叫了一群小沙弥出来。

  房梁上白衣女子吐了吐舌头,纵身一跃,轻盈的走下房梁。

  黑暗的巷道内,她的背影那么孤寂和冷清,口里不时哼着歌曲。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声音越来越小,女子依旧形单影只。

  “二十五年了,眨眼宁沐雯已经二十五了。”

  “郎君,我走啦,你好好的,有缘再见哈,我收拾朱棣去。”

  “呀!大姑娘,美滴狠呐!”一名醉酒男子走来。

  女子手中忽的拿出绿叶,想了想,又将绿叶扔了,一脚将那醉汉踢飞数米。

  “要是以前,你可能都死了。”

  清冷的声音响起,那醉汉瞬间清醒,逃也似的跑了。

  ……

  等张天和檀儿回到东宫,已经到了夜半。

  张天下意识的朝东宫侧厢房望了一眼,神色有些痴迷。

  不久前,这里有一名受伤的女子,安静的躺在里面。

  “相公,怎么啦?”

  赵檀儿搀着张天的臂弯。

  张天摇头:“没怎么。”

  赵檀儿眨眨眼,对张天道:“相公,咱们啥时候将徐姐姐也接到东宫。”

  张天漫不经心的道:“你随时可以让她来啊。”

  檀儿摇摇头,道:“不是,妾身说的是明媒正娶的接过来。”

  张天:“……”

  “明年闲下来再说罢。”张天想了想,道:“早些睡,明天去给你爹还有外婆舅舅他们拜个年。”

  檀儿点头道:“噢噢,好。”

  入夜之后,寒风咋起,张天辗转反侧,有些睡不着,看着已经入眠,安静躺在床上的赵檀儿,张天微微笑了笑。

  他给檀儿盖好被子,然后披着绒衣走到门口,背着手望着天空。

  同一个天空下,却也不知道你在哪里,一个人过年,会很孤单吧?

  张天呆呆站在门口,想起山神庙的风雪,想起吴村的金山湖,想起镇江府的集市……

  天空渐渐冷了起来,寒风越来越大,点点冰凉的雪花缓缓拍在张天的脸上,给这个新年,又添了几分萧索。

  ……

  翌日一早,天空中的雪花越来越大。

  新年之后,还会有五天的闲暇时间,五天之后,大明这一台硕大的机器才会开始彻底运转。

  檀儿今天传了一席紫色的鹿绒披风,青色的对襟棉袄,脚上则是牛皮长靴。

  张天看着雍容华贵的赵檀儿,笑着道:“东西都准备好了嘛?”

  檀儿点头:“相公,礼单都准备好啦,咱们走罢。”

  “嗯。”

  拜年的东西很多,身后跟着书名太监宫女,清宁宫外,廖家兄弟早就带着东宫卫士安静的等待。

  张天笑着从怀里掏出两个红包递给廖家兄弟。

  两兄弟说什么也不肯收,最后张天说是赏给侍卫的,两兄弟才勉强接下,周围的侍卫们更是对张天感恩戴德。

  张天先上了轿子,赵檀儿才在竹竹的搀扶下上了轿子。

  在古代,男尊女卑的制度改变不了,思想的改变绝非一朝一夕,张天也不想在这种小事上浪费太多功夫。

  今天先去拜访了赵思礼,赵思礼准备了丰盛的大餐。

  成家之后,张天才真真切切感知到什么是责任。

  以前自己想走就走,现在必须要在赵思礼将中餐吃完,才能离去,而且赵思礼还要还礼给张天。

  等赵思礼拜访完毕之后,张天已经没时间去拜访蓝家和常家这两名亲戚,只能等明天、后天再一一拜年。

  新春之后的几天内,张天几乎都在拜访中度过,真正安稳惬意的日子也只有一两天。

  到初五之后,朝廷各衙门已经开始陆续当值。

  今天一早,张天早早起来,吃了早餐之后,便朝养心殿走去0

  老爷子神清气爽,自顾自喝着红薯粥吃着萝卜干,撅着嘴巴吹着气,从左到右吸溜着红薯粥。

首节上一节581/597下一节尾节目录